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豪门贵族和文化世家,与其他世家所不同的是,安徽合肥西乡的张氏家族,不仅以官宦显世,而且以文化世家闻名遐迩。
充满传奇色彩的合肥张氏家族,涌现出了淮军将领张树声、大清名士张华奎、开明教育家张武龄,还有被称作“最后的大家闺秀”的张家四姐妹,她们个个貌美如花,多才多艺,一人便是一道风景,夫婿也都是人中之龙:大姐张元和,精昆曲,嫁给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顧传玠;二姐张允和,擅诗书格律,嫁给“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大学英语系毕业,后成为名编辑,嫁给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四妹张充和,工诗词、擅书法、会丹青、通音律,嫁给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同时,六个弟弟的成就也丝毫不弱于姐姐、姐夫们,他们中有大学教授、作曲家、记者、指挥家、科学家、校长
张家有一口古井,滋润着张氏家族,来来往往,百年时光,张家人穿过宅院的护城河,穿过历史重地淝水,顺水而下,顶盔掼甲,战马嘶吼,杀到江南;再到居功从仕,施政一地,造福一方;到张家后人承接殷实家产,再次顺水而下,落户江南,卖田办学,育人荫后。合肥张家的文化,如水流动,斯文百年,绵延不断。
张树声:淮军领袖 改革先锋
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生于安徽合肥,廪生出身,清末淮军将领,是地主阶级开明派代表人物。《辞海》中“淮军”条目下,一共列了9个将领,李鸿章为首,张树声位居第二。历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通商事务大臣等职,因战功获清廷“卓勇巴哥鲁”名号。1870年署理山西巡抚,1872年后升漕连总督、江苏巡抚,1872年至1873年署理两江总督,1877年,任两广总督,先后镇压苗民起义多起。1882年,因李鸿章丧母归葬,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时值朝鲜内乱,清政府派张树声援助平乱,加太子少保衔,次年还督两广。1884年11月病逝于广州,谥靖达。著有《张靖达公奏议》8卷,《张靖达公杂著》1卷,《庐阳三贤集》16卷。
[生平]
亢宗之子 家学渊源
合肥张家家境殷实,以耕读传家。张氏自先祖于明朝迁至用公山,历代繁衍,成为影响乡里的大族。据家谱记载:张氏先祖自江西迁合肥之南乡,至张树声一代,已传衍十一世。
1824年,张树声生于安徽合肥,兄弟九人,他排行居长。张树声的父亲张荫榖从少年起就专心苦读,道光、咸丰年间,他作为府学生员,曾三次参加乡试,但都名落孙山,最终决定定放弃科举入仕,将主要精力放在张树声、张树珊等九个儿子的教育上。他白天操持生计,晚上则陪儿子们一起读书,为他们一一讲解教授做人作文之法,至深夜仍然孜孜不倦。与其他家族对于子弟所要求的粗通文墨不同,张荫榖对儿子们的教育极为严格,在诗书礼仪、武术攻略等各方面,他都有较高的要求,让儿子们不敢懈怠。众子在严父训导下,学识皆日渐精进,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长子张村声更是博学冠群。
张树声从小受到良好家学的熏陶,志向高远。离张树声家不远就是周公山,传说为三国风云人物周瑜年轻时读书的地方。张村声幼时就特别崇拜周瑜,常和伙伴们登山游玩,来到山顶周公庙、周公洗砚池等赴,凭吊这位古代文武兼备的英雄。他曾写《过周公瑾墓》的诗中,就有“鼎足功收一炬虹,半壁江山效死忠”之句,抒发了立志报国的情思。
少年时期,张树声刻苦用功,绩学励行,除重点攻读“四书”“五经”外,于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同时学友中甚为杰出,深得学界耆宿的赞赏,语言此子必成气候。
咸丰年间,社会矛盾激烈,内忧外患,天下大乱。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捻军在淮河流域与之遥相呼应,江淮地区土匪、盗贼猖獗横行。合肥西乡民众惶恐不安,父老乡亲经常聚集在张荫榖家中,磋商应对之策。当时,各地有办理团练以自保之举,曾国藩就是在籍办理团练而创建湘军的。于是,张荫榖挺身而出,率先捐出家中存粮数百石,并动员富裕人家出资,贫穷之户合力,招募青年壮勇,亲率村声、树珊、树屏、树槐数子,在周公山下筑堡垒寨,创办团练,以图自保。他们还与周围不远处的大潜山刘铭传、紫蓬山周盛波、周盛传等部团练互相呼应,号为“三山”团练,声势较大。
1852年12月,太平军攻克武汉后,沿江而下,很快席卷皖省,攻占安庆后,继续北进,所到之处,清军望风而逃,不战弃城。在此期间,张家团练多次受清朝官府之命,在本县及六安、霍山、无为等地参与抵抗太平军的战斗。后来,张树声为李鸿章父刑部耶中李文安所招,在庐州一带围攻太平军。李文安去世后,张树声率部到李鸿章部下,外出至无为、巢县、潜山、太湖等地作战,累功被保荐为同知。他和李文安、李鸿章父子相互过从甚密的关系,为以后他召集组建淮军打下了基础。
组建淮军 平吴讨捻
1862年,湘军统帅曾国藩由于“三河之战”中湘军大败,主力被歼七千余众,无力分兵援沪,命其幕僚李鸿章招募两淮营勇,组建“淮军”,以补湘军力量的不足。李鸿章受命后,正踯躅问,接到张树声派人送来的一道禀帖。张树声在帖中洞陈安徽形势,表示了愿意投效的意图。于是,李鸿章即将此信转呈曾国薄,并附信写道:“张生血性忠义,历年办团带勇,可谓疾风劲草矣。所陈皖事亦有体要,谨将原件附呈钧阅……”
曾国藩阅信后,对张树声大加称赞:“独立江北,真祖生也!”
