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环境中的古典美学应用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h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汇流的发展趋势。如何守住我们的文化底线,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础。应当努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和合的智慧,回应西方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挑战。
  [关键词]古典美学传统环境体现
  
  全球化的背景下,思想意识和物质形态正趋于大同,如何守住我们的文化底线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础,而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依然是我们精神家园的脊梁。本文以传统环境为载体阐述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精髓,以期对生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我们如何守住传统文化的根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
  
  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
  
  随着封建社会庄园经济生活的产生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在工作之余需要摆脱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思想束缚,只能自己寻找缓解压力的空间和环境,因此他们不惜巨资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随之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单一形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以抒发文人情怀为目的的园林建筑。
  我国古典园林雏形是商周时期的庄园,大规模兴起于南北朝时代,成熟于明清两朝。商周至汉朝时期中央分封侯王,各诸侯王都有自己大面积的领地,因此自然的山川水体都纳入了封地。之后由于中央对各地政权的削弱,领地缩小,加之耗费大量时间领略自然山水已不现实,所以模拟自然山水景色引入园中成为时尚。时至明清时期,这种在园中造景的形式已成为文人墨客品位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借助自然、创作自然、借景寓情”的艺术。它们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记录了自然美好的“形”,表现出自然气势的“神”,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宛如天开,重在“意境”。古代文人画家陶醉于自然风光,他们把生活诗意化,把自己喜好的诗情画意融于同林之中,从而达到人在画中游的目的。中国的古典园林创作,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和,使游人触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使自然意境给人以启示和遐想,使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虽身在园中,却似在真实自然的山山水水之中,使得“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再由无限而归于有限,达到物我两忘,自我感情、意趣自然抒发。
  
  以崇尚自然和追求真趣为最高目标
  
  老子的“道”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道,“始也”,指天地万物之根源。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道”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是世间万物的规律,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并以此为指导让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从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人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这与西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世界观完全不同。因此,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如东晋的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所描绘的心与物语、情与景通、物我连忘、天然淡泊的美妙境界,将深邃的哲理和高尚的情韵融入自然美境之中。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美学主张以物表现人的情绪,人与物的审美关系是“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在这种情景交融关系中,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融和无问的艺术表现。艺术家不是以“居高临下”主宰者的身份去观察、反映自然环境,而是以一种与自然平等的身份,去拥抱万物,领会自然,用“以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去表现艺术家对自然万物的真实情感,从而达到艺术的升华。
  
  以“得体合宜”为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园林环境设计讲求因地制宜、因势造景、灵活处理,从而达到虽为人工宛如天成之境,即中国古代著名园艺家计成在《园冶》中所讲的“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要充分做到这一点,宅院基地选择很重要,通俗一点讲,就是建造位置选在什么地方,建筑物应该怎样布局、周围环境对建筑有何影响。因此,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都希望将园址选在天然的山水形胜之处,或者至少在有山连脉、有水通源的地方,这样比较容易取得融汇于“天然”的效果。当然,有时候客观条件并不那么理想,有些园址不得不座基在地域环境和造园条件较差,甚至是被认为很不适宜造园的地方。这时候造园家们就要综合考虑地理、气候、人文等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具体的座基情况,因势利导、摈弃弊处、随形得景地进行其创作。我国的堪舆学中对宅院的选址早有详尽的论述,即使有不合时宜的地方,也有相应的补救和破解之法。
  在中国古代陵寝、古典园林相地选址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地形地貌的有利因素,经过别具匠心的构思立意,把山石、流水、植物、建筑等有机组合,使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协调一致。例如清东陵沿燕山余脉而建,北以昌瑞山为后靠,南以金星山为照山,西侧以黄花山为右弼,东侧以鹰飞倒仰山为左辅,西侧西大河与东边马兰河东西夹流,保护着这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中国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更是借水乡之优势,以水人园,辅以合适的地形或天然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充分体现了院中有四季,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中国人在艺术作品中表现意境,而在园林、建筑中能够品味意境,这与“得体合宜”的原则是分不开的。
  
