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正进行着深入改革,力求实现法人治理以提高竞争力。然而,因农村信用社存在体制上、产权不清晰等深层次原因,导致在实现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严重缺陷,需要全面改革。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对策建议
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体制保证。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能有效解决信用社内部权力的分配和制约问题,是确保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化,其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但是要达到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的改革目标,其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现状
(一)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农村信用社实行县联社统一法人改革发展以来,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即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三会一层”管理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
(二)“三会一层”履职能力增强。一是加强理事会的建设,通过建立提名、薪酬、风险管理、关联交易等专门委员会,以及理事的调研提案制度,不断规范工作制度及操作流程,提高理事参政议政和履职尽责的意识,增强理事会的决策能力和独立性。二是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由股东代表大会授权监事会对理事长和理事会成员进行绩效评估,督促理事会定期对经营管理层人员考核评估,实行监事会对重大事项的决定和实施程序进行全程监督制度,真正建立起有效运行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一是规范用人机制,建立新员工录用和管理层竞争上岗制度,实现了逢录必考。二是完善薪酬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建立绩效挂钩、兼顾公平的薪酬体制,以业务完成率、工作质量等作为考核依据,同时结合岗位、地区差距合理确定考核基数,体现效益优先的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三是加强财务管理。随着一级法人的建立,县农村信用社实行了基层社财务费用报账制度,规范财务开支,有效控制了成本。四是强化风险控制。建立健全一系列风险管理制度,开始实施流程化管理,关键业务环节纳入监督体系,初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风险控制机制。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行业管理体制存在局限,影响农信社自主经营
主要表现为:一是省联社政企不分,职责边界不清。省联社是省政府赋予行业管理职权、企业属性的农信社法人联合体,本身既被界定为企业属性,同时又是省政府的行业管理机构,这种体制造成了省联社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局面,从而制约了省联社职能的有效发挥。二是省联社对 “人财物”高度集权,基层农信社经营运作受到制约。基层农信社是省级联社的股东,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理,作为股东的农信社应借助股权,通过建立社员大会、理事会,选举产生省级联社的高级管理人员,但目前的现实却相反,农信社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质上由省级联社行政任命,导致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呈现“逆向治理”特征。
(二)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产权不明晰,股东参与农信社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理,产权关系明晰和股权适度集中,是建立良好法人治理结构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本轮农信社改革中,经过规范老股金和增资扩股,股本金的真实合规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产权关系明晰程度已较改革前有所改善,但受持股比例的限制,股权适度集中基本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股权依然分散。据了解,农村信用社股本结构中,自然人股占总股本的比重达975%;单个自然人最高持股比例为069%。股权过于分散、均衡,股东过于弱小,造成投资人无法负责,民主管理演变成“内部人控制”的状况。
(三)“三会一层”权责不够细化,决策权与经营权界定模糊
各县联社虽然建立了“三會”制度,各自权力和义务在章程和议事规则中已经明确,但都比较原则,运行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权限界定不清、权责不够明确的现象。在日常工作中,理事会的引导、定向、决策、监督职责范围太广,难以准确定性划界,理事长“独统朝纲”的格局仍然不可避免。
(四)片面追求经营效益目标,支农功能有所弱化,服务“三农”的改革目标有所偏离
一是立足“三农”观念弱化。农信社发展的各种模式都没有列明具体的支农指标,导致农信社片面追求经营指标,重视高利润的非农项目,而忽略盈利能力较差的支农项目。二是贷款非农化。由于支农贷款存在额度小、工作量大、风险高的特点,农信社发放积极性不高,大量新增贷款投放在非农项目。在贷款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余额逐年下降。三是提供“三农”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支农服务品种单一,不适应目前“三农”发展的需求。农信社的业务品种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服务,未能提供更多的理财、代理、代销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理财保值需求。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逐步理顺省联社管理体制,增强基层农信社自主经营活力
1改变集权管理方式,发挥基层农信社的内部治理作用。行业管理的重点是督促基层法人社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法人治理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对行业管理的范围、内容、方式应该科学设计、科学论证,凡是属于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力应放权归位,避免行业管理越位取代法人治理。
