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今盛会与海带发展的趋势,电子政务一直是推动地方信息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力量,尤其是在和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电子政务能够实现公开服务、高效廉洁的执政方式。在国家的信息化战略部署中,电子政务建设是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的重要手段,也逐渐成为我国在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中坚力量,更是推进政府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战略。2001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的“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提案后,党中央就把电子政务改革列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改善管理方式的过程中,电子政务能够在降低行政成本的同时快速提高行政效率,对规范运转和协调系统等促进廉洁行政体制的发展也大有裨益。随着信息化建设和政务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开始部署教育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并确定了教育电子政务应用体系的框架。教育电子政务公文与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是整个教育电子政务应用框架建设的核心内容,从中央级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带动和促进全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快速发展。
江西在电子政务网络发展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沿,并被列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推广示范省。2001年省教育厅长组织成立江西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挂靠省教育厅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统一规划和部署全省教育电子政务工作。
目前,全省各地市教育局分已建立了当地教育局的门户网站,普通高等院校中大部分的院校已接入CERNET,并建有校园网。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通过自身的资源整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将工作落到实处,陆续实现了与教育部及省政府的电子公文交换和信息互送系统构建。2005年,当教育部开始推动“教育电子政务试点工程”建设时,我省率先通过“试点工程”,并不断辐射到周边试点,不断加快教育电子公文信息系统在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速度。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推广示范省,2003年初江西教育电子政务平台正式成立。同时,在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方面,江西省制定了《教育厅机关计算机应用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数据库管理规定》《网站管理与维护制作》等规章制度。江西教育管理中心现已组建了强大的教育信息网信息员队伍。
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流程是以部门为中心的,而教育电子政务则需要以事务为中心。这两种流程在整合对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原来的行政划分和政府工作流程因为各部门条块分割、组织间界限分明、缺乏协同与互动,无法满足电子政务系统以事务处理为中心的流程要求,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电子政务优势的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是我提出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促进交流,相互学习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决策,统筹规划部署。建立和完善教育电子政务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机制。采用多样化形式,逐步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开展逐层递进的技术培训,以确保教育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有效运转。
2.整合资源,互联互通,发挥效益,激活市场
借力国家网络政务平台,通过既定的信息交换渠道,打通与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信息交换。将已有的信息设备与设施利用起来,接通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省市教育网、校园网、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等软硬件资源,实现切实有效的电子政务应用整合和信息共享。还可以通过融资、租赁、信贷等方式筹集资金,共建教育电子政务试点项目,拓展多样化合作模式,加快建设电子政务工程。
3.完善制度,保障安全
江西教育电子政务平台采用的是教育部统一的Edoasoft平台,尽管目前有些功能的应用性仍有待加强,尚无法完全适应当前信息网络的发展,部分功能十分欠缺。但是我们在保证内外网同步构建的安全前提下,不断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制度,根据特定地区的差异化进行对应的调整和完善,以实现安全可行的电子政务自运行系统。
总而言之,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对教育行政部门公开政务和依法行政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行政执政水平与能力,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求。当然,这也是一场长期的战斗,不能一蹴而就,要统一规划、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才能实现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高校招生委员办公室)
江西在电子政务网络发展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沿,并被列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推广示范省。2001年省教育厅长组织成立江西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挂靠省教育厅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统一规划和部署全省教育电子政务工作。
目前,全省各地市教育局分已建立了当地教育局的门户网站,普通高等院校中大部分的院校已接入CERNET,并建有校园网。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通过自身的资源整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将工作落到实处,陆续实现了与教育部及省政府的电子公文交换和信息互送系统构建。2005年,当教育部开始推动“教育电子政务试点工程”建设时,我省率先通过“试点工程”,并不断辐射到周边试点,不断加快教育电子公文信息系统在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速度。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推广示范省,2003年初江西教育电子政务平台正式成立。同时,在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方面,江西省制定了《教育厅机关计算机应用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数据库管理规定》《网站管理与维护制作》等规章制度。江西教育管理中心现已组建了强大的教育信息网信息员队伍。
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流程是以部门为中心的,而教育电子政务则需要以事务为中心。这两种流程在整合对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原来的行政划分和政府工作流程因为各部门条块分割、组织间界限分明、缺乏协同与互动,无法满足电子政务系统以事务处理为中心的流程要求,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电子政务优势的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是我提出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促进交流,相互学习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决策,统筹规划部署。建立和完善教育电子政务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机制。采用多样化形式,逐步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开展逐层递进的技术培训,以确保教育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有效运转。
2.整合资源,互联互通,发挥效益,激活市场
借力国家网络政务平台,通过既定的信息交换渠道,打通与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信息交换。将已有的信息设备与设施利用起来,接通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省市教育网、校园网、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等软硬件资源,实现切实有效的电子政务应用整合和信息共享。还可以通过融资、租赁、信贷等方式筹集资金,共建教育电子政务试点项目,拓展多样化合作模式,加快建设电子政务工程。
3.完善制度,保障安全
江西教育电子政务平台采用的是教育部统一的Edoasoft平台,尽管目前有些功能的应用性仍有待加强,尚无法完全适应当前信息网络的发展,部分功能十分欠缺。但是我们在保证内外网同步构建的安全前提下,不断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制度,根据特定地区的差异化进行对应的调整和完善,以实现安全可行的电子政务自运行系统。
总而言之,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对教育行政部门公开政务和依法行政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行政执政水平与能力,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求。当然,这也是一场长期的战斗,不能一蹴而就,要统一规划、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才能实现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高校招生委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