于是,李鸿章给张树声复函,要其带刘铭传、周氏兄弟等人来安庆见面。张树声接信后,立即奔走联络,凭借李氏父子在乡办目练所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各目练头目踊跃响应,过程比较顺利。
1862年新年一过,首批招募的树(张树声)、铭(刘铭传)、鼎(潘鼎新)、庆(吴长庆)四营陆续开到安庆集中,曾国藩对这批新招淮勇十分关注。在淮军的各支队伍到达安庆后,曹国藩曹提出要接见这些团练的首领。约定好时间后,曾国藩故意超时不出,一直躲在屏风后暗中观察他们的反应。刘铭传等久了就暴跳如雷,认为曾国藩看不起淮军;张树声则表现得最为耐心,沉稳地坐着。此此相见,二人都给一向以慧眼著称的曾国藩留下了深刻印象,认为速两个个性鲜明的将领,一个粗中有细,一个沉着冷静,日后必成大器。 随后,曾国藩设宴欢迎他们,席间,曾国藩与张树声畅谈用兵方略,规复计划,沆瀣相合,有如宿契。
来过几日,李鸿章正式移驻北门外新营盘,建立起独立的指挥部,标志“淮军”正式建立。在淮军组建过程中,主帅李鸿章身在安庆,淮军初创时的主体部分一庐州目练,基本上都是由张树声联络邀约的,具体事宜也都是由张树声来完成。
淮军成军后不久就直赴上海。张樹声带所部“树”字营,前往攻打太平军。他们刚到上海时,当地官绅看到这些来自江淮乡间的士卒衣衫槛褛,兵器彤制杂陈,都取笑他们。张树声则不停激励士兵,以战绩来服人。不久,淮军果然打了几场恶战,成功守沪,顿时令人刮目相看。
在和太平军对垒中,张树声所率“树”字营,先后参加多次激战,虽损失惨重,但也立下不少军功,受到褒奖。其弟张树珊更是勇猛善战,屡立战功。随后,在李鸿章的率领下,张树声与刘铭侍、周盛波等人率部又参加围攻常州之授,并攻占常州,擒杀太平军护王陈坤书、佐王黄和锦等,立下大功。
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攻破天京,太平夭国终被镇压。此间,张树声前后历经数十战,因功从道员升至以按察使记名,获“卓勇巴图鲁”名号。
不久,捻军又起,张树声再次率“树”军随从曾国藩剿捻。次年,张村声受曹国藩上奏保荐,实授直隶按察使,“村”军将交由其弟张树珊统领。在湖北德安一次剿捻战斗中,张树珊因轻敌冒进,被大批捻军马队围困殒命。张树声得到弟弟死讯后,悲痛万分,迅即赶来收拢残部,继续参加剿捻作战。后来,在李鸿章的指挥下,张树声用刘铭传的“设围追剿”之策,终于1868年将捻军东、西两部先后镇压下去。
宦海沉浮 壬午事变
在组建淮军取得佳绩之后,两江总督曾国藩对张树声的才干十分赏识。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后,于1869年奏调张树声担任直隶按察使。由于政绩卓著,张树声于调补山西布政使,不久再升至护理山西巡抚。
1870年,张树声升为漕运总督,此后又担任过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等职。张树声在淮军诸将中,是除李鸡章之外最早得任督抚一品大员要职的,一直官运亨通。
张村声任官期间能够勤奋努力、廉洁奉公,也取得一些值得称道的政绩。他任职漕运总督时,根据实际情况,上奏朝廷,提出改河运为海运,保证了漕运畅通;在担任江苏巡抚及署两江总督时,张树声积极组织进行太湖流域水利兴修,当地百姓受益匪浅。张树声还针对吏治腐败加以整治,使得他管辖的地区官风极佳。
1875年,张树声的母亲去世,他丁忧去职回乡。在故乡期间,他曾联合刘铭传等人在离故居张老圩不远赴,创办“聚星书院”,请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题写匾额、门联,培养故乡人才。
1878年,丁忧起复后,张村声历任贵州巡抚、广西巡抚。其间,着力剿匪乱。同年,他进京觐见,受到当政的慈禧太后召见。他在觐见时,当面向慈禧提出“停纳捐输”的建议,他认为应当停止花铖买官的做法,否则可能会导致官场混乱,于国于民均为不利。再次觐见慈禧太后和年仅九岁的光绪皇帝时,他又一针见血地指出常备军绿营的积弊,对于朝廷准备裁减湘淮兵勇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在列强虎视眈眈、动辄挑衅要挟有进一步动作的情况下,不可随意裁减善勇善战的佣兵,他还对慈禧问及的地方官是否留心洋务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建立黄埔 临终遗折
1879年,张树声升任两广总督,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任上,张树声重视办理南疆海防、陆防,也顺应洋务自强的时势,开办了一些造船、办学、架筑电践、修建炮台等洋务,收到一些成效。
1882年4月,李鸿章因丁忧回籍,奏由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树声接任不久,就遇到朝鲜发生内乱,朝廷派张树声出兵协助朝鲜平乱。张树声厦时果断、迅速调派淮军是长庆部自山东渡海入朝,平息朝鲜内乱,完满地完成了出征任务。
在两广总督任上,张树声认为,一切强国,需从人才培养做起。在张村声的主持下,广东一所学馆于1882年初动工,翌年竣工。速所西式学堂建在广东黄埔长洲岛,学堂开设数学、天文、船舰等课程,他亲自斟酌核定学校的章程。此后这所洋务学馆在半个世纪中几经辗转,变为广东博学馆,广东水陆师学堂,最终成为陆军军官学校,即名震世界的黄埔军校。
1884年2月,中法越南战争正式爆发。朝廷以战败并应张树声自请,开其两广总督之缺,让其专门治军;朝廷战和不定,寄空想于外变调停。不久,法军转向进攻台湾,突袭福建马尾船厂,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时,清廷才被迫正式下诏对法宣战。
1884年4月,张树声因病请开去总督缺后,专治军事。他亲驻黄埔行营,督率诸将备战,每日登山涉海相度形势,布置安排“拦河、阻船、安雷、发电、截击、援应”等各项军事准备措施。虽然张树声一心抗击法军入侵,但他此时已经重病缠身,卧床不起了。
