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思想政治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关键因素之一。所谓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善于以问题为导向来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发现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巧妙破解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认为,做一个有“问题”的政治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意识。
一、要有提“真问题”的意识
从所有学科教学的共性层面看,教师要杜绝所提的问题没有意义,即提“假问题”的现象。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注重形式,所提的问题既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也起不到实际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提什么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如何通过这一问题,既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又让教师获得有效信息,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和完成教学任务。
从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层面来看,“真问题”要紧扣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培养学生求真的意识和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是这个时期学生的显著特点。教师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向其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引导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从而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比如,在讲述《生活与哲学》中“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笔者首先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提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思考:(1)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反映了一种什么哲学现象?(2)“神舟”系列内部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这些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分别是怎样的?(3)从“神舟”系列的不断发展看,新事物具有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之间有从现象入手到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分析,提高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归纳能力。
二、要有提“新问题”的意识
提出“新问题”是增强教学吸引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结合。这要求政治教师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政治教师应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及时感知社会现状和时代变迁,结合国际国内热点,提出具有吸引力、富有时代感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领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问题的提出讲究有效原则,“新问题”的设计,必须贯彻“少而精、讲管用”的要求,杜绝为“新”而猎奇,脱离教学实际。“新问题”要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实际,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引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增强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在讲述《经济生活》“征税和纳税”中的个人所得税时,笔者根据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于2011年9月1日进行了调整的现状,通过课件把变化前后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表展示给学生,并让他们分析和思考以下问题:(1)两张税率表在税率的设置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两张税率表前后有什么变化?(3)假如你父亲2011年11月份的工资是4000元,请用改革前后的不同税率进行计算,应缴纳的税金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学生既理解了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和作用,也加深了其对我国目前居民收入现状、个人所得税税率改革必要性的理解。
三、要有提“广问题”的意识
“广问题”就是教师所提的问题应具有较广的思考范围或空间。教师所提的“广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开放性的特征,解答的途径往往是开放的,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地区、不同认识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回答,答案不是固定唯一的。这类问题通常用“为什么”“怎么样”和“怎么办”的形式提出,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潜能,培养解决问题的勇气,并在拓展学生思维和情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扩大问题的空间,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开展讨论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应注意设计的问题须适合学生的实际,否则会影响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设计开放性问题时,一方面要根据知识本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问题的空间;另一方面必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课的特殊功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轨道上进行。
比如,在讲述《经济生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该框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时,笔者指出:浙江省是对外贸易大省,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浙江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请结合“走出去”战略,谈谈浙江中小企业应如何走出困境。学生在分析部分浙江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可考虑战略调整、提高科技水平、寻找新的市场、与知名外国企业合作等方式。这说明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适当地超越教材对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四、要有提“深问题”的意识
问题有深有浅,但真正能够体现教师学识水准,并让学生产生思想触动的往往是那些“深问题”。当然,在设置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形成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小问题组,组内问题之间有较强的逻辑联系。提问时要体现出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条理性,以此带动学生思辨水平的逐级提升。
在《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内容中,关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这一知识点,教材着重分析了两个要素,一是居民的收入,二是物价总体水平。教材明确指出这两个是主要因素,这意味着消费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完成了前面知识任务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分析讨论,消费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消费的?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相互补充,最后概括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与结构、家庭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源于教材,又适当高于教材,可以激发学生潜力,表现出更高的认知水准和探究能力。
五、要有提“趣问题”的意识
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政治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对此,教师要善于用“趣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谚语、俗语等形象化的语言,以及歌曲、漫画等形式,设计趣问题,将枯燥的理论融入到幽默的语境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主动持久地学习。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学生乐于参与探究活动了,浓厚的课堂探究氛围也就自然形成了。
例如,在进行《经济生活》中“正确对待金钱”综合探究活动时,笔者首先播放了《钞票》这首诙谐的歌曲,然后让学生根据歌词结合所学的知识思考:(1)“钞票,人人对你离不了”,你认为这句歌词有道理吗?为什么?(2)“钱哪,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请联系社会实际分析这句话。(3)“不要一心只为了钱,被它牵着鼻子跑。满脑子铜臭,你就会摔跤;钞票生活之中不能少。钱哪,不要把它看成宝中宝”,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它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当然,“趣问题”是为理解知识服务的,不能以趣为目的,要防止幽默过度,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教学主题。“趣问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适度适时地采用,增强探究的实效性。
