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aq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诗歌语言、诗歌形式与诗体演进三方面:在诗歌语言方面,闻一多诗学的当代启示在于诗歌要艺术地整合现实,而非孤立的语言操练;在诗歌形式方面,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意义在于对诗歌形式的必要坚持与积极建设,而不只是满足于单纯地抒情写意;在诗体演进方面,闻一多一直致力于以"非诗化"的方式拓展诗的边界,创生诗的新质.所有这些在中国当代诗里都有所发展,体现了闻一多诗学的生命力和当代性.
其他文献
物理核心素养是物理教育的目标和归宿,作为物理观念之一的能量观念是其重要组成内容.如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起整合的“能量”观念是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问题.以“
结合高三复习教学的主要任务,指出学习诊断是实现精准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存在学习诊断被忽视或诊断精准度不高等问题,
通过在模型建构中归纳推理、在物理问题中进行数学工具与方法演绎、在实验情境中对物理规律与合理假设进行演绎推理、在辨析与论证中进行归纳与演绎推理等有效途径,为达成科学推理素养的培育目标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
抢救人类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是欧美各国在全球殖民统治、对土著居民采取压迫与同化政策的历史语境中,受到社会进化论的直接影响而出现的早期人类学研究范式.抢救人类学主张在土著文明消亡之前,记录其社会特征与人种特质等信息,作为人类进化的"标本"予以收藏和研究.在抢救人类学实施过程中,刚问世不久的电影技术也成为田野调查的记录工具,由此生发了影视人类学的萌芽.尽管抢救人类学作为早期范式之一久已淡出学术视野,但在实践领域依然有着存亡绝续的文化价值.
基于证据课堂的长期探索,提出了基于证据的教与学这一主张;“学习即评价”作为证据课堂实践的最新成果,通过前测评价、任务跟进评价和后测评价,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指向学习的起点、指向关键问题的突破和核心观念的转变、指向课堂末端个体知识意义的获得,持续的评价可以助推学生持续享用基于证据的思维体验。
易代之际文学的演进往往与王朝更替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作为元末明初文学中心的吴中,在元明鼎革的历史变局中经历由盛而衰的转变,而造成转变的关键在于1366至1367年间长达十月的吴城之围.这一发生于元明易代之际的历史事件,使元末以来兴盛发展的江南诗歌遭遇挫折,以吴中为中心的江南诗人命运因之发生转折,诗歌唱和群体最终走向瓦解,张羽的"围中忆友"就是在特殊情境下对元末江南诗坛盛景的追忆和悼念.入明以后,作为吴中诗人前朝记忆的最佳承载,吴城之围的经历在改变他们诗歌情感表达的同时,也使他们更深切地体悟到人生的无常,而
籍由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研究具有地域属性的城市书写与历史探寻,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城市文学的发展风貌,以及不同代际作家所承递的地域文化精神脉络.就河南城市文学的趋向来说,如何从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资源和营养,审视现代化城市的新动向、新思想,在城与人中找寻独特的文化韵味,进而确立具有自身地域属性的美学原则,成为新的阅读期待.
探索基于“干涉”主题的研究型课程建设方案和学习“干涉”的进阶路径,为中学生搭建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初步培养量子思维和爱因斯坦时空观念。
拉里·夏因尔的《艺术的发明:一部文化史》是一部艺术观念简史,不仅通俗易懂、新鲜有趣和信息量大,而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在理论上彻底动摇了纯艺术系统的话语基础,澄清了许多非常流行的理论迷思,而且在艺术史的写作上也进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有益尝试.对于中国学界来说,这部著作有利于我们走出纯艺术观念的误区,有利于我们建设能够超越审美自主的美学和艺术理论.
绳船模型的相关解答中,绳端运动为何如此分解的解释令人费解.基于物理概念探究了绳端运动的分解,结果表明:有3种可行的基本分解形式,解释了为何如此分解;讨论了绳船模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