2对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的职能定位进行适当调整。省联社的职能应该从侧重于“管理”向侧重于“服务”转化,按照基层农信社的意愿提供行业服务。例如:一是搭建电子网络平台,扩大通存通兑和电子结算的范围,增强对基层社的资金调剂和清算、电子化、咨询和培训服务;二是优化信用社的经营环境,加快构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信用登记与征信体系、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农业保险体系等重要基础服务体系;三是不侵犯基层社的合法权益,协调辖内地方政府、金融和有关部门的关系,避免多头管理,增强辖内各联社发展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维护其合法权。 (二)构建和完善以股东为本的法人治理结构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逐步实现以资本为主要内容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按照权力结构、执行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保证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驾马车”独立运行,明确职责权限和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健全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真正形成“资本自聚、资金自筹、经营自主、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机制。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借以弱化内部人控制。引导辖内有经济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以及私营业主入股,扩充法人股份,参与信用社的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农信社规模扩张和竞争力的提升,而且有助于改善内控制度。三是在坚持当前股份制改造的方向下,调整农信社法人股本结构,实现股权相对集中,使股东真正关心金融企业发展,正确行使股东权利,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互相制衡,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
(三)立足“三农”不放松,强化支农服务机制
1要明确农信社的经营定位,立足“三农”不放松。在制定农信社远景规划时,相关部门要将支农工作作为重要指标列入考核范围,避免出现农信社实力增强但支农力度减弱的局面。同时,省联社在内部考核考核上要有所体现,制定具体的支农考核指标,指导地方农信社积极开展支农工作。
2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提高农信社支农的积极性。一是要完善支农的统计口径,将支农贷款的统计口径标准化,要将其从广义的县域经济涉农口径中独立出来,使人行、监管部门及农信社上级主管部门能掌握农信社的真实支农情况。二是要发挥政策扶持的正向激励作用,要有针对性地对支农贷款进行政府补贴,主要用于对由于天灾形成的支农不良贷款进行补贴,或对支农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二次票据置换,从而提高农信社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同时对贷款支农率低于50%的农信社继续实施差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或在公开市場操作上实施惩罚性的措施。三是农信社应将小额农户贷款单列管理,简化贷款程序,提供优惠利率,利用新上线的银行卡系统,开发农信社的“惠农卡”,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优惠的服务。
(四)转换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
一是强化防范风险的内控机制建设,规范业务流程和岗位责任制,理顺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授权(授信)管理,推行问责制,强化内部稽核审计。二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把人才吸纳和培养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立足现有人才的培养,又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改善法人治理环境。三是遵循“按劳分配,按绩取酬,正向激励,绩效考评”的原则,大力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真正建立起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制衡、激励、约束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促进业务快速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根本改善。四是强化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约束员工的业务操作行为和高管人员的经营管理,不断开拓新业务,提高办公效率,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对策建议
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体制保证。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能有效解决信用社内部权力的分配和制约问题,是确保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化,其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但是要达到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的改革目标,其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现状
(一)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农村信用社实行县联社统一法人改革发展以来,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即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三会一层”管理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
(二)“三会一层”履职能力增强。一是加强理事会的建设,通过建立提名、薪酬、风险管理、关联交易等专门委员会,以及理事的调研提案制度,不断规范工作制度及操作流程,提高理事参政议政和履职尽责的意识,增强理事会的决策能力和独立性。二是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由股东代表大会授权监事会对理事长和理事会成员进行绩效评估,督促理事会定期对经营管理层人员考核评估,实行监事会对重大事项的决定和实施程序进行全程监督制度,真正建立起有效运行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一是规范用人机制,建立新员工录用和管理层竞争上岗制度,实现了逢录必考。二是完善薪酬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建立绩效挂钩、兼顾公平的薪酬体制,以业务完成率、工作质量等作为考核依据,同时结合岗位、地区差距合理确定考核基数,体现效益优先的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三是加强财务管理。随着一级法人的建立,县农村信用社实行了基层社财务费用报账制度,规范财务开支,有效控制了成本。四是强化风险控制。建立健全一系列风险管理制度,开始实施流程化管理,关键业务环节纳入监督体系,初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风险控制机制。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行业管理体制存在局限,影响农信社自主经营
主要表现为:一是省联社政企不分,职责边界不清。省联社是省政府赋予行业管理职权、企业属性的农信社法人联合体,本身既被界定为企业属性,同时又是省政府的行业管理机构,这种体制造成了省联社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局面,从而制约了省联社职能的有效发挥。二是省联社对 “人财物”高度集权,基层农信社经营运作受到制约。基层农信社是省级联社的股东,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理,作为股东的农信社应借助股权,通过建立社员大会、理事会,选举产生省级联社的高级管理人员,但目前的现实却相反,农信社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质上由省级联社行政任命,导致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呈现“逆向治理”特征。