虽然战场取得捷报,但张村声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因病势加剧,于1884年10月26日病逝于军中。
张村声临终前,冒着遭受谴责的风险,口授《遗折》,委托继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兵部尚书彭玉麟等人代为转呈清廷。他在《遗折》中痛陈国事,对所参与的洋务事业进行深刻的反思。他批评洋务自强说“遗其体求其用”,要求朝廷改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效仿欧洲诸国设议院,通过深刻的政治改革来挽救时弊,以图王朝之兴,以求民族富强。张树声对新政的呼声,正是改良变法运动与清末新政的先声。
张村声病逝后,光绪皇帝亲自为他撰写了祭文和碑文,加恩著照总督例赐恤,并将事迹宣付史馆立传,同时予谥“靖达”。张之洞、彭玉麟等联合撰文褒扬其功绩,在合肥天津等地为其修建纪念祠。
张村声的灵柩被运回故乡肥西县,安葬于周公山西麓。
[轶事]
“黑牡丹”与“癞蛤蟆十三号”
张村声的曾孙女张兆和在上海吴淞的中国公学念书的时候,皮肤较黑,相貌娇美,在学校有个外号叫“黑牡丹”,很多男生向她求爱。张兆和根据求爱者的特征,把收到的情书编号留存,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这众多的追求者中,包括她的老师、大作家沈从文。
出身大家的张兆和与出身乡野的沈从文在外人看来并不算登对,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按照三妹的编号,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
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张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
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士学生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胡适。张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非常不妥。”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兆和马上回他一向:“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
张兆和闻言吓了一跳,当即拒绝。没有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洗老师继续对她进行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沈从文开始了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最终打动了张兆和,抱得美人归。
[解密]
中国“最后的大家闺秀”——张氏四姐妹
张氏四姐妹,也祢“张氏四兰”,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张武龄的四个女儿,淮军名将张树声的曾孙女。
叶圣陶曾经感慨地说:“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中国近代文人才女辈出,但是如合肥张氏四姐妹那样兼品德、美貌、才情于一身的却很少。而她们四人与各自夫婿的“强强联合”,也成为张家历史上的一段锦绣。
张元和与顾传玠:伶界伉俪
四姐妹中的老大张元和出生于1907年,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深受宠爱,直到五岁才断奶,一断奶就搬进奶奶的房间,饭都是另设小灶单独吃,家里没有人敢骂她,怕惹老祖宗生气。
张元和的父亲教子方面极为用心,除琴棋书画外,张氏姐妹还个个擅唱昆曲。她们幼年时,张武龄专门为士儿们请来昆曲教师——苏州昆班奎福班的老演员尤彩云,学得最好的就是老大元和。她曾经数次登台,成为当地的名角。在大夏大学读书时,因她的典雅秀美,被封为“大夏皇后”。
她喜欢登台表演,狂爱昆曲,甚至由爱戏到爱人,嫁给了一代名伶顾传玠。
顾传玠是个昆曲演员。他在当虹的两年里风靡整个上海,无数观众为他疯狂。
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期间,张元和经常和同学一起去看戏,她为顾传价的精彩演出倾倒。
1936年的一次义演中,张元和再次和顾传玠相遇,那时的顾传玠已经离开舞台四五年,据说是为了追求一个女孩才来义演的,当时张元和还鼓动那个女孩跟顾私奔。女孩没有勇气,张元和自己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举动——嫁给顾传玠。
在那个年代,一位名门闺秀和一个戏子之间发生感情是不可理喻之事,因为那时候戏子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所以1939年4月张元和与顾传价的婚事曾令当时社会大为震惊,上海小报以“张元和下嫁顾传玠”为题大事渲染。
离开舞台后,顾传玠尝试的事情没有一件成功,他先后尝试过股票、烟草采买、调查田地开垦等事;他还卖过中药,开过毛线制品店。尽管张元和婚后的日子远逊从前,但她对顾传玠的感情始终没有改变。她从来不在背后说丈夫的坏话,人们甚至不知道他有什么坏习惯。
抗战八年,张元和是姐妹中唯一留在沦陷压的。即便在别人大多濒临崩溃的情况下,她仍然能保持优雅的仪态。
1966年,顾传玠因患肝病早逝。丈夫去世后,张元和有一次在票友演出中上场出演《长生殿·埋玉》中的唐明皇,戏的结尾是杨玉环下葬,她的身体用锦被包裹,被草草安葬在浅坟中。张元和叹道:“我埋的不是杨玉环,而是顾传玠这块玉啊!”
