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在教材处理、教学构思、课堂组织上下足功夫,其实这就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合过程。定好了教学切入“点”,方能有条理地理出教学思路“线”;思路清晰了,还需借助语言、板书、多媒体等手段,让整堂课丰满起来,使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得到“面”的有效铺开。唯有在“点”“线”“面”三个方面精心准备,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点;线;面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10-02
点、线、面不只存在理科课堂,一堂精心设计的语文课堂同样也有它的“点”“线”“面”。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几个春秋,经历过无数次的磨课过程,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上好一堂语文课就是一门艺术,教材处理、教学构思、课堂组织,就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合过程,需要教师方方面面的精心准备。
一、选好“点”,厚实教学设计
选准切入点,能起到优化、精练、整合课文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定好教学切入点很重要。选点并不是离开全文去单独突破其中的一处或一段,而要重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着眼于对全篇课文进行整体处理,注重从教材中组合最能表现课文中心或特色的内容板块进行品读教学。定点后,就意味着教学内容紧紧扣住一个视点,步步深入这个视点,逐层品味这个视点,最终达到选点突破的目的。选好点的教学才显得内容厚实而重点突出,更能表现出教师整合课文信息的水平。
例如经典课文《故都的秋》,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抓住“清、静、悲凉”,体味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天。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够创新,也缺乏深度。教学中我围绕“郁达夫提倡散文创作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这个点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抓课文直接强调主观感受的词语,最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其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的文学”“静止如水似的文学”等方面进行总结:郁达夫眼中的秋“清、静、悲凉”,无不蒙上了时代的阴影,打上了个人主观感情的烙印。整个教学过程突出郁达夫创作的个人主观感受, 这样的选点设计,既引导学生领略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味,又使学生通过这故都的秋味更深入地走进作者的内心,对郁达夫散文创作的个人色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显得更加厚实而重点突出。
再如小说《陈奂生上城》,我的教学设计围绕“帽子”这一视点展开,从“帽子”理情节发展,从“帽子”看人物变化,陈奂生虽甩掉了经济落后的“帽子”却没甩掉思想落后的“帽子”。正如作者对于《陈奂生上城》的感受:“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松、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变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是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作者的高兴,作者的慨叹,恰恰就体现在了这两顶“帽子”上,这也正是小说主题所在。整堂课围绕“帽子”这个视点,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逐层品味,最终达到选点突破的目的,准确地把握了小说的主题。
二、明晰“线”,增强教学效果
选好了点,那又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呢?
首先要围绕这个点,设计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问题不可多,只能是几个),从而让自己能更轻松地驾驭课文,同时能引导、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解读课文。
其次,在每个教学环节后紧扣教学切入点,及时对前面的知识点进行小结,不但能为学生有效地梳理学习思路,使学生得到完整、系统的知识,而且能够突出整堂课的教学主线,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故都的秋》,我的教学设计所围绕的点是“郁达夫提倡散文创作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所以在第一环节,通过五幅图景分析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之后,特别引导学生找出郁达夫表达主观感受的词语,并在这一环节的小结中强调:“这清、静、悲凉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是打上了郁达夫的烙印的。”
在通过介绍郁达夫的相关内容,分析郁达夫为何会喜欢浓郁的“清、静、悲凉”这一教学环节后,我的小结中又有了这样一句话:由此可见,郁达夫眼中的秋打上了个人主观感情的烙印。
这些环节的小结,表述时特别注意跟整堂课的选点联系起来,切实做到每个教学环节为这堂课的教学选点服务。这样教学点鲜明了,教学主线明朗突出,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也就更清晰明了,能更系统有效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
三、铺开“面”,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选好了点,明晰了教学主线,如何使教学设计在整个课堂得到“面”的铺开,还需要各个方面的编织和铺就,如语言、板书、多媒体等。
(一)严谨的课堂语言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
多年的教学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一堂课的语言组织严谨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效果。有时候准备一堂公开课,明明感觉自己很清楚要讲什么,但下课后,就会有教师指出课堂语言组织得不够严谨,不够简洁,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至此,我才发现一堂课没有精心的设计,教学思路很难在课堂上得到清晰的呈现,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学语言严谨需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有明确的指向性
课堂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反映,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优化课堂提问,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確的通盘设计。教师只有做到“胸中有沟壑”,才能真正使提问落到实处。