  以巧于因借、师法自然为至法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无限与有限的统一,但偏重无限。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就是利用有限的空间,“巧于因借”,把大自然的风、光、日、月等融入人造环境中,让观赏者在有限的时空内体会到无限的时空变幻的丰富性,使人感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园冶》中的“巧于因借”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因”是讲园内,即改造加工的园址条件,而“借”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能够被借的景观要素既包括山林湖海、亭台楼榭等实景,又包括自然界的日光月华、春来秋往、风潇雨霏、云烟雾霭等虚景,“借”的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古寺凌空的胜景、绿油油的田野之趣,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为我所用。这样,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随机因借,就能做到得体合宜。
  师法自然,是以大自然为师加以学习的意思,这是中国艺术遵循的基本原则。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园中的建筑、植被、造景各要素的布局要合乎自然。人造山与水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相互依存的规律,如峰、涧、水、桥组合常常是自然景观的等比缩小组合,这样既尊重了自然,又符合人的审美需求。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要合乎自然规律。传统园林中的假山多以太湖石堆砌而成,原本太湖石本身嶙峋多变的形状就符合山的特点,加之人工堆砌时按照天然岩石文脉衔接,减少 了人工痕迹,自然就像天然形成的了。水体常作迂回曲折、宽窄变化、深浅起伏状,以显示庭院幽深雅致,烘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喜阴喜阳、耐寒喜温各有其所,以及乔灌木错杂相间,充分体现人在画中游、园中有四季的“意境”。
  
  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观
  
  中华美学是一个极富生命力和潜力的精神生态系统,它关注的焦点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深层结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古典美学认为,艺术美的奥秘在于主体情思与客体景物的交融合一,在于人内在的生命力搏动与外在自然界生机活力的情感统一,在于艺术家全身心之“气”与宇宙天地间生生不息之“元气”的相交合一。中国古代艺术不是主体去反映客体,而是审美主体客体的交融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观点也体现了我国堪舆学(即风水学)的宗旨。中国风水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天地人合一。任何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人生存的本能,在自然威胁人生存的时候,我们的先哲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实践和感悟建立了人与自然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理念。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恰是风水学的人与自然,即“天人合一”的原则。依此为指导排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感应,并指导人如何按这些感应解决建筑的选址及建造,这在我国现存古城镇、古建筑、园林、民居及帝王陵寝中充分得到印证。从而创造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筑形式及建筑园林景观,如现存南方古村落的选址大多是山环水抱,背山面水。这样的选择实质是模仿人与自然的天然关系,象天法地,师法自然。山环水抱,象征了母亲怀抱婴儿的姿态。这个状态可以说是人们选择环境的原始因素。
  人们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之后,必然进入精神层面的追求。正因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人们才能够有实力、有精力丰富精神生活,也正是在这时我们才有时间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她依然是我们要继承和传承下去的精神财富。这一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五千年文明的延续。(作者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0904057)
其他文献
广西高职教育与东盟师资合作、交流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广西与东盟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渗透,提高广西高职教育国际竞争
[摘要]做好舆情信息工作意义重大。就高校舆情信息工作而言,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抓调查研究,并把调研工作制度化;二是抓网络建设,畅通舆情信息汇集渠道,扩大舆情信息涵盖范围;三是抓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舆情信息工作机制,为舆情信息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舆情信息调查研究网络制度    舆情信息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党的
工资收入分配是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以工资收入分配本身衡量分配公平与否,政府在工资收入分配上,要从全局的视角考虑,统筹设计,在解决中国的资源分配和财富分配的框架下考虑工资的收入分配,进而形成财富和资源分配的新机制。在具体操作上各项措施共同发力,整体推进。    深化工资收入分配改革,既要解决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也要通过再分配对收入差距进行有力、有效地调节。同时在工资收入分配环节上
期刊
公共图书馆担当着发展全民阅读、培养公众阅读意识等方面的责任。为更好地履职,公共图书馆应在数字阅读与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采取加大投入丰富资源、完善设施创优环境、
当前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巨大发展与变化,以及众多国际明星建筑师的参与,反映了北京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城市正深刻地在经济全球化中发生着激变.
【摘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核心和新的生长点。新时代语境下,社会生活本质以本真、本体、本源的价值诉求方式,体现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生活的新的增长点,仍具有普遍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实践本质 社会生活 当代价值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当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对它有真切的认识和把握。理论话语的冲突、历史与现实的
【摘要】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唯一的,即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又是多层次的,包含哲学、经济学、政治制度等方面。  【关键词】社会建设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把我国的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以及社会的全面转型,各种新兴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对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现实挑战。这迫切需要将社会体制改革提升到'主导性改革
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外国传教士把马克思的理论作为一种“安民新学”介绍入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开始零星传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样传
[摘要]基本养老保险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三峡移民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解决他们的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只有把握了这些新情况,才能搞好三峡库区移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关键词]三峡库区移民养老保险措施    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而三峡移民因为三峡工程的修建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