“玠”的意思就是“玉”,对于张元和来说,顾传玠是一块美玉,张元和嫁他缘于戏台,最后又葬他于戏台之上。
2003年,张元和病逝于美国。
张允和与周有光:坎坷夫妻
张家四姊妹当中最漂亮、最洋气的当数老二张允和,但张允和的一生經历坎坷,抗日战争期间,颠沛流离,还经历了丧女之痛。
张允和在姐妹中结婚最早,她嫁给了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张允和在上海乐益中学读书时,和周有光的妹妹是同学,加上两家也偶有来往,她16岁就认识了未来的夫婿。但是直到上大学,两个人才开始变往,这位长他五岁的学长稳重、绅士,懂得节制,这样的风度作派深得张允和之心。在彼此明确了心意之后,他们又相处了四年多,才决定永结连理。
周有光对张家的门楣有过顾虑,写信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张允和写了10页纸的回信,只表达一个意思:“幸福不是你给的,是要我们去创造的。”
两人的婚姻很完满,但是战乱却使张允和尽尝颠沛流离。从1937年秋直到抗战结束,她至少经历了“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
1941年5月,一家人逃难住在重庆郊区,六岁的女儿得了盲肠炎,因找不到医生,周有光又出差在外,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慢慢死去。一年半后,她的儿子又突然被流弹击中,子弹穿过他的腰部,内脏被打出六个洞,所幸抢救回来了。这是张允和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
解放后,张允和曾在上海的一所高中当历史教师,她一边教书一边学习,尽量充实自己。她写的一篇两万多字的长论,被辗转送到了北京,不久,她的一些观点出现在《人民日报》的长篇社论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资深编辑读了这篇社论,很欣赏她的观点,于是聘请张允和帮助他们编辑中学历史教材。 “文革”期间,周有光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宁夏接受改造。张允和懂得爱的分寸和理性,她清楚自己接受不了折腾,忍痛让老伴自己去“受罪”,自己留在了北京,千方百计为患有青光眼的周有光寄眼药水、巧克力等等物品。有了这样的后援,周有光才有了“军需保证”。如果两人都去,是不是都能扛下来还真难说。
张允和闲暇时就研究昆曲,编写身段谱,远离是非地。“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她不像同时代的一些曾经风华绝代的美女,在日月的打磨、重压下,一脸的刚毅深深藏着红色中国的几番风霜,一直到老,都保持着动人的风韵和魅力。
张允和与丈夫一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他俩每日要碰两次杯,上午红茶,下午咖啡。这个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雷打不动。
2002年8月14日,张允和安然去世,享年93岁。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
张兆和与沈从文:文坛佳话
四姐妹中的三妹张兆和,因为嫁给了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在四姐妹中最出名。
张兆和从小性格忠厚,淘气起来像男孩子,从小就爱穿男装。年满19岁后,漂亮的张兆和吸引了众多男性的眼光,其中也包括大作家沈从文。
张兆和与洗从文相识于上海是淞的中国公学,沈是教师,张是学生,两人相差八岁。洗从文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他疯狂地给她写情书,夸张兆和不堪重负,几番拒绝。
洗从文没有放弃,锲而不舍地继续追求,终于感动了张兆和,二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1933年初春,洗从文写信婉转请二姐代他向父母求婚,说如果爸爸妈妈同意,求三妹早日打电报通知他,好让他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当时,张兆和已经开始被沈从文感化,急性子的二姐接信之后,自己先打了电报,电文只一个字——“允”,即表示了父母允婚。这个被人传为美谈的有名的“半个字的电报”,只有张允和这样的才女才能想得出、做得出。胆小的张兆和不放心,生怕沈从文看不懂,随后又羞答答地来到电报局,递上了她的电报稿“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兆”。
沈从文娶到张兆和自然是心满意足,他称呼妻子为“三三”,他笔下的湘西女孩,几乎都如兆和,是黑肤色,《边城》里面的翠翠、《长河》里面的天天,甚至有篇小说标题就叫《三三》。沈从文曾对张兆和说:“对于这些文章我不觉得骄傲,因为等于全是你的。没有你,也就没有这些文章了。”
张兆和毕业后一直在中学任教,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后来接连出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
1948年,沈从文受到严厉批评,北大棱内针对他的大字报,有些就是他教过而且还相当欣赏的学生贴出来的。洗从文患上了忧郁症,在清华园疗养期间,张兆和不能去看望他,只是书信往来。因为两处狭小的住房不在一处,有好几年的时间,洗从文每晚去张兆和那里吃晚饭,带回第二天早、午的饭食。因为精神抑郁,沈从文曾经自杀,之后住进精神病医院。
