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是促使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的重要新技术之一。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会带来风险和挑战。如果用旧观念使用新技术,就会带来灾难。任何社会变革,最根本的是人的观念的转变。人的观念决定人做事的方式,决定人的行为规范和对是非的判断。传统经济学已认识到分工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广泛的、和谐的的合作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需要用复杂系统科学的观念,认识个体和整体的关系,认识个体组成整体所涌现的新质,认识分工合作,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领域深度的融合。总之,“互联网 ”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的、更新的文明的关键台阶。
【关键词】互联网 复杂系统 新常态 信息社会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互联网 ”,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已经有许多从业者、学者提出了种种理解和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道理。笔者的理解是:“互联网 ”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体地说,这个现象的出现是几十年来信息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互联网 ”热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的、更新的文明的先声和曙光。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社会进步的步伐
单纯从技术的角度看,互联网无非是一些节点,包括各种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传感器等,通过电缆、光纤或无线通信等手段联系起来,实现信息的交流、利用和共享。按照通常的称呼,它们是属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个领域内的,以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加工和显示为目的的多种技术。从时间上看,这些技术的诞生和成熟大约是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段时间内。从内容上来说,它们是深深地植根于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科学进步的基础上的,特别是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理论。丁肇中博士说:“20世纪30年代,最尖端的科学就是量子力学和原子物理,当时所有人都不理解它的用处,现在被用在信息技术上。”①这是非常中肯的。
不过如果只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待互联网热可就错了。互联网热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甚至可以说主要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它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和深刻影响,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全社会对互联网的关注。二十年前互联网首次进入中国大地的时候,主要是被技术人员所关注;而今天,全社会各个行业的人都关注“互联网 ”。互联网热远远超出了以往所关注的范围。
人类社会由人和人的合作形成,特别是经济活动,没有人之间的分工合作,就没有经济,就没有人类社会。所以,任何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人们传递信息、交流信息的效率,决定了人们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效率。同时,这也就不难解释,当现代信息技术成千倍、成万倍地提升了人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的时候,人们感受到的兴奋和激动会是如此强烈。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实际需要的融合,使得许多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成为可能,甚至轻而易举。“千里眼”、“顺风耳”、机器人等自古以来的神话和幻想,现在已经成为现实。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这种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增值效应,地理距离也不再是市场拓展的约束,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基本上消除了空间和距离的障碍。全球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可能。于是,互联网 流通业催生了电子商务;互联网 社会治理引出了电子政务;互联网 制造业造就了工业4.0;互联网 农业是农业现代化;还有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等。可以说,任何社会生活的领域,都会在和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经受冲击、进行改造以致重新构建。这样的融合、改造和重构就是“互联网 ”的冲击如此猛烈的根本原因。
回顾近几十年来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融合的进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深入,逐步前进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种融合只是在企业内部、业务处理层面进行,人们看到的是报表打印、统计计算、库存管理、会计和工资处理。随着信息基础建设和通信条件的改善,全国性的行业平台开始建立,从“三金工程”到“十二金”等一大批重大的应用项目应运而生。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广泛开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的兴起,使得这种融合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近来,国家更把“互联网 ”作为经济建设转型和新常态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和关注,使得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和经济进步的路径和趋势,清晰地看到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紧密的、内在的联系和互动。几十年来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科学技术的确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推动力,而这种推动正是通过技术和应用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融合实现的。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就很容易看到,这种情况也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进程中的普遍规律。250年前,当蒸汽机和航海的需要融合起来,人类开始在海洋上远航的时候,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巨大的热情描述了新的经济格局的兴起,猛烈抨击了阻碍这种新技术发挥作用的旧秩序,为正在兴起的新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至今当我们读到这些论述时,仍然会被感动。如果按照当前的讨论思路,斯密说的正是当时热门的“蒸汽机 航海”的现象。大约150年前,横跨美国的铁路通车,这件事情使诗人惠特曼激动不已,他在“到印度去”一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地球必须联成一体,用铁路网联成一体,种族之间、比邻之间必须能够彼此嫁娶,必须横渡海洋,使千里变成咫尺,各国国土都必须连在一起。”②他所歌颂的不正是“蒸汽机 铁路”吗?我们不妨穿越一下时空,请亚当·斯密和惠特曼到2015年来,问问他们面对“互联网 ”有什么感想。类似地,我们还可以想象“电网 ”、“高速公路 ”、“内燃机 ”等等。
