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会议管理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ko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控制,念好“会议经”
  
  经常听到一些企业的高层发出这样的感叹——“开会比较烦!”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总结下来,他们之所以“比较烦”的原因有:会议已经很多了,但是临时会议仍很多,常常被会议包围;常常列席一些跟自己负责的领域没有关系,亦不需知情的会议,无法做评论;会议缺少议程控制,议题本身与会议类型不合适,缺少提案,议来议去经常无果而终……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时间是管理者最稀有的资源,如果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让高层“比较烦”的“会议”上,岂不是太可惜了?
  本专题《高层会议管理》与《会议决而不行,谁之过?》两篇文章就将与您共同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会议时间,让企业最珍贵的资源产生真正的价值。
  也许企业对会议进行了管理,建立了会议体系,以为这样就可以完事大吉,《为和谐会议体系“正名”》要告诉您——会议管理没有句号,唯有不断检讨和改进才能使会议体系持续“和谐”。
  《给会议戴上“六顶思考帼”》与《精简会议:先梳理后治理》从微观层面与您探讨会议管理两个主题,一个是如何把该开的会开好,提高会议效率;另一个就是精简会议,可不开的尽量不开,可不参加的人尽量不参加,可开得简短的尽量简短,可低成本的尽量低成本。
  
  AMT咨询提出的高层会议管理;认为高层会议的安排应与企业的战略决策,管理流程,业务决策结合起来;形成企业有规律的决策节拍。
  
  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曾经说过:时间永远是管理者最宝贵和最稀缺的资源。除了彼得·德鲁克,还有无数管理大师都在研究时间管理,时间具有的特性在于时间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所有管理者一生的挑战和研究的重点,都是在时间总量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如何能“管的更宽”。管的更宽就意味着管的更少,管的更少还能管的住,这就是时间管理研究的起点。
  如图1所示,AMT咨询提出的高层会议管理,就是在时间管理的基础上,沿着企业运行轨迹,逐步认识到会议是高层时间支出的核心部分,是高层掌控企业、传达战略思想的一个基本方式。
  
  时间总量与时机的管理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发展得非常快的企业,高层一天有16个小时都在工作,感觉时间用的非常饱满,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但时间仍然过得非常快,企业仍存在大量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有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即使是一些大企业的高层,也是如此。前些时候,柳传志参加一个会议时谈到联想当初化多元化战略失败的教训与经验时说:“在推动新的业务开展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还是有足够资金支持,业务骨干的力量基本还是够,缺的是什么呢?现在看明白了,当时主要缺的是领导人——第一把手精力的资源。”
  事实上,飞快发展的企业高层的困惑与柳传志所讲,都指的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出现的问题数量与难度都在增加,对企业高层的挑战正来源与此,在时间总量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如何管的少些,还能管得住。
  管得住,是对企业高层的挑战。不管多大的生意,在企业控制的链条上是相似的。从董事长、CEO到CFO、CIO,打个比方这些高管加起来的年薪是5000万,那么企业实际上是用5000万来控制营销、研发等上亿的支出,每个领域下又通过工资的激励体系把各个业务体系控制起来。这就是企业高层的杠杆效应:用一个杠杆来控制更大的资源。
  在这个领域里,有一个普遍的特征:时间是固定的,一天就是24个小时。时间管理总量不可增加,不会因为企业规模从10个亿增长到100个亿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我们给这个高层100万还是200万而改变。
  这是高层会议管理的一个重点,也就是在时间总量相对固定的条件内如何有效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管哪些才能管得住;当企业发展起来,少管哪些还能管得住。
  时间管理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对时机的管理。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时间区别于其他资本,比如与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原辅材料相比,后者只要买来东西,可用也可不用,可以存着。但花在一个人工上的成本,当我们把这个人招聘来的时候,就开始支付工资了。也就是说,对高层时间的管理,就是对成本的管理。前者通过数量来控制成本,后者通过工作的有效性来控制成本。
  同时,时间管理区别于其他资源管理,有着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时机的把握。这是我们中国人常常讲的“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事情”的匹配,即是时机。时机这个概念,我们进一步解释可以理解为:资源是一样的,但时机的把握决定了做这件事情能否成功。
  高层以会议为解决问题的常态,在快速发展的企业中,更可以看到,高层常常临时召开会议,以求问题的快速解决与推进,就是对时机的把握。时机分为二种:一种是重复的时机,一种是不重复的时机。我们以两个实际案例来进一步阐述时机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重复时机
  每年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公司可以去招新员工,这是招聘的时机;每年的“十一”长假,商场可以做促销。每年都有这样的机会,这就是我们讲的重复的时机。把握这个时机的根源在于,利用这个时间点可以用少的成本做这件事情,错过了就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在高层会议管理体系中我们用会议的节拍来安排这些会议议题,以稳定这类时机。重复性的时机管理对企业来说是核心的经营内容。
  
  不重复时机
  而不重复的时机是什么呢?好比司机开车走在路上,不出事故是因为他在不断监控周围的环境。对企业来说,也一定要把“监控环境”的时间拿出来,尤其是一些关键的环境变化。比如政府高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KA的管理等,每隔一段时间再去关注一下,保证我们一直睁着眼睛,能够关注到关键点的变化。在高层会议管理体系中,这也是会议节拍与会议议题设计的核心。
  
