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泣亦如诉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789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童养媳是中国传统社会饱受封建包办婚姻压迫的女性群体之一。它源于北宋,历经数百年发展演变,在近代时期达到顶峰。旧时地位卑下的女性由于封建纲常体系的制约,无处申诉衷肠,而身如敝屣的童养媳尤为甚之。民谣这种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朗朗上口,成为她们牛马境遇和压抑情感的独特表达。它形态万千,不拘一格,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传,为我们进行童养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和载体。
  关键词: 中国 童养媳 民间歌谣 悲苦歌吟
  “小白菜,泪汪汪,从小没了爹和娘。童养媳,苦难讲,就怕逼着去拜堂。半夜里,秋风凉,望着月亮哭断肠。小白菜,泪汪汪,苦水比那溪水长,比那溪水长。”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是电视剧连续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片尾曲,它描述的是童养媳苦楚无助的生活境遇,其中命运多舛的主人公小白菜就是清末家喻户晓的童养媳。
  童养媳是指由婆家领养女婴、幼女、少女,待到成年、法定年龄或习惯婚龄便正式结婚的女性。它是一种形式落后的封建包办婚姻,严重违背广大女性婚姻自主意志,并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的落后性。同时,部分童养婚还具有买卖婚姻的性质。然而童养媳婚姻最遭人诟病的莫过于它的剥削性:童幼过门,稍能操作后便要承担极其繁重的家务劳动,却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同时还要忍受惨无人道的家庭虐待,成为纯粹的劳动和生育的工具。这应是大众对童养媳婚姻所贴下的第一标签。
  童养媳这一事物的出现由来已久。纵观中国整个封建时代,对童养媳的关注尤以文学领域较突出。不少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都有童养媳元素,毕竟苦难是最好的创作素材,例如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为著名的以童养媳(窦娥被卖作童养媳)为题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当中,除了戏剧之外,还有卷帙浩繁的歌谣、小说、回忆录、传记、文集、日记、见闻录等等均有关于童养媳的描述。本文就以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谣为素材,研究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阶段的童养媳。
  一、从民间歌谣看中国童养媳的普遍性
  童养媳婚姻在清代已颇为流行,“清代全国有童养媳记载的州县厅有561个,约占全国州县厅总数的32.54%”。其中含直隶、奉天、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20个省份。清末民初,童养媳这种由贫困触发的封建包办婚姻也在这一时期走进了它的“黄金时代”。从民国时期童养媳存在地域来看,范围更广阔,大有席卷全国之势。以《中国歌谣集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两部资料来看,童养媳为题的民间歌谣已然遍布中国绝大多数地区。
  (一)童养媳存在地域的广泛性
  除上述20个省份有童养媳分布之外,还有——
  新疆地区:
  巴里坤小曲子
  小奴我担水上南的坡,大路上迎着了娘家的哥,娘家的哥,公公骂的是不中的用,婆婆骂的是吃得多,吃得多。
  路边的石台请你的坐,有几句冤屈话儿对你说,对你说,大伯子过来筐把廓,女婿子过来鞭子戳,鞭子戳。
  你去了给俺的爹娘的说,他们有没有给我寻下个好公婆,好公婆,小叔子过来就踢给一脚,小姑子过来就拧耳朵,拧耳朵。
  人家的公婆贤良的多,奴家的公婆就太可恶,太可恶,这一家人不抬承我,我这样的人难得活,难得活。
  ……
  锅又大来水又多,柴火湿的架不着,架不着,河东的鸭子河西落,落了个三十年变成一只鹅,变成一只鹅。
  青海地区:
  童养媳诉苦
  东方动了城门开,十六岁的童养媳担水来;出了城门杨家滩,滩儿上遇见了娘家的哥。
  叫一声大哥你站一站,听妹妹说两句难心的话;话没出口眼泪淌呀,小冤家活人孽障大哟。
  婆家里出名的有钱汉,家儿里没招个打工汉,里头外前的我一个人呀,你看我小冤家难不难哟?
