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桂林灵川县平话内部语音差异大,发展演变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区域内的发展演变可以概括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全部保留;一种类型是部分脱落部分保留。其中,第二种类型的演变发展差异大,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讨论,分别是韵尾直接脱落和阳声韵尾脱落后带有鼻化色彩。据此,灵川方言古阳声韵尾演变特点方面,区域内可以划分成三个不同片区。三个片区的古阳声韵尾演变情况不同,中片平话韵尾脱落最严重,西片平话鼻音韵尾保留最完整,东片平话有鼻化韵,处于鼻音韵尾过渡脱落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古阳声韵;灵川方言;韵尾脱落;演变特点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121-04
一、灵川县地理位置概况
灵川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一个下辖县,位于东北部。处于北纬25°04′-25°48′,东经110°07′-110°47′之间。全县东西向直线最大跨度68公里,南北向直线最大跨度83公里。东北与兴安县相接,东南与灌阳县、恭城县交界,西北与龙胜县为邻,西与临桂区接壤,南与阳朔县相连。
灵川县下辖7个镇、5个乡(含2个民族乡),分别是灵川镇、大圩镇、定江镇、三街镇、潭下镇、九屋镇、灵田镇、公平乡、潮田乡、海洋乡、大境瑶族乡、兰田瑶族乡。
灵川县境域地理跨度大,可以划分为三个片区。中片区域处于国道两侧,地势平坦,呈长条形分布,多江河。中部区域有三街镇、灵川镇。中片北部的三街镇接近兴安县。东片区域多高山群,沟谷地貌,多形成瀑布。村落多聚居在山脚下。东片区域有海洋乡、灵田镇、大境乡、潮田乡、大圩镇。西片较靠近山区,溪河纵横较错。西片兰田乡与临桂县接壤,西片有兰田瑶族乡、公平乡、九屋镇、潭下镇四个乡镇。
由于境内有着复杂的地质构造,断裂层将灵川县分成三条山川。三个片区沿着山川纵向分隔开来,南北向的条形分布。在交通不发达的前期,三个片区地区的人员交往较少。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人们可以到达的范围较有限,跨片区通婚的情况较少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员交往较少。
二、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方言中的演变类型
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地区演变发展差异大。根据灵川县地区的地理位置分布,选取不同区片的部分方言点,考察古阳声韵尾在各区域的演变情况。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方言中的演变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全部保留,二、部分脱落部分保留。
其中,第二种类型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演变也有较大差异,一种是部分脱落部分保留,其中脱落的摄类多少也有较大差异;另一种是部分脱落,部分保留,有些脱落后带鼻化韵。以双洲、三街为代表点的中片平话韵尾脱落最严重,臻深摄和宕江摄舒声字部分保留韵尾,其余韵摄的字韵尾均脱落;以青狮潭为代表的西片平话鼻音韵尾脱落较少;以大圩、灵田为代表的东片平话,处于鼻音韵尾过渡脱落的过渡阶段,部分脱落,部分保留,部分是鼻化韵。中古阳声韵中较容易脱落韵尾的是咸山摄,较稳固的是通摄。[1]
演变类型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部保留
西片九屋平话中咸山臻深宕江曾梗通摄的阳声韵字大部分带有鼻音韵尾,咸摄与山摄开口一二等 、臻摄开口一等、曾开口二三等合口一三等、梗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深摄、山摄开口三四等、梗摄开口二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n];山摄合口一 二三四等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宕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n];臻摄开口三等、梗摄合口三四等,阳声韵今读音为[i?n]、[an];臻摄合口一三等、梗摄合口二等,阳声韵今读音为[u?n];江摄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较多有[an]、[??];通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o?]、[io?]。
(二)部分保留
1.一部分保留,一部分直接脫落
(1)双洲咸山曾梗通五摄的韵尾脱落、臻深宕江摄保留韵尾
