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技能的人才,而针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说,英语学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反思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后,发现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重新创造更加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院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职教育在社会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良好的形势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教育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方面,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多数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一矛盾的出现,迫使高职院校的教育必须做出改革。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有关研究表明,现在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一般开设时间为一年期,学时偏少。不仅如此,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特点等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教育都是基于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学生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内容的。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不管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上都是比较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但是高职院校的公共课却是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其中以英语为主。公共英语课无法跟上時代的发展要求,本质还是由于高职院校在设定公共英语课程时,没有根据教学目的来对课程内容进行设定。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很多无法胜任对英语有较高要求的工作岗位,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
(二)公共英语教学缺乏职业性教学特点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特点,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应该是要强调“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依然采用的普通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职业特性。这就造成学生学的英语缺乏职业特性,比如营销专业的学生根本不能写出完整的英文产品说明书,而机电专业的学生也无法准确理解机电专业的英文文献。这种学习情况,使得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英语和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也不再努力学习。种种现状,都使得高职英语教学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弱势科目。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科学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的基本保障。为了高职院校的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对于目前相对薄弱的公共英语教学来说,也要变换教学模式,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式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因此,纯理论教学是不适合高职院校的。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教学目前就处在毫无教学特色的阶段。尤其是英语的教学,英语实际上是一门很有特色的学科,基本上根据职业的不同,所涉及的英语都有不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在要求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还要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而实践内容的设定必须根据专业的不同有所不同,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是与自己的技能有关的。
(二)设定合理的考核规则
以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考核手法,不过是期末一套试卷,就当作整个学期学习内容的考核了。这种形式一是根本不符合学生对英语应用的要求,第二也使得考核周期太长,学生早已在整个阶段出现了很多积累问题而没有人帮助解决,第三,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是从应试的角度在考核,久而久之,学生知道自己死记硬背就可以过关了,也就不用努力学习了。
新型的考核形式,可以采用“教师教学记录考核+学生学习记录考核+职业情景综合应用考核”。一方面,我们必须注重教师教学记录的考核,定期检查教师所备课程是否符合自己专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改正;第三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英语的学习考核情况,千万不要只是停留在书面考核的形式上,必须模拟一些具体的专业情景,才能够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将来可以应用到自己的专业技能中去。
三、总结
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这种教育目的的存在,很容易使得学校很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公共课。公共课中英语的教学实际上也非常重要,在各行各业都难免会用到英语,并且英语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性。如果高职院校的教育不能够满足英语教学的专业性特点,那么学生学到的英语以后也难以很好的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因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面临着改革,改革需要从两个方面下手,一个方面就是也需要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才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紧密围绕教学目的展开;另一个方面,就是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内容要增加专业英语的教学和考核内容,才能够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具有专业特性。
作者简介:况卫华(1976-),江西高安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研究方向:英语外贸教学。
参考文献:
[1]白英才.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英語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68-69.
[2]李建英.基于职业能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1(35):34-36.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院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职教育在社会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良好的形势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教育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方面,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多数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一矛盾的出现,迫使高职院校的教育必须做出改革。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有关研究表明,现在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一般开设时间为一年期,学时偏少。不仅如此,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特点等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教育都是基于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学生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内容的。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不管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上都是比较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但是高职院校的公共课却是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其中以英语为主。公共英语课无法跟上時代的发展要求,本质还是由于高职院校在设定公共英语课程时,没有根据教学目的来对课程内容进行设定。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很多无法胜任对英语有较高要求的工作岗位,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
(二)公共英语教学缺乏职业性教学特点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特点,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应该是要强调“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依然采用的普通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职业特性。这就造成学生学的英语缺乏职业特性,比如营销专业的学生根本不能写出完整的英文产品说明书,而机电专业的学生也无法准确理解机电专业的英文文献。这种学习情况,使得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英语和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也不再努力学习。种种现状,都使得高职英语教学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弱势科目。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科学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的基本保障。为了高职院校的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对于目前相对薄弱的公共英语教学来说,也要变换教学模式,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式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因此,纯理论教学是不适合高职院校的。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教学目前就处在毫无教学特色的阶段。尤其是英语的教学,英语实际上是一门很有特色的学科,基本上根据职业的不同,所涉及的英语都有不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在要求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还要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而实践内容的设定必须根据专业的不同有所不同,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是与自己的技能有关的。
(二)设定合理的考核规则
以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考核手法,不过是期末一套试卷,就当作整个学期学习内容的考核了。这种形式一是根本不符合学生对英语应用的要求,第二也使得考核周期太长,学生早已在整个阶段出现了很多积累问题而没有人帮助解决,第三,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是从应试的角度在考核,久而久之,学生知道自己死记硬背就可以过关了,也就不用努力学习了。
新型的考核形式,可以采用“教师教学记录考核+学生学习记录考核+职业情景综合应用考核”。一方面,我们必须注重教师教学记录的考核,定期检查教师所备课程是否符合自己专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改正;第三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英语的学习考核情况,千万不要只是停留在书面考核的形式上,必须模拟一些具体的专业情景,才能够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将来可以应用到自己的专业技能中去。
三、总结
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这种教育目的的存在,很容易使得学校很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公共课。公共课中英语的教学实际上也非常重要,在各行各业都难免会用到英语,并且英语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性。如果高职院校的教育不能够满足英语教学的专业性特点,那么学生学到的英语以后也难以很好的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因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面临着改革,改革需要从两个方面下手,一个方面就是也需要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才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紧密围绕教学目的展开;另一个方面,就是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内容要增加专业英语的教学和考核内容,才能够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具有专业特性。
作者简介:况卫华(1976-),江西高安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研究方向:英语外贸教学。
参考文献:
[1]白英才.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英語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68-69.
[2]李建英.基于职业能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1(3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