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想的产生来源于人的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理想的特征包括:现实性即指具有产生于现实的需求,又受制于现实的有限;虚拟性,即理想是非现实的,同时又超越于现实的,因此它是个人生活和社会不断向前的动力;理想是实践的,实践过程中渗透着为了实现理想的努力和奋斗。
关键词:理想;现实性;虚拟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01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理想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被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体系中,承载了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和目标。在此过程中,挖掘理想这个词的深刻内涵就显得非常重要。吃透这个概念还必须要从哲学的角度和深度去思考和把握。
所谓理想,就是指“理性的希望,体现着一个人的世界观,指由感性的需求经过时间实践,而逐步确立的理性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理性,首先是确立在“知”的基础上的,所谓“智者不惑”。求知,就是让自己的心灵成长,也只有求知,才能建立合理的、有意义的理想。
一、理想的产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解理想产生的根源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他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各种需求中,排在最后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核心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但是,需求并不必然等同于理想,人们的理想只有上升到“自我实现需求”时更具有理想的特质。那就是“理性的希望”。所谓理性,应该含有“反思”的意味,生理性的需求都不能把人与动物完全区分开来,只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基于个体对自我的反思和了解,基于对社会的观察和总结而产生的,它不仅与个体的兴趣和倾向相关,更加是社会性的,这一点,凸显了自我实现需求的社会性和价值内涵,因而,它更与理性的本质相契合。
二、理想具有现实性即有限性
理想来源于现实,被现实的既定条件所局限着,这既是理想产生的条件,也是理想要挣扎突破的困境。如“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西楚霸王项羽,最后也只好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浩叹。在现实面前,人总是渺小的。也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是生命的有限,也是能力的有限,是条件的有限,也是自身的有限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那么,作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青年,应当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呢?哲学家罗素说:“个人的自我并不是整个世界的很大一部分,一个能把自己的思想和希望超越于自我的人,也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宁静安逸之地,而这对纯粹的利己主义者来说是不可能的。”一个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只能将目光着眼于他自身,毫无疑问,由于个人的有限性,他一定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此一来,他可以说被有限性牢牢捆绑而没有解脱的可能。
解决人们在奋斗过程中遭遇失败挫折的心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在于建立一种与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感”,或者说是一种“仁”的世界观。在儒家看来,“普遍人格的实现”在于人与人之间建立合乎人性的关系,而合乎人性就是一种相互关联和普遍的同情。在佛教中,它体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精神;在理学家看来,它是“民胞物与”思想的体现,即“万物一体”精神;这同样也符合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来理解人的本质,要解决人的问题,当然也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入手更为恰切。
所以,对抗所谓现实性或者理想的“有限性”最根本的还是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那就是,把个人的理想寓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潮流之中,把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前进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仅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合乎人性的事实判断。
三、理想具有虚拟性即无限性
虚拟不是虚假,虚拟是对尚未发生和出现的事务的设想和设计。理想就是对尚未实现的图景的向往和追求。因此,理想具有非现实的特性,也就是虚拟性。
尽管人的生命的长度和广度深深的受制于现实,但是,人却可以借助思维的力量和理性的力量,跳出一己之私,一己之限,“以道观物”即站在无限中发现和思考个人的有限,而在同时,人也就借助这种“虚拟”超出了自己的有限。
虚拟具有超前性,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包括道德意识的提高和进展,也是与人的虚拟是分不开的,人类社会正是靠不断构想、设想,向往当前现实中尚不存在的未来社会的图景而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历史。伦理道德绝不停留在既定的现实中。而是应该永远处在“尚未”“应该是”之中,老感到应该如何如何,这样子就会推动人类前进、前进再前进,所以虚拟是更新人类生活世界的动力。
四、理想具有实践性
实現理意味着战斗,意味着从既定的现实框架中挣扎出来。这一点,我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典型形象——孙悟空。悟空之让人又爱又敬,并不是因为他是完美的,而是因为他的一种无比的自信和永不屈服的精神。他的那种性格上的豪迈无畏,“欲与天地同寿”的自信力是他最大的魅力所在。这是一种真正的“大勇”,这种勇敢,在人生旅途中,就体现在了人对于自身存在的高度认同和价值期许,但它更深刻的体现,则在于人在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不屈服、不放弃。
参考文献:
[1]张世英.新哲学演讲稿[M].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186.