总之,教师应学会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进一步发展能力。
一、要有提“真问题”的意识
从所有学科教学的共性层面看,教师要杜绝所提的问题没有意义,即提“假问题”的现象。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注重形式,所提的问题既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也起不到实际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提什么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如何通过这一问题,既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又让教师获得有效信息,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和完成教学任务。
从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层面来看,“真问题”要紧扣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培养学生求真的意识和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是这个时期学生的显著特点。教师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向其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引导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从而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比如,在讲述《生活与哲学》中“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笔者首先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提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思考:(1)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反映了一种什么哲学现象?(2)“神舟”系列内部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这些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分别是怎样的?(3)从“神舟”系列的不断发展看,新事物具有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之间有从现象入手到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分析,提高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归纳能力。
二、要有提“新问题”的意识
提出“新问题”是增强教学吸引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结合。这要求政治教师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政治教师应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及时感知社会现状和时代变迁,结合国际国内热点,提出具有吸引力、富有时代感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领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问题的提出讲究有效原则,“新问题”的设计,必须贯彻“少而精、讲管用”的要求,杜绝为“新”而猎奇,脱离教学实际。“新问题”要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实际,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引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增强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在讲述《经济生活》“征税和纳税”中的个人所得税时,笔者根据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于2011年9月1日进行了调整的现状,通过课件把变化前后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表展示给学生,并让他们分析和思考以下问题:(1)两张税率表在税率的设置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两张税率表前后有什么变化?(3)假如你父亲2011年11月份的工资是4000元,请用改革前后的不同税率进行计算,应缴纳的税金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学生既理解了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和作用,也加深了其对我国目前居民收入现状、个人所得税税率改革必要性的理解。
三、要有提“广问题”的意识
“广问题”就是教师所提的问题应具有较广的思考范围或空间。教师所提的“广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开放性的特征,解答的途径往往是开放的,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地区、不同认识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回答,答案不是固定唯一的。这类问题通常用“为什么”“怎么样”和“怎么办”的形式提出,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潜能,培养解决问题的勇气,并在拓展学生思维和情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扩大问题的空间,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开展讨论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应注意设计的问题须适合学生的实际,否则会影响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设计开放性问题时,一方面要根据知识本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问题的空间;另一方面必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课的特殊功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轨道上进行。
比如,在讲述《经济生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该框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时,笔者指出:浙江省是对外贸易大省,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浙江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请结合“走出去”战略,谈谈浙江中小企业应如何走出困境。学生在分析部分浙江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可考虑战略调整、提高科技水平、寻找新的市场、与知名外国企业合作等方式。这说明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适当地超越教材对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四、要有提“深问题”的意识
问题有深有浅,但真正能够体现教师学识水准,并让学生产生思想触动的往往是那些“深问题”。当然,在设置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形成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小问题组,组内问题之间有较强的逻辑联系。提问时要体现出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条理性,以此带动学生思辨水平的逐级提升。
在《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内容中,关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这一知识点,教材着重分析了两个要素,一是居民的收入,二是物价总体水平。教材明确指出这两个是主要因素,这意味着消费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完成了前面知识任务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分析讨论,消费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消费的?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相互补充,最后概括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与结构、家庭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源于教材,又适当高于教材,可以激发学生潜力,表现出更高的认知水准和探究能力。
五、要有提“趣问题”的意识
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政治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对此,教师要善于用“趣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谚语、俗语等形象化的语言,以及歌曲、漫画等形式,设计趣问题,将枯燥的理论融入到幽默的语境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主动持久地学习。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学生乐于参与探究活动了,浓厚的课堂探究氛围也就自然形成了。
例如,在进行《经济生活》中“正确对待金钱”综合探究活动时,笔者首先播放了《钞票》这首诙谐的歌曲,然后让学生根据歌词结合所学的知识思考:(1)“钞票,人人对你离不了”,你认为这句歌词有道理吗?为什么?(2)“钱哪,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请联系社会实际分析这句话。(3)“不要一心只为了钱,被它牵着鼻子跑。满脑子铜臭,你就会摔跤;钞票生活之中不能少。钱哪,不要把它看成宝中宝”,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它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当然,“趣问题”是为理解知识服务的,不能以趣为目的,要防止幽默过度,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教学主题。“趣问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适度适时地采用,增强探究的实效性。
总之,教师应学会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进一步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