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润无声,文明礼仪巧渗透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411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教育中的国学渗透,对幼儿的礼仪及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幼儿成长道路上与人交往的一块基石。本文通过国学经典在幼儿教育中的无声渗透,帮助幼儿规范自己的礼仪礼节,以全新的面貌展示新时代幼儿的风采。
  【关键词】 国学经典;文明礼仪;无声渗透
  历代先人对“礼仪”给予了极高的关注,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恰当和谐的“与人相处、待人接物”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对国学的学习中可以充分地领悟到这其中的深意,帮助幼儿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环境中,了解其中的行为规范、礼仪知识、礼仪言行,获得一定的礼仪经验,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领悟国学名句,养成礼仪之基
  精炼的国学语言蕴含着民族精神、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需要幼儿在朗诵的基础上深层地研读,才能真正的领悟先人的智慧结晶,是幼儿养成文明礼仪的基石。
  《弟子规》是幼儿国学教学中的必备科目,短小精悍的语言使幼儿阅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们就可以帮助幼儿对其中的涵义进行理解,使之生动形象的与幼儿的生活相结合,从而感觉礼仪就在身边,在每一个小动作、小语言之中。例如在学习“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梯,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等相关的语句时,幼儿们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就可以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幼儿们理解吸收,在古代,小朋友见到老师和客人要行鞠躬礼,每天要给自己的父母请安。老师先给幼儿师范什么是“鞠躬礼”,“请安”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一种问候,就像我们现在的见到老师说声“好”,见到父母问声“辛苦了”一样,以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和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然后让幼儿们进行模仿表演,以作业的形式让幼儿们回到家向父母问好。幼儿们的表现,父母感到非常的高兴,幼儿们也得到了家长的表扬,感受到了礼仪带来的温暖和幸福。这样的幼儿朗诵与日常行为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幼儿对国学语句涵义的理解,还营造出来一个礼仪的大环境,使幼儿们学会了主动的打招呼、问声好,懂得了日常生活中文明的礼貌仪态,收获了礼仪、收获了幸福。
  二、辨思国学故事,探究礼仪之道
  国学的渗透要具有说服力,才能使幼儿心服、口服、行动服。幼儿对国学的学习并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要让幼儿真正的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利用思辨的态度来对待传统礼仪,帮助幼儿明辨是非、懂得文明。
  国学故事是幼儿们最喜欢的部分,拉近了幼儿与名人名句之间的距离,使之能够充分地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分析自己做的对错,学会利用批判的眼光来学习国学。例如在学习“孔融让梨”的过程中,幼儿们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梨还要把大的让给哥哥,吃完了不会再拿吗?老师面对这个可爱的问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就可以从幼儿的好朋友入手,当幼儿们遇到高兴的事情和好玩的玩具时,最先想到了是哪一个好朋友,幼儿们纷纷地叙述自己在与好朋友玩耍时的快乐,自己是如何与好朋友之间分享的,好朋友给我自己什么好玩的玩具。在幼儿们的交谈中,逐渐地体会到了谦让、关心、共享所带来的乐趣,领悟到了为什么要将大梨送给哥哥吃。简单的故事告诉了幼儿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朋友,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了关心、分享所带来的快乐,理解了在与人交往相处中的文明与不文明,体会到了文明礼仪的深刻道理。
  三、组织国学活动,体验礼仪之行
  简单的朗诵、讲解只能改变幼儿们的意识,实践才是养成习惯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结合我国传统的节日来开展一些活动,使幼儿能够亲身的参与到活动中,利用行动来践行文明礼仪。
  传统节日是对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敬意、慰藉和感恩。教师利用这样的传统节日,组织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其会其中的深刻含义,理解礼仪的重要性。例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小朋友去敬老院进行表演活动,和蔼可亲的老人们会让小朋友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与老人的互动中,让幼儿感受传统思想在老人思想中的沉淀,两个孩子因为表现的好而发生了争执、互不相让,只见老人悄悄的来到幼儿的身边,竖起了两个大拇指,高兴的说:“你们两个表演的都好,一人送你们一个大拇指,在送你们一个童话故事怎么样?”两个小朋友相互看看、高兴的让爷爷给他们讲故事了。在爷爷的故事中,有许多我们课堂学不到的礼仪知识,使幼儿们开拓了视野,送爷爷们那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爱,学会了相处、交流。快乐的一天给幼儿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充分的体会到了重阳节的意义,学会了尊重老人、尊重他人。
  四、发挥国学榜样,领悟礼仪之涵