  上河里担水路儿远,下河里担水烂泥滩,烂过我的花鞋还罢了呀,烂过罗裙是活杀了哟。
  ……
  我大大听见是忧累死,我阿妈听见是心疼着死;叫一声大哥你注意定呀,不然时我小冤家孽障死哟!
  内蒙古地区:
  受苦难数我们童养媳
  叫了一声天来哭了一声地,受苦难数我们童养媳。
  沙梁上菅草长不高,从小就把婆家找。
  走时候脸巴巴挺克稀,一年就瘦成一张皮。
  十一岁进了婆家的门,当牛做马不成人。
  烧爆滚水上下两颗米,人家吃稠我吃稀。
  二岁岁马驹驹没了娘,童养媳妇有婆活阎王。
  数九天穿的一条单裤裤,做营生冻坏了腿肚肚。
  二不溜溜酸粥辣角菜,十几年童养媳折磨坏。
  白马带了一根黑缰绳,没办法才成了人家人。
  说起童养媳我肉眼眼抖,不估划还活在个人里头。
  ……
  三天好来两天歹,斯斯然然过不来。
  铺上麦滑子枕砖头,仔细盘算没活头。
  上海地区:
  童养媳
  童养媳,
  年纪小,
  只为爹娘穷,
  想把公婆靠。
  临去时候娘说道,
  公婆就是亲爷娘,
  勿要惹他生气恼。
  奴奴虽然年纪小,
  听仔格种伤心话,
  心里难过泪暗抛。
  童养媳,
  过门了,
  公公面孔还和平,
  看看婆婆就像老鼠见仔猫。
  ……
  婆婆呀你也有女儿为啥爱若金和宝,
  看得人家女儿性命不如狗和猫。
  察哈尔地区:   别当童养媳
  为人别当童养媳,
  童养媳不如狗臭屁。
  婆婆打来公公踢,
  嘿呀哟,
  整天哭啼啼。
  从以上歌谣可以看出,童养媳的流行地域不仅局限于人口密集的东中部地区,更是延伸到了大陆内部,以致偏远的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均有发现。童养媳婚姻存在地域的广泛性可见一斑。
  (二)童养媳流行群体的集中性
  笔者经研究发现,中国童养媳流行程度较高的地域主要有台湾、福建、广东和江西等,不少专著和论文对此已有初步论述。然而上述四个地区的共同之处在于聚居着大量客家人,一个童养媳婚姻高度普及的汉族分支。“据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在客家地区进行的调查表明,在那些地区60岁以上的已婚妇女中,童养媳占据了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甚至接近五分之四的高比例。一般家庭将自己刚出世的女孩卖给或送给别家做童养媳,而自己又从别人那里抱来女孩作为自己的童养媳。”客家,这个带有显著山区特征的汉族分支有着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无事不成歌,无处不唱歌”的山歌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童养媳婚姻也恰如其分的有不少反映。有首客家五句板歌是“童养媳”悲剧的真实写照:“对岁离娘卖畀人,六岁打柴受苦辛,七岁落田学耕种,九岁挑担有时停,目汁洗面汗洗身。”
  江西客家,出自红军女战士张桂清之口的《童养媳苦情歌》:
  哎呀嘞——
  世间受苦是女人,
  做人媳妇真苦情,
  有苦就要哇一哇,
  大家都是过来人。
  我的爷娘会偏心,
  女儿恁小去嫁人,
  碰到家婆狠心的,
  打打骂骂唔当人。
  ……
  骂得多来会发烧,
  驳他一句跳得高,
  挖你一个骨凿古,
  脑盖壳上五个包。
  广东客家,出自红军女战士李素娇之口的《童养媳自叹》:
  做人心舅系凄凉,朝晨做到日落岗,
  着嘅蜻蜓吊草蜢,食嘅粥水小菜汤。
  做人心舅系凄凉,天寒地冻早起床。
  富婆高床享清福,单单哭坏心舅娘。