所以,毫无疑问,“互联网 ”的兴起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迎接新时代的曙光,积极地、自觉地推动和促进这样的融合,努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种应用领域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信息社会的早日到来共同努力。 机遇与挑战同在——复杂曲折的进化之路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给我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点上我们这代人确实非常幸运。几十年前,在千里之外和家人面对面地交谈,还是一种空想。今天,这已经是寻常百姓都可以享用的基本服务了。进步之快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然而,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作为世间最复杂的系统,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进化之路当然也不会是笔直的,必然是复杂曲折的。在我们热情地讴歌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必须冷静地看到伴随着这种进步的、必然出现的风险和机遇。和任何技术一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比如,人们学会了用火,就必须面对消防的任务;学会了利用煤炭和石油,就必须面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样。如果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还没有深切地感受到这个问题,那么,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它已经成为现实的威胁了。客观地说,目前的讨论中,对于福利和机遇的宣传比较多,而对于“互联网 ”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的讨论则是相对薄弱的,笔者认为最突出的风险和挑战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会逐渐凸显。信息技术提高了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得一些原来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实现。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并不是只要技术上能够实现的事情,在社会上和现实中就可以实施。举一个例子,在电子政务中的一站式服务,从信息处理技术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然而,由于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惯例,许多环节是不能轻易地用电子方式处理的,更是难以集中到一个服务大厅来完成。再比如,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也是如此,所谓“信息孤岛”的现象已经困扰我们几十年了。在所有这样的变革中,技术上的困难常常是可以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解决的,这并不是真正的难处,真正的难处往往是新技术与现行的管理体制的不协调。如果其中再涉及决策权力和物质利益的冲突,往往就更难解决。据说,在汽车刚刚开始上路的时候,由于和以马车为主的运输体系的冲突,曾经被限制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今天看起来是个笑话,然而它反映出来的确实是一个非常实际、非常深刻的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相适应,这是社会的基本规律。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总是滞后于现实的。我们今天沿用的管理体制和社会环境是在工业时代形成的,它不可能预计到新的生产力的要求。这种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在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中,相当大部分就是这种状况造成的。
其次,由于这种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就会出现。一方面,如前所述,旧的制度和观念常常制约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一些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的事情,在实行过程中处处受制约、受限制,无法发挥其巨大的潜力。事情还有另一方面,新技术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高效地做损害别人和社会的坏事,而传统的体制和管理方法,在发现和应对这些方面经常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例如,危害信息安全、个人隐私泄露、网络诈骗就是其中的一些典型。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小组成立时讲的这句活,清楚地表达了网络安全在国家领导人心目中的位置。信息安全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不只是对个人,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和社会。在我们为“互联网 ”热情讴歌的时候,也必须清醒地对这个“硬币的另一面”给予足够的关注。
挑战还来自于第三个方面:马太效应造成的社会分化或分裂的问题。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与新技术相配套的生产关系的不完善,在转型时期中“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许多社会矛盾的加剧,都是这种情况的表现。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明显的、非法的犯罪行为和贪腐行为之外,在转型期,在社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灰色地带出现。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好和坏的界限常常不那么容易划分。比如,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在制度和管理跟不上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政策的偏差或缝隙,在多数人付出代价的同时,也给一部分人提供了暴富的机会。复杂系统中的正反馈效应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分裂,扩大这种差别,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不是只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出现,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都出现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的发展趋势。大量统计数据和研究都展示出一幅令人担忧的图景:财富集中的趋势加快,收入两极分化,社会差别走向代际传递。连美联储主席耶伦都在不久前的讲话中提及了这些问题。看来,这大概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学术界都必须正视和应对这样的挑战。
对于“互联网 ”来说,上述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回避的。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它们,不能正确地、有效地应对它们,我们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互联网 ”带来的红利,就可能陷入失衡和被动的局面。