一次又一次来势汹涌的打击,使忧郁过度的洗从文陷入了病态的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这些难忘的经历使他的心灵产生了对苦难的免疫力,使他和妻子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
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把无限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妻子。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致力于整理丈夫的遗稿,于2003年因病去世。
张充和与傅汉思:异国情缘
张充和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她八个月的时候,被叔祖母收养,离开上海,在合肥生活到16岁。张充和的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嫁入张家后无出,因而过继了张克和为孙女。她非常重视养孙女的教育,重金聘请考古学家朱谟钦做张充和的老师,使得她成为四姐妹中才气最高的,丹青、书法、诗词、曲艺样样精通。抗战期间,张充和又师从大师沈伊默学习书法。
张充和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造诣颇高,可是数学就一窍不通。1933年,她跟随三姐张兆和、三姐夫沈从文从苏州来到北京生活,全家人建议她考北大,接受正统教育。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国学教育,琴棋书画都十分出挑,但是数学就疏于学习了。在这班考试中,她数学考了个大鸭蛋,但中文是满分。考试委员会惜才心切,想办法破例录取了她进入中文系。
張克和从苏州赶来,准备迎考北大期间,姐夫沈从文的密友、著名诗人卞之琳对她展开了追求,可是她丝毫不为所动。
一直到三十几岁,她也不急于结婚,最后进入张充和法眼的是个外国人,叫傅汉思,出身于德国的犹太人知识分子家庭,有西班牙文学学位,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学。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希望寻觅东方奇遇,傅汉思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与张充和相识,二人一见如故,相识八个月后便步入婚姻殿堂。
张克和与博汉思结婚后,于1949年1月移居美国康涅狄格州。
赴美后,傅汉思改而研究汉学,井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担教。1961年,他来到邢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任职,于1987年71岁时退休。2003年,于康涅狄格州去世。
张克和到美国50多年来,在哈佛、耶导等20多所大学执教,教授书法,也表演、传授昆曲,为私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她带出来的四个高足,在促成昆曲被联舍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5年6月18日凌晨,张克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家教]
立身立学 集体学习
肥西张氏家族一直奉行“耕读传家”的传统,历代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张氏家族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始发地,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根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张家世代家长奉行这个准则,教育孩子。 张家历代家长,非常注重家庭的读书氛围。为了营造一种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张家的书从来不放在书架上,而是放在孩子们可以够到的地上,房子里四处都堆满书。家长不仅鼓励孩子多读书,甚至鼓励保姆们读书习字。在张氏家族中,孩子之间、保姆之间、佣人之问你追我赶,互相请教,虚心学习,阅读成为了整个家族的习惯。
[家族]
张华奎:字蔼青,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人,江苏巡抚张树声之子,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张华奎考中进士时,张树声已殉职多年,故在官场上,他并未得到父亲的庇护。张华奎处理事务的作风酷似其父,他为官清廉,客观公正,且又长于交涉,在职时能清除时弊,做了一些实事,赢得当地民众的信服及较好的口碑,声誉颇佳,被称为“清末名士公子”。
张武龄:字绳进,后取名冀牖、吉友,民初教育家,张华奎嗣子。曾创办平林中学、乐益女中,推动女子教育。张华奎没有子嗣,为了延续长门香火,于1889年从五房过继了一个孩子,就是张武龄。张武龄时代,张家在合肥已经有良田万亩,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与张树声叱咤中国近代史不同,张武龄一改张家世代从政的传统,变成了一名淡泊名利、一個专情于笔墨纸砚的文弱书生。最初,他想投资办实业,因不知如何经营,连迁居苏州,独资创办乐益女中。凡贫寒人家和工人士儿,一律不收学费。聘用教师也不拘一格,张冀牖在苏州办学校,倡导新式教育,曾聘请张闻天、柳亚子、叶圣陶、匡亚明等任教。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张武龄夫妇在无奈中关掉了乐益女中,带着孩子们回到肥西避难。1938年冬,张武龄逃难由合肥到霍邱,因饮用日本人放过毒的井水患痢疾而去世,年仅49岁。
