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的院前急诊护理办法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办法。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8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均分成两组每组69例患者,一组作为观察组在入院之前接受急诊护理,一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入院之前没有接受急诊护理。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之后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和对照组相同的治疗的基础上,在入院之前接受急诊护理。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的比率以及进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比率。
  结果:经过抢救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有63例占91.3%转入普通的内科病房继续接受治疗,有6例患者占8.7%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没有患者死亡,抢救的有效率达到100%。对中组的患者有42例患者占60.87%转入普通的内科病房继续接受治疗,有21例患者占30.44%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有6例患者占8.7%因抢救无效死亡,抢救的有效率为91.3%。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
  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之前进行急诊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抢救效果,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极可能大的保证,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6-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阻塞引起的持久性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的现象,患者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胸部剧痛、急性循环功能发生障碍、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是重度冠心病的一种,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可能会使其直接死亡,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之前进行有效的急诊护理,对于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在此将我院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基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0年到2012年收治的1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82例,女性患者有56例,患者年龄最小的为47岁,最大的为76岁,平均年龄为60.2岁。对于观察组的69例患者是在入院前通过救护车接回医院,在入院之前均进行了急诊护理。对照组的69例患者是自行入院或者是转诊入院,在入院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急诊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等方面都基本相似,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均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对其进行静卧和舒缓情绪等指导,医护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均对其进行专业的护理,包括给患者注射镇定和减痛的药物,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采用氧袋对其供氧,有效减缓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防止心肌发生大面积的死亡,医护工作人员还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使患者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医护人员协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判断,评估完之后根据病情给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有效的扩张血管壁,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让患者保持平卧不动或者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保持半平卧。熟练快速的建立患者的静脉通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猝死比率,防止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由于是家人自行送到医院,往往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家人面对病人本身紧张更没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在入院时一般都表情狰狞。在送往医院过程中患者由于经常翻动,增大了心肌的耗氧量,是患者的心肌坏死的面积增大。
  对于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立马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抢救措施,手术之后医护工作人员密切的监控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以及呼吸情况,并且加强患者的护理循环频率[2]。同时医护工作人员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以及心理疏导。
  1.3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经过抢救转入普通内科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以及死亡的情况,对统计得到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如果得到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抢救之后观察组69例患者有63例占91.3%转入普通的内科病房继续接受治疗,有6例患者占8.7%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没有患者死亡抢救的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69例患者,有42例占60.87%转入普通的内科病房继续接受治疗,有21例患者占30.44%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有6例患者占8.7%因抢救无效死亡,抢救的有效率为91.3%。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到P<0.05,这说明两组患者的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目前中老年中发病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病急促、患者的病情恶化快,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患者的死亡率会十分的高,对进行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入院前的急诊护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避免患者由于心率功能出现异常、心力衰竭等引发休克,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有效率,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急诊护理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对于急诊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当高,患者需要具有职业胜任能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熟练迅速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患者使用适当的药物,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疼痛,同时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能够以一颗平和的心态面对病情。
  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比率在不断的上升,如何做好该类疾病的救治成为了现在医学上一项重要的任务。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对于提高救治的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入院之前的临床护理在该类疾病的抢救中就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到对患者进行入院前的急诊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的可能,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入院之后的抢救效果,抢救过程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和死亡的比率都得到极大的降低[3]。同时,这种方法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以一颗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总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的急诊护理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邓英.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12):150—151
  [2]李文娟,唐刚,常娟.心理治疗在老年心肌梗死护理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5):427—438
  [3]述桂.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重要生命体征的监测与观察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102—10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9例,治疗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给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  结果:治疗组49例患者经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后病情稳定均顺利出院,对照组有45例患者顺利出院,4例患者因治疗无效死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治疗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于患者给予护理,分析其临床优质护理结果。  结果: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患者各评价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分析其心理状况,施以积极、恰当的护理干预,以树立患者的信心,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优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内科患者日间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针对本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间,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增加护理力度,注重护患交流,在了解病人病情和需求的前提下,展开具体的护理流程。  结果:所有住院患者均得到了有效护理,未出现护理安全隐患。  结论:本次护理研究有效的分析了日间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通过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ICU危重症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ICU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18例患者康复出院,12例患者的病情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缓解,2例患者由于多种原因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能够有效的改善和缓解患者严重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的生
期刊
摘要:高血压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疾病之一。老年群体死亡中,因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概率相对较高,而高血压是产生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病因,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与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社会压力等方面息息相关。  关键词: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9.44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护理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一名妇产科护士,不仅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为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综合的整体护理,达到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妇产综合护理有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2-02 
期刊
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高,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当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健康追求的期望值存在偏差时,将会诱发一些医疗纠纷,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  方法:妇产科是医疗风险的高危科室,更是医疗纠纷的好发科室,通过制定管理标准,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规范妇产科护理行为。  关键词: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妇产科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期刊
摘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能有效地缓解或解除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脏瓣膜成形术的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技巧要求高、心肌缺血时间长,因而手术风险大、手术病死率可达5%~11%[1]。我院于2013年6月行冠状动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护理。  方法:对189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结果: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5-02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
期刊
摘要:产褥期是产妇的心理转换时期,为了能顺利而科学的渡过产褥期,更好的完成产后的恢复,产妇要在产褥期这段时间里,注意生理和心理的调整和适应,科学调养以促进产后恢复健康。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9-02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是产妇的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