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建设合作共赢的和谐社会
我们应该如何推进“互联网 ”的健康发展?如何把“互联网 ”的红利充分发挥出来,给社会和公众更多的、更加实际的福利和效益?同时又如何有效地应对风险和挑战,避免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冲突?对此,许多论者已经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从推动技术创新,到相应的法制建设;从创业精神的鼓励,到政策环境和金融的支持,都是非常正确、十分必要的。这里不再重复讨论。笔者在此想强调一个根本性的议题——普及教育,转变观念。任何社会变革,最根本的是人的观念的转变。事情都是人做的,人的观念决定了人做事的方式,决定了人的行为规范和对于是非的判断。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对于人类社会的基本认识讲起。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其社会性。通俗地说,就是人们通过交流信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组成了我们所说的人类社会(或者称为社会经济体系)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系统,人类才能像今天这样,成为地球上最强有力的种群,从某种意义上主宰着地球。作为复杂系统,人类社会确实就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每个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通过分工合作组成了另一个实体,即整体——人类社会。对于个人和人类社会的这种关系的认识,即对于个体和整体利益的一致性的认识,或者说认同感,就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通过这些相互协调的行为,人类才能够做到其他任何动物所做不到的许多事情,进而造就了人类的今日辉煌。 上面所说的理念似乎很简单,但是只要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会看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这种关系并不容易。
在古代,人们用神、君主等概念作为维系群体的纽带,形成了古代社会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由于有了这样的结构,形成了新的整体,人类才有可能造就了金字塔和万里长城这样的丰功伟绩。这就是系统的力量,这就是“1 1>2”所产生的新的质。在这样的复杂系统中,代表整体的是一些权威概念,开始的时候是部落、氏族,后来则是民族、国家。然而,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作为个人,在这些权威面前失去了自我,成了无足轻重的“子民”,他们的生命和价值完全被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所掩盖,顶多留下一点孟姜女式的哀怨的声音,哪里还谈得上发挥积极性,参与社会化的大生产,进一步创造更多的财富。在这里,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价值是如何创造的,这些基本的事实都被歪曲了,“英雄创造历史”的神话成为主流观念。正是这种观念上的偏颇,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欧洲,有上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在中国,则是陷入超稳定的长期停滞,直到近两百年来的落后和被动挨打。除了其他种种因素之外,观念的偏颇无疑是重要的根源之一。
几百年前兴起的文艺复兴和产业革命,大力倡导人的解放,举起了个性解放的旗帜,重新认识人本身,为个体的价值大声疾呼。在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大变革的同时,思想观念的变革也在同时发生。正如马克思和歌德所描述的那样,财富像被魔法从地下召唤出来一样,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社会变革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奇迹?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无疑都是基本的原因,然而,在它们的背后不都受到人们的观念的支配吗?思想的解放无疑是所有这些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现实证明了,忽视个体的价值和作用必然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资本又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劳动者变成生产线上的“齿轮和螺丝钉”,像卓别林的电影所表现的那样,人们再次失去了自我。愤懑的工人用捣毁机器、罢工等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社会结构面临挑战,经济和社会和谐被破坏,分工合作的格局难以为继。这就是今天全世界所面临的最基本的社会问题的由来,也正是我们所说的工业社会的内在的、本质的问题所在。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恢复了个体的地位,把人从神和帝王的阴影笼罩下解放了出来,为什么还会再次出现人们失去自我,从而导致社会分裂和动荡的局面呢?事情确实并非如此简单。回顾近百年来的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殊途同归的极端。一种是计划经济的思路。按照这种思路,只要按集中的计划体制去进行管理和控制,就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整体和个体利益的同步优化。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试验,其失败是众所周知的,不必再重复。需要补充的是,在个体是“齿轮和螺丝钉”这点上,这种思路和卓别林所批判的现象其实是一样的。另一种极端的思路是,在强调个体和个性的名义下,完全排斥整体的概念,把整体称为“不存在的”、“虚假的”概念,拒绝一切和整体利益有关的意见。这种观念的谬误是显而易见的。企业是虚无的吗?民族和国家是虚无的吗?公共利益和环境保护是虚无的吗?然而,由于适应资本和既得利益者的需要,这类理念被冠以种种不同的名目,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不只是在中国,在国外也是一样。)从“一切向钱看”到“厚黑学”,从反对谈企业的社会责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唯一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等等,无一不是从完全否认整体的基本理念中引申出来的。两种极端,殊途同归,其结果都是破坏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
早就有学者指出,“非此即彼”的两分法是人们自己的抽象思维的习惯造成的,它并不是客观存在。把个体与整体截然对立起来,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典型。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难讲清楚。当个体组成整体或者系统的时候,由于“1 1>2”,已经形成了新的质和量,用系统科学的术语,新的层次涌现出来了,形成了新的实实在在的主体——整体或者系统。这个新的主体,有它自身的、不同于个体的行为规律和价值取向。个体和整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也不是绝对冲突的。它们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冲突,又有联系,这就是系统的复杂性。举个简单的例子,股东、管理者、普通员工组成了一个企业,企业办得红火,三种成员都得利,企业垮台,大家都受损失,这是一致的方面。企业利润如何分配,在这方面三种成员的利益又是相互冲突的。关键是如何协调和平衡。如果从根本上就不承认企业是一个主体,或者认为企业就是管理者或股东的,企业利益就是管理者或者股东的利益,各方只会是各执一词,你争我夺,那就散伙了事。如果用这样的思路看待和处理社会矛盾,那就必然走向矛盾重重、冲突不断、社会不得安宁。今天的世界不就是这样吗?