张武龄与祖辈在官场上显山露水有所不同,他的特长体现在教育方面,其膝下儿女个个都有出息,其四位女儿个个相貌出众,品学兼佳,女婿们则都是行业翘楚,各有所长。六个儿子成就也不输姐姐姐夫们。
张家十姐弟:
张武龄的十个孩子中,四个女儿和四个女婿都鼎鼎有名,六个弟弟也不亚于四个姐姐:老大张索和毕业于清华大学,是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老二张寅和,毕业于光华大学,后去日本留学,回国后曾任职于申报、解放日报等报社;老三张定和,在音律方面天赋极高,曹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师和中央歌剧舞剧院的作曲家,作曲《抗战建国歌》、《嘉陵江水静静流》等多首作品;四弟张宇和是家中唯一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进入全国专业排名第一的金陵大学农学专业继续学习,毕业后任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出版多部著作,在业界颇有影响;老五张寰和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继承父业,担任了乐益校长,始终从事教育事业;老六张宁和,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法国一位颇有名望的指挥学家学习指挥,并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当时国际青年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后,张宁和夫妇回国参与祖国建设,被任命为中国交响乐团第一任指挥。
编撰/整理:妄盲:资料来源/《春梦水流痕——台肥张氏家族文化评传陈泓著)
责任编辑/潭洁
充满传奇色彩的合肥张氏家族,涌现出了淮军将领张树声、大清名士张华奎、开明教育家张武龄,还有被称作“最后的大家闺秀”的张家四姐妹,她们个个貌美如花,多才多艺,一人便是一道风景,夫婿也都是人中之龙:大姐张元和,精昆曲,嫁给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顧传玠;二姐张允和,擅诗书格律,嫁给“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大学英语系毕业,后成为名编辑,嫁给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四妹张充和,工诗词、擅书法、会丹青、通音律,嫁给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同时,六个弟弟的成就也丝毫不弱于姐姐、姐夫们,他们中有大学教授、作曲家、记者、指挥家、科学家、校长
张家有一口古井,滋润着张氏家族,来来往往,百年时光,张家人穿过宅院的护城河,穿过历史重地淝水,顺水而下,顶盔掼甲,战马嘶吼,杀到江南;再到居功从仕,施政一地,造福一方;到张家后人承接殷实家产,再次顺水而下,落户江南,卖田办学,育人荫后。合肥张家的文化,如水流动,斯文百年,绵延不断。
张树声:淮军领袖 改革先锋
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生于安徽合肥,廪生出身,清末淮军将领,是地主阶级开明派代表人物。《辞海》中“淮军”条目下,一共列了9个将领,李鸿章为首,张树声位居第二。历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通商事务大臣等职,因战功获清廷“卓勇巴哥鲁”名号。1870年署理山西巡抚,1872年后升漕连总督、江苏巡抚,1872年至1873年署理两江总督,1877年,任两广总督,先后镇压苗民起义多起。1882年,因李鸿章丧母归葬,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时值朝鲜内乱,清政府派张树声援助平乱,加太子少保衔,次年还督两广。1884年11月病逝于广州,谥靖达。著有《张靖达公奏议》8卷,《张靖达公杂著》1卷,《庐阳三贤集》16卷。
[生平]
亢宗之子 家学渊源
合肥张家家境殷实,以耕读传家。张氏自先祖于明朝迁至用公山,历代繁衍,成为影响乡里的大族。据家谱记载:张氏先祖自江西迁合肥之南乡,至张树声一代,已传衍十一世。
1824年,张树声生于安徽合肥,兄弟九人,他排行居长。张树声的父亲张荫榖从少年起就专心苦读,道光、咸丰年间,他作为府学生员,曾三次参加乡试,但都名落孙山,最终决定定放弃科举入仕,将主要精力放在张树声、张树珊等九个儿子的教育上。他白天操持生计,晚上则陪儿子们一起读书,为他们一一讲解教授做人作文之法,至深夜仍然孜孜不倦。与其他家族对于子弟所要求的粗通文墨不同,张荫榖对儿子们的教育极为严格,在诗书礼仪、武术攻略等各方面,他都有较高的要求,让儿子们不敢懈怠。众子在严父训导下,学识皆日渐精进,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长子张村声更是博学冠群。
张树声从小受到良好家学的熏陶,志向高远。离张树声家不远就是周公山,传说为三国风云人物周瑜年轻时读书的地方。张村声幼时就特别崇拜周瑜,常和伙伴们登山游玩,来到山顶周公庙、周公洗砚池等赴,凭吊这位古代文武兼备的英雄。他曾写《过周公瑾墓》的诗中,就有“鼎足功收一炬虹,半壁江山效死忠”之句,抒发了立志报国的情思。