例如《说木叶》这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要引导学生找出“树”“叶”“木叶”“落木”几种事物,进而抓住木叶和树叶的区别,让学生理解木叶为何会成为中国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堂的第一个问题我在试讲时反复修改:将“前三个自然段引用的诗句中哪些事物是与‘木叶’相关的?”改成“前三个自然段引用的诗句中哪些词语是与‘木叶’相关的?”但学生的答案与课堂设计的预期效果相距甚远,很难驾驭。最后改成“前三个自然段引用的诗句中写到了哪些与‘木叶’相关的概念?”学生才将答案落实在了“树、叶、木叶、落木”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润色、斟酌教学过渡语
语言严谨与否,各教学环节紧凑与否,与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息息相关。公开课、赛课的磨课经历,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架构一堂课,确定一个大概思路有难度,而从一个教学环节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更是难上加难。在磨课过程中,很多时候我都是被卡在环节与环节的过渡上,整堂课的流程很清楚,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才能使前后衔接更自然,使整个教学过程更流畅。一句或几句简练的过渡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把学生带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使整堂课如流水般自然流畅,思路清晰。教学过渡语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以板书为骨骼,以课件为体肤,让板书和课件相得益彰
首先,能体现整堂课基本思路的板书必须要独立。板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平台,是建设合作型、生成型课堂的有力抓手。一则好的板书能让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抓主剔次,勾勒出课堂知识的基本骨架,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是课文的精髓,在课堂中学生随时能看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想法也可以迅速被记录,并完整呈现给学生,既能保存师生的思维火花,又能加深学生记忆。好的板书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要想优化课堂结构,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扩展课堂容量,以课件为辅的教学手段也必不可少。在《故都的秋》教学过程中,我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通过板书完整地呈现出来,但要想让学生深入把握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情,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故都的秋是怎样的。所以,利用多媒体,通过特别能体现故都秋的特点的图片创设情境,学生受到视听感官的触动甚至震撼,才能更直观地了解故都的秋,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由此可见,唯有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准确精练的教学过渡语,以及好的板书和课件设计,方能将重难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在课堂上。
因此,要驾驭好一堂语文课不容易,从“点”的切入到“线”的串联再到“面”的铺开,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用心参与。选好点,教学重点突出,方能有条理地理出一条思路线;思路清晰了,还需要借助语言、板书、多媒体等手段,使整堂课丰满起来,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中,将整个教学有效地铺开,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语文;课堂;点;线;面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10-02
点、线、面不只存在理科课堂,一堂精心设计的语文课堂同样也有它的“点”“线”“面”。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几个春秋,经历过无数次的磨课过程,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上好一堂语文课就是一门艺术,教材处理、教学构思、课堂组织,就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合过程,需要教师方方面面的精心准备。
一、选好“点”,厚实教学设计
选准切入点,能起到优化、精练、整合课文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定好教学切入点很重要。选点并不是离开全文去单独突破其中的一处或一段,而要重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着眼于对全篇课文进行整体处理,注重从教材中组合最能表现课文中心或特色的内容板块进行品读教学。定点后,就意味着教学内容紧紧扣住一个视点,步步深入这个视点,逐层品味这个视点,最终达到选点突破的目的。选好点的教学才显得内容厚实而重点突出,更能表现出教师整合课文信息的水平。
例如经典课文《故都的秋》,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抓住“清、静、悲凉”,体味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天。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够创新,也缺乏深度。教学中我围绕“郁达夫提倡散文创作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这个点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抓课文直接强调主观感受的词语,最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其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的文学”“静止如水似的文学”等方面进行总结:郁达夫眼中的秋“清、静、悲凉”,无不蒙上了时代的阴影,打上了个人主观感情的烙印。整个教学过程突出郁达夫创作的个人主观感受, 这样的选点设计,既引导学生领略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味,又使学生通过这故都的秋味更深入地走进作者的内心,对郁达夫散文创作的个人色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显得更加厚实而重点突出。
再如小说《陈奂生上城》,我的教学设计围绕“帽子”这一视点展开,从“帽子”理情节发展,从“帽子”看人物变化,陈奂生虽甩掉了经济落后的“帽子”却没甩掉思想落后的“帽子”。正如作者对于《陈奂生上城》的感受:“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松、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变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是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作者的高兴,作者的慨叹,恰恰就体现在了这两顶“帽子”上,这也正是小说主题所在。整堂课围绕“帽子”这个视点,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逐层品味,最终达到选点突破的目的,准确地把握了小说的主题。
二、明晰“线”,增强教学效果
选好了点,那又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呢?
