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心灵对话方式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学生的真实需要,通过创新提升与学生对话的质量,从而让对话指向学生的心灵。心灵对话,要以研究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心灵对话,要在德育实践中寻找新思路;心灵对话,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跟踪。
  关键词:初中;德育;学生成长;心灵对话;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14-01
  在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尊重与发展的今天,学生成长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学生的成长不是在严厉管教下进行的。就算在教育惩戒之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心灵对话仍然是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必修课。
  一、心灵对话,要以研究学生的需要为基础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着丰富的需要,这里所说的需要更多的是指向心理层面的。一方面身体的成长带来了精神需要,另一方面学习的压力又使得一些心理需要承受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表现为一种压抑的心理状态。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谈话在化解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指向学生心灵成长需要的对话,则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美丽的初中生活。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具体有如下需要:其一,获得尊重的需要。获得尊重,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因为常规的认可往往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成绩基础之上的,这不是学生想获得的尊重。因此,教师在做德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去研究学生对尊重需求的心理。根据调查研究,学生所需要的尊重,是对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认知的尊重。比如学生对学业成绩的认识,对男女交往的认识等。这些往往是与教师的期待不一致的,倾听他们的想法再去引导,才是基于尊重的心灵对话。其二,指向成长的需要。通过研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初中生活中得到成长,可是现实条件下,很多学生的这种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这就使得他们对初中生活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学生与教师甚至是家长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出现。而指向成长的心理需要,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希望得到教师的耐心指导。以上两点虽然不能囊括所有学生的成长需要,但已经能够从学生的心理层面指出工作方向。事实证明,围绕这两个方向去努力,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是可行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二、心灵对话,要在德育实践中寻找新思路
  既然是指向学生心理需要的心灵对话,那就必须在传统思路上加以创新。这里所强调的创新,不是与学生对话过程中某个细枝末节的创新,而是对话思路中的创新。这里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刚刚过去的一个学年,班上有一个优秀男生的学习成绩突然出现了下滑。根据以往的班务工作经验,教师立即意识到肯定是近期出现了某方面的问题,而且极有可能是男女相处上出现的认知问题。经过与家长的一番交流,印证了教师的初步猜想,家长反映这些天孩子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作业情况也不理想,还有的时候通过聊天软件偷偷与他人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如果是传统的思路,那肯定是找他谈话,以求取得即时效果,但这并不利于该学生通过这一事件获得新的认知。于是,教师进行了三步工作:第一步,通过班会或者其他场合,给他一个暗示。这是常规工作中常做的事情,不赘述。关键在于让其意识到教师已经注意到了他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聪明的学生来说,也不需要什么招式,很快容易达成目标。第二步,静待该生找教师。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看似被动,但由于之前的铺垫,这样聪明的学生自然会认为教师是他最值得交流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举例之外,也跟他敞开心扉,讲述自己在初、高中曾经的生活经历。告诉他,这样的年龄阶段,有这样的生活插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是一件值得珍藏与回忆的事情。当这个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时,就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困惑真实地呈现在教师面前,从而让心灵对话成为可能。第三步,心灵对话。在前面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告诉他当前最理智的选择是什么。这是指向学生对情感认知的话题,教师的引导、教育价值蕴含其中。这样的心灵对话过程,没有任何矫情,有的只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有的只是敞开心扉之后的思想交流,有的只是教师对学生的谆谆诱导和教诲。学生的尊重需要得到了满足,对情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自然也就促进了他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理性认知,从而成绩的提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心灵对话,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跟踪
  当然,作为德育工作者,跟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往往是面向学生群体的。然而,有些谈话并不适宜集体进行。因此,在案例积累中,更多的是这样的个案。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还有一点需要重视的,那就是对学生的跟踪研究。学生的心理往往是不稳定的,道理说服与引导之下,学生的认知有可能受到习惯和心理期待的牵引,从而出现与教师教育目的不尽一致的情形。这个时候,跟踪调查与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事实上,对于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而言,这种跟踪都是必要的,心灵对话之后对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是必需的。从这个角度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不应当是一次性的,而应当是有步骤,有计划的。唯其如此,指向学生美丽初中生活的心灵对话才能收到真实的效果,才能为学生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邓大龙.南京市中小学生德育需求调查报告[J].中国德育,2012(03).
  [2]张俭.“心灵对话”成就美丽:初中德育创新活动的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它可以改善设置国的贸易条件并提高其福利水平:而受害国阻止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是采取基于贸易均势的针锋
读中学的小东在学校人缘不好,每到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都玩得热火朝天,唯独他坐在座位上,要么看书,要么写作业。既没人邀他玩,也没人主动和他说话,小东整天就像个孤家寡人。但是他的内心很不平静,也很不好受,他觉得被大家孤立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同学人缘那么好,经常有一帮同学围着他,而自己根本没人理?他该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受人欢迎的人一般具有如下特征:聆听重于表达,尊重别人的隐私
我认为那个学生写在黑板上的那个“that”是错误的。  第一个that是连词,引起宾语从句;第二、五个that是指示代词“那个”;第三个that在这儿相当于名词;第四个that是关系代词,引起定语从句。
我在一个春天的寂寞的黄昏想你  云朵一样的鸽子落满了我的屋顶  我想 我想  你会不会也是其中笨拙的一只  忘记在一个春天的寂寞的黄昏想我    我在一个美丽的抒情的山坡躺着  天空干净得像我童年的一块白手帕  我要在上面画下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  到了夜晚  让它们变成相伴的两颗星星  一顆属于你  一颗属于我……    (安徽省灵璧一中葡萄园文学社)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并能应用于实际学习与生活,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并学会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文章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兴趣;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7-0024-01
近日,《关于加强移民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补助审批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相继出台,省档案局在强化民生档案
摘 要:介绍云计算概念及神木职教中心“云空间”环境,从讲解Windows 7系统时引入云计算技术、引入“人机分离后的隔空取物”管理法、云计算在互联网中的应用、“百会平台”等方面探讨云计算在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云计算;计算机基础;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G718;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58-01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