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期,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这种培养人才的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我国在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深化了校企之间的融合,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面临新挑战。当期不少高职院校在进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实践教育不够重视,而企业则是对思想、教育和管理等不够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下,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加强措施。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315-01
当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新模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提高了对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面对新挑战,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教育的不足
1.1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念落后。
部分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清,偏重培训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了思政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功利化倾向。这种教育理念将学生当做工具,没有重视学生的需求,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
1.2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企业没有实现对接。
从高职院校方面来说,其思政教育没有有效落实工学结合,没有依据企业现实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也没有在校外实训阶段延伸思政教育。从企业方面来说,企业偏重经济效益,没有开展思政教育的动力和诱因,往往用建设企业文化代替开展思政教育。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思政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偏差,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1.3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落后。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没有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做出适当改变,其内容过于浅显,没有针对性;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灵活性,导致学生没有接收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满足企业要求。
2.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思政教育的措施
2.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新价值取向与培养人才的新观念,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新挑战[1]。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高职院校要想转换思政教育的载体、内容和定位,就必须要转变思政教育的理念。从施教环境方面,思政教育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施教的主体不单单是学校的思政老师,还包括学校的所有教育人员。同时,施教主体也不单单是学校,也应该将企业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从施教模式来说,思政教育的环境应该走出学校这个较为封闭的环境,进入社会这个广阔的空间中,也就是思政教育要在生活、学习、教学、实践中都所有渗透。
从职能定位方面来说,要将管理智能转变成服务职能。以往思政教育是控制和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个性造成约束。思政教育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着眼点是学生成才,对学生的价值需求、思想动态做深入了解,落实思政教育服务功能。
2.2构建协调体系,强化校企之间的衔接。
校企合作主要价值是优化组合社会、学校的不同资源,使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培养。从宏观角度,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思政教育的理念;从具体实践方面来说,假如校企之间没有有效交流和沟通,会有教育空场出现,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1)高职院校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要结合企业文化,在学校文化活动中融进职业方面的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比如技能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等等[2]。再比如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组织开展创业模拟大赛和就业情景模拟,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职业氛围;(2)校外实训时期,高职院校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建立全程教育体系。比如邀请企业的先进分子给学生讲工作经历,与此同时也能够向学生展示行业发展的前沿动向,促进技能与道德的共同发展。在实训期间,思政老师要定期到企业专访,及时为学生解惑。
2.3丰富化思政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要丰富化思政教育的内容。(1)思政教育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其教学内容不再仅仅是教材,还应该包括职业行为、职业操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要积极融入企业文化,包括职业素质、职业纪律和职业理念等;(2)思政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从而提升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思政教学的课程内容要和学生实际、社会现实及职业要求相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构与学生认知特点、需要相符的思政教育体系。
2.4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下,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对教育中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多加重视,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属性能够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在这种模式下,思政教育老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将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有效结合系统讲授、形势报告和专题讲座,有效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思政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校企之间的网上沟通平台。在高职院校,思政老师要多采用多媒体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在校外,可以结合微博、微信、专题论坛等信息媒介,提高学生对思政的认识和掌握。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面有重要影响,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思政理论知识,也要接受职业方面的思想教育,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高职院校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积极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艳芬, 江传英. 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8):95-96.
[2] 刘浩.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 文教资料, 2017(18):124-125.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315-01
当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新模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提高了对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面对新挑战,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教育的不足
1.1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念落后。
部分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清,偏重培训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了思政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功利化倾向。这种教育理念将学生当做工具,没有重视学生的需求,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
1.2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企业没有实现对接。
从高职院校方面来说,其思政教育没有有效落实工学结合,没有依据企业现实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也没有在校外实训阶段延伸思政教育。从企业方面来说,企业偏重经济效益,没有开展思政教育的动力和诱因,往往用建设企业文化代替开展思政教育。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思政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偏差,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1.3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落后。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没有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做出适当改变,其内容过于浅显,没有针对性;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灵活性,导致学生没有接收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满足企业要求。
2.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思政教育的措施
2.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新价值取向与培养人才的新观念,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新挑战[1]。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高职院校要想转换思政教育的载体、内容和定位,就必须要转变思政教育的理念。从施教环境方面,思政教育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施教的主体不单单是学校的思政老师,还包括学校的所有教育人员。同时,施教主体也不单单是学校,也应该将企业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从施教模式来说,思政教育的环境应该走出学校这个较为封闭的环境,进入社会这个广阔的空间中,也就是思政教育要在生活、学习、教学、实践中都所有渗透。
从职能定位方面来说,要将管理智能转变成服务职能。以往思政教育是控制和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个性造成约束。思政教育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着眼点是学生成才,对学生的价值需求、思想动态做深入了解,落实思政教育服务功能。
2.2构建协调体系,强化校企之间的衔接。
校企合作主要价值是优化组合社会、学校的不同资源,使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培养。从宏观角度,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思政教育的理念;从具体实践方面来说,假如校企之间没有有效交流和沟通,会有教育空场出现,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1)高职院校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要结合企业文化,在学校文化活动中融进职业方面的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比如技能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等等[2]。再比如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组织开展创业模拟大赛和就业情景模拟,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职业氛围;(2)校外实训时期,高职院校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建立全程教育体系。比如邀请企业的先进分子给学生讲工作经历,与此同时也能够向学生展示行业发展的前沿动向,促进技能与道德的共同发展。在实训期间,思政老师要定期到企业专访,及时为学生解惑。
2.3丰富化思政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要丰富化思政教育的内容。(1)思政教育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其教学内容不再仅仅是教材,还应该包括职业行为、职业操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要积极融入企业文化,包括职业素质、职业纪律和职业理念等;(2)思政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从而提升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思政教学的课程内容要和学生实际、社会现实及职业要求相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构与学生认知特点、需要相符的思政教育体系。
2.4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下,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对教育中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多加重视,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属性能够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在这种模式下,思政教育老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将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有效结合系统讲授、形势报告和专题讲座,有效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思政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校企之间的网上沟通平台。在高职院校,思政老师要多采用多媒体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在校外,可以结合微博、微信、专题论坛等信息媒介,提高学生对思政的认识和掌握。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面有重要影响,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思政理论知识,也要接受职业方面的思想教育,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高职院校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积极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艳芬, 江传英. 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8):95-96.
[2] 刘浩.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 文教资料, 2017(18):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