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一个哲学家吧,但是,在任何哲学中,你仍然要做一个人。”说这话的人乃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他的哲学思想对近现代哲学的影响极大,连伟大哲学家康德也承认,是休谟的怀疑主义思想使他“从教条主义的迷梦中惊醒”。
休谟乃何方神圣?这位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一个极为重要位置的人物被公认为经验主义的大师,同时还是怀疑主义的巨擘。怀疑主义是一种很有趣的哲学思潮。表面看来,它根本无视既定事实,而是以怀疑与解构为己任,重新审视一切现有理论与知识体系,对其刨根究底,执拗地向其索问证据与理由。比如,休谟怀疑他眼前看到的东西(房子、桌子、凳子……)是否存在。它们只是一个假象。他并不是真的认为这些东西不存在,而是要追问:你凭什么认为它们存在?拿出理由先!
有很多哲学家是富家公子,比如柏拉图、叔本华、维特根斯坦,休谟也是如此。1711年他生于苏格兰爱丁堡,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的家世无论是父系还是母系都是名门。但他父亲死得早,是母亲把他带大。12岁时,休谟就进了爱丁堡大学,学习法律、文学和哲学。但他对法律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恶。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做学者和哲学家,才可以提升他的声誉。年轻时,休谟和许多哲学家一样患有抑郁症,直到1734年才康复。康复后,他跑到了法国一个叫拉弗莱什的地方,那里有一所耶稣会学院,著名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在这里学习。休谟在这个地方完成了他的名著《人性论》的大部分篇章。
1738年末,休谟在伦敦刊印了他的名著《人性论》。他以为,《人性论》的出版会给他带来名声,结果却毫无反响。他非常沮丧,承认它是“印刷机产下的一个死婴”。但他很快走出了失败的阴影。1742年,他又印了两卷本论文集《道德与政治论文集》,还好,它引起了轰动。值得一提的是,休谟一直认为他的《人性论》之所以激不起反响,是因为表达方式有问题,于是将其修改成了《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分别出版于1748年和1751年。至今,《人性论》和《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一直是哲学上的经典著作。
1744年,已经小有名气的休谟申请正有空位子的爱丁堡大学伦理学与精神哲学教授席位。他以为他可以搞定。但是舆论和大多数教授都反对聘用休谟。后来市政厅选择了一位一直与休谟保持通信联系的哲学教授。但这位教授却拒绝出任这个休谟梦想的职务。没有办法,休谟只好另谋生路,此后,他做过私人教师、秘书、图书馆馆员等,并写了其他几本书,包括让他赚得盆满钵满的《英国史》。他终生未婚,一生中不时遭遇挫折,但总能奋起而不被挫折打倒。他能对浮躁的批评、谩骂与攻击置之不理。他有一般人所具有的虚荣心,但这种虚荣心却借助学术能力得到了满足,也因此成全了休谟。
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伟大的转折:一、在古希腊时,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了人间,并固执地向观点索要理由。在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们举头仰望星空,对自然充满好奇,热衷于给世界下一个很大的论断却不提供理由。这种独断论被苏格拉底破除了,并且哲学开始了对“人”的思考。二、一直到18世纪前,哲学对“是”和“应该”,即“事实”和“价值”一直没有一条明确的界限,毫不察觉地从事实判断直接推出价值判断,比如,从“张三今天骂了一个人”直接推出“张三不能骂人”。而休谟指出,这在逻辑上是推不出来的。“事实”和“价值”之间有一座“休谟峡谷”,根本不可能一跃而过。三、20世纪前,哲学家们对这个范畴下的概念运用到另一范畴也浑然无觉,而哲学家赖尔指出,这么用是“非法”的。比如说,不能将心灵与肉体纳入同一范畴思考,因为心灵只是一种功能,而肉体则是一种实体。
对于休谟来说,正如追问“因果联系何以可能”一样,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有趣的。但他并没有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而在他之后,哲学家却为这个问题伤透脑筋。哲学问题恰恰就是现实问题的高度思辨。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它渗透于整个社会、政治、道德领域。仅仅从一个犯罪嫌疑人行为的事实描述是推不出他有罪的,法官要判他有罪必须说他触犯了什么什么法律,而这条法律要证明它的“合法性”就必须提供伦理上的正当性的理由。同理,我们不能说,因为从哲学认识论上我们可以证明上帝不存在,上帝就不存在了。事实上,它只是“事实”上的不存在,而不是“价值”上的不存在。上帝不在世界之中或世界之外,而只存在于信仰它的人的精神世界中——不信仰它自然就不存在。
“休谟峡谷”的屹立让休谟名垂青史(估计还要流芳百世)。当许多大学哲学教授一遍遍地研读他的著作,并写出浩如烟海的研究作品时,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家,却终生未担任任何大学的教授席位。他比荷兰的斯宾诺莎好一点的只是不需要靠磨镜片养活自己。但他们骨子里是相同的,都用哲学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智慧之路。
编辑/姚晟
休谟乃何方神圣?这位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一个极为重要位置的人物被公认为经验主义的大师,同时还是怀疑主义的巨擘。怀疑主义是一种很有趣的哲学思潮。表面看来,它根本无视既定事实,而是以怀疑与解构为己任,重新审视一切现有理论与知识体系,对其刨根究底,执拗地向其索问证据与理由。比如,休谟怀疑他眼前看到的东西(房子、桌子、凳子……)是否存在。它们只是一个假象。他并不是真的认为这些东西不存在,而是要追问:你凭什么认为它们存在?拿出理由先!
