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于1911年,卒于1942年,萧红只活了31年。但她的一生没有灰色的冷场,满是大红大绿的抒发,在热情刚烈和脆弱纤细两极之间活得正是悲壮。现代某名士称:“萧红命虽短但不薄,张爱玲长寿而不幸,我倒是情愿跟萧红笑闹一夜,也不同张爱玲喝一年咖啡。”
飘萍的“娜拉”
萧红在呼兰河边的小城里出生。1911年端午节,正是屈原投江自沉的忌日,家族里正忙着准备祭品,萧红出生了。刚生下来的时候,父亲给她取名张秀环,但是母亲家的二姨跑来,说“环”字与她的名相重,觉得晦气,于是便改作了张迺莹,而我们所熟知的“萧红”是她后来写《生死场》时开始用的笔名。
1927年秋天,萧红一心向往的哈尔滨女子中学招生,她以到教堂做洋尼姑为威胁,闹着要去当时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读书,父亲对于那里过于自由、开放的风气很是不满,但是怕萧红真的出家,有损家族脸面,只能放手。
在哈尔滨女中,萧红第一次觉得自己自由了。此时,新文化的新风吹拂着北国,萧红觉得生命在渐渐觉醒。语文课的老师介绍鲁迅先生的作品,萧红最喜欢的是《野草》——此时的她觉得一切都是新的,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也开始在校刊上写散文,发表新诗。“悄吟”是萧红第一个笔名。
中学快毕业时,家里给萧红订了亲,对方叫汪恩甲,是一名小学教员。经历过新思想洗礼的萧红对此很不愿意,当时正逢一个姓陆的表哥要去北平上学,萧红遂产生了去北平的念头。她向家里提出解除婚约,父母震怒,坚决反对。萧红便假意答应完婚,订婚后却从家里拿到了嫁妆钱便出走。而时任省教育厅秘书的父亲张选三,因教女无方,被降职为县教育局督学。
萧红当然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这样的风波。那时候北平的知识青年几乎无人不识娜拉——易卜生小说的女主角,因为决心不做海尔茂的太太,弃家出走。而萧红也感到自己的身世与娜拉极为相似,鲁迅先生说,娜拉面前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妇女如果经济没有独立,即使有觉醒的心,也无能为力。而萧红在北京嫁妆钱也几近花光,又没有什么亲人可以依靠,无奈的她只能选择回家。
一进家门,萧红便被父亲软禁了起来。无奈的她只好向曾经订婚的男人求助,趁机躲在一个装白菜的车子里逃了出去。萧红指望这个男人能够支持自己继续读书,但书没有读成,她却发现自己已经怀孕。男方把萧红安置在旅馆后,借称回家拿钱还账,一去便杳无音信。
“救我的人来了”
没有吃喝,没有经济来源,旅馆一再逼债还扬言要把萧红卖到妓院去……困苦无奈的萧红只能写信给《国际协报》文艺副刊的主编裴馨园求助,报社遂差遣报社记者萧军过去。萧军原名刘鸿霖,辽宁人,从小跟着父亲浪迹天涯。“九一八”之后,他在舒兰组织义勇军失败,流落哈尔滨。
萧红后来回忆说,第一次见萧军时,她的衣服是褪色的,鞋子也因为长期奔走而变形,才二十多岁就有了许多的白发。看到他的第一眼,她就觉得这个人是来救她的。第二天他又来了,第三天他还来。于是,他们相爱了。
八月里,哈尔滨大水决堤的第三天,萧红住的旅馆被大水围住,她急忙从旅馆二楼跳出逃生。在医院的三等产妇室里,昏迷中的萧红生下了一个孩子。当时社会上有很多人专门找未婚女性的孩子来收养,在社会压力下的女人们也别无选择——就这样,萧红在一个身穿白长衫的三十多岁女人的不断恳求下,送走了她的第一个孩子。
出院后,萧军把萧红接到了一个免费的住处——商市街25号,他在那里做家庭教师,免费的交换条件是不收那家学生的学费。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他们饥一顿饱一顿,萧红常常问道: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天下文章几儿女
