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M921.5-4;G712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压检测控制电路的调试与检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加以阐述。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无锡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写的教材《无线电装接工(初、中级应会)》。
我面对的学生是我校“5+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班学生。在上一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对基本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会进行分析。本学期也已完成一周的模拟电子实验课程。通过电子实验周,初步掌握了基本仪器仪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等的使用,会按要求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
通过本次电子实习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元器件及有关材料的准备工艺以及安装和焊接的工艺要求及操作方法,着重掌握手工装配工艺,能正确使用测试仪器完成电路调试,会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根据课程要求,选择教材项目一电压检测控制电路。
本项目共分为:元器件的选择与测试、电路的焊接与装配和电路的调试与测量等三个子任务,本节课为第三个子任务。根据课程要求,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理解电路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能完成电路的通电调试;能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
3、情感目标:通过实训,增强专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二、 学情分析
作为“5+2”班级的学生,整体学习氛围较浓厚,学生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端正,理论学习比较扎实。在本次实训中,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完整地完成一个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的全过程,但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装配调试的积极性很高。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他们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项具有一定挑战能力的工作,希望自己能成功地装配并调试出一个功能正确地电子产品。
三、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启发、情景引导、任务驱动等方式,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做到在“做中学”,从而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法上,采用项目引入,通过视频展示电路功能,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项目任务书,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教学中通过启发提问,调动学生思考,突出教学重点。
学法上,学生在项目进行中,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合作完成原理分析和排故。在参数检测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通过参数验证电路工作原理。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任务引入、任务实施、任务评价及任务总结几个环节。
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分析,课前设计好任务书和学生学习工作页,并根据教学需要,以两人一组的数量准备了预设好故障的电路板。
任务引入:(3’)
通过前期子任务一、二,学生已完成《元器件的选择与测试》和《电路的焊接与装配》,本节课进入子任务三——《电路的调试与测量》。在这里,通过视频展示电路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实施:(27’)
查一查:
先通过电路图和实际电路板的展示,要求学生根据工作任务书要求从电源、带极性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几个方面检查自己已经焊接装配好的电路,电路自检无误经老师同意后,通电调试。
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电原理图和实际电路板之间的对应关系,熟悉元器件位置与连接。并通过电路检查,确保整个电路装配无误,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调一调:
调节电位器RP,使VD4、VD5、HL均发光,并且当用镊子短路R1时,能使VD4、HL熄灭,此时仅VD5发光。教师通过提问,要求学生反馈调试结果。
在这一步骤中,主要目的是完成对学生自己装配的电路板的功能检测。学生在这一步骤会比较激动,因为如果功能检测与事先播放的视频一致,说明电路功能正常,学生会初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情绪出现第一个兴奋点。当然,肯定有部分学生的电路板无法出现正常的功能,这部分学生会很沮丧。这时,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并及时提出问题——造成故障的原因会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下面的任务。
测一测:
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电路关键点的电压测量及波形检测。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首先要熟练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其次,要能读懂学习工作页上任务的要求,在电路板上正确地找到测试点、测量相应的参数、准确地读数并规范地记录;同时,对于上一步骤中已检测出的故障电路板,也同样完成测量及记录,学生会自发地将问题电路板的测量数据和其他的学生数据加以对比,在思考自己的电路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及时引入下一任务——排故。
想一想:
如果装配的电路无法实现预设功能,那么,怎么样才能排除故障使之恢复正常呢?排故过程应该注意什么呢?
