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剩宴” 落袋为安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要来上海看世博。”最近一段时间,只要和身在上海的朋友打电话,十有八九能收到这样的邀请。不管是真心也好,客套也罢,世博会在上海人民心中已然成为一次呼朋引伴的宴会。不去亲眼目睹,似乎真有点可惜。
  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是必须的,而且不能只以一个看客的身份。近亿人次的客流量,超过北京奥运会10倍有余。由此带动的经济与消费双增长,已经在股市造出一块巨大的蛋糕。
  在1月21日,世博会倒计时百天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概念股们集体上涨的盛况。当天早盘,海欣股份、亚通股份就被“封”上了涨停板,上海物贸随后赶上,而更多个股也纷纷逆势飘红。百日倒计时对世博题材股只是一个仪式,更早之前它们就已经领跑大盘。
  世博题材被看好,根源之一就是本届上海世博会很“争气”。目前已有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国内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都将参展。无论从国际参展方数量,还是会展规模都创下世博会历史纪录。
  《投资者报》也给未来世博会的消费规模算了一笔账:上海市内游客的人均消费支出为600元左右;外省游客人均消费为900元;境外游客人均消费预计为2000元。这样的人均消费水平再乘以7000万~1亿人次的客流量,世博会衍生出的价值是个天文数字。若按7000万人的保守估计预测,上海世博会期间消费总量在796亿~1096亿元。若按1亿人次的高值预测,消费总量在1067亿~1495亿元。
  不过我们更关心的是,在倒计时已经不足百天的时候,世博会对几大受益板块的刺激到了什么程度?6个月的盛会,能让“世博题材股”盈利几何?
  从时间序列上,将世博分为三个部分:“筹备期”(建筑工程、房地产)、“消费提升期”(餐饮旅游、商业零售、交通运输)、“后世博效应”(旅游、商业地产)三个阶段。
  但如果我们将此前投资者对世博题材的炒作和追捧视为“蜜月期”,那现在应该是接近“收获期”。
  进入第二阶段“消费提升期”的数十只世博题材股中,需重点关注的是商业零售、餐饮旅游以及交通运输三大行业。
  在大消费的概念下,对像豫园商城这样既拥有高端商品零售,还在世博园区内经营餐饮的企业,将实现多重收益。
  而在保守估计的7000万客流中,外来旅客占80%。上海本地机场、航空、轨道交通、城市客运等交通运输公司直接从中受益。按照组委会的设想,客流市内疏散方式为轨道交通50%、公交和旅游大巴35%、出租和其他15%。这将使申通地铁所属的1 号线新增加客流1050 万人。
  在住宿方面,世博会期间上海客房紧缺的局面必然会造成酒店价格上涨。实际上早在2009年11月5日世博会酒店客房开始预订后,全市酒店客房价已经上涨30%左右。这对于在沪拥有388家连锁店的锦江股份无疑是千载难逢的盈利良机。
  “永远不要和市场作对。”在世博会临近之时,这句华尔街谚语显得格外清晰。在即将成为现实的巨额收益面前,股票市场上的世博题材也开始“冲刺”。不过与此同时,风险也逐渐显现。
  和北京奥运会乃至国外更多“盛会”题材一样,概念股的上涨势头都会在盛会结束后烟消云散。
  世博概念行情其实也是如出一辙,世博会虽已临近但是仍未召开,市场就已经开始提前消化利好,消化结束后就是获利回吐和震荡调整。投资者应注意游资快进快出的波动风险,不要盲目追高和对世博行情期待过大,毕竟世博概念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动力,波段操作为上策,落袋为安。
  一年的爆发式增长显然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世博题材股的长期盈利水平,世博会刺激下的高市盈率无法得到长期支撑。世博会结束后,众多与世博相关的餐饮、消费等产业必然大幅滑落。理智选择进出时机,将决定你观赏这次世纪盛会的心情。
其他文献
百年一遇的危机正在过去,投资者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实话说,我们的答案不太乐观。虽然,金融危机最坏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是不能说金融危机就已经安然度过。  当然,乐观的投资者也有其理由:2010年全球经济可望保持2%~3%的增长,中国经济达到9%以上的增幅应该问题不大。但我们一定要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原因在于,当前经济发展当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还太多,世界经济仍然很脆弱。  针对这
