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能否找到一个切入点,使考试的考点和学习的知识储备能够巧妙的对接起来?对比是一种学习策略,更是一种学习智慧,有效的对比能帮助学生快速地找准考查重点。对比分析法也叫比较分析法。就是运用一组性质比较相近的事物来做比较,通过比较得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获取事物的本质特征,突出问题事物的主要矛盾。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对比方法,挖掘语言暗示,加速解题过程。
  一、 对比通过化整为零,能激发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他们优势思维。
  近年来英语考试很注重对语义的理解和相关语境的把握,他得知识源于课本,但又赋予无穷的变化,没有直接的默写,只有相关知识的迁移,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最完美的体现。学生必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把握不住词汇和句型等基础知识,就根本不可能会运用英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积累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生成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来。在教学中学生感到最容易的是对对短语和句型的把握。而对于语言的整体把握比较模糊,故一旦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语言环境,就茫然不知所措,这就直接阻碍了思维,在解题中怎样激活学生的优势思维呢?下面结合翻译做一下浅谈。翻译是学生最为惧怕的一种题型,因为英汉之间各有自己语言布局的独特性,而对这种特性的理解模糊,常常会造成他们的头脑混乱。相当然的依照母语的要求已成一个自认为很通畅 “四不像” 的句子。明确了英语语句之间的排列特点也就否定了一一对应的译文关系。因此翻译时必须对目标与进行有效的分解,先理清句子的主干,在整合其他的修饰成分,在英汉对比中,句子的中的主干在两种语言的。主要是忽视句子材料之间的在排练现象。翻译时明白了语言之间的相异性,也就否了一一对应的译文关系。因此,必须先将所给的目标语进行分解。先理解句子的主干,再排列句子的其他修饰成分。句子的主干英语和汉语语序基本一致,主要在前但修饰部分的位置根据需求而添加。正是在这种杂乱无章的排列中,才会让你迷惑不清。而对付的最佳办法就是对比。此练习题考察的多是关键句型重点短语,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类东西较为熟悉,但是成功率却较低。如:地面指挥人员认为还是稳妥较好,以便事后追悔莫及,所以他们命令阿姆斯特朗缩短航程。阿姆斯特朗成功地使宇宙飞船降落在西太平洋。
  Mission Control thought it was better______
  ____ ____than____,so they ordered Armstrong____ ____the____ ____,and he successfully______ the spacecraft_____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我们可以通过英汉对比,将已经译过的部分划线做出标记,如:地面指挥人员认为还是稳妥较好,以便事后追悔莫及,所以他们命令阿姆斯特朗缩短航程。阿姆斯特朗成功地使宇宙飞船降落在西太平洋
  不难看出:剩余未译的部分为:稳妥,以便事后追悔莫及,缩短航程
  结合句子的结构it was bette_____ ____ _____than_____确定后面的部分为to do sth than sth. 应为该结构显示为 it was +adj.+to do sth. “稳妥”意思是安全,“以便事后追悔莫及”即是后悔,悔恨之意。所以答案为: to be safe,sorry. “缩短航程”“缩短”是我们所熟悉的短语cut sth. short. “航程”翻译为the flight,故“缩短航程”cut the flight short.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语境,找到了关键词ordered,此处它构成了一个句型,order sb. to do sth.,因此,该处的答案为to cut the flight short.这一道题是短语和句型相结合的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采用了这种对比方法后,我们会发现,解题思路明晰,简洁具体,容易操作。多练习一些这样的习题,有谁会否认基础知识、基本句型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没有这部分的语言积累,何谈翻译的能力和技巧?
  二、 对比激活认知智慧,更能深入理解语言内涵,走向“形”“意”结合。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性和精确性。英语亦是如此,它的每一种形式都表达着一种特定的含义。英语学习时不能“形”“意”分离,偏离任何一方,将会词不达意,导致“形”式上运用的混乱。如:hear sb.doing/do/done,because—because of,instead—instead of,In front of—in the front of,amazing—amazed等等都属于这种用法。这些词词形相近,语义又不尽相同,使用起来容易发生混淆。对比时应分两点:
  其一:对比其形式不同在何处,即是找其独特性。这也是区分他们形式上有所不同的标志。
  其二:对比该独特性的所表达的独特意义是什么?它所需要的具体语境是什么?这样在使用中只要识别准确提供的语境是什么?然后“形”“意”结合可以完成该类习题。对比给这些知识提供了具体的认知方向,这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迁移的飞跃。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我们的学习也随之不断深化,认识上不断加以深入。认知上的对比,让我们的思路更开阔,解题思路更广阔,方法更切中肯綮。比如:I wish people could walk or ride bicycles_____driving cars unless it is necessary.(instead,instead of)首先让我们来区分者他们之间的不同,instead是一个副词,好放在子句子的末尾;而instead of是一个短语介词,后面应该跟上自己的宾语。尽管他们的汉语意义相近,但是搭配语义明显的不同。然后我们来关注一下提供的语境,不难发现,后面用了动词的ing形式作宾语,故答案应为.instead of.这种对比的方法也可以用在选择题中,通过对比四个选项,分别思考各种形式所需要的语境,从而达到与题设相吻合的目的。如:Can you lend me the dictionary ______ the other day?   A. about that you talked
  B. That you talked
  C. which you talked
  D. that you talked about
  该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定语从句的把握情况,这四个答案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使用了关系代词。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做句子的宾语。Which,指物,that 既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要求。talk about sth.BC,缺少介词,A,虽然有介词,但是,介词之后不能直接跟that.再来关注一下题设,先行词是the dictionary指物,而句子中有缺少介词,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D。对比可以找到选项之间的不同,这恰恰是题目考察的重点。所以对比更容易洞悉出题人的意图,以便找到应对措施。
  三、 对比不同题型能形成共同有效的突破策略。
  英语由于知识点零散,词汇变体多样,用法故很灵活,但是不论考察形式怎么千奇百怪,但主要目的都是通过验证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完做成某事的一种能力。由于个性的差异,显现在学习方面的品质也各异,很多同学解题思路不当,给解题带来了一些障碍。不过我们可以对比试题的异同,索取共性。
  请观察和体会中考试卷主观部分的三种类型
  题型① He is the p_____of the whole world.He is the first one to get to the moon.做此类习题应该根据句意去推测所缺词的词意。结合其首字母给出所缺单词,然后放在句子中去检验,该词在词形上是否需要依照语境的要求进行变化,其中找到关键词相当重要。其中对词形变换要十分熟悉。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但我们需要的只是其中一种最合适的变体形式。有时要通过判断词性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题型② Neil Armstrong is the person who mak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realized that space