  基于会议的战略执行推动体系
  
  刚刚我们讲到,高层会议管理的一个重点在于时间总量固定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工作及对时机点的把握,另一个影响高层时间和企业时间分布的重点是企业业务模式。
  先来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企业高层工作的方式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常态。沿着战略路径,不断地推进企业行进的方向、速度。那么,高层是如何认识到一个问题被解决了的呢?
  比如你现在想解决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工作还没有做,那么在企业中,拆分工作的步骤通常是这样的:
  内部立项,确定关键点,包括责任人,实施时间等。
  立项后,在任务执行层面有一个维度是里程碑、计划与进展。问题的解决落成一个任务后,老总的心里仍是担心的,对这个任务的完成情况与结果总要花时间去操心。解决这个担心的方法是需要下属定期汇报,以结果为导向将汇报时间、汇报哪些内容等确定下来。
  里程碑和计划确定下来,马上就会面临另一个 维度的落实,即每个子任务的责任人,这些责任人是哪个部门的。在企业内部,是一个划分边界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企业内部不能完全解决,需要与外部机构一起共同完成。高层关心的还包括解决问题需要多少成本或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在这个例子中还包含着几层的含义,是AMT战略执行保障体系中提及到的另几个词语:集团管控,战略实施路径,经营分析体系,会议体系。
  实际上高层会议管理即是将经营分析指标以会议体系的方式体现出来,每次通过汇报来定期监控。其实对一个问题的拆分并不是难事,而是说当企业的盘子大到一定规模时,问题的出现、解决问题的时间长度与所需资源、问题与问题间的关联都有着足够的复杂度。
  所以,在AMT的高层会议体系里,有几个核心的内容:基于高层有限时间内对企业的控制来说,设计了经营分析体系;对企业重点的安排,放在了会议体系的时间分布中;对于时机的管理,以在什么时间开什么会来控制。
  总结下来,高层会议体系设计有几个核心要点:高层基于战略的时间分布;对于时机的管理;基于时间对业务模式的调整等。
  