回到《国富论》,亚当·斯密创造性地论述了分工的重要意义,指出分工提高了效率,创造了财富,并且从专业化和机器的发明等方面,很有说服力地进行了论证。(见《国富论》前三章)然而,深入地阅读就会发现,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合作的分工才能有效地、持久地创造财富。相反,他在第二章中,提出了一个导向另一个方向的、很值得怀疑的命题:“交换导致分工”,他指出:“是人性中的某种必然倾向导致了分工的出现。这种互通有无、以物易物、互相交易的倾向……”③虽然他对此似乎不大有把握。他说:“我们现在不去研究这种倾向是否是人性中一种无法透彻解析的本能,也不去想它是否更可能是人类理性和语言能力导致的必然结果。”④在这里,笔者无法对于交换和分工的关系展开深入的讨论。笔者只是指出,并不是所有分工都是由简单的等价交换所导致的,许多分工是为了合作,即形成整体、完成分散的时候不能做到的某些事情。用系统科学的语言来讲,许多分工追求的是“1 1>2”所带来的新的质,这是无法用量的累加或者比较进行度量和解释的。
如果说,在亚当·斯密那里,这是理念上的一点偏差,那么到了他的那些喜欢绝对化的后继者那里,就成了“经济人假设”,就变成了对于整体和整体利益的完全排斥。到了实践中,就成了“一切向钱看”、“一切按钱算”、“有钱能使鬼推磨”。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从中世纪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人,重新变成了资本和既得利益的奴隶。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业时代的理念上的偏差。这真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罗素说过,“只有合作才能拯救人类。”⑤这是很有道理的。 这和我们现在讨论的“互联网 ”有什么关系呢?从前面讨论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就可以看出,正是这种理念上的偏差,以及在这种理念下形成的工业时代的生产关系,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面前,遇见了重重困难,工业时代的体制和理念的、固有的内在矛盾充分地暴露了出来,到了非要解决不可的程度。正是“互联网 ”,把这种矛盾和冲突,凸现在我们面前。推动我们进行理念的根本性的反思。
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的理念呢?简单地说,就是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必须承认整体和整体利益的客观存在和合理性,必须承认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
必须承认合作是分工的目的与基础,背离合作的分工是不能持久的,最终必然导致系统的失衡和崩溃。
需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强调合作基础上的分工,切实实现经济与社会在各个层次上的和谐和发展,从企业、行业、国家、区域经济,直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这就是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理念。这种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系统科学,包括复杂性研究的思想。针对工业时代形成的近代科学中普遍存在的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现代系统科学强调复杂系统的辩证特性,为辩证法提供了新的例证和新的视角。而催生这种理念的,则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这些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把旧思维的弊病和缺陷充分地暴露了出来。“互联网 ”告诉我们:时代在前进,信息时代就要来临了,我们必须转换思想,正视现实,用新思维迎接新常态。再往前引申一步,这就是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理念的根本区别: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紧密;相应地在技术、业务和经济方面,则是新技术与社会各领域越来越深度的融合。以色列学者赫拉利在《人类简史》⑥一书中,也用大量的分析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不断扩大规模的合作。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理念的转变,并不只是理论界的事情。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全民的理念更新,这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够完成的。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有紧迫感,要只争朝夕,从现在就做起。在这方面,两类人员应该是重点。一类自然是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需要正确地表述、宣传和传播新的理念。另一类是公务员和企业家,包括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这一大批人对于当今社会和经济的理解和认识,将决定中国和世界的未来。
注释
丁肇中:《从物理实验中获得的体会》,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5-01/29/content_31101920.htm。
沃尔特·惠特曼:《惠特曼诗选》,李视歧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第303页。
亚当·斯密:《国富论》,高格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
伯特兰·罗素:《只有合作才能拯救人类》,载《超级合作者》,马丁·诺瓦克等著,龙志勇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
责 编/杨昀赟
【关键词】互联网 复杂系统 新常态 信息社会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互联网 ”,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已经有许多从业者、学者提出了种种理解和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道理。笔者的理解是:“互联网 ”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体地说,这个现象的出现是几十年来信息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互联网 ”热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的、更新的文明的先声和曙光。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社会进步的步伐
