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成长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in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作家蒙田曾说:“真正有知识的人的成长过程,就像麦穗的成长过程。麦穗空的时候,麦子长得很快,麦穗骄傲地高高昂起。但是,麦穗成熟饱满时,它们开始谦虚,垂下麦芒。”蒙田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究自己内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用30年时间完成了一部著作《随笔集》,它至今还温暖着世界各地的读者的心灵。
  另一位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他用一生的时间写了一部10万字的著作《品格论》。1688年,《品格论》首次出版后,以后每一年都在重版。拉布吕耶尔不撒谎,每个字都有分量,直指世道人心。比如:“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总是首先抱怨没有时间,因为他把时间都耗费在穿、吃、睡和聊天上,去考虑该做什么,而只是什么也不去做。”
  晚年的列夫·托尔斯泰,已经著作等身,还在苦苦追索人生的意义,《复活》是他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曹雪芹,倾其一生的精力完成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一代又一代读者受惠于他的心灵泽被,对他这个人却知之甚少。
  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是他们勤奋好学的阅读史,是他们一丝不苟的创作史,也是他们美好心灵的成长史,他们的故事给了成长中的我很好的启迪。
  生活瞬息万变,你习以为常的某些品质,会在刹那间,用最强烈的方式突显出来,改变你的命运。
  有一种教育叫言传身教
  小时候,我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不仅不听父母的话,还喜欢跟父母唱反调。为了让我改掉这个缺点,达到父母的要求——“听父母的话,并牢记在心,然后出色地去完成它”,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德国。
  在德国一个繁忙的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在工作,他要去为一列缓缓驶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另一个方向驶进车站。如果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一定会撞在一起。
  这时,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是抢救儿子,还是扳道岔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与此同时,他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另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
  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曾经面临车毁人亡的危险;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躲过了一劫。火车轰鸣着驶过去,孩子丝毫未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这里路过的摄影记者拍了下来。
  不久之后,德国一家电视台举办了一个活动——“十秒钟惊险镜头”,出高薪征集一些摄影作品。该活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这个摄影记者的作品《卧倒》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这组获奖作品在电视上播出的时候,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巨大的情绪波动——等待、好奇、议论纷纷……每个人的神情都那么专注,每一张脸庞都写满了期待,每一双眼睛里都饱含热泪……毫不夸张地说,在那短短的10秒钟之后,德国足足肃静了10分钟。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后来,经过主持人的讲解,人们才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忠于职守,从来没有耽误工作。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兒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说,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诉儿子:“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但在生死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就是他在跟父亲玩儿打仗游戏时,唯一能听懂的父亲的命令,也是他做得最出色的一个动作。
  故事中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没误工过一秒钟。他教会孩子的保命动作“卧倒”,本质上就是这个优点的体现——即使是一个弱智的孩子,也能从父亲最简单的言传身教中,学会父亲最优秀的品质。
  听完这个故事,我被震住了。首先,那个父亲在紧急关头的选择,相信世界上没有几个父亲能在那样危急的时刻做出他那样的选择。其次,那个孩子在那样危急的时刻,乖乖地服从父亲的命令——当然,你也许会说那个孩子是个弱智儿童,他只会那样做。然而,正是父亲教给他的这个最简单的动作挽救了他的生命。这也就应验了他父亲说的那句话“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他做到了,并且做得非常出色。
  从那以后,我不再抗拒父母的“命令”,接受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出色地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后来,我圆满地完成父母交给我的任务——考上大学,自食其力,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听父母的话,并牢记在心,然后出色地去完成它。”这句话听上去很平常,然而,真正能做到并一生去贯彻的孩子有多少?
  我常常听我的学生说,每天回家后,父母就嘱咐他们不要上网,不要玩儿游戏,要看书,认真写作业。可是,他们的父母却时时刻刻玩儿着手机……学生对我抱怨:“老师,我在爸妈眼中还不如一部手机呢!”
  有的父母反复强调孩子一定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是他们自己是否做到对年老的父母和颜悦色了呢?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己却沉浸在韩剧的剧情中,陶醉在网络游戏里,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我曾无数次听到家长这么教育孩子:爸爸妈妈小时候没好好读书,现在没出息;希望你好好学习,完成爸爸妈妈上大学的心愿……有个笑话就是讽刺这类家长的:孩子成绩不好,家长骂孩子笨。殊不知,世上的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第三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育出小鸟,要它使劲飞。
  实际上,这些父母忽视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以身作则,孩子们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健康成长。
  有一种成长叫积淀
  成长是一种特殊的经历。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咸等味道,走过了坎坷不平、泥泞不堪的小道,看惯了风生云起、潮涨潮落……我们这才发现,成长是要以痛苦为代价才换来的。就像拔节的竹子,就像蜕变的蚕蛹。唯有经历这些,我们才会破茧成蝶,成就辉煌的人生。上小学六年级的我参加了一次钢琴比赛,那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比赛那天,我胸有成竹地坐在那儿,左看看右望望,心情特别迫切,真希望快一点儿轮到我,让我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突然,我听到主持人叫了我的名字,我像一片云一样,一下子就飞上舞台,走到钢琴前,朝台下的观众和评委鞠了一躬,坐下来深吸了一口气,让激动、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在观众期待的目光注视下,我从容不迫地弹奏起来……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在我指间流淌,欢快的曲子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我陶醉了……我想象着自己捧着奖杯,站在舞台上频频向观众挥手;想象着自己回家后,父母喜笑颜开的样子,他们一个劲儿地夸我;想象着同学们围着自己,向我投来羡慕的眼神……想到这儿,我有点儿得意忘形了,平时弹得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曲子,居然因为我的不够专注而变得不再那样流畅了。当我弹到高潮部分时,我紧张到了极点。我灵巧的手指变得僵硬起来,手背上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弹出来的音符几乎是一个个蹦出来的,就像我的手指那样僵硬,没有情感。
  台下的观众发出一片嘘声,我就像从希望的云端重重地摔到了地上。演奏结束了,我流着眼泪沮丧地走下了舞台……鲜花没有了,掌声没有了,当初那个自信的小男孩也不见了!