中片双洲平话中带有鼻韵尾的是臻深摄带[-n]尾和宕江摄带[-?]尾,其余的咸山曾梗通五摄的韵尾脱落。咸山摄合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ei]、[?];深臻摄合为一类,收[-n]尾,阳声韵今读音为[in]、[?n];曾梗摄合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i];宕江摄合为一类,收[-?]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ia?]、[ua?];通摄单独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2]
(2)三街咸山臻深摄四摄的韵尾脱落、宕江曾梗通五摄带鼻音韵尾
中片三街平话中咸山臻深摄四摄脱落韵尾,宕江曾梗通五摄带鼻音韵尾。[3]咸山摄合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u?]、[i?];深臻摄合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i],曾梗摄合为一类,带[-?]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ai]、[a];宕江摄合为一类,收[-?]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通摄单独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o?]。
(3)青狮潭平话阳声韵的大部分字带有鼻音韵尾,少数脱落
西片青狮潭平话中咸山臻深宕江曾梗通摄的阳声韵字大部分带有鼻音韵尾,咸摄与山摄开口一 二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臻摄开口一等、曾开口二三等合口一三等、梗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n];深摄、山摄开口三四等、梗摄开口二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n];山摄合口一 二三四等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宕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n];臻摄开口三等、梗摄合口三四等,阳声韵今读音为[i?n]、[an];臻摄合口一三等、梗摄合口二等,阳声韵今读音为[u?n];江摄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较多有[an]、[??]、[u]、[?];通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o?]、[io?]。[4] 2.部分脱落,部分保留,有些韵尾脱落后带鼻化韵
(1)大圩咸山宕梗深臻带鼻音韵尾、咸摄韵尾脱落、通摄鼻化
东片大圩平话中带有鼻韵尾的是咸摄开口一 二等、山摄、宕摄、梗摄、深摄、臻摄,咸摄开口三四等韵尾脱落,通摄韵尾脱落并带有鼻化成分。[5]咸摄开口一 二等、山摄、宕摄、梗摄开口二等合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n];咸摄开口三、四等合口三等、山摄开口四等合为一类,带鼻化韵,阳声韵今读音为[i??];深摄、臻摄、曾摄开口三等、梗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梗摄合口二等,阳声韵今读音为[uan];梗摄合口三等,阳声韵今读音为[io?];通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
(2)灵田臻摄韵尾脱落、其余的保留韵尾
东片灵田平话中带臻摄部分字韵尾脱落,其余的保留韵尾。[6]咸摄开口一等、山摄开口一 二三等、曾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n];咸摄开口二三四等、合口三等、山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ian];深摄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in];山摄合口一 二三四等,阳声韵今读音为[ua]、[uan]、[yan];宕江摄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ua?];通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u?]。
三、灵川县方言古阳声韵尾今读区域分布情况
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方言中的演变发展呈纵向区域分片分布格局。纵向区域分布格局与灵川县行政区域分布有一定的关联性。灵川县可以分为中片、东片、西片。中片区域阳声韵尾脱落较多,西片区域阳声韵尾保留较完整,东片区域阳声韵韵尾大部分保留,少部分脱落,少部分鼻化。每一个片区内部演变情况较统一。
从中东西三个片区中各选取一些代表点进行阳声韵演变规律统计。用+表示鼻尾韵,用—表示开尾韵,用﹏表示鼻化韵。
