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公元前3千纪晚期,泰国他钦河流域至马来半岛出现了以空三足斝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班考遗址最为典型.该遗址的墓葬根据随葬陶器分为甲、乙两类,代表着不同性质的考古学遗
【机 构】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3千纪晚期,泰国他钦河流域至马来半岛出现了以空三足斝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班考遗址最为典型.该遗址的墓葬根据随葬陶器分为甲、乙两类,代表着不同性质的考古学遗存.从陶器组合关系和器物特征来看,甲类墓葬与岭南地区石峡文化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此时黄河与长江流域的粟作和稻作农业伴随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生活方式和技术体系进入东南亚地区,在此背景下,班考遗址复杂的陶器风格、随葬幼猪、石锛的大量出现以及泰国和大陆东南亚动、植物考古研究等多重证据似乎表明,具有农业特征的新石器文化也进入这一地区.所以班考遗址为探讨泰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大陆东南亚与中国的交流与互动等问题提供了资料.
其他文献
2012~2018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盘龙城遗址各地点历年考古发掘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运用RTK、全站仪等数字化测量仪器对历年发掘区和重要遗迹的三维坐标进行了测量,基
曾侯钟出土于文峰塔M4残墓,由于其铭文并不完整,加之部分文字残泐难辨,因此学界对其关注的不多.本文更正了曾侯钟铭文的阅读顺序,对原释文部分字形如“臧”“呁”等做了订正,
龙游荷花山遗址东区主要为上山文化阶段的遗存,本文基于荷花山遗址东区的地层关系和陶器类型的演变序列,通过与上山文化早、中、晚期典型遗址上山遗址、桥头遗址以及湖西、长
本文对盘龙城陶器制作中的成型、修整和装饰等工艺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运用扫描电镜对盘龙城遗址和郑州商城出土的陶器显微结构和烧成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盘龙城陶器生产技
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等单位对宁波市奉化区下王渡遗址第Ⅲ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初步确认该地点的文化堆积以河姆渡文化遗存和良渚文化
从居址中识别出家户是进行家户考古研究的前提,而家户在居址中的保存状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是聚落模式和居住形式,二是营建工艺和保存环境.因此,在不同地区的居住遗存
陶器成型技术类型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形成了有规律可循的空间分布特征.随后经历了连续的调整和变动,由最初的南北分异,演变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轮制拉坯技术在新月形地带的兴起,再
盘龙城遗址发现的铸铜遗存是讨论盘龙城青铜器产地问题的直接依据.但盘龙城过去被认定的“铸铜遗存”,性质大多存疑,仅有小嘴地点的经过科学检测,且发现多种与铸铜直接相关的
1987年,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中南工业大学桃花岭建筑工地发掘了一座规模较大的竖穴土坑墓.此墓结构特殊,出土珍贵文物50余件,但并未出土墓志.关于此墓的年代,学界尚无定论,墓
西河遗址2008年出土动物包括圆田螺、纹沼螺、鲤鱼、草鱼、青鱼、乌鳢、鳡鱼、鳖科、鸟纲、梅花鹿、麋鹿、猪和竹鼠科等;除猪可能为家养动物外,其余均为野生动物.西河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