  做人心舅系凄凉,做死无人来思量。
  有病有痛无人看,任拖任拉考命长。
  为何涯丢咁凄凉,长年累月受风霜,
  皆因富人心毒狠,租谷高来利又长。
  闽台客家:
  童养媳自怨
  一把白扇画兰花,可怜受怪我赛花;
  父母双亲家贫困,没法将我卖马家。
  二把白扇画石榴,赛花想起目榟流;
  七岁卖做媳妇仔,挨打受骂像马牛。
  三把白扇画莲花,可怜心狠我台家;
  迫我上山割柴草,腹老空空担回家。
  ……
  十把白扇画杜鹃,赛花日夜好心伤;
  赛花虽活不如死,魂魄能转我家乡。
  (三)童养媳流行民族的多样性
  童养媳的流行不仅仅是汉民族的婚嫁选择,同样也见于一些少数民族。
  壮族:
  童养媳
  1.嫁去石山背
  妹啊妹,嫁去石山背,哥哥骑马去接妹,家公家婆不给回,扯去罗裙抹眼泪。
  2.舂大碓
  妹啊妹,舂大碓,舂不起,等娘回,娘在江边洗韭菜。菜也流,水也流,流到江边看牯牛,牯牛不吃江边草,一棍打死臭丫头。
  回族:
  童养媳
  鸡娃子叫鸣城门开呀啊哈,十八岁的姐儿担了个水来呀。十八岁的姐儿担了个水来呀。
  土家族:
  童养媳
  站起没得桌子高嘛,哥嫂嫂嘛哟得儿喂,
  睡在铺上屙泡尿哎,哥嫂嫂嘛哟得儿喂,
  睡起才没得板凳长哎,我奴的心肝舍我的小情郎。
  打湿了我的花衣裳哎,我奴的心肝舍我的小情郎。
  瑶族:
  受苦莫过童养媳
  做辫做围娘乖女,
  做髻做鬓童养媳,
  吃人茶饭受人管,
  受苦莫过童养媳——
  还在爷娘屋,腰带缠过两三层,嫁到恶人屋,半路见藤缠三根。
  还在爷娘屋,头上擦油又插花;嫁到恶人屋,一根竹签把发插。
  还在爷娘屋,娘蒸糯饭女先尝;嫁到恶人屋,双甑蒸饭只闻香。
  ……
  还在爷娘屋,女是爷娘心头肉,嫁到恶人屋,贱如狗屎任人丢!
  二、童养媳的家庭生活
  送养童养媳的家庭绝大多数是濒于破产边缘的贫农之家,而抱养童养媳的家庭多是有些许经济自立能力的小户之家,这种经济地位的不对等性使童养媳婚姻具有部分买卖婚姻的性质,也是造成婚后童养媳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再加上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绝大部分童养媳的家庭生活不外乎是:卑微的家庭地位,繁重的家务、农业劳作;粗糙的饮食穿着;随时可能的打骂虐待;压抑怯弱的精神状态等。如遭逢恶公婆,轻则伤残,重则性命难保。
  例如:
  童养媳
  童养媳,真是难,
  吃在后,干在前。
  婆婆瞪瞪眼,吓得浑身打颤颤。
  女婿跺跺脚,吓得无处躲。
  人前不能站,站到粪堆前。
  怀集童养媳民歌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童媳甚艰难,
  早早起床还怕晏,梳罢头发入厨间。
  厨间有个冬瓜仔,问声爹娘煮或蒸?
  爹说要蒸娘要煮,顺得爹来逆娘意。
  大把抓盐又说淡,指甲挑盐又话咸。
  三朝打断三条棍,四朝跪烂四条裙子。   左亦难来右亦难,不如舍命落阴间。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童养媳百般难,
  三更半夜要起身,梳完头发入山间,
  跟着月亮去打柴,顶着烈日上高山,
  ……
  左亦难来右亦难,不如舍命落阴间。
  童养媳
  青青菜开花几骨嘟,
  七八岁给人揍媳妇。
  婆婆打,公公骂,
  一天三遍到不了黑下。
  浑身没块囫囵皮,
  倒不如,
  掉到那河里淹杀了吧!
  捞出来,水淋淋,
  该干啥还得去干啥。
  ……
  要是再敢偷懒抹滑儿,
  保管打得你喊爹叫妈!
