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存在性问题”研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so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存在性的问题是探索题目中比较典型的问题,在存在性问题中,探究的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即存在或者是不存在。下面,本文就初中数学中的存在性问题展开具体的叙述。
  【关键词】初中阶段 数学教学 存在性问题
  具体来说,“能力型”的问题其实也可以叫做“选拔性”的问题,通过对隐晦知识点的延伸拓展,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迁移运用能力。一般来说,能力型的问题主要就包括存在性的问题,学生在对这种类型的题目进行解答的过程中,不仅要产生相应的知识敏感度,还要能够恰当的运用相应的知识,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进行解决。可以说,是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考察。
  一、初中数学“存在性”问题浅析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完成从“具像思维”到“抽象思维”得转化,还需要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自己数学素养的提高,加强对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存在性问题,恰恰是对这些能力的综合考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近几年的初中数学中频频出现“存在性”的问题。所谓的“存在性问题”,其实也就是给出一个具体的题目,题目中给你一些相应的条件,然后,让学生经过对这些条件的研究,判断某个点或者是某种现象存不存在。其实这类题目主要的难点就在于其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它并不像常规的题目,给出你一系列的条件,然后理所当然的解答出某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中,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住存在或者是不存在的关键点,然后,通过利用题目中的相应条件,证明出这个关键点,最后给出答案。其实具体来说,我们通过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所谓存在问题也就是说,给出学生一个相应的条件M,然后判断Q是否存在某种特性。通过对“存在性问题”的具体解析,就可以看出,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需要学生能够“看懂问题”,看明白问题后面究竟是想问你些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它存在或者是不存在是由哪个关键因素决定的,然后通过以这个关键因素为切入点进行逐步的剖析。
  二、存在性问题的具体分类
  1.广义分类
  “存在性问题”具体来说也是有很多种的,从广义上来看,存在性的问题主要包括肯定的存在性问题和否定的存在性问题。
  2.狭义分类
  从狭义上来看,存在性问题的分类就显得多种多样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数值存在性的問题。
  这类题目,显而易见就是给出一些具体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条件的处理分析,证明是否存在某一个具体的数值,满足相应的条件。例如已知A(x1,y1)、B(x2,y2)是直线y=-x+2与双曲线y=k/x (k≠0)的两个不同的交点.
  ①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②是否存在这样的k的值。使(x1-2)(x2-2)=x2/x1+x1/x2.
  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这类题目就属于数值类的存在性问题,需要学生经过推算,判断出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数值满足相关的条件。具体解答如下,
  (1)y=-x+2代入y=k/x,得x(-x+2)=k,x^2-2x+k=0,
  有两个不等实根,判别式4-4k>0,
  实数k的取值范围:k<1.
  (2)x1+x2=2,
  x1x2=k,
  x1^2+x2^2=(x1+x2)^2-2x1x2=4-2k,
  (x1-2)(x2-2)=x1x2-2(x1+x2)+4=k,
  x2/x1+x1/x2=(x1^2+x2^2)/x1x2=(4-2k)/k,
  k=(4-2k)/k,k=-1±√5.
  -1+√5>1舍去,k=-1-√5时,(x1-2)(x2-2)=x2/x1+x1/x2
  通过对条件的层层深入分析,可以解答出相应的条件。
  (2)图形的存在性问题。
  另外一类就是图形的存在性问题,一般来说,图形类的存在性问题往往会与函数相结合,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对函数图像的深入分析,判断出某个点或者是某种关系是否存在。对于这类问题的解答,往往有相应的解题思路。学生先对题目进行总览,然后假设相应的问题存在,然后对这个结论进行具体的推理,在推理的过程中,如果一切都合理,证明推论是正确的,也就是相关的现象是存在的,如果在推理的过程中,出现矛盾,说明假设是存在问题的,这时候,就可以证明相关的现象不存在。
  三、解答存在性问题的思想
  解答“存在性问题”的过程,往往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思想,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数形结合思想,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数与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巧妙的进行相互转化,通过以形助数,找出具体的特殊点或者是特殊位置,结合相应的特性进行具体的计算,通过从数到形,结合相应数量关系的特征,找出具体的特殊点。另外,分类讨论思想也是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学生需要有这个意识,能够对条件进行具体分析,然后结合具体的分类依据,进行逐个击破。
  总结来说,“存在性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大重点,但同时,也是学习的一大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分析,开展恰当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相应的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郭宝军.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教育,2017.9
  [2]张哲.数学教师说题评价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6
  [3]刘江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8
  [4]常如正.数学教学思考.学术期刊.中国教育,2014(1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初中数学知识不断深入,再加学生学习过程主客观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学困生”。在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教师职责所在。笔者作为乡村初中数学教师,一直把它当作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多年兢业地探索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后,能够有自已一些独特工作经验与心得,想对其形成之原因以及转化策略与大家探讨,下面浅谈几点转化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 因材施教 兴趣 转化  一、尋根源,因材施教  “学困
期刊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式学习。王老师《滑轮》这堂课任教班级学生主要来自城郊结合部,学生原有的基础较为薄弱,大多学生的学习要求不高,知识储备不足,思维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学校逐渐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设为教学重点,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将问题化教学模式与其知识进行结合,通过合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决,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本文针对问题化教学的意义和问题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提出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初中教学的进步發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 问题化
期刊
【摘 要】文本解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焦点,这些学者、教授身体力行地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传播理论、提供案例,积极的帮助一线教师提高语文课堂的文本解读质量。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而本文探讨关于参照式文本解读的相关想法。  【关键词】文本解读 参照式 高中语文  参照式解读就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师提供其他材料作为阅读参照,依次来使学生深入解读
期刊
【摘 要】探究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要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探究能力是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学生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不等式教学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在不等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在不等式教学中实施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 不等式教学 探究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传统中药化学教学方法,PBL和TDL的教学方法之间的优缺点的比较。  【关键词】中药化学 PBL TDL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中药基本理论,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它是多门基础学科的综合应用。[1]《中药化学》构建在《中药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药用植物学》等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化学教学受到了足够的关注。化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说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是十分有效的。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的方法是近年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并且
期刊
【摘 要】体验式教学,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非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在给学生上课之前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及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此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中去,师生互动。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既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可说是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期刊
地理学科知识具有间接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利用地图或多媒体地图课件能展示现实存在而又不能亲临实践的地理景观,可展示地理现象的演变规律,从而使地理教学不受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的限制,优化了地理教学进程;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地图是地理第二语言,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它是传递学科知识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简明、形象、生动、好理解、易记忆的优点
期刊
【摘 要】北宋恢复重置了业已存在千年之久的常平仓并对其加以改造:为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对其日常运行方式出台了严格规定,广开收入门径,扩大应用范围。使常平仓在平抑谷价、调剂市场、社会救济、兴修公共工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北宋社会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北宋 常平仓 社会功用  常平仓是中国古代仓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仓种,源于战国时李悝的平籴思想,李悝说:“籴,甚贵伤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