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在2007年11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8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给予所有患儿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观察组43例患儿中,显效24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7%,对照组43例患儿中,显效19例,好转13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4.4%。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要给予患儿及时的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其中,采用基础治疗加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 临床诊断 丙种球蛋白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49-02
小儿病毒性脑炎主要是指由于各种病毒影响,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在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以自行缓解,但如果病情危重,则会导致病情不断发展,导致患儿出现死亡,或者是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制约到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1]。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腹泻、呕吐、昏迷、惊厥等,导致患儿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因此,临床医生要给予患者及时的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以实现患儿病情的良好控制,从而减低其病死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2]。当前,临床上采用丙种球蛋白对患兒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对其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07年11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8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其中,男性45例,年龄在9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岁,女性39例,年龄在12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需要及时对症治疗。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给予所有患儿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1.2 方法。
1.2.1 诊断。对患儿实行实验室检查,以查看患儿的血白细胞数量,再给予患儿脑电图检查,查看是否出现异常,脑电波的主要表现有慢波活动、弥漫局灶性、高波幅等。对患儿家属进行详细询问,记录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3]。
1.2.2 首先给予所有患儿基础治疗,对于患儿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如吸氧治疗、降颅压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镇定治疗等,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身体指标,并促进患儿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给予患儿由西川远大蜀阳药业生产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每天400mg/kg,以1个周为1个疗程,对患儿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每天5-10万U/kg,以1个周为1个疗程,对患儿持续治疗3个疗程[4]。严密监控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对于患儿所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对症处理,以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
1.3 疗效标准。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高热、惊厥等症状明显改善,各项身体指标趋于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好转: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高热、惊厥等症状有所改善,各项身体指标有所恢复,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消失,病情呈现出不断加重的趋势,甚至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5]。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于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指标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治疗,所有患儿的病情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3例患儿中,显效24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7%,对照组43例患儿中,显效19例,好转13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4.4%。见表1。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对于患儿的危害较大,此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不断发展,导致患儿休克甚至死亡,从而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对于此种疾病,患儿要及时就诊,并实现及早的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降低病死率,实现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首先给予患儿基础治疗,针对患儿出现的并发性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对患儿治疗的影响,从而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此种药物属于一种免疫制剂,能够对患儿直接作用,从而提高患儿机体的抵抗力,并促进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自动修复和提高,从而有效抵抗病毒入侵,不仅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患儿的副作用也较小,安全性较高,可以实现患儿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此种药物属于一种光谱性的抗病毒制剂,主要是对病毒复制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不能直接对病毒起到抑制作用,由此导致患儿的病情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善,效果较差。因此,丙种球蛋白治疗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黄纯,梁文旺.更昔洛韦、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5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74(05):112-113
[2] 王玉清,袁江,李宝东,德桂荣.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北京医学.2008,98(12):99-100
[3] 白剑鹏,陈淑增.大剂量静注国产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8,56(04):65-66
[4] 苏英,尹传清,王兰.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118例[J].河北医药.2009,54(09):74-75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 临床诊断 丙种球蛋白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49-02
小儿病毒性脑炎主要是指由于各种病毒影响,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在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以自行缓解,但如果病情危重,则会导致病情不断发展,导致患儿出现死亡,或者是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制约到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1]。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腹泻、呕吐、昏迷、惊厥等,导致患儿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因此,临床医生要给予患者及时的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以实现患儿病情的良好控制,从而减低其病死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2]。当前,临床上采用丙种球蛋白对患兒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对其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07年11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8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其中,男性45例,年龄在9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岁,女性39例,年龄在12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需要及时对症治疗。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给予所有患儿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1.2 方法。
1.2.1 诊断。对患儿实行实验室检查,以查看患儿的血白细胞数量,再给予患儿脑电图检查,查看是否出现异常,脑电波的主要表现有慢波活动、弥漫局灶性、高波幅等。对患儿家属进行详细询问,记录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3]。
1.2.2 首先给予所有患儿基础治疗,对于患儿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如吸氧治疗、降颅压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镇定治疗等,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身体指标,并促进患儿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给予患儿由西川远大蜀阳药业生产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每天400mg/kg,以1个周为1个疗程,对患儿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每天5-10万U/kg,以1个周为1个疗程,对患儿持续治疗3个疗程[4]。严密监控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对于患儿所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对症处理,以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
1.3 疗效标准。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高热、惊厥等症状明显改善,各项身体指标趋于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好转: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高热、惊厥等症状有所改善,各项身体指标有所恢复,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消失,病情呈现出不断加重的趋势,甚至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5]。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于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指标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治疗,所有患儿的病情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3例患儿中,显效24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7%,对照组43例患儿中,显效19例,好转13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4.4%。见表1。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对于患儿的危害较大,此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不断发展,导致患儿休克甚至死亡,从而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对于此种疾病,患儿要及时就诊,并实现及早的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降低病死率,实现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首先给予患儿基础治疗,针对患儿出现的并发性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对患儿治疗的影响,从而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此种药物属于一种免疫制剂,能够对患儿直接作用,从而提高患儿机体的抵抗力,并促进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自动修复和提高,从而有效抵抗病毒入侵,不仅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患儿的副作用也较小,安全性较高,可以实现患儿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此种药物属于一种光谱性的抗病毒制剂,主要是对病毒复制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不能直接对病毒起到抑制作用,由此导致患儿的病情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善,效果较差。因此,丙种球蛋白治疗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黄纯,梁文旺.更昔洛韦、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5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74(05):112-113
[2] 王玉清,袁江,李宝东,德桂荣.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北京医学.2008,98(12):99-100
[3] 白剑鹏,陈淑增.大剂量静注国产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8,56(04):65-66
[4] 苏英,尹传清,王兰.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118例[J].河北医药.2009,54(0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