  三棍两棍打把杀,
  乱葬岗子是你家。
  三、童养媳的抗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即便是卑贱的童养媳也不例外。但可以预见的是旧时代见识浅显、势单力薄的童养媳无论是反抗的途径还是力度都颇为有限。往往只能祈求神明、暗自怨骂、逃跑或诉诸家人,走投无路者持轻生之念亦有之。
  祈求神明:
  童养媳苦难当
  黄枝子,个个黄,吃剩饭,喝残汤。天色朦胧做到暗,动不动钻子钻,家娘恶似家虎狼。让伥童养媳好春光。童养媳,苦难当。坐灶角,睡牛房。还骂“懒尸”蛀米蝗。动不动火铲烫,保佑虎狼快快死,让涯童养媳好春光。
  私奔逃跑:
  童养媳诉苦歌
  对面山上情哥哥,我愿嫁你没啥说;
  可恨爹娘不长心,早早定下娃娃亲。
  哥哥哪里得知情,定亲那年未成人;
  爹妈想得财和礼,逼我快进人家门。
  进门看见他那样,十天不吃肚子胀;
  愣头愣脑不像人,站着就像狗木墩。
  ……
  不嫁情哥心不甘,吃糠咽菜我情愿;
  今夜咱俩就动身,跑到天边去成亲。
  诉诸家人:
  苦童养媳
  奴在后园薅青棵,抬头得见娘家哥。哥啊,娘家哥哥来到唠,搬个板凳给哥坐,我对哥哥讲苦处:往年在家做老奴,小妹哥哥哎,一天把油头三遍梳,一天把小脚三遍裹,到婆家来,几天不把油头梳,几天不把小脚裹,裹脚头子搭拉顺地拖啊。清早起来烧焊锅啊,小妹哥哥哎,开开大门担担水,开开后门抱柴火,锅又大,柴火潮,实实在在烧不着啊。大伯子吃了要赶集,小叔子吃了要念书,放牛子又催饭可好,大锹把又讲肚子饿,一天挨公婆三遍打,小妹哥哥哎,再缓三天不接我啊,看你下回接哪个啊!
  轻生:
  童养媳妇门前站
  童养媳妇门前占,远望高山泪成线,儿在火炕诉苦情,不知爹娘可听见?
  婆婆是个狐狸精,公公是个王八蛋,买俺来家当牛马,成天拉着磨杆转。
  下田锄地日头落,头顶星星把水担,哄着丈夫洗尿布,拾草剜菜爬高山。
  狠心公婆打骂我,饿肚常把泪水咽,爹娘若不赶紧赎,麻绳送我上阴间。
  四、童养媳的解放与消亡
  活跃在近代时期的政权形形色色,“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几无例外的是,对革除旧式的落后婚姻纷纷徒呼奈何,新式婚姻的提倡与推广任重而道远。唯一成效显著的是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红色政权,从中央苏区到陕甘宁边区,在婚姻自主和妇女解放方面都做出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大量的旧式婚姻被革除,婚姻自由得以真正实现。广大女性先后打破了婚姻枷锁,生产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的翌年,《中升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禁止童养媳”,以法律规范保障广大童养媳的切身权益,彻底割裂了旧式包办婚姻的束缚,童养媳这一事物才正式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童养媳
  正月梅花雪里开,想起从前吾真伤悲。吾七岁做了童养媳,从此父母要分开。
  二月里杏花开园中,公婆对我是多凶,我做牛做马还勿跑,挨打挨骂要难过春冬。
  三月里桃花开得红,吾牵牛牵到山腰里,牛儿撒欢跑得无影踪,伲丈夫打得吾浑身痛。
  ……
  十二月里腊梅开,从此跳出火坑来,我今依法离了婚,另找对象谈恋爱。
  十三个月里唱停当,姐姐妹妹听我讲,大家要拥护婚姻法,人民政府把腰撑。
  参考文献:
  [1]张纪忠,胡爱生编.歌典上[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M].商务印书馆,2000.
  [3]陈建生.巴里坤小曲子[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
  [4]尼尼编.察哈尔省民歌新编[M].察哈尔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50.
