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保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8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对保障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可以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发挥学生评价监控作用等途径来保障内部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主体地位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问题,不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我国学者都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多地从宏观的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强调建立外部保障体系,更多体现了监管的教学管理理念,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以监控和评价为主的教学管理体系下,学生处于“被管住”的地位,只能被动消极地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进行学习,积极性难以完全激发出来,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质量,达到教学质量保障的目的。本文认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除了要从宏观的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发挥教学管理者、教师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确立学生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保障教学质量。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保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意义
  教学活动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共同构成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保障必须由“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共同参与,缺乏或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要求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活动中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赋子其相应的地位。目前,我国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重视和强调教师和高校管理者的作用,对学生的作用重视和强调不够,而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主體作用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必要条件,要全面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就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只需像“容器”一样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积极性受到压抑,导致思维钝化、想象力贫乏、批判精神丧失,依赖性增强,主体性丧失,不但妨碍了知识学习本身,更妨碍了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只是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很多研究表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主动建构与应用知识的“知识建构”与“知识应用”学习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合理性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决定了学生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
  1.确立学生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备条件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这就决定了学生是高校教学的价值主体,是高校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和高校管理者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来而言是一种特殊的外部驱动力,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学生内部因素的激发。为达到教学目的,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力、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只有学生“想学”并且“会学”,教师做的一切工作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实现大学教学的目的。
  2.确立学生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特征,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确立其主体地位。从目标看,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特征看,素质教育是以个人和社会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形成学生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弘扬学生主体性、关注其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鲜明特征。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大学生为“本体”,以他们的已有素质为基础,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教育的主体,主动地、创造性地“内化”教育者所呈现的各类知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3.确立学生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是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在要求
  首先,高职高专阶段,学生已到达法定年龄,不再是受监护的未成年人,教师和教育管理机构在学生个人生活方面的法律和道德责任感逐渐减少,学生逐渐被严格地当成受教育的当事人来看待。这就等于承认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大学生的中枢神经、大脑皮质系统已基本成熟,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大大提高,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有自己的识别能力,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时间,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重要地体现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在对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中。高校的教学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它更多地取决于受教育者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他们有保障教学质量的责任和义务。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保障教学质量的策略
  1.以学生为本,深化教学改革
  要保障高校的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需要兴趣、知识基础、能力倾向和职业倾向等,并据此设立为他们认可并接受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另外,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中的各类实践环节。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方式,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究,提倡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充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师生关系方面,要建立良好师生交往关系。教学是一个需要沟通的过程,师生关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习过程顺利与否及学习结果的好坏。另外,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作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
  学生可以通过改进学习方式、提高自身学习质量来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首先,树立“主动”的学习观念。传统教学认为学生只是被教育的对象,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学什么、怎么学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但与时代相悖,而且不符合大学学习主体和客观环境的特点。大学生应尽早掌握大学的学習特点,反思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主动、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信息时代,知识递增速度越来越快,一次性学习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最后,树立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没有一个学科或一组学科能够为你可见的将来服务并延续整个一生,现在需要学会的最重要技能是学会怎样学习”,大学生必须转变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目标观,树立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学会学习。
  (2)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而采用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习策略呈显著的正相关。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复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的策略、计划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等。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学习策略还有很多,关键是大学生要结合学习内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自己对学习策略的应用能力,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
  (3)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环节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渠道和最终承载者,是教学质量监控效果的最终评判者。要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中的主体作用。首先,必须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的意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师生关系是否良好等问题有深刻的了解,他们参与评教有助于师生沟通,提高教学水平。只有学生认识到评教的作用,才能增强自身的责任感,自觉评价、监控教学工作,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其次,健全学生评价和监控教学质量的制度。制度的建立是学生评价、监控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通过健全制度可以明确相关的岗位职责,确定学生评教信息的采集方法,规范评教信息的处理及使用等问题,使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控工作有章可循。再次,要提高学生评教质量,组织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深刻理解评价要求和细则,消除学生评教中不成熟的心理因素,引导他们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最后,充分发挥学生在信息反馈中的作用。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必须依靠大量教学一线的信息反馈,教学管理者必须对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对自身学习进行规划、管理、控制,提高自身学习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负有重要的责任。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主动改进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另外,还要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中的作用,确保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书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4).
  [2]陆根书.优化学生学习经验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教学质量改进途径与方法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7,(2).
  [3]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潘柳燕.高校课程改革中师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2,(12).
  [5][美]约翰·奈斯比特.再创公司[M].付扬译.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杜,1998.
  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年一般A类项目“早期教育方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13JGA309)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本刊讯:5月5日下午,由合肥市九三学社副主委许桂宝带队。一行三人在县科协主席汪家保、科普部部长沈青章、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张峰江的陪同下深入滨湖学校,为该校学生带来一堂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主线。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分析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然后再深入到实践中,这样才有利于推动
想要写好小学作文,平时观察就要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全过程、事物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从小
6月4日,由山东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召集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济南市青少年宫、济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共同召开的省校外教育机构安全工作研讨会在山青世界召开。
本文基于协同理论视角,将校企合作系统视为一个协同系统,探究政府作为协同系统外部控制参量的重要作用,提出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现自组织演化、发挥1+1>2整体效应的机制建
摘要:在充分掌握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在因素的基础上,寻找传统中职德育教育中课堂教学的弊端,从而改进教师课堂教学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行动理念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旨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投入度,以期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 教学行为 改进策略  所谓中职生就是在中职学校念过书或毕业的学生,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由于中职生在我国属于那些中考落榜的学生,他们在整体
优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又切合校情和专业实际。海门中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从小处着手,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徒四色系列“升级证”等为抓手,确
摘要:以课堂教学时间的概念揭示为基点,分析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时间的研究成果,从要素整合、结构调整、策略选择等方面提出建立以时间为重要变量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时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1C-0023-05  课堂教学,是师生课堂生存状态的共同关注。对于职校生这个特殊的学习群体而言,其课堂学习的状态以及理想课堂教学
本刊讯:5月9日,市少年宫博远艺校承办了涪城区2014年春季中职研修协作体公开课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通话教学公开课展示及研修,来自涪城区教研室、进修校的专
近日,南江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中心辅导站以读书活动为载体,隆重举行了庆“六一”读书活动及阶段成果展示,让孩子们过一个真正快乐又富有内涵的节日,受到社会各界赞誉。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