  (探索)was possible
  此类题型较上一类容易些,首先根据汉语译出该词,以后根据语境,验证它是否需要变化,做这类题型时很多学生都知道找出译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还需要变化,这是思考缺乏周到性和全局性的体现,虽然我们不止一次的指导他们应该去检验,但是有的学生内化不进去。
  题型③ You can experience its______(great)
  although it’s______ (tire) to climb up Great man step by step.该词已经给出只需要检验一下他们是否需要变化即可。其中正确判断语境是解题的关键。
  对比以上三点,可知都有要检验的过程,而该过程是受语境制约的过程。前两类题型,首先要找到所需的词,必须是依据语境求得。由以上三类习题,我们可以演变出来大致相同的解题方法:依据语境找出对应的词汇,然后找准关键词,并在其制约下变换词形,即完成了解题过程。要相信:关键信息都是暗含在题目之中。需要分析辨别才能提高命中率,从而避免了解题的题盲目性。
  总之,教学中做有心人,就能让对比学习在教学中走的更远,思维更广阔,收益会更大。
其他文献
一、 目标导航  1. 正确认识分类问题中的诱发因素,进行正确的分类解答.体会引起分类讨论原因的多样性.  2. 正确的分类必须是周全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  二、 精讲点拨  例1AB、AC与⊙O相切于点B、C,∠A=50°,点P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求∠BPC的度数.  分析异于B、C的动点P可能在优弧或劣弧上  解连结OB、OC有∠BOC=130°,  如图
期刊
电磁波作为现代通信的重要媒介,在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虽然地位不是十分重要,但也是常考的知识点.有关电磁波的中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设计.  一、 从考查电磁波的基础知识角度设计.  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可以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等于真空中光速;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这些关于微波的基础知识要记住.  例1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由于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理解不深,以及忽视题目给出的隐含条件而造成在解题时容易出现错误.作图题、计算题是中考必考的题型,现就学生在解答这几种题型时容易出现的几种错误,简单分析如下.  1.在下甲图中画出水平木棒所受阻力F2以及阻力F2的力臂和动力F1的力臂.  错解剖析错解如图乙所示.错把F当成动力,F是作用在滑轮上的力,而不是作用在杠杆OA上的力.动力F1是杠杆受到
期刊
知识扫描  能源的利用经历四个时期.分别为:火的利用、化石能源的利用、电的利用、核能的发现.不同的划分标准将能源划分为不同类别,按能否从自然界直接得到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按能否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按是否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的利用分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按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分为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  常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来自于太阳能,到目前为止,在我
期刊
近年来部分省市在中考试题中设置了一些妙趣横生的趣味考题,这些考题紧扣化学学科特点,将化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既活跃了考试氛围,带给考生一丝轻松愉悦,又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趣味考题成为各地中考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学生紧张考试中的调味剂。下面就近两年的中考题来例析一下这类考题的命题特点。  一、 从医药、食品、保健品、饮品等真实问题中取材,设计出考查基础知识的
期刊
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经常遇到有关切点三角形的问题.所谓“切点三角形”,这里是指“相外切两圆的切点和这两圆的一条外公切线与两圆的切点形成的三角形”.通过探究发现“切点三角形”有如下性质.  如图1,⊙O与⊙O′外切于点P,直线AB分别切⊙O与⊙O′于点A、B,在三角形PAB中有:  性质1两圆的内公切线平分外公切线长.(即DA=DB)  性质2切点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圆外切的切点是直角顶点.
期刊
初中电学中测电阻或测电功率几乎成为一道必考题,它是对学生电学知识的一种综合考察,尤其以根据实验器材和测量要求来设计电路测电阻难度最高,也是初中学生最头疼和失分率极高的考题,下面以近几年来的中考题为例来剖析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一、 等效替代法测电阻  基本思路:等效替代是物理学上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曹冲称象即是用了这种方法,在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时,最显著的特征是器材中提供一可调节并可知道阻
期刊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其中“写作部分”对写作内容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能“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无论是早期的《教学大纲》,还是本世纪初进行的课程改革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以及刚刚颁布实施的《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均在写作的内容上
期刊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溶质质量分数结合溶解度的计算;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有关溶液混合的计算;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计算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解答化学计算题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化学计算与数学计算的区别。实际上,化学计算并不是纯粹的数学计算,它主要是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的具体运用,对物质间相互反应规律及定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只要抓住这一核心,化
期刊
中考记叙文命题有两大趋势:一是注重整体感知。即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为重点,同时突出考查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二是重视独特体验。即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注重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开放性”试题的考查。  针对这个命题趋势,我们可以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一、 学会整体感知选文内容,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  中考记叙文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