单纯从技术的角度看,互联网无非是一些节点,包括各种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传感器等,通过电缆、光纤或无线通信等手段联系起来,实现信息的交流、利用和共享。按照通常的称呼,它们是属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个领域内的,以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加工和显示为目的的多种技术。从时间上看,这些技术的诞生和成熟大约是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段时间内。从内容上来说,它们是深深地植根于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科学进步的基础上的,特别是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理论。丁肇中博士说:“20世纪30年代,最尖端的科学就是量子力学和原子物理,当时所有人都不理解它的用处,现在被用在信息技术上。”①这是非常中肯的。
不过如果只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待互联网热可就错了。互联网热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甚至可以说主要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它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和深刻影响,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全社会对互联网的关注。二十年前互联网首次进入中国大地的时候,主要是被技术人员所关注;而今天,全社会各个行业的人都关注“互联网 ”。互联网热远远超出了以往所关注的范围。
人类社会由人和人的合作形成,特别是经济活动,没有人之间的分工合作,就没有经济,就没有人类社会。所以,任何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人们传递信息、交流信息的效率,决定了人们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效率。同时,这也就不难解释,当现代信息技术成千倍、成万倍地提升了人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的时候,人们感受到的兴奋和激动会是如此强烈。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实际需要的融合,使得许多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成为可能,甚至轻而易举。“千里眼”、“顺风耳”、机器人等自古以来的神话和幻想,现在已经成为现实。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这种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增值效应,地理距离也不再是市场拓展的约束,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基本上消除了空间和距离的障碍。全球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可能。于是,互联网 流通业催生了电子商务;互联网 社会治理引出了电子政务;互联网 制造业造就了工业4.0;互联网 农业是农业现代化;还有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等。可以说,任何社会生活的领域,都会在和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经受冲击、进行改造以致重新构建。这样的融合、改造和重构就是“互联网 ”的冲击如此猛烈的根本原因。
回顾近几十年来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融合的进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深入,逐步前进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种融合只是在企业内部、业务处理层面进行,人们看到的是报表打印、统计计算、库存管理、会计和工资处理。随着信息基础建设和通信条件的改善,全国性的行业平台开始建立,从“三金工程”到“十二金”等一大批重大的应用项目应运而生。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广泛开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的兴起,使得这种融合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近来,国家更把“互联网 ”作为经济建设转型和新常态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和关注,使得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和经济进步的路径和趋势,清晰地看到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紧密的、内在的联系和互动。几十年来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科学技术的确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推动力,而这种推动正是通过技术和应用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融合实现的。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就很容易看到,这种情况也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进程中的普遍规律。250年前,当蒸汽机和航海的需要融合起来,人类开始在海洋上远航的时候,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巨大的热情描述了新的经济格局的兴起,猛烈抨击了阻碍这种新技术发挥作用的旧秩序,为正在兴起的新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至今当我们读到这些论述时,仍然会被感动。如果按照当前的讨论思路,斯密说的正是当时热门的“蒸汽机 航海”的现象。大约150年前,横跨美国的铁路通车,这件事情使诗人惠特曼激动不已,他在“到印度去”一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地球必须联成一体,用铁路网联成一体,种族之间、比邻之间必须能够彼此嫁娶,必须横渡海洋,使千里变成咫尺,各国国土都必须连在一起。”②他所歌颂的不正是“蒸汽机 铁路”吗?我们不妨穿越一下时空,请亚当·斯密和惠特曼到2015年来,问问他们面对“互联网 ”有什么感想。类似地,我们还可以想象“电网 ”、“高速公路 ”、“内燃机 ”等等。
所以,毫无疑问,“互联网 ”的兴起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迎接新时代的曙光,积极地、自觉地推动和促进这样的融合,努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种应用领域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信息社会的早日到来共同努力。 机遇与挑战同在——复杂曲折的进化之路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给我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点上我们这代人确实非常幸运。几十年前,在千里之外和家人面对面地交谈,还是一种空想。今天,这已经是寻常百姓都可以享用的基本服务了。进步之快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然而,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作为世间最复杂的系统,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进化之路当然也不会是笔直的,必然是复杂曲折的。