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之前,教师再次展示电路原理图。结合学生测试的数据,再次分析电路组成及电路工作原理。并通过电路原理分析,讲解排故思路。
试一试:
预设故障板排故——典型故障:HL不亮。
将学生按两人一组分组,每组提供一块预设故障的电路板。故障现象都是HL不亮,但故障点不同。由电路原理分析,得到排故循迹图,提醒学生故障分析的关键点及判断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电路分析和排故训练,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在排故训练中,学生也会自发地引入竞争,能快速排除故障的小组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情绪在这里再次形成兴奋点。对于前期装配中出现的故障电路板,让学生在完成预设电路板排故的前提下,试着加以分析排故。
通过对排故过程的总结,教师给出排故时的注意事项。
任务评价:(5’)
从学生、组长、教师三个方面对任务完成情况加以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缺点和优势,争取在后面的实训中加以完善。
任务总结:(5’)
总结本次任务完成中所学的知识、技能,总结经验。
五、教学反思
在一节课40分钟的授课时间中,学生一次真正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10分钟左右。如何抓住这10分钟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本节课中,设计并抓住了学生两次情绪上的兴奋点。通过这两次兴奋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并完成了两大教学目标——电路参数测量和排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对少部分学生排故所需时间预估不足,尤其是自己装配的电路板出现故障的学生,来不及对每块故障电路板加以检查。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小组之间的互助,帮助来不及完成的小组。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压检测控制电路的调试与检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加以阐述。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无锡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写的教材《无线电装接工(初、中级应会)》。
我面对的学生是我校“5+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班学生。在上一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对基本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会进行分析。本学期也已完成一周的模拟电子实验课程。通过电子实验周,初步掌握了基本仪器仪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等的使用,会按要求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
通过本次电子实习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元器件及有关材料的准备工艺以及安装和焊接的工艺要求及操作方法,着重掌握手工装配工艺,能正确使用测试仪器完成电路调试,会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根据课程要求,选择教材项目一电压检测控制电路。
本项目共分为:元器件的选择与测试、电路的焊接与装配和电路的调试与测量等三个子任务,本节课为第三个子任务。根据课程要求,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理解电路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能完成电路的通电调试;能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
3、情感目标:通过实训,增强专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二、 学情分析
作为“5+2”班级的学生,整体学习氛围较浓厚,学生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端正,理论学习比较扎实。在本次实训中,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完整地完成一个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的全过程,但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装配调试的积极性很高。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他们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项具有一定挑战能力的工作,希望自己能成功地装配并调试出一个功能正确地电子产品。
三、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启发、情景引导、任务驱动等方式,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做到在“做中学”,从而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法上,采用项目引入,通过视频展示电路功能,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项目任务书,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教学中通过启发提问,调动学生思考,突出教学重点。
学法上,学生在项目进行中,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合作完成原理分析和排故。在参数检测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通过参数验证电路工作原理。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任务引入、任务实施、任务评价及任务总结几个环节。
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分析,课前设计好任务书和学生学习工作页,并根据教学需要,以两人一组的数量准备了预设好故障的电路板。
任务引入:(3’)
通过前期子任务一、二,学生已完成《元器件的选择与测试》和《电路的焊接与装配》,本节课进入子任务三——《电路的调试与测量》。在这里,通过视频展示电路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实施:(27’)
查一查:
先通过电路图和实际电路板的展示,要求学生根据工作任务书要求从电源、带极性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几个方面检查自己已经焊接装配好的电路,电路自检无误经老师同意后,通电调试。
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电原理图和实际电路板之间的对应关系,熟悉元器件位置与连接。并通过电路检查,确保整个电路装配无误,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调一调:
调节电位器RP,使VD4、VD5、HL均发光,并且当用镊子短路R1时,能使VD4、HL熄灭,此时仅VD5发光。教师通过提问,要求学生反馈调试结果。
在这一步骤中,主要目的是完成对学生自己装配的电路板的功能检测。学生在这一步骤会比较激动,因为如果功能检测与事先播放的视频一致,说明电路功能正常,学生会初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情绪出现第一个兴奋点。当然,肯定有部分学生的电路板无法出现正常的功能,这部分学生会很沮丧。这时,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并及时提出问题——造成故障的原因会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下面的任务。
测一测:
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电路关键点的电压测量及波形检测。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首先要熟练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其次,要能读懂学习工作页上任务的要求,在电路板上正确地找到测试点、测量相应的参数、准确地读数并规范地记录;同时,对于上一步骤中已检测出的故障电路板,也同样完成测量及记录,学生会自发地将问题电路板的测量数据和其他的学生数据加以对比,在思考自己的电路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及时引入下一任务——排故。
想一想:
如果装配的电路无法实现预设功能,那么,怎么样才能排除故障使之恢复正常呢?排故过程应该注意什么呢?
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之前,教师再次展示电路原理图。结合学生测试的数据,再次分析电路组成及电路工作原理。并通过电路原理分析,讲解排故思路。
试一试:
预设故障板排故——典型故障:HL不亮。
将学生按两人一组分组,每组提供一块预设故障的电路板。故障现象都是HL不亮,但故障点不同。由电路原理分析,得到排故循迹图,提醒学生故障分析的关键点及判断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电路分析和排故训练,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在排故训练中,学生也会自发地引入竞争,能快速排除故障的小组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情绪在这里再次形成兴奋点。对于前期装配中出现的故障电路板,让学生在完成预设电路板排故的前提下,试着加以分析排故。
通过对排故过程的总结,教师给出排故时的注意事项。
任务评价:(5’)
从学生、组长、教师三个方面对任务完成情况加以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缺点和优势,争取在后面的实训中加以完善。
任务总结:(5’)
总结本次任务完成中所学的知识、技能,总结经验。
五、教学反思
在一节课40分钟的授课时间中,学生一次真正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10分钟左右。如何抓住这10分钟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本节课中,设计并抓住了学生两次情绪上的兴奋点。通过这两次兴奋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并完成了两大教学目标——电路参数测量和排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对少部分学生排故所需时间预估不足,尤其是自己装配的电路板出现故障的学生,来不及对每块故障电路板加以检查。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小组之间的互助,帮助来不及完成的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