有很多哲学家是富家公子,比如柏拉图、叔本华、维特根斯坦,休谟也是如此。1711年他生于苏格兰爱丁堡,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的家世无论是父系还是母系都是名门。但他父亲死得早,是母亲把他带大。12岁时,休谟就进了爱丁堡大学,学习法律、文学和哲学。但他对法律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恶。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做学者和哲学家,才可以提升他的声誉。年轻时,休谟和许多哲学家一样患有抑郁症,直到1734年才康复。康复后,他跑到了法国一个叫拉弗莱什的地方,那里有一所耶稣会学院,著名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在这里学习。休谟在这个地方完成了他的名著《人性论》的大部分篇章。
1738年末,休谟在伦敦刊印了他的名著《人性论》。他以为,《人性论》的出版会给他带来名声,结果却毫无反响。他非常沮丧,承认它是“印刷机产下的一个死婴”。但他很快走出了失败的阴影。1742年,他又印了两卷本论文集《道德与政治论文集》,还好,它引起了轰动。值得一提的是,休谟一直认为他的《人性论》之所以激不起反响,是因为表达方式有问题,于是将其修改成了《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分别出版于1748年和1751年。至今,《人性论》和《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一直是哲学上的经典著作。
1744年,已经小有名气的休谟申请正有空位子的爱丁堡大学伦理学与精神哲学教授席位。他以为他可以搞定。但是舆论和大多数教授都反对聘用休谟。后来市政厅选择了一位一直与休谟保持通信联系的哲学教授。但这位教授却拒绝出任这个休谟梦想的职务。没有办法,休谟只好另谋生路,此后,他做过私人教师、秘书、图书馆馆员等,并写了其他几本书,包括让他赚得盆满钵满的《英国史》。他终生未婚,一生中不时遭遇挫折,但总能奋起而不被挫折打倒。他能对浮躁的批评、谩骂与攻击置之不理。他有一般人所具有的虚荣心,但这种虚荣心却借助学术能力得到了满足,也因此成全了休谟。
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伟大的转折:一、在古希腊时,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了人间,并固执地向观点索要理由。在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们举头仰望星空,对自然充满好奇,热衷于给世界下一个很大的论断却不提供理由。这种独断论被苏格拉底破除了,并且哲学开始了对“人”的思考。二、一直到18世纪前,哲学对“是”和“应该”,即“事实”和“价值”一直没有一条明确的界限,毫不察觉地从事实判断直接推出价值判断,比如,从“张三今天骂了一个人”直接推出“张三不能骂人”。而休谟指出,这在逻辑上是推不出来的。“事实”和“价值”之间有一座“休谟峡谷”,根本不可能一跃而过。三、20世纪前,哲学家们对这个范畴下的概念运用到另一范畴也浑然无觉,而哲学家赖尔指出,这么用是“非法”的。比如说,不能将心灵与肉体纳入同一范畴思考,因为心灵只是一种功能,而肉体则是一种实体。
对于休谟来说,正如追问“因果联系何以可能”一样,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有趣的。但他并没有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而在他之后,哲学家却为这个问题伤透脑筋。哲学问题恰恰就是现实问题的高度思辨。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它渗透于整个社会、政治、道德领域。仅仅从一个犯罪嫌疑人行为的事实描述是推不出他有罪的,法官要判他有罪必须说他触犯了什么什么法律,而这条法律要证明它的“合法性”就必须提供伦理上的正当性的理由。同理,我们不能说,因为从哲学认识论上我们可以证明上帝不存在,上帝就不存在了。事实上,它只是“事实”上的不存在,而不是“价值”上的不存在。上帝不在世界之中或世界之外,而只存在于信仰它的人的精神世界中——不信仰它自然就不存在。
“休谟峡谷”的屹立让休谟名垂青史(估计还要流芳百世)。当许多大学哲学教授一遍遍地研读他的著作,并写出浩如烟海的研究作品时,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家,却终生未担任任何大学的教授席位。他比荷兰的斯宾诺莎好一点的只是不需要靠磨镜片养活自己。但他们骨子里是相同的,都用哲学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智慧之路。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