首先要围绕这个点,设计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问题不可多,只能是几个),从而让自己能更轻松地驾驭课文,同时能引导、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解读课文。
其次,在每个教学环节后紧扣教学切入点,及时对前面的知识点进行小结,不但能为学生有效地梳理学习思路,使学生得到完整、系统的知识,而且能够突出整堂课的教学主线,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故都的秋》,我的教学设计所围绕的点是“郁达夫提倡散文创作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所以在第一环节,通过五幅图景分析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之后,特别引导学生找出郁达夫表达主观感受的词语,并在这一环节的小结中强调:“这清、静、悲凉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是打上了郁达夫的烙印的。”
在通过介绍郁达夫的相关内容,分析郁达夫为何会喜欢浓郁的“清、静、悲凉”这一教学环节后,我的小结中又有了这样一句话:由此可见,郁达夫眼中的秋打上了个人主观感情的烙印。
这些环节的小结,表述时特别注意跟整堂课的选点联系起来,切实做到每个教学环节为这堂课的教学选点服务。这样教学点鲜明了,教学主线明朗突出,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也就更清晰明了,能更系统有效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
三、铺开“面”,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选好了点,明晰了教学主线,如何使教学设计在整个课堂得到“面”的铺开,还需要各个方面的编织和铺就,如语言、板书、多媒体等。
(一)严谨的课堂语言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
多年的教学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一堂课的语言组织严谨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效果。有时候准备一堂公开课,明明感觉自己很清楚要讲什么,但下课后,就会有教师指出课堂语言组织得不够严谨,不够简洁,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至此,我才发现一堂课没有精心的设计,教学思路很难在课堂上得到清晰的呈现,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学语言严谨需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有明确的指向性
课堂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反映,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优化课堂提问,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確的通盘设计。教师只有做到“胸中有沟壑”,才能真正使提问落到实处。
例如《说木叶》这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要引导学生找出“树”“叶”“木叶”“落木”几种事物,进而抓住木叶和树叶的区别,让学生理解木叶为何会成为中国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堂的第一个问题我在试讲时反复修改:将“前三个自然段引用的诗句中哪些事物是与‘木叶’相关的?”改成“前三个自然段引用的诗句中哪些词语是与‘木叶’相关的?”但学生的答案与课堂设计的预期效果相距甚远,很难驾驭。最后改成“前三个自然段引用的诗句中写到了哪些与‘木叶’相关的概念?”学生才将答案落实在了“树、叶、木叶、落木”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润色、斟酌教学过渡语
语言严谨与否,各教学环节紧凑与否,与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息息相关。公开课、赛课的磨课经历,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架构一堂课,确定一个大概思路有难度,而从一个教学环节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更是难上加难。在磨课过程中,很多时候我都是被卡在环节与环节的过渡上,整堂课的流程很清楚,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才能使前后衔接更自然,使整个教学过程更流畅。一句或几句简练的过渡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把学生带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使整堂课如流水般自然流畅,思路清晰。教学过渡语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以板书为骨骼,以课件为体肤,让板书和课件相得益彰
首先,能体现整堂课基本思路的板书必须要独立。板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平台,是建设合作型、生成型课堂的有力抓手。一则好的板书能让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抓主剔次,勾勒出课堂知识的基本骨架,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是课文的精髓,在课堂中学生随时能看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想法也可以迅速被记录,并完整呈现给学生,既能保存师生的思维火花,又能加深学生记忆。好的板书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要想优化课堂结构,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扩展课堂容量,以课件为辅的教学手段也必不可少。在《故都的秋》教学过程中,我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通过板书完整地呈现出来,但要想让学生深入把握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情,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故都的秋是怎样的。所以,利用多媒体,通过特别能体现故都秋的特点的图片创设情境,学生受到视听感官的触动甚至震撼,才能更直观地了解故都的秋,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由此可见,唯有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准确精练的教学过渡语,以及好的板书和课件设计,方能将重难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在课堂上。
因此,要驾驭好一堂语文课不容易,从“点”的切入到“线”的串联再到“面”的铺开,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用心参与。选好点,教学重点突出,方能有条理地理出一条思路线;思路清晰了,还需要借助语言、板书、多媒体等手段,使整堂课丰满起来,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中,将整个教学有效地铺开,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