  高层会议管理,由知到行
  
  从表面上看,会议体系的构成大概是:
  一年有多少会议?会议的时间、议题的安排与分布是怎样的?
  每一次会议,要决策什么?达到什么目标?
  需要谁来做决策?哪些人参加?
  需要什么信息支持?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但实际上看,会议体系是企业管控的核心。上面的内容简要介绍了会议体系对高层时间管理、企业管控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简要梳理一下会议体系设计的重点。
  首先,在企业中会议发起有哪些特点,也就是说企业基于什么原因而决定发起一次会议,为什么要高层和业务核心来参与。如图2所示,有以下几点:
  集团管理层使用例会制度;
  运营层面强调以产品季为核心的业务模式特点;
  多业务协调而发起的会议;
  重大事件动员与讨论。
  事实上,当我们将各种考虑到的因素梳理后,可以清晰地看到会议体系在不同企业中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决策规律的不同。然而这些差别,反映在企业内部却是稳定的,即单个企业在决策规律上是有序的。
  在设计会议体系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节点包括:
  多个业务之间的协调,同样的月度会议,每次的议题重点是变动的;
  考虑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会议议题的优化;
  人员时间的协调和冲突,比如高层时间有优先权;
  尽量把多个议题安排成一个会议;
  每年根据企业业务需要的时机(如服装企业需要关注气候和节假日等)对会议进行调整;
  考虑会议地点的合理安排;
  项目里程碑。
  每一个考虑因素的背后都是对企业运营的深入理解,都需要认真地纵深思考。如行政体系在安排会议时,常常事先告知参会人员会议的议题。那就以行政通知开会的议题为例,来看下会议议题的设计与优化。
  议题的确定,通常是由会议发起人来确定的。会议议题确定的影响因素有企业的管控模式、年度战略计划等,在议题设计中有二个核心:一是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是确定会议优先级的核心标准,而不仅从参与人、决策人角度;另一个是议题的次序,需要考虑决策议题之间的先后关系、关联逻辑。
  以预算类会议议题的安排来看,从预算纲要的安排到年度预算的汇总的时间来看,通常是清晰的。在政府单位,次年预算的安排在上年10月份确定;在企业里,这个时间可能会错后一些,如在当年的1月份完成。无论10月还是1月,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这个时间点的把握是固定的,即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预算设计的讨论与安排。在议题安排时,我们需要按企业年度经营计划来安排预算类会议。
  在这一类会议中,我们又看到,不同的部门参与到了预算设计的不同环节。从高层决策来看,参与的会议在整个预算类会议中是一前一后。但为了支持高层的决策,不同部门提报了不同的数据,这些数据与议题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上下游的逻辑关联。在安排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议题间的关联。
  对整个企业来说,会议议题的设计还要更为复杂一些。比如战略类会议对经营类会议的影响,业务运营会议的稳定安排,外部环境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统筹考虑后,整个企业全年的会议就像一张地图一样,就可以按稳定的节拍有前有后地开展。
  本文中对其他关键点的把握就不一一展开了。从AMT咨询对高层会议管理的探索来看,至少还包括:会议人员的考虑、会议知识管理的安排、行政体系的设计与推动、IT工具的运用……高层会议管理是一个耐人推敲的课题,在企业中的深入推广也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
其他文献
虽然IT在许多企业中仍定位于技术服务角色,但CIO应转变惯常的角色定位,更多地参与到企业业务中。    笔者认为钱进的茫然其实不应该是外包与否引起的困惑,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外包抑或部分外包还是自建只是达到阶段目标过程中的不同手段、方式而已。当然对一定规模的企业而言,IT外包基本上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主要业务都基于大型商业软件上,即使是客制化的二次开发通常也是软件商承担。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
期刊
往日光鲜的“主角”,如今却变成了“配角”,钱进的前进方向在哪里呢?    下班时间到了,如果是往常,钱进处理好手头的工作之后,便会匆匆地赶回家中,与正等待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共进晚餐,这是让他感觉到最幸福的事情。但今天已经下班很久了,他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行走,前方是一个十字路口,他停了下来。“我该往哪里走呢?”钱进困惑了。  钱进是远大物流IT部的主管。远大物流是一家集铁路、公
期刊
企业的根本是要寻找、培养并提高与个性化战略模式相对应的、适宜的、匹配的核心能力体系。    从法约尔到迈克尔·波特,企业战略管理的经典理论造就了无数企业,也成就了无数中国企业家的梦想。中国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不过短短30年的时间,但却走过了西方企业200多年的跌宕历程。我们看到了海尔、联想、华为的成就,也看到了秦池、爱多、德隆的失败。更多的是在期待三九、华晨、TCL、娃哈哈等企业快速地走出战略失误
期刊
如今,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已成为职业人士在职场上追求的目标之一,让自己在所在的机构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所在机构带来更大的价值,自身的价值就越大。IT经理们应如何让自己更具战略意义?怎样才能为所在机构创造更大价值?  调查公司Dynamic Markets在2005年11月对分布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的500名企业IT经理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有90%的IT经理认为自己对所在机构具有战略意义在时
期刊
嘉 宾:张继武 博士Carestream Health(原柯达医疗集团)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  主持人:王培培  从学者到企业家,从科研阵地最前线到跨国公司高管,从单打独斗到带领一个庞大的团队,短短数年完成了    多个转折,这一切是怎样做到的?从学者到企业家,从科研阵地最前线到跨国公司高管,从单打独斗到带领一个庞大的团队,短短数年完成了多个转折,这一切是怎样做到的?    一个博士,一个跨国公司在
期刊
“简单思考”源于对做企业的一些观察和体会。我们发现几乎所有企业,都容易犯“公司越大越愚蠢”的毛病。具体症状是,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越来越多、人员规模越来越大、人员素质越来越高、品牌名气越来越响,公司越容易犯一些极其愚蠢、低级、有悖常理的错误。而且,往往是每个人都很聪明,每个人想得都很有道理的情况下整体却体现出愚蠢。“简单思考”是用以避免这种状况日趋严重的原则之一——刨除繁杂的外表,抓住最关键的点。  
期刊
袁良老师根据其内髓,提出了“直率简捷、锐意进取、实战精准、多元聚焦”的营销系统排毒的理念和思维;提出了“行动中思考、动态中调整”的核心营销价值观;认为在现代营销中,面对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在进行营销时,需要我们在充分尊重各门各派(各个营销理论或实践论)的基础上;多点“直指人心的零零碎碎”,继而形成“闪亮的粒粒珍珠串成的价值项链(营销、服务体系)”;而不是依靠过多现有的条框逻辑,提倡忘记循规蹈矩的营
期刊
面对“外包门”事件,CIO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IT外包及加强与业务部门,公司高层领导之间的沟通上。    企业推进IT外包这个出发点肯定不错,外包后CIO除了应该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怎样管理好IT外包外,同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强与业务部门、公司高层领导之间的沟通,规划IT系统如何与工作流程整合上,从而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如今,大家对IT外包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IT外包从国外传入中国已经有五六
期刊
扶植外包在实现了成本降低的基础上,将企业业务中核心且擅长的环节保留下来,集中精力改进核心环节的运营。    李飞是某市一家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公司业务发展势头很好,业务收入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使负责公司业务发展的李飞感到甚是欣慰,然而,比较各个业务的具体数据,李飞发现有一项业务连续两年收入和利润停滞不前,远低于公司平均水平。与其他业务不同,这项业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业务,劳务成本占总成本的
期刊
阅读《AMT前沿论丛》4月刊后,有不少感触,借“编读往来”这个地方来与大家交流一下。由于笔者从事的是流程管理的工作,因而想和大家探讨日常工作中流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所引领的管理变革。  企业间各部门沟通、协作往往基于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存在的公司制度、规范多数是要求“该这么办”,这种制度、规范大部分是公司在发展阶段过程中的经验积累。IT技术作为技术支持存在于为客户提供服务、解决疑难问题的层面中,但重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