(二)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产权不明晰,股东参与农信社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理,产权关系明晰和股权适度集中,是建立良好法人治理结构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本轮农信社改革中,经过规范老股金和增资扩股,股本金的真实合规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产权关系明晰程度已较改革前有所改善,但受持股比例的限制,股权适度集中基本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股权依然分散。据了解,农村信用社股本结构中,自然人股占总股本的比重达975%;单个自然人最高持股比例为069%。股权过于分散、均衡,股东过于弱小,造成投资人无法负责,民主管理演变成“内部人控制”的状况。
(三)“三会一层”权责不够细化,决策权与经营权界定模糊
各县联社虽然建立了“三會”制度,各自权力和义务在章程和议事规则中已经明确,但都比较原则,运行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权限界定不清、权责不够明确的现象。在日常工作中,理事会的引导、定向、决策、监督职责范围太广,难以准确定性划界,理事长“独统朝纲”的格局仍然不可避免。
(四)片面追求经营效益目标,支农功能有所弱化,服务“三农”的改革目标有所偏离
一是立足“三农”观念弱化。农信社发展的各种模式都没有列明具体的支农指标,导致农信社片面追求经营指标,重视高利润的非农项目,而忽略盈利能力较差的支农项目。二是贷款非农化。由于支农贷款存在额度小、工作量大、风险高的特点,农信社发放积极性不高,大量新增贷款投放在非农项目。在贷款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余额逐年下降。三是提供“三农”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支农服务品种单一,不适应目前“三农”发展的需求。农信社的业务品种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服务,未能提供更多的理财、代理、代销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理财保值需求。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逐步理顺省联社管理体制,增强基层农信社自主经营活力
1改变集权管理方式,发挥基层农信社的内部治理作用。行业管理的重点是督促基层法人社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法人治理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对行业管理的范围、内容、方式应该科学设计、科学论证,凡是属于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力应放权归位,避免行业管理越位取代法人治理。
2对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的职能定位进行适当调整。省联社的职能应该从侧重于“管理”向侧重于“服务”转化,按照基层农信社的意愿提供行业服务。例如:一是搭建电子网络平台,扩大通存通兑和电子结算的范围,增强对基层社的资金调剂和清算、电子化、咨询和培训服务;二是优化信用社的经营环境,加快构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信用登记与征信体系、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农业保险体系等重要基础服务体系;三是不侵犯基层社的合法权益,协调辖内地方政府、金融和有关部门的关系,避免多头管理,增强辖内各联社发展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维护其合法权。 (二)构建和完善以股东为本的法人治理结构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逐步实现以资本为主要内容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按照权力结构、执行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保证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驾马车”独立运行,明确职责权限和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健全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真正形成“资本自聚、资金自筹、经营自主、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机制。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借以弱化内部人控制。引导辖内有经济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以及私营业主入股,扩充法人股份,参与信用社的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农信社规模扩张和竞争力的提升,而且有助于改善内控制度。三是在坚持当前股份制改造的方向下,调整农信社法人股本结构,实现股权相对集中,使股东真正关心金融企业发展,正确行使股东权利,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互相制衡,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
(三)立足“三农”不放松,强化支农服务机制
1要明确农信社的经营定位,立足“三农”不放松。在制定农信社远景规划时,相关部门要将支农工作作为重要指标列入考核范围,避免出现农信社实力增强但支农力度减弱的局面。同时,省联社在内部考核考核上要有所体现,制定具体的支农考核指标,指导地方农信社积极开展支农工作。
2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提高农信社支农的积极性。一是要完善支农的统计口径,将支农贷款的统计口径标准化,要将其从广义的县域经济涉农口径中独立出来,使人行、监管部门及农信社上级主管部门能掌握农信社的真实支农情况。二是要发挥政策扶持的正向激励作用,要有针对性地对支农贷款进行政府补贴,主要用于对由于天灾形成的支农不良贷款进行补贴,或对支农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二次票据置换,从而提高农信社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同时对贷款支农率低于50%的农信社继续实施差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或在公开市場操作上实施惩罚性的措施。三是农信社应将小额农户贷款单列管理,简化贷款程序,提供优惠利率,利用新上线的银行卡系统,开发农信社的“惠农卡”,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优惠的服务。
(四)转换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
一是强化防范风险的内控机制建设,规范业务流程和岗位责任制,理顺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授权(授信)管理,推行问责制,强化内部稽核审计。二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把人才吸纳和培养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立足现有人才的培养,又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改善法人治理环境。三是遵循“按劳分配,按绩取酬,正向激励,绩效考评”的原则,大力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真正建立起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制衡、激励、约束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促进业务快速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根本改善。四是强化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约束员工的业务操作行为和高管人员的经营管理,不断开拓新业务,提高办公效率,更好地为“三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