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l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发生于食管中、下段1/3处,大体呈息肉状;光镜下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呈梭形、圆形或不规则型,以梭形细胞为主。肿瘤细胞胞核体积大,核仁清晰、染色质丰富,部分细胞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显示波形蛋白(Vimentin)、S-100蛋白、HMB45和Melanoma—pan阳性;不表达神经特异性烯
其他文献
早在1564年Etienne就提出脊髓病理性空洞的改变,随着神经外科学和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的出现,对脊髓空洞症的认识及外科治疗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年发病率为8.4/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