  [5]商壁.桂俗风谣[M].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6]杨玉经.回族宴席曲荟萃[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7]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编.太阳出来喜洋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音乐曲集[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8]苏胜兴.瑶族民歌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9]童银舫编.慈溪民间歌谣集[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10]赵金昭.洛阳传统儿歌游戏[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11]董文斌编.济南老民谣集锦[M].济南人民出版社,2013.
  [12]杨石珊.华阳民歌民谣[M].作家出版社,2011.
  [13]安徽省群众艺术馆编.安徽民间音乐第3集[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14]王占文.流转千年的歌舞[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系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器乐教学,是在课堂里用乐器演奏和表现音乐的一种形式,陶笛作为课堂乐器进入小学中段的音乐课堂,用于帮助学生提高音准,提高音乐素养。本文从陶笛学习习惯的培养、陶笛练习方法、课堂实例等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关键词: 陶笛 小学中段 音乐学习  一、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器乐教
摘 要: 以“同伴互助学习现状”为研究主题,通过对残疾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发现,多数残疾大学生对同伴互助学习持肯定态度,存在残疾程度和学习成绩差异;影响同伴互助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元的;对互助学习的期待呈现出性别、年龄、学科和残疾程度的差异。据此提出打造互助学习平台,营造互助学习氛围;发挥教师导向作用,促进互助学习推行;坚持助学主体地位,落实互助学习策略等发展路径。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 同
摘 要: 为改变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的“纸上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依托,以现代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合理能力结构模型为导向,将“结构模型设计”纳入常态化的教学课程,在学生中从践行纸质结构设计进入“实战演练”的教学实践环节。该实践课程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最终形成了教学与竞赛衔接、教赛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土木工程 能力结构模
摘 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随着国内高校的发展,部分高校在异地设立研究院。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分析了高校异地研究院建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就高校异地研究院建设的模式与路径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指导、企业提供及时的市场需求、高等院校提供智力与人才保障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异地研究院 建設模式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高
摘 要: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面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根据职业学校学情,以“4335”建模框架为指导,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模本材料,探究小说教学职场化建模设计,做到语文知识深度移植职场背景,语文素养凸显模拟职场实训。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小说教学 职场化 建模设计  教学模式产生于相应的教学理念中,体现着一定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不同程度地展现出人们对相关教学理论的理解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人工智能逐渐普及化、生产化、日常化,而将其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写作与新闻传播领域更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探讨人工智能写作的必然性与其带来的社会性伦理问题,并解释和探寻此问题所导致的社会恐惧现象,并以恐怖谷理论来解释其中的深层恐慌的原因。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写作 恐怖谷效应 社会恐慌 伦理  一、引文  随着现代社会
摘 要: 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以课外活动为“切点”,多形式强化德育教育;以社会实践为“活水”,多角度内化德育教育。确立以“快乐教育,快乐德育”为抓手的德育教育特色体系,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参与创设 和谐资源 精细化管理 丰富活动 阳光课程  我校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德育校本课程建构与学校特色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
摘 要: 为加强师德师风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1月2日,受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委托,“2016年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吉林省培训班”在吉林师范大学长春校区开班。为师者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要有人格魅力和爱心,要言传身教、表里如一,时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自己。良心教书,点亮教育人生。此次培训会弘扬师德风范,提升师德修养,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会青年教师感悟甚深,
摘 要: 宋元南戏在情节设置上具有普遍的倾向——即经常采用“大团圆”的模式来结束整部戏曲。本文通过对比三种南戏,分析其“大团圆”结局的叙事逻辑和发展演变,认为戏曲的大团圆结局既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受到舞台演出这种传播方式的影响,一方面它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取向,另外也展示了观众的心理诉求,更是艺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宋元南戏 “大团圆”结局 叙事逻辑  南戏,一般认为是南
摘 要: 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是一首悼亡林肯总统的经典之作。在分析此诗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结合酒神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原型及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阐述的悲剧实质和悲剧快感的来源这两个方面,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悲剧之美。  关键词: 《啊,船长,我的船长!》 酒神精神 悲剧快感  尼采的艺术观集中反映在他的首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他早期的思想明显受到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