四、灵川县方言古阳声韵演变形成区域分片的原因
(一)自身演变
桂北平话的阳声韵韵尾演变模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合流、二是弱化、三是分流。灵川县方言的古阳声韵韵尾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弱化,但是在演变过程中,各不同片区呈现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内部演变的不平衡状态主要是由于外界接触、人员迁移等原因导致的。有的脱落得很快,脱落多;有的脱落得慢,目前脱落的韵尾较少,有的处于过渡的阶段,带有鼻化音色彩。
(二)地理地形、行政区域分析
从上面的区域分片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灵川县方言古阳声韵演变分片与地理位置行政分片有一致性。中片地区有灵川镇、三街镇、定江镇,相比于灵川县的其他区域,中片乡镇距离桂林市区较近,交通便利。
中片地区地形上平坦开阔,少山岭,多江河。在过去,可以沟通江两岸的桥梁较少,多以水路作为交通要道,有些村沿江河而建且位于国道两侧分布村落,地域开发程度高。语言发展变化较快,人员交际往来频繁,古阳声韵尾的总体脱落程度较高。
西片地区有潭下镇、九屋镇、青狮潭镇 ,区域大致分布在灵川国道以西,沿着桂青路越往里走越接近临桂县。西片区域多山、多岭,村落多聚于山脚,个别村落依半山腰而建。越往里面,越远离城中心。在過去人们的交往受到高山的阻隔。西片区域鼻音韵尾保留较完整,有韵尾相混的情况。
东片区域沿长岗岭一直延伸到磨盘码头,越靠近东边越接近阳朔县。东片地形多断崖沟谷,形成瀑布。沿着长岗岭道的走向,发展程度越来越高,部分韵尾脱落,带有鼻化韵。
(三)与邻县、周边地区接触
中片地区呈纵向分布,北边的三街镇与兴安、湖南等地接壤,与西南官话区交际较多。并且中片区处于交通要道上,不同方言的人交际更加频繁。比如定江镇的开发区域有许多人是从湖南或者全州县迁移过来定居的。
西片少数民族群居人群较多,山里面临近临桂县,靠近南边山一带,兰田、九屋镇靠近山里面,与其他语言的交际和接触较少。方言原始面貌保留较完整。东片区大圩镇、大镜瑶族乡、潮田乡与龙胜县、永福县的平话接触较多。与广西南边的粤语也有接触。东片区有鼻化韵的存在,属于韵尾脱落的过渡阶段,鼻音韵尾脱落,主元音带上鼻化色彩。
参考文献:
[1]郭晓芹.桂北平话及其相关土话鼻韵尾演变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9,(06).
[2]孟繁颖.双洲土话语音词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3]文婕.灵川三街话研究[D].广西大学,2018.
[4]明茂修.灵川县青狮潭(岩山)土话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5]王定康.灵川县大圩镇高桥平话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6]王丽莎,关英伟.广西灵川县灵田土话元音格局[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02).
【关键词】古阳声韵;灵川方言;韵尾脱落;演变特点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121-04
一、灵川县地理位置概况
灵川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一个下辖县,位于东北部。处于北纬25°04′-25°48′,东经110°07′-110°47′之间。全县东西向直线最大跨度68公里,南北向直线最大跨度83公里。东北与兴安县相接,东南与灌阳县、恭城县交界,西北与龙胜县为邻,西与临桂区接壤,南与阳朔县相连。
灵川县下辖7个镇、5个乡(含2个民族乡),分别是灵川镇、大圩镇、定江镇、三街镇、潭下镇、九屋镇、灵田镇、公平乡、潮田乡、海洋乡、大境瑶族乡、兰田瑶族乡。
灵川县境域地理跨度大,可以划分为三个片区。中片区域处于国道两侧,地势平坦,呈长条形分布,多江河。中部区域有三街镇、灵川镇。中片北部的三街镇接近兴安县。东片区域多高山群,沟谷地貌,多形成瀑布。村落多聚居在山脚下。东片区域有海洋乡、灵田镇、大境乡、潮田乡、大圩镇。西片较靠近山区,溪河纵横较错。西片兰田乡与临桂县接壤,西片有兰田瑶族乡、公平乡、九屋镇、潭下镇四个乡镇。
由于境内有着复杂的地质构造,断裂层将灵川县分成三条山川。三个片区沿着山川纵向分隔开来,南北向的条形分布。在交通不发达的前期,三个片区地区的人员交往较少。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人们可以到达的范围较有限,跨片区通婚的情况较少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员交往较少。
二、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方言中的演变类型
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地区演变发展差异大。根据灵川县地区的地理位置分布,选取不同区片的部分方言点,考察古阳声韵尾在各区域的演变情况。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方言中的演变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全部保留,二、部分脱落部分保留。