  幼儿的学习更多的来源于模仿,言行举止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更要倡导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为幼儿树立一个就在身边的榜样,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言传身教具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家庭和校园是幼儿学习礼仪的主要场所,俗话说“少年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礼仪习惯的关键时期,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例如在日常的交往中,要习惯地使用简单的“对不起”、“谢谢”、“请”、“您”等礼貌用语,对于小小的废纸团、果皮、包装袋要投进垃圾箱中,这些简单的语言和小小的动作,都会使幼儿看在眼里并受到极其深刻的影响。有一次一个小朋友随手就把喝完的酸奶袋放在了桌子上,当我用鼓励的眼睛注视他时,他怯怯的看着我说了一声:“在家里爸爸就是这样做的。”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文明也一样。事后,幼儿的妈妈告诉我这不仅教育了他的儿子,也通过儿子教育了爸爸,家庭的文明度有了很大提高。可见,文明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
  国学的悄然渗透,使幼儿懂得了怎样“讲文明、讲礼仪”,在每个幼儿的心中都种下一颗“礼仪”的种子,并将这种思想、行为和习惯践行在了日常生活中得到生根、发芽。幼儿通过学习国学中传统礼仪,在践行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文明的礼仪习惯,培养了现在时代所特有的气质、风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特色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任丽.礼仪教育,从小抓起[J].中国教师.2008(20)
  [2]吴端华.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品德修养[J].教育科研论坛.2007(04)
其他文献
一、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使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真正感兴趣,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教师要不断改进教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信企业服务营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学生表演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从中使自身的才能得以展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
棋的世界,是简单的黑白世界,但在攻守、来往间,已然是一个鲜活的人生。人生看似复杂,却也极简,因为故事的主角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人生其实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博弈。  老舍说过:“文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将自己深深而静静地埋藏。”同样,历史中有无数珍贵的人,他们将自己深深埋在历史的风沙中,当时光荏苒,他们依旧光亮如新。  清代学者吴文英在《庄子论略》中写道:“庄子心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
职业技能大赛不断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从教学理念出发,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再到 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职业技能大赛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适应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
[摘要]本文分析了少数幼儿园教师师德缺失的原因,阐述了现阶段幼儿园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幼儿园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师德;师德建设;原因;问题;意义;途径  2012年浙江温岭90后幼师虐童事件在网上曝光,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的强烈关注,一时间声讨声不断。那么后来呢?类似事件绝迹了吗?远远不是,近年来,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事件屡屡发生。幼师原本是孩子们最希望亲近的群体,可如今怎么成了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之中,期望在繁华的城市中找到发展的途径.然而,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
患者女,25岁。二年前出现全身关节疼痛拌乏力、口渴,多饮多尿、食欲不佳。较重讨生活不能自理,翻身行走均感困难。一年前发生左股骨骨前折,行走不便,婚后经闭、不育,来我院门诊骨科
国内有学者指出,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及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留守儿童的素质不是最全面的,但他们同样是充满个性的,作为我们小学的教育者,要站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高度,在各个方面更多地关注这一群留守儿童个体的发展,为留守儿童个性化发展搭桥铺路。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及成因  据相关资料显示及本人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调查发现:  1.
针对武汉新港至洋山港这一典型航线的江海直达运输船,调查船舶航行水域盐度的差异和洋山港水域的主要海洋污损生物种类,结合船舶浸水部位的区域特性以及江海直达船的结构特点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主要教学方式。但在不少课堂上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这是因为一些教师仍然醉心于字斟句酌的串讲,而很少人给学生活动和表现的机会。我认为,教师教学中这样的陈芝麻烂谷子真的应当扫除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应有的收获。  所谓“动”起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动态情境,在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生动情境中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