[2]李朝东,王金元.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
[3]戴旭.盛世狼烟[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2).
[4]梁漱溟.朝话——人生的醒悟[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2).
关键词:理想;现实性;虚拟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01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理想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被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体系中,承载了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和目标。在此过程中,挖掘理想这个词的深刻内涵就显得非常重要。吃透这个概念还必须要从哲学的角度和深度去思考和把握。
所谓理想,就是指“理性的希望,体现着一个人的世界观,指由感性的需求经过时间实践,而逐步确立的理性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理性,首先是确立在“知”的基础上的,所谓“智者不惑”。求知,就是让自己的心灵成长,也只有求知,才能建立合理的、有意义的理想。
一、理想的产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解理想产生的根源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他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各种需求中,排在最后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核心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但是,需求并不必然等同于理想,人们的理想只有上升到“自我实现需求”时更具有理想的特质。那就是“理性的希望”。所谓理性,应该含有“反思”的意味,生理性的需求都不能把人与动物完全区分开来,只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基于个体对自我的反思和了解,基于对社会的观察和总结而产生的,它不仅与个体的兴趣和倾向相关,更加是社会性的,这一点,凸显了自我实现需求的社会性和价值内涵,因而,它更与理性的本质相契合。
二、理想具有现实性即有限性
理想来源于现实,被现实的既定条件所局限着,这既是理想产生的条件,也是理想要挣扎突破的困境。如“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西楚霸王项羽,最后也只好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浩叹。在现实面前,人总是渺小的。也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是生命的有限,也是能力的有限,是条件的有限,也是自身的有限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那么,作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青年,应当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呢?哲学家罗素说:“个人的自我并不是整个世界的很大一部分,一个能把自己的思想和希望超越于自我的人,也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宁静安逸之地,而这对纯粹的利己主义者来说是不可能的。”一个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只能将目光着眼于他自身,毫无疑问,由于个人的有限性,他一定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此一来,他可以说被有限性牢牢捆绑而没有解脱的可能。
解决人们在奋斗过程中遭遇失败挫折的心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在于建立一种与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感”,或者说是一种“仁”的世界观。在儒家看来,“普遍人格的实现”在于人与人之间建立合乎人性的关系,而合乎人性就是一种相互关联和普遍的同情。在佛教中,它体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精神;在理学家看来,它是“民胞物与”思想的体现,即“万物一体”精神;这同样也符合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来理解人的本质,要解决人的问题,当然也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入手更为恰切。
所以,对抗所谓现实性或者理想的“有限性”最根本的还是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那就是,把个人的理想寓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潮流之中,把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前进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仅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合乎人性的事实判断。
三、理想具有虚拟性即无限性
虚拟不是虚假,虚拟是对尚未发生和出现的事务的设想和设计。理想就是对尚未实现的图景的向往和追求。因此,理想具有非现实的特性,也就是虚拟性。
尽管人的生命的长度和广度深深的受制于现实,但是,人却可以借助思维的力量和理性的力量,跳出一己之私,一己之限,“以道观物”即站在无限中发现和思考个人的有限,而在同时,人也就借助这种“虚拟”超出了自己的有限。
虚拟具有超前性,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包括道德意识的提高和进展,也是与人的虚拟是分不开的,人类社会正是靠不断构想、设想,向往当前现实中尚不存在的未来社会的图景而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历史。伦理道德绝不停留在既定的现实中。而是应该永远处在“尚未”“应该是”之中,老感到应该如何如何,这样子就会推动人类前进、前进再前进,所以虚拟是更新人类生活世界的动力。
四、理想具有实践性
实現理意味着战斗,意味着从既定的现实框架中挣扎出来。这一点,我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典型形象——孙悟空。悟空之让人又爱又敬,并不是因为他是完美的,而是因为他的一种无比的自信和永不屈服的精神。他的那种性格上的豪迈无畏,“欲与天地同寿”的自信力是他最大的魅力所在。这是一种真正的“大勇”,这种勇敢,在人生旅途中,就体现在了人对于自身存在的高度认同和价值期许,但它更深刻的体现,则在于人在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不屈服、不放弃。
参考文献:
[1]张世英.新哲学演讲稿[M].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186.
[2]李朝东,王金元.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
[3]戴旭.盛世狼烟[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2).
[4]梁漱溟.朝话——人生的醒悟[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