其中,第二种类型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演变也有较大差异,一种是部分脱落部分保留,其中脱落的摄类多少也有较大差异;另一种是部分脱落,部分保留,有些脱落后带鼻化韵。以双洲、三街为代表点的中片平话韵尾脱落最严重,臻深摄和宕江摄舒声字部分保留韵尾,其余韵摄的字韵尾均脱落;以青狮潭为代表的西片平话鼻音韵尾脱落较少;以大圩、灵田为代表的东片平话,处于鼻音韵尾过渡脱落的过渡阶段,部分脱落,部分保留,部分是鼻化韵。中古阳声韵中较容易脱落韵尾的是咸山摄,较稳固的是通摄。[1]
演变类型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部保留
西片九屋平话中咸山臻深宕江曾梗通摄的阳声韵字大部分带有鼻音韵尾,咸摄与山摄开口一二等 、臻摄开口一等、曾开口二三等合口一三等、梗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深摄、山摄开口三四等、梗摄开口二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n];山摄合口一 二三四等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宕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n];臻摄开口三等、梗摄合口三四等,阳声韵今读音为[i?n]、[an];臻摄合口一三等、梗摄合口二等,阳声韵今读音为[u?n];江摄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较多有[an]、[??];通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o?]、[io?]。
(二)部分保留
1.一部分保留,一部分直接脫落
(1)双洲咸山曾梗通五摄的韵尾脱落、臻深宕江摄保留韵尾
中片双洲平话中带有鼻韵尾的是臻深摄带[-n]尾和宕江摄带[-?]尾,其余的咸山曾梗通五摄的韵尾脱落。咸山摄合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ei]、[?];深臻摄合为一类,收[-n]尾,阳声韵今读音为[in]、[?n];曾梗摄合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i];宕江摄合为一类,收[-?]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ia?]、[ua?];通摄单独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2]
(2)三街咸山臻深摄四摄的韵尾脱落、宕江曾梗通五摄带鼻音韵尾
中片三街平话中咸山臻深摄四摄脱落韵尾,宕江曾梗通五摄带鼻音韵尾。[3]咸山摄合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u?]、[i?];深臻摄合为一类,无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i],曾梗摄合为一类,带[-?]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ai]、[a];宕江摄合为一类,收[-?]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通摄单独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o?]。
(3)青狮潭平话阳声韵的大部分字带有鼻音韵尾,少数脱落
西片青狮潭平话中咸山臻深宕江曾梗通摄的阳声韵字大部分带有鼻音韵尾,咸摄与山摄开口一 二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臻摄开口一等、曾开口二三等合口一三等、梗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n];深摄、山摄开口三四等、梗摄开口二等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n];山摄合口一 二三四等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宕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n];臻摄开口三等、梗摄合口三四等,阳声韵今读音为[i?n]、[an];臻摄合口一三等、梗摄合口二等,阳声韵今读音为[u?n];江摄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较多有[an]、[??]、[u]、[?];通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o?]、[io?]。[4] 2.部分脱落,部分保留,有些韵尾脱落后带鼻化韵
(1)大圩咸山宕梗深臻带鼻音韵尾、咸摄韵尾脱落、通摄鼻化