少年时期,张树声刻苦用功,绩学励行,除重点攻读“四书”“五经”外,于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同时学友中甚为杰出,深得学界耆宿的赞赏,语言此子必成气候。
咸丰年间,社会矛盾激烈,内忧外患,天下大乱。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捻军在淮河流域与之遥相呼应,江淮地区土匪、盗贼猖獗横行。合肥西乡民众惶恐不安,父老乡亲经常聚集在张荫榖家中,磋商应对之策。当时,各地有办理团练以自保之举,曾国藩就是在籍办理团练而创建湘军的。于是,张荫榖挺身而出,率先捐出家中存粮数百石,并动员富裕人家出资,贫穷之户合力,招募青年壮勇,亲率村声、树珊、树屏、树槐数子,在周公山下筑堡垒寨,创办团练,以图自保。他们还与周围不远处的大潜山刘铭传、紫蓬山周盛波、周盛传等部团练互相呼应,号为“三山”团练,声势较大。
1852年12月,太平军攻克武汉后,沿江而下,很快席卷皖省,攻占安庆后,继续北进,所到之处,清军望风而逃,不战弃城。在此期间,张家团练多次受清朝官府之命,在本县及六安、霍山、无为等地参与抵抗太平军的战斗。后来,张树声为李鸿章父刑部耶中李文安所招,在庐州一带围攻太平军。李文安去世后,张树声率部到李鸿章部下,外出至无为、巢县、潜山、太湖等地作战,累功被保荐为同知。他和李文安、李鸿章父子相互过从甚密的关系,为以后他召集组建淮军打下了基础。
组建淮军 平吴讨捻
1862年,湘军统帅曾国藩由于“三河之战”中湘军大败,主力被歼七千余众,无力分兵援沪,命其幕僚李鸿章招募两淮营勇,组建“淮军”,以补湘军力量的不足。李鸿章受命后,正踯躅问,接到张树声派人送来的一道禀帖。张树声在帖中洞陈安徽形势,表示了愿意投效的意图。于是,李鸿章即将此信转呈曾国薄,并附信写道:“张生血性忠义,历年办团带勇,可谓疾风劲草矣。所陈皖事亦有体要,谨将原件附呈钧阅……”
曾国藩阅信后,对张树声大加称赞:“独立江北,真祖生也!”
于是,李鸿章给张树声复函,要其带刘铭传、周氏兄弟等人来安庆见面。张树声接信后,立即奔走联络,凭借李氏父子在乡办目练所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各目练头目踊跃响应,过程比较顺利。
1862年新年一过,首批招募的树(张树声)、铭(刘铭传)、鼎(潘鼎新)、庆(吴长庆)四营陆续开到安庆集中,曾国藩对这批新招淮勇十分关注。在淮军的各支队伍到达安庆后,曹国藩曹提出要接见这些团练的首领。约定好时间后,曾国藩故意超时不出,一直躲在屏风后暗中观察他们的反应。刘铭传等久了就暴跳如雷,认为曾国藩看不起淮军;张树声则表现得最为耐心,沉稳地坐着。此此相见,二人都给一向以慧眼著称的曾国藩留下了深刻印象,认为速两个个性鲜明的将领,一个粗中有细,一个沉着冷静,日后必成大器。 随后,曾国藩设宴欢迎他们,席间,曾国藩与张树声畅谈用兵方略,规复计划,沆瀣相合,有如宿契。
来过几日,李鸿章正式移驻北门外新营盘,建立起独立的指挥部,标志“淮军”正式建立。在淮军组建过程中,主帅李鸿章身在安庆,淮军初创时的主体部分一庐州目练,基本上都是由张树声联络邀约的,具体事宜也都是由张树声来完成。
淮军成军后不久就直赴上海。张樹声带所部“树”字营,前往攻打太平军。他们刚到上海时,当地官绅看到这些来自江淮乡间的士卒衣衫槛褛,兵器彤制杂陈,都取笑他们。张树声则不停激励士兵,以战绩来服人。不久,淮军果然打了几场恶战,成功守沪,顿时令人刮目相看。
在和太平军对垒中,张树声所率“树”字营,先后参加多次激战,虽损失惨重,但也立下不少军功,受到褒奖。其弟张树珊更是勇猛善战,屡立战功。随后,在李鸿章的率领下,张树声与刘铭侍、周盛波等人率部又参加围攻常州之授,并攻占常州,擒杀太平军护王陈坤书、佐王黄和锦等,立下大功。
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攻破天京,太平夭国终被镇压。此间,张树声前后历经数十战,因功从道员升至以按察使记名,获“卓勇巴图鲁”名号。
不久,捻军又起,张树声再次率“树”军随从曾国藩剿捻。次年,张村声受曹国藩上奏保荐,实授直隶按察使,“村”军将交由其弟张树珊统领。在湖北德安一次剿捻战斗中,张树珊因轻敌冒进,被大批捻军马队围困殒命。张树声得到弟弟死讯后,悲痛万分,迅即赶来收拢残部,继续参加剿捻作战。后来,在李鸿章的指挥下,张树声用刘铭传的“设围追剿”之策,终于1868年将捻军东、西两部先后镇压下去。
宦海沉浮 壬午事变
在组建淮军取得佳绩之后,两江总督曾国藩对张树声的才干十分赏识。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后,于1869年奏调张树声担任直隶按察使。由于政绩卓著,张树声于调补山西布政使,不久再升至护理山西巡抚。
1870年,张树声升为漕运总督,此后又担任过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等职。张树声在淮军诸将中,是除李鸡章之外最早得任督抚一品大员要职的,一直官运亨通。
张村声任官期间能够勤奋努力、廉洁奉公,也取得一些值得称道的政绩。他任职漕运总督时,根据实际情况,上奏朝廷,提出改河运为海运,保证了漕运畅通;在担任江苏巡抚及署两江总督时,张树声积极组织进行太湖流域水利兴修,当地百姓受益匪浅。张树声还针对吏治腐败加以整治,使得他管辖的地区官风极佳。
1875年,张树声的母亲去世,他丁忧去职回乡。在故乡期间,他曾联合刘铭传等人在离故居张老圩不远赴,创办“聚星书院”,请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题写匾额、门联,培养故乡人才。