  回到家,我用丝绒布将钢琴盖上,将琴谱扔进了抽屉,倒在床上蒙着被子呜咽着……
  不知过了多久,爸爸走进我的房间,掀开蒙在我头上的被子,抚摸着我的额头,笑着说:“孩子,哭过了,就不要再去想它了。这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未来,你还要经历更多更严峻的考验,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退一步来说,这次比赛只是一个意外。在爸爸眼中,你是最棒的,你的琴声是最动听的!别灰心,你再为我弹一次吧!”我坐到琴凳上慢慢地弹了起来,美妙的旋律回荡在屋内。一曲终了,从我身后传来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我回头一看,爸爸手捧鲜花向我走来。我迎过去,接过鲜花。忽然,两行热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这次比赛虽然意外失利,我却收获了爸爸的鼓励。
  哭过之后,笑容会更灿烂;失败过,成功才会显得更加可贵。当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捡拾往事的片片落叶时,我才发现,这次比赛的经历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成长中的积淀,为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有一种阅读叫品味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良师益友。其中,书就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之一。我们常常听人们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终生学习的重要性。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阅读,去理解,去品味。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细细品味它,用心去阅读它。
  不管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工作之后,我都保持着阅读这个好习惯。阳光明媚、清风拂面的日子,一本书在手,心与书从容相对,融为一体,宠辱皆忘;夜深人静之时,与书相伴,情感随书中人物的命运起伏,情绪难以自已。
  这样的阅读,会使世界在眼前开阔起来,未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你会更加热爱生活;这样的阅读,会在我们的心田种下爱的种子,使我们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行走自如;这样的阅读,能使人认清自己、找到自我,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抑或面对种种诱惑,都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个劲儿地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难免会错过身边的风景。短暂地停留片刻吧,怀着流连忘返、含英咀华的兴致,下马看花,闲庭信步,用心感受阅读的魅力。
  君不见森林中的树木,生长缓慢的更结实,更有机会成为栋梁之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心灵的成长,需要熏陶,需要积淀,更需要品味。
  [老师登台]
  “三寸粉笔,三尺講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魏靖,小学一级教师,从教以来,且行且尝试,积极实践并努力营造“在笑声中学习”的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稳扎稳打,积极进行培优补差,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魏靖老师上课独具一格,以注重学生为本,课堂教学风格热烈活泼,学生乐学。已逐步形成“愉快教学,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其他文献
春天来了,到处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妈妈说,她要带我到大自然中去“听一听春天的脚步声”。我感到很奇怪,问妈妈:“什么是春天的脚步声呀?”妈妈神秘地说:“待会儿你就知道啦!”  于是,妈妈带我去了颐和园。刚一走进颐和园,我就看到路边种着整齐的柳树,柳梢变成了嫩绿色,小草也都悄悄地钻出了地面。我还闻到了淡淡的花香味儿,再往四周一看,原来很多花儿都开了,有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桃花,还有白色的玉兰花……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儿童文学作家、动漫编剧柯渔叔叔又推出好看的新书——《鱼医生酷酷蓝》啦!  柯渔,是海南省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结业于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高研班,出版有《超级波漫号》《诡异天外岛》《最美昆虫记》等二十多部儿童小说,发行总量达四十多万册。他的作品曾获精神文明建設“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青少年优秀科幻作品大赛优秀奖等。  据了解,《鱼医生酷酷蓝》是柯渔的首部海洋科普童话,作品通过蓝
有人说:父爱无边,犹如一片海洋,既深沉又宽广。是啊,父爱无边,父亲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呵护着我们一路成长。  摔倒时,他不是心疼地过去搀扶起受伤的你,而是对你说:“勇敢点儿,自己爬起来!”生病时,他不是对你嘘寒问暖,而是说:“你长大了,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疾病,自己去医院看病吧!”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吵了起来,吵得不可开交,争得面红耳赤。“你简直就是一个书呆子!”我正在气头上,便脱口而出骂了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