“九一八”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东三省。“满洲国”成立,东北陷入黑暗中。萧红跟着萧军认识了一批思想激进的青年,目睹社会黑暗现状,她的心无法平静,《老妇》、《王阿嫂的死》、《弃儿》等文章的发表是她在这个时期内心悲苦的真实写照。1933年10月,在朋友凑钱帮助之下,二萧合著的短篇小说集《跋涉》出版了。别人或许难以理解,这两个每天仍为生计发愁的人,却还要自费出书。可书却因为没有经过伪满当局的审查而被禁。友人舒群来信,提议两人离开风声日紧的哈尔滨。1934年6月,二萧到了青岛。这时,萧红写下小说《生死场》。
鲁迅先生曾转话给陈望道:“萧红的小说稿已经看过了,都做得好的——不是客气话——充满着热情,和只玩技巧的所谓‘作家’的作品大两样。”
1934年11月30日午后,萧红和萧军受到鲁迅先生的邀请,到上海内山书店见面。为了帮助这对身无分文的年轻人,鲁迅先生很快把他们介绍给上海的出版界,先生的全家也热情欢迎他们。二萧常常去先生家谈天,请教写作上的问题;先生偏爱北方饭食,萧红就做最拿手的饺子、饽饽,还有韭菜合子、葱油饼。
二萧渐渐有了名,在上海卖稿已不成问题。但是,鲁迅先生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1936年6月,先生病重,连续写了几十年的日记都中断了。这段时间,也是萧红最痛苦的时候——萧军有了新的恋人。萧红无处可去,每天都来到大陆新村,向鲁迅夫人许广平倾诉。
为了换换心境,萧红听取了朋友的建议,于1936年7月17日坐船去日本,而萧军去了青岛,他们相约一年之后再聚上海。身在异国,萧红坚持写作。短篇集《牛车上》、小说《王四的故事》、《家族以外的人》,都是在日本期间写就的。老家福昌号屯里那些长工讲述的故事,也都进入了她的小说里。
离沪时,二萧曾相约,为了免除鲁迅先生复信的劳累,都不给先生写信——因为他们的信,先生几乎是每一封都要回复的。先生到临死前还给茅盾去了信,很惋惜地说,萧红到日本去了之后,一封信也没有,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
1936年10月21日,直到鲁迅先生下葬那天,萧红才在遥远的他乡听闻他的死讯。她精神上最信赖的人死了。1937年1月,没有遵守约定,萧红提前回到了上海。
流亡
1937年7月7日,家国遭难,在被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延聘到临汾任教时,萧红认识了端木蕻良。在西安再次遇见萧军时,萧红提出了分手。可命运就是如此荒诞——同萧军生活时,萧红怀的是别人的孩子;将要和端木蕻良开始新的生活时,萧红又怀了萧军的孩子。
萧红和端木一道返回武汉。因为离开萧军,萧红不被周围的朋友理解,反而受到冷落。萧红对政治斗争不感兴趣,始终想做一名无党派人士——她和曾经的朋友,从政治见解、到文艺观点,都疏远了。
9月,武汉被日军包围。端木拿到船票,启程入蜀。萧红在江津的一个小医院里,把孩子生了下来。可是三天后,孩子却死了。端木没当成战地记者,却在迁至重庆的复旦大学谋了一份教职,萧红遂搬到嘉陵江边与他同住。这时的萧红似乎打算把自己封闭起来,她的身体开始变差,消瘦,偶尔才去参加重庆文艺界的活动。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鲁迅逝世之初,许多人约萧红写纪念鲁迅的文章,她说,我写不出来。直到三年后,在空袭的警报声和日本人轰炸重庆的震响中,萧红终于感到先生真的死了。她写下了长文《回忆鲁迅先生》。
在几乎所有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里,都把他当做一个伟人看待,但萧红把他当做一个有温度的普通人,写他日常生活起居,写他的笑,写他写作时和生病时的样子。文章中提到鲁迅先生喜欢吃萧红煎的韭菜合子,但是他肠胃不太好。他吃了一个之后,回头望望许广平,意思是还能再吃一个吗——这种小细节,是别人回忆鲁迅时所不能呈现的。
写完《回忆鲁迅先生》三个月后,支离的病体将萧红残余的灵魂消耗殆尽。1941年冬,她与端木蕻良从重庆到达香港,当时她已经身患肺结核。最后的岁月,萧红仍是在硝烟中度过,而在病床上她竟然坚持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马伯乐》。
云散呼兰,水涸香江,萧红扔下笔,抛下爱情,没有余音,死亡便是休止符,结束人世一切折磨。萧红来不及同友人告别,悄声地走了。
她的生命,永远停在了31岁。