在我们热情地讴歌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必须冷静地看到伴随着这种进步的、必然出现的风险和机遇。和任何技术一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比如,人们学会了用火,就必须面对消防的任务;学会了利用煤炭和石油,就必须面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样。如果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还没有深切地感受到这个问题,那么,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它已经成为现实的威胁了。客观地说,目前的讨论中,对于福利和机遇的宣传比较多,而对于“互联网 ”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的讨论则是相对薄弱的,笔者认为最突出的风险和挑战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会逐渐凸显。信息技术提高了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得一些原来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实现。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并不是只要技术上能够实现的事情,在社会上和现实中就可以实施。举一个例子,在电子政务中的一站式服务,从信息处理技术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然而,由于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惯例,许多环节是不能轻易地用电子方式处理的,更是难以集中到一个服务大厅来完成。再比如,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也是如此,所谓“信息孤岛”的现象已经困扰我们几十年了。在所有这样的变革中,技术上的困难常常是可以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解决的,这并不是真正的难处,真正的难处往往是新技术与现行的管理体制的不协调。如果其中再涉及决策权力和物质利益的冲突,往往就更难解决。据说,在汽车刚刚开始上路的时候,由于和以马车为主的运输体系的冲突,曾经被限制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今天看起来是个笑话,然而它反映出来的确实是一个非常实际、非常深刻的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相适应,这是社会的基本规律。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总是滞后于现实的。我们今天沿用的管理体制和社会环境是在工业时代形成的,它不可能预计到新的生产力的要求。这种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在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中,相当大部分就是这种状况造成的。
其次,由于这种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就会出现。一方面,如前所述,旧的制度和观念常常制约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一些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的事情,在实行过程中处处受制约、受限制,无法发挥其巨大的潜力。事情还有另一方面,新技术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高效地做损害别人和社会的坏事,而传统的体制和管理方法,在发现和应对这些方面经常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例如,危害信息安全、个人隐私泄露、网络诈骗就是其中的一些典型。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小组成立时讲的这句活,清楚地表达了网络安全在国家领导人心目中的位置。信息安全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不只是对个人,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和社会。在我们为“互联网 ”热情讴歌的时候,也必须清醒地对这个“硬币的另一面”给予足够的关注。
挑战还来自于第三个方面:马太效应造成的社会分化或分裂的问题。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与新技术相配套的生产关系的不完善,在转型时期中“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许多社会矛盾的加剧,都是这种情况的表现。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明显的、非法的犯罪行为和贪腐行为之外,在转型期,在社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灰色地带出现。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好和坏的界限常常不那么容易划分。比如,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在制度和管理跟不上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政策的偏差或缝隙,在多数人付出代价的同时,也给一部分人提供了暴富的机会。复杂系统中的正反馈效应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分裂,扩大这种差别,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不是只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出现,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都出现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的发展趋势。大量统计数据和研究都展示出一幅令人担忧的图景:财富集中的趋势加快,收入两极分化,社会差别走向代际传递。连美联储主席耶伦都在不久前的讲话中提及了这些问题。看来,这大概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学术界都必须正视和应对这样的挑战。
对于“互联网 ”来说,上述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回避的。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它们,不能正确地、有效地应对它们,我们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互联网 ”带来的红利,就可能陷入失衡和被动的局面。
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建设合作共赢的和谐社会