期刊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2010年首份就业报告显示,去年11月欧元区失业率达到自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高值10%。  西方国家因为失业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这也将引发各国新一轮的汇率战,因为汇率问题背后隐藏着的就是贸易保护。    美元放任贬值转嫁危机    尽管美元指数当前站在78点之上,相较去年下半年长期在74~76点附近徘徊有了一定的升势,但美元长期疲软的态势依旧未改。  商务部国际贸
期刊
政策层面的风声鹤唳,尤其是近期将要加息的传闻,触发A股在上周三(1月20日)暴跌近百点,或许这已为中级调整拉开了序幕。  一方面,近期虽有官员表态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不代表紧缩,但实际上管理层紧缩态度非常明确。1月19日,传闻各主要商业银行已经收到主管部门口头通知,要求全面停止1月份剩余时间新增信贷,包括票据融资。与此同时,央行发行的240亿元1年期央票中标收益率1.9264%,上涨幅度达到8.3个基
期刊
华尔街对冲基金Kynikos Associates创始人兼总裁詹姆斯·查诺斯曾经因成功预测安然公司的泡沫而声名鹊起。  最近,他的目光转向了中国。    资产泡沫    他警告,在中国亮丽的增长数字背后,存在着严重过度借贷及资产泡沫问题,隐含崩溃危机。他在《纽约时报》、CNBC等主流媒体发表了一些令人震惊的观点:中国房地产价格飞涨,现在的状况就像“1000个迪拜加在一起”;资产泡沫并非源于估价过高
期刊
1月上旬,由国际劳工组织刚刚发布的《2009全球就业报告》警示,全球就业危机尚未结束,各国应避免过早取消为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采取的支持政策,否则将延缓就业复苏,使当前的经济好转趋势难以持续。    失业人数居高不下    在报告涉及的51个国家中,从2008年10月至今已有2000万人失业。国际劳工组织表示,如果政府取消支持政策,还将有约500万人面临失业风险。这种风险也被稍后公布的美国去年12月
期刊
1月中旬以来,欧元连续下跌。1月20日欧元对美元跌破1.42,创2009年9月4日以来的最低值。作为风险敏感性货币,在希腊债务危机担忧加剧之时,欧元所受的影响显然比美元要大。  2009年12月,希腊政府宣布,政府财政赤字已经占到GDP的12.7%。全部公共债务水平(债务/GDP)为113%,而且今年将会进一步上升并超过120%。这两项指标均大大超过欧盟规定的3%和60%的上限。    公共债务危
期刊
短期来看,全球市场信心正在回升。但有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那就是全球的经济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复苏?中国经济复苏怎样巩固?是走老路还是走新路。所谓老路即是继续增发货币,但这样持续下去则会推动资产价格泡沫。显然,这条老路是走不通的,但是新路到底是什么?     未来最稀缺市场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个国家的政府通力合作,实施了非常有力的政策,全球经济已经企稳回升,并走向复苏的轨道。但是同时我
期刊
中国房价,一个毫无新意却永远热闹的话题,在2010年伊始愈发火辣。  2009年刚刚结束的报复性反弹让房价几近癫狂,而岁末年初频繁出台的调控性措施却让房地产走势开始迷离。那么,2010年中国房价将何去何从?    去年12月房价创下年度新高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9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5%
期刊
经过危机的冲击,世界平稳度过2009年,人们开始谈论“后危机时代”。金融危机之后,转变增长方式已成为中国共识。    政府要从“投资型”  转向“公共服务型”    转变政府职能是实现这一系列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简言之,政府要从“投资型”政府,转型成为一个“公共服务型”的政府。政府税收也要更多地向公用事业项目倾斜。  梳理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承担的角色就是生产组织者,所有政策都是
期刊
尽管净利润同比增长10倍,但相对2007年利润尚有近2亿元的差距。  1月20日凯迪电力(000939.SZ)发布2009年业绩,年报显示,凯迪电力共实现营业总收入20.06亿元,实现创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亿元,较上一年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增1078%。基本每股收益达到0.52元。但相对2007年公司3.86亿元的利润水平,其利润回升不到50%,产生此差距的原因并非主营业务和毛利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