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多途径培养学生能力的先进手段

来源 :中华科教论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xio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课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及时反馈学习信息。为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多途径;先进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微机系统能将数字、图片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受的形象,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屏幕上出现的彩色画面,能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从而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识活动中去。从而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多媒体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处处都存在着信息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多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我设计了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智慧游乐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动课《智慧游乐场》的导入,我将学校门口的景物和公共汽车拍摄下来,制成课件页面。当把它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亲切感立增,马上就融入了教学活动的角色当中。在导入中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并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利用多媒体将相关的数学问题穿插其中,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步步闯过关卡,取得胜利。在课堂中,学生活跃起来,主动参与问题讨论,协作解决问题。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和老师、同学经历、体验整个活动过程,不时还能提出较有创意的见解。学生的积极、投入的学习启发了我: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并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经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 —— 体验 —— 探索”,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主动去学数学,用数学。
  二、多媒体的应用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运用,powerpoint,先出示33根小棒,很明显看出3不够减7,接着把其中的一捆向下移动,同时将这捆小棒折开为10根,这样将其与原数中的3根和并为13根,从13根中去掉7根。我用了途擦的效果,让学生动态感知这7根是从13根里边去掉的。剩下2捆6根,即33-7=26,通过使用powerpoint,使图中的小棒变静为动,学生在动态表象中想象,在有限的空间里形成联想,加深记忆,配有鲜明的色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现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全过程,既调动了积极性,又突破了难点。
  三、多媒体的应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通过电教手段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感知、探究、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发现新的规律。例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黄花6朵,红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几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利用多媒体制作了富有动感的花朵。先出示6朵黄花,9朵红花,再将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覆盖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使学生清晰可辨红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和黄花同样多”,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概括出计算方法: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几?”,就要从9朵红花中去掉与黄花同样的红花朵数,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用减法计算,即9-6=3(朵)。这样通过直观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强化了形象思维,揭示了数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多媒体的应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作为接受信息的主体,其接受信息的积极性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效果。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传递信息的载体是语音信号,其实学生对此较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语音信号稍终即逝,不能反复感知,而且学生也不可能全体保质保量地传递信息。而通过多媒体途径,把有具体的光、色、形的信号,通过调控,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感知。如:我们可以借助投影反映作业情况,及时点评;通过录音、录像使学生及时审视自己的操作情况,满足求知欲。
  总之现代教育手段在激发学生兴趣、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减轻学习难度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翻开了新的一页。
其他文献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
期刊
无意中看到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一切知识的获得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看罢,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初中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复杂,大量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颜色、实验现象主要依靠机械记忆,学生易东拉西扯记不全,取得好成绩者必须化更多时间去记忆。若在教学中教师能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那就事半功倍,收获成功。下面就化学记忆方法,结合初中科学教材,谈点拙法和体会。     一
期刊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一、教学方法要“三化”    (一)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
期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并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信息化的影子。信息化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感觉,同时也对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语文是关系到一个人今后怎样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以及跟别人进行交流的基本课程,是一个人社会化必备的知识。《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
期刊
小学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識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
期刊
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在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深刻思考的论题。我通过对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进行认真的总结,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期刊
英语新教材已全面推广、实施。与旧教材相比,笔者认为,新教材有如下改变,让广大师生耳目一新。第一,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加强学生听辩能力的训练,进一步为交际运用打下基础。第三,词汇量明显加大,而且比较实用,与现实生活密}刀。对新教材的一些改变,教师们欣喜之余,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说,词汇量加大,学生们学起来十分吃力,有的学生甚至在初三开始讨厌英语。我个人认为是学生没有找到适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期刊
服装设计主题教学是借鉴了法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经验,结合我国传统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在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和实践验证后逐步完善建立的一种新型教学体系,主题性教学法是“通过一个以专业核心知识为主体结构,向全方位扩张的立体交叉式知识框架,建立起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知识获取机制。普遍认同的观念是,至少在职业院校内,这显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既然有其利,自然有其弊。     一、主
期刊
【摘要】学困生是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引人关注的一个现象,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当前倍感头疼的一大难题。传统的经验不外乎严慈相济,可是在运用起来,我们感觉还是有点力不从心,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善于研究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面对学困生,我们不是一味的强调“善待”,而应该学会强调教师专业水平的切实提高,强调具体、科学地研究问题。首先,要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学困生需要的不是道德训诫,而是具体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