1878年,丁忧起复后,张村声历任贵州巡抚、广西巡抚。其间,着力剿匪乱。同年,他进京觐见,受到当政的慈禧太后召见。他在觐见时,当面向慈禧提出“停纳捐输”的建议,他认为应当停止花铖买官的做法,否则可能会导致官场混乱,于国于民均为不利。再次觐见慈禧太后和年仅九岁的光绪皇帝时,他又一针见血地指出常备军绿营的积弊,对于朝廷准备裁减湘淮兵勇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在列强虎视眈眈、动辄挑衅要挟有进一步动作的情况下,不可随意裁减善勇善战的佣兵,他还对慈禧问及的地方官是否留心洋务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建立黄埔 临终遗折
1879年,张树声升任两广总督,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任上,张树声重视办理南疆海防、陆防,也顺应洋务自强的时势,开办了一些造船、办学、架筑电践、修建炮台等洋务,收到一些成效。
1882年4月,李鸿章因丁忧回籍,奏由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树声接任不久,就遇到朝鲜发生内乱,朝廷派张树声出兵协助朝鲜平乱。张树声厦时果断、迅速调派淮军是长庆部自山东渡海入朝,平息朝鲜内乱,完满地完成了出征任务。
在两广总督任上,张树声认为,一切强国,需从人才培养做起。在张村声的主持下,广东一所学馆于1882年初动工,翌年竣工。速所西式学堂建在广东黄埔长洲岛,学堂开设数学、天文、船舰等课程,他亲自斟酌核定学校的章程。此后这所洋务学馆在半个世纪中几经辗转,变为广东博学馆,广东水陆师学堂,最终成为陆军军官学校,即名震世界的黄埔军校。
1884年2月,中法越南战争正式爆发。朝廷以战败并应张树声自请,开其两广总督之缺,让其专门治军;朝廷战和不定,寄空想于外变调停。不久,法军转向进攻台湾,突袭福建马尾船厂,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时,清廷才被迫正式下诏对法宣战。
1884年4月,张树声因病请开去总督缺后,专治军事。他亲驻黄埔行营,督率诸将备战,每日登山涉海相度形势,布置安排“拦河、阻船、安雷、发电、截击、援应”等各项军事准备措施。虽然张树声一心抗击法军入侵,但他此时已经重病缠身,卧床不起了。
虽然战场取得捷报,但张村声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因病势加剧,于1884年10月26日病逝于军中。
张村声临终前,冒着遭受谴责的风险,口授《遗折》,委托继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兵部尚书彭玉麟等人代为转呈清廷。他在《遗折》中痛陈国事,对所参与的洋务事业进行深刻的反思。他批评洋务自强说“遗其体求其用”,要求朝廷改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效仿欧洲诸国设议院,通过深刻的政治改革来挽救时弊,以图王朝之兴,以求民族富强。张树声对新政的呼声,正是改良变法运动与清末新政的先声。
张村声病逝后,光绪皇帝亲自为他撰写了祭文和碑文,加恩著照总督例赐恤,并将事迹宣付史馆立传,同时予谥“靖达”。张之洞、彭玉麟等联合撰文褒扬其功绩,在合肥天津等地为其修建纪念祠。
张村声的灵柩被运回故乡肥西县,安葬于周公山西麓。
[轶事]
“黑牡丹”与“癞蛤蟆十三号”
张村声的曾孙女张兆和在上海吴淞的中国公学念书的时候,皮肤较黑,相貌娇美,在学校有个外号叫“黑牡丹”,很多男生向她求爱。张兆和根据求爱者的特征,把收到的情书编号留存,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这众多的追求者中,包括她的老师、大作家沈从文。
出身大家的张兆和与出身乡野的沈从文在外人看来并不算登对,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按照三妹的编号,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
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张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
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士学生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胡适。张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非常不妥。”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兆和马上回他一向:“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
张兆和闻言吓了一跳,当即拒绝。没有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洗老师继续对她进行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沈从文开始了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最终打动了张兆和,抱得美人归。
[解密]
中国“最后的大家闺秀”——张氏四姐妹
张氏四姐妹,也祢“张氏四兰”,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张武龄的四个女儿,淮军名将张树声的曾孙女。
叶圣陶曾经感慨地说:“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中国近代文人才女辈出,但是如合肥张氏四姐妹那样兼品德、美貌、才情于一身的却很少。而她们四人与各自夫婿的“强强联合”,也成为张家历史上的一段锦绣。
张元和与顾传玠:伶界伉俪
四姐妹中的老大张元和出生于