我们应该如何推进“互联网 ”的健康发展?如何把“互联网 ”的红利充分发挥出来,给社会和公众更多的、更加实际的福利和效益?同时又如何有效地应对风险和挑战,避免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冲突?对此,许多论者已经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从推动技术创新,到相应的法制建设;从创业精神的鼓励,到政策环境和金融的支持,都是非常正确、十分必要的。这里不再重复讨论。笔者在此想强调一个根本性的议题——普及教育,转变观念。任何社会变革,最根本的是人的观念的转变。事情都是人做的,人的观念决定了人做事的方式,决定了人的行为规范和对于是非的判断。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对于人类社会的基本认识讲起。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其社会性。通俗地说,就是人们通过交流信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组成了我们所说的人类社会(或者称为社会经济体系)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系统,人类才能像今天这样,成为地球上最强有力的种群,从某种意义上主宰着地球。作为复杂系统,人类社会确实就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每个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通过分工合作组成了另一个实体,即整体——人类社会。对于个人和人类社会的这种关系的认识,即对于个体和整体利益的一致性的认识,或者说认同感,就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通过这些相互协调的行为,人类才能够做到其他任何动物所做不到的许多事情,进而造就了人类的今日辉煌。 上面所说的理念似乎很简单,但是只要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会看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这种关系并不容易。
在古代,人们用神、君主等概念作为维系群体的纽带,形成了古代社会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由于有了这样的结构,形成了新的整体,人类才有可能造就了金字塔和万里长城这样的丰功伟绩。这就是系统的力量,这就是“1 1>2”所产生的新的质。在这样的复杂系统中,代表整体的是一些权威概念,开始的时候是部落、氏族,后来则是民族、国家。然而,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作为个人,在这些权威面前失去了自我,成了无足轻重的“子民”,他们的生命和价值完全被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所掩盖,顶多留下一点孟姜女式的哀怨的声音,哪里还谈得上发挥积极性,参与社会化的大生产,进一步创造更多的财富。在这里,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价值是如何创造的,这些基本的事实都被歪曲了,“英雄创造历史”的神话成为主流观念。正是这种观念上的偏颇,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欧洲,有上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在中国,则是陷入超稳定的长期停滞,直到近两百年来的落后和被动挨打。除了其他种种因素之外,观念的偏颇无疑是重要的根源之一。
几百年前兴起的文艺复兴和产业革命,大力倡导人的解放,举起了个性解放的旗帜,重新认识人本身,为个体的价值大声疾呼。在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大变革的同时,思想观念的变革也在同时发生。正如马克思和歌德所描述的那样,财富像被魔法从地下召唤出来一样,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社会变革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奇迹?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无疑都是基本的原因,然而,在它们的背后不都受到人们的观念的支配吗?思想的解放无疑是所有这些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现实证明了,忽视个体的价值和作用必然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资本又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劳动者变成生产线上的“齿轮和螺丝钉”,像卓别林的电影所表现的那样,人们再次失去了自我。愤懑的工人用捣毁机器、罢工等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社会结构面临挑战,经济和社会和谐被破坏,分工合作的格局难以为继。这就是今天全世界所面临的最基本的社会问题的由来,也正是我们所说的工业社会的内在的、本质的问题所在。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恢复了个体的地位,把人从神和帝王的阴影笼罩下解放了出来,为什么还会再次出现人们失去自我,从而导致社会分裂和动荡的局面呢?事情确实并非如此简单。回顾近百年来的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殊途同归的极端。一种是计划经济的思路。按照这种思路,只要按集中的计划体制去进行管理和控制,就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整体和个体利益的同步优化。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试验,其失败是众所周知的,不必再重复。需要补充的是,在个体是“齿轮和螺丝钉”这点上,这种思路和卓别林所批判的现象其实是一样的。另一种极端的思路是,在强调个体和个性的名义下,完全排斥整体的概念,把整体称为“不存在的”、“虚假的”概念,拒绝一切和整体利益有关的意见。这种观念的谬误是显而易见的。企业是虚无的吗?民族和国家是虚无的吗?公共利益和环境保护是虚无的吗?然而,由于适应资本和既得利益者的需要,这类理念被冠以种种不同的名目,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不只是在中国,在国外也是一样。)从“一切向钱看”到“厚黑学”,从反对谈企业的社会责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唯一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等等,无一不是从完全否认整体的基本理念中引申出来的。两种极端,殊途同归,其结果都是破坏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
早就有学者指出,“非此即彼”的两分法是人们自己的抽象思维的习惯造成的,它并不是客观存在。把个体与整体截然对立起来,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典型。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难讲清楚。当个体组成整体或者系统的时候,由于“1 1>2”,已经形成了新的质和量,用系统科学的术语,新的层次涌现出来了,形成了新的实实在在的主体——整体或者系统。这个新的主体,有它自身的、不同于个体的行为规律和价值取向。个体和整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也不是绝对冲突的。它们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冲突,又有联系,这就是系统的复杂性。举个简单的例子,股东、管理者、普通员工组成了一个企业,企业办得红火,三种成员都得利,企业垮台,大家都受损失,这是一致的方面。企业利润如何分配,在这方面三种成员的利益又是相互冲突的。关键是如何协调和平衡。如果从根本上就不承认企业是一个主体,或者认为企业就是管理者或股东的,企业利益就是管理者或者股东的利益,各方只会是各执一词,你争我夺,那就散伙了事。如果用这样的思路看待和处理社会矛盾,那就必然走向矛盾重重、冲突不断、社会不得安宁。今天的世界不就是这样吗?