“萧红临死有这样的一个遗言:要葬在鲁迅墓旁。但当时情况做不到,我说只有将来办到了。她说那你便把我埋在一个面向大海的地方罢。”
一一<<我的婶婶萧红>>
飘萍的“娜拉”
萧红在呼兰河边的小城里出生。1911年端午节,正是屈原投江自沉的忌日,家族里正忙着准备祭品,萧红出生了。刚生下来的时候,父亲给她取名张秀环,但是母亲家的二姨跑来,说“环”字与她的名相重,觉得晦气,于是便改作了张迺莹,而我们所熟知的“萧红”是她后来写《生死场》时开始用的笔名。
1927年秋天,萧红一心向往的哈尔滨女子中学招生,她以到教堂做洋尼姑为威胁,闹着要去当时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读书,父亲对于那里过于自由、开放的风气很是不满,但是怕萧红真的出家,有损家族脸面,只能放手。
在哈尔滨女中,萧红第一次觉得自己自由了。此时,新文化的新风吹拂着北国,萧红觉得生命在渐渐觉醒。语文课的老师介绍鲁迅先生的作品,萧红最喜欢的是《野草》——此时的她觉得一切都是新的,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也开始在校刊上写散文,发表新诗。“悄吟”是萧红第一个笔名。
中学快毕业时,家里给萧红订了亲,对方叫汪恩甲,是一名小学教员。经历过新思想洗礼的萧红对此很不愿意,当时正逢一个姓陆的表哥要去北平上学,萧红遂产生了去北平的念头。她向家里提出解除婚约,父母震怒,坚决反对。萧红便假意答应完婚,订婚后却从家里拿到了嫁妆钱便出走。而时任省教育厅秘书的父亲张选三,因教女无方,被降职为县教育局督学。
萧红当然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这样的风波。那时候北平的知识青年几乎无人不识娜拉——易卜生小说的女主角,因为决心不做海尔茂的太太,弃家出走。而萧红也感到自己的身世与娜拉极为相似,鲁迅先生说,娜拉面前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妇女如果经济没有独立,即使有觉醒的心,也无能为力。而萧红在北京嫁妆钱也几近花光,又没有什么亲人可以依靠,无奈的她只能选择回家。
一进家门,萧红便被父亲软禁了起来。无奈的她只好向曾经订婚的男人求助,趁机躲在一个装白菜的车子里逃了出去。萧红指望这个男人能够支持自己继续读书,但书没有读成,她却发现自己已经怀孕。男方把萧红安置在旅馆后,借称回家拿钱还账,一去便杳无音信。
“救我的人来了”
没有吃喝,没有经济来源,旅馆一再逼债还扬言要把萧红卖到妓院去……困苦无奈的萧红只能写信给《国际协报》文艺副刊的主编裴馨园求助,报社遂差遣报社记者萧军过去。萧军原名刘鸿霖,辽宁人,从小跟着父亲浪迹天涯。“九一八”之后,他在舒兰组织义勇军失败,流落哈尔滨。
萧红后来回忆说,第一次见萧军时,她的衣服是褪色的,鞋子也因为长期奔走而变形,才二十多岁就有了许多的白发。看到他的第一眼,她就觉得这个人是来救她的。第二天他又来了,第三天他还来。于是,他们相爱了。
八月里,哈尔滨大水决堤的第三天,萧红住的旅馆被大水围住,她急忙从旅馆二楼跳出逃生。在医院的三等产妇室里,昏迷中的萧红生下了一个孩子。当时社会上有很多人专门找未婚女性的孩子来收养,在社会压力下的女人们也别无选择——就这样,萧红在一个身穿白长衫的三十多岁女人的不断恳求下,送走了她的第一个孩子。
出院后,萧军把萧红接到了一个免费的住处——商市街25号,他在那里做家庭教师,免费的交换条件是不收那家学生的学费。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他们饥一顿饱一顿,萧红常常问道: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天下文章几儿女
“九一八”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东三省。“满洲国”成立,东北陷入黑暗中。萧红跟着萧军认识了一批思想激进的青年,目睹社会黑暗现状,她的心无法平静,《老妇》、《王阿嫂的死》、《弃儿》等文章的发表是她在这个时期内心悲苦的真实写照。1933年10月,在朋友凑钱帮助之下,二萧合著的短篇小说集《跋涉》出版了。别人或许难以理解,这两个每天仍为生计发愁的人,却还要自费出书。可书却因为没有经过伪满当局的审查而被禁。友人舒群来信,提议两人离开风声日紧的哈尔滨。1934年6月,二萧到了青岛。这时,萧红写下小说《生死场》。
