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自主、高效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愉快的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而创设愉快的课堂,则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引起学生兴趣的角度,提出六个教学方法来阐述提高兴趣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影响,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印证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民主;兴趣;愉快;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创新、自主、合作的音乐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更好地实施小学音乐课的有效教学呢?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课堂情景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比较显著。如:
  一、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新颖有趣的情境创设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
  课堂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更为多元化:1.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观察动画或课件、结合生活经验自主深入课堂学习。2.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说感受、给歌曲取名,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记忆。等等。
  二、用心体验、自主学习
  教育观念的转变,使课堂呈现的不再是“教”,而是“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音乐要用心去体会和感受,教师要把音乐的美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与老师一同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对歌曲的分析、大胆展开联想、自主运用多种方式来展现对歌曲的理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一首旋律优美、缓慢的歌曲时,笔者会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轻轻地闭上双眼,用心去感受,并投入到音乐的怀抱中;在聆听活泼欢快的音乐时,会让学生动起来,用身体的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在课堂中善于利用四人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学习,教师从旁指导,自主的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音乐课中教师的示范也是很重要的,自从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后,教师往往会忽略了现场范唱的功能。
  三、引导学生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然而,表演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通过身体语言来展现对音乐的理解,是一种另类的表达方式。
  四、自制打击乐器,提高学习兴趣
  打击乐器的认识和演奏技巧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一来可以每人都拥有打击乐器,二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制作的打击乐器的认识和记忆。如用易拉罐或小胶瓶装入小部分沙子作沙捶;用木棒敲打月饼盒当小鼓;用绳子把两个圆勺子绑在一齐当碰铃;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等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开心极了。
  如在设计花城版第五册的《捕鱼歌》这一课时,笔者就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敲沙捶,第三组唱歌,第四组做海上捕鱼的情景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表演,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和谐、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无疑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其自尊心、自信心往往得不到很好地保护,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很好地发挥。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评价,多元的评价主体不仅能从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反馈信息,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如:
  (一)教师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信的语言,鼓励性的语言能让学生得到鼓舞,成为他们追求上进和学习的动力。
  (二)学生自评、互评、他评等方式相结合
  课堂评价有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而在以往的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是教师评价,压抑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所以教师应该把评价权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学会自我分析、总结。
  六、一节课,多种上课模式
  音乐教师授课的班级会比较多,往往同一节课要上好几个班,那是否一份教案就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呢?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因为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每个班会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精心地安排不同的授课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想做好这一项工作,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对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十分了解,还要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
  教学方法是形式多样的,要想达到理想的有效教学,那就要求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灵活变通授课模式,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自主地学习,以达到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郭声健著.音乐教育论[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 .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给学生营造的是一种和谐快乐、灵活轻松、魅力无比,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生动情境;学习主人;鼓励竞争;激励评价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我在平时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在数学课上还是以讲课为乐,包办代替,上课就像是在说评书,自我感受良好,生怕一节课说不完,讲不全,没有师生互动和学生活动,或者是师生互动学生活动只是流于形式,不问学生的感受,对
期刊
我喜欢自己的教学活动。把最轻松的最快乐的学习氛围带给孩子。引导学生轻愉快的上好每节课是我的目标。每每上课前,我都会微笑着和同学们说:“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课堂吧!“但是一节课四十分钟真的快乐吗?我常常反思自己,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快二十年,这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我读到了《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这本书。起初可能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原因,我并不是太喜欢,也没有多大兴趣。偶尔无聊时翻
期刊
一、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二、制定班级目标,进行常规训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班集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制度。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能你一张嘴定制度,学生就肯定服你。在我的
期刊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思考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把“爱”请回了家。奇怪的是,另两位天使随形而至。母亲惊讶的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他们回答说:“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成功’和‘智慧’。”  教师的一生,爱与责任同行,爱是责任的体现,责任是爱的化身。有爱就有一切,在故事中如此,在生活中
期刊
摘 要:学校在落实各项工作时,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校发展全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工作重心,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借力上海援助,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法治校,狠抓常规管理,强化教学研究工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育人民满意的学生”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把“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关心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理念
期刊
摘 要:开展课题对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存在功利化、低效化和形式化等问题,其主要由认识偏差、评价制度促使课题泛化、教师水平和能力不足、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等具体原因造成。本文主要通过教学课堂提问等方式来解决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目
期刊
摘 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我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的探究: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每天从晨光微露到星光闪烁,步履匆匆,身影忙碌,但工作快乐,生活充实。尤其是班主任真诚的爱,赢得了学生纯真的心,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关键词:学生;喜欢;爱戴;班主任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也让我感受颇深。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
期刊
摘 要:胡适、郭沫若等大力倡导诗与歌之间的分离,强调诗的自由属性与内在价值,这种属性导致新诗向着散文化的方向发展,对诗歌、散文题材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新诗发展的不同时期,皆有一大批学者倡导新诗与歌之间的融合,在创作实践中大胆尝试,重新厘定诗歌观念。笔者则是从诗歌散文的朗读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入手,探索两者的内在价值,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诗歌;散文;朗读;音乐表现力  诗歌散文的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合作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紧密相关,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关键词:交往互动;高职学生;数学;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