回到《国富论》,亚当·斯密创造性地论述了分工的重要意义,指出分工提高了效率,创造了财富,并且从专业化和机器的发明等方面,很有说服力地进行了论证。(见《国富论》前三章)然而,深入地阅读就会发现,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合作的分工才能有效地、持久地创造财富。相反,他在第二章中,提出了一个导向另一个方向的、很值得怀疑的命题:“交换导致分工”,他指出:“是人性中的某种必然倾向导致了分工的出现。这种互通有无、以物易物、互相交易的倾向……”③虽然他对此似乎不大有把握。他说:“我们现在不去研究这种倾向是否是人性中一种无法透彻解析的本能,也不去想它是否更可能是人类理性和语言能力导致的必然结果。”④在这里,笔者无法对于交换和分工的关系展开深入的讨论。笔者只是指出,并不是所有分工都是由简单的等价交换所导致的,许多分工是为了合作,即形成整体、完成分散的时候不能做到的某些事情。用系统科学的语言来讲,许多分工追求的是“1 1>2”所带来的新的质,这是无法用量的累加或者比较进行度量和解释的。
如果说,在亚当·斯密那里,这是理念上的一点偏差,那么到了他的那些喜欢绝对化的后继者那里,就成了“经济人假设”,就变成了对于整体和整体利益的完全排斥。到了实践中,就成了“一切向钱看”、“一切按钱算”、“有钱能使鬼推磨”。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从中世纪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人,重新变成了资本和既得利益的奴隶。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业时代的理念上的偏差。这真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罗素说过,“只有合作才能拯救人类。”⑤这是很有道理的。 这和我们现在讨论的“互联网 ”有什么关系呢?从前面讨论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就可以看出,正是这种理念上的偏差,以及在这种理念下形成的工业时代的生产关系,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面前,遇见了重重困难,工业时代的体制和理念的、固有的内在矛盾充分地暴露了出来,到了非要解决不可的程度。正是“互联网 ”,把这种矛盾和冲突,凸现在我们面前。推动我们进行理念的根本性的反思。
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的理念呢?简单地说,就是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必须承认整体和整体利益的客观存在和合理性,必须承认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
必须承认合作是分工的目的与基础,背离合作的分工是不能持久的,最终必然导致系统的失衡和崩溃。
需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强调合作基础上的分工,切实实现经济与社会在各个层次上的和谐和发展,从企业、行业、国家、区域经济,直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这就是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理念。这种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系统科学,包括复杂性研究的思想。针对工业时代形成的近代科学中普遍存在的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现代系统科学强调复杂系统的辩证特性,为辩证法提供了新的例证和新的视角。而催生这种理念的,则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这些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把旧思维的弊病和缺陷充分地暴露了出来。“互联网 ”告诉我们:时代在前进,信息时代就要来临了,我们必须转换思想,正视现实,用新思维迎接新常态。再往前引申一步,这就是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理念的根本区别: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紧密;相应地在技术、业务和经济方面,则是新技术与社会各领域越来越深度的融合。以色列学者赫拉利在《人类简史》⑥一书中,也用大量的分析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不断扩大规模的合作。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理念的转变,并不只是理论界的事情。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全民的理念更新,这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够完成的。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有紧迫感,要只争朝夕,从现在就做起。在这方面,两类人员应该是重点。一类自然是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需要正确地表述、宣传和传播新的理念。另一类是公务员和企业家,包括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这一大批人对于当今社会和经济的理解和认识,将决定中国和世界的未来。
注释
丁肇中:《从物理实验中获得的体会》,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5-01/29/content_31101920.htm。
沃尔特·惠特曼:《惠特曼诗选》,李视歧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第303页。
亚当·斯密:《国富论》,高格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
伯特兰·罗素:《只有合作才能拯救人类》,载《超级合作者》,马丁·诺瓦克等著,龙志勇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
责 编/杨昀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