鲁迅先生曾转话给陈望道:“萧红的小说稿已经看过了,都做得好的——不是客气话——充满着热情,和只玩技巧的所谓‘作家’的作品大两样。”
1934年11月30日午后,萧红和萧军受到鲁迅先生的邀请,到上海内山书店见面。为了帮助这对身无分文的年轻人,鲁迅先生很快把他们介绍给上海的出版界,先生的全家也热情欢迎他们。二萧常常去先生家谈天,请教写作上的问题;先生偏爱北方饭食,萧红就做最拿手的饺子、饽饽,还有韭菜合子、葱油饼。
二萧渐渐有了名,在上海卖稿已不成问题。但是,鲁迅先生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1936年6月,先生病重,连续写了几十年的日记都中断了。这段时间,也是萧红最痛苦的时候——萧军有了新的恋人。萧红无处可去,每天都来到大陆新村,向鲁迅夫人许广平倾诉。
为了换换心境,萧红听取了朋友的建议,于1936年7月17日坐船去日本,而萧军去了青岛,他们相约一年之后再聚上海。身在异国,萧红坚持写作。短篇集《牛车上》、小说《王四的故事》、《家族以外的人》,都是在日本期间写就的。老家福昌号屯里那些长工讲述的故事,也都进入了她的小说里。
离沪时,二萧曾相约,为了免除鲁迅先生复信的劳累,都不给先生写信——因为他们的信,先生几乎是每一封都要回复的。先生到临死前还给茅盾去了信,很惋惜地说,萧红到日本去了之后,一封信也没有,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
1936年10月21日,直到鲁迅先生下葬那天,萧红才在遥远的他乡听闻他的死讯。她精神上最信赖的人死了。1937年1月,没有遵守约定,萧红提前回到了上海。
流亡
1937年7月7日,家国遭难,在被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延聘到临汾任教时,萧红认识了端木蕻良。在西安再次遇见萧军时,萧红提出了分手。可命运就是如此荒诞——同萧军生活时,萧红怀的是别人的孩子;将要和端木蕻良开始新的生活时,萧红又怀了萧军的孩子。
萧红和端木一道返回武汉。因为离开萧军,萧红不被周围的朋友理解,反而受到冷落。萧红对政治斗争不感兴趣,始终想做一名无党派人士——她和曾经的朋友,从政治见解、到文艺观点,都疏远了。
9月,武汉被日军包围。端木拿到船票,启程入蜀。萧红在江津的一个小医院里,把孩子生了下来。可是三天后,孩子却死了。端木没当成战地记者,却在迁至重庆的复旦大学谋了一份教职,萧红遂搬到嘉陵江边与他同住。这时的萧红似乎打算把自己封闭起来,她的身体开始变差,消瘦,偶尔才去参加重庆文艺界的活动。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鲁迅逝世之初,许多人约萧红写纪念鲁迅的文章,她说,我写不出来。直到三年后,在空袭的警报声和日本人轰炸重庆的震响中,萧红终于感到先生真的死了。她写下了长文《回忆鲁迅先生》。
在几乎所有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里,都把他当做一个伟人看待,但萧红把他当做一个有温度的普通人,写他日常生活起居,写他的笑,写他写作时和生病时的样子。文章中提到鲁迅先生喜欢吃萧红煎的韭菜合子,但是他肠胃不太好。他吃了一个之后,回头望望许广平,意思是还能再吃一个吗——这种小细节,是别人回忆鲁迅时所不能呈现的。
写完《回忆鲁迅先生》三个月后,支离的病体将萧红残余的灵魂消耗殆尽。1941年冬,她与端木蕻良从重庆到达香港,当时她已经身患肺结核。最后的岁月,萧红仍是在硝烟中度过,而在病床上她竟然坚持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马伯乐》。
云散呼兰,水涸香江,萧红扔下笔,抛下爱情,没有余音,死亡便是休止符,结束人世一切折磨。萧红来不及同友人告别,悄声地走了。
她的生命,永远停在了31岁。
“萧红临死有这样的一个遗言:要葬在鲁迅墓旁。但当时情况做不到,我说只有将来办到了。她说那你便把我埋在一个面向大海的地方罢。”
一一<<我的婶婶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