东片大圩平话中带有鼻韵尾的是咸摄开口一 二等、山摄、宕摄、梗摄、深摄、臻摄,咸摄开口三四等韵尾脱落,通摄韵尾脱落并带有鼻化成分。[5]咸摄开口一 二等、山摄、宕摄、梗摄开口二等合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n];咸摄开口三、四等合口三等、山摄开口四等合为一类,带鼻化韵,阳声韵今读音为[i??];深摄、臻摄、曾摄开口三等、梗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梗摄合口二等,阳声韵今读音为[uan];梗摄合口三等,阳声韵今读音为[io?];通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
(2)灵田臻摄韵尾脱落、其余的保留韵尾
东片灵田平话中带臻摄部分字韵尾脱落,其余的保留韵尾。[6]咸摄开口一等、山摄开口一 二三等、曾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an];咸摄开口二三四等、合口三等、山摄开口三四等合为一类,带鼻音韵尾,阳声韵今读音为[ian];深摄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in];山摄合口一 二三四等,阳声韵今读音为[ua]、[uan]、[yan];宕江摄合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a?]、[ua?];通摄单独为一类,阳声韵今读音为[u?]。
三、灵川县方言古阳声韵尾今读区域分布情况
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方言中的演变发展呈纵向区域分片分布格局。纵向区域分布格局与灵川县行政区域分布有一定的关联性。灵川县可以分为中片、东片、西片。中片区域阳声韵尾脱落较多,西片区域阳声韵尾保留较完整,东片区域阳声韵韵尾大部分保留,少部分脱落,少部分鼻化。每一个片区内部演变情况较统一。
从中东西三个片区中各选取一些代表点进行阳声韵演变规律统计。用+表示鼻尾韵,用—表示开尾韵,用﹏表示鼻化韵。
四、灵川县方言古阳声韵演变形成区域分片的原因
(一)自身演变
桂北平话的阳声韵韵尾演变模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合流、二是弱化、三是分流。灵川县方言的古阳声韵韵尾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弱化,但是在演变过程中,各不同片区呈现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内部演变的不平衡状态主要是由于外界接触、人员迁移等原因导致的。有的脱落得很快,脱落多;有的脱落得慢,目前脱落的韵尾较少,有的处于过渡的阶段,带有鼻化音色彩。
(二)地理地形、行政区域分析
从上面的区域分片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灵川县方言古阳声韵演变分片与地理位置行政分片有一致性。中片地区有灵川镇、三街镇、定江镇,相比于灵川县的其他区域,中片乡镇距离桂林市区较近,交通便利。
中片地区地形上平坦开阔,少山岭,多江河。在过去,可以沟通江两岸的桥梁较少,多以水路作为交通要道,有些村沿江河而建且位于国道两侧分布村落,地域开发程度高。语言发展变化较快,人员交际往来频繁,古阳声韵尾的总体脱落程度较高。
西片地区有潭下镇、九屋镇、青狮潭镇 ,区域大致分布在灵川国道以西,沿着桂青路越往里走越接近临桂县。西片区域多山、多岭,村落多聚于山脚,个别村落依半山腰而建。越往里面,越远离城中心。在過去人们的交往受到高山的阻隔。西片区域鼻音韵尾保留较完整,有韵尾相混的情况。
东片区域沿长岗岭一直延伸到磨盘码头,越靠近东边越接近阳朔县。东片地形多断崖沟谷,形成瀑布。沿着长岗岭道的走向,发展程度越来越高,部分韵尾脱落,带有鼻化韵。
(三)与邻县、周边地区接触
中片地区呈纵向分布,北边的三街镇与兴安、湖南等地接壤,与西南官话区交际较多。并且中片区处于交通要道上,不同方言的人交际更加频繁。比如定江镇的开发区域有许多人是从湖南或者全州县迁移过来定居的。
西片少数民族群居人群较多,山里面临近临桂县,靠近南边山一带,兰田、九屋镇靠近山里面,与其他语言的交际和接触较少。方言原始面貌保留较完整。东片区大圩镇、大镜瑶族乡、潮田乡与龙胜县、永福县的平话接触较多。与广西南边的粤语也有接触。东片区有鼻化韵的存在,属于韵尾脱落的过渡阶段,鼻音韵尾脱落,主元音带上鼻化色彩。
参考文献:
[1]郭晓芹.桂北平话及其相关土话鼻韵尾演变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9,(06).
[2]孟繁颖.双洲土话语音词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3]文婕.灵川三街话研究[D].广西大学,2018.
[4]明茂修.灵川县青狮潭(岩山)土话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5]王定康.灵川县大圩镇高桥平话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6]王丽莎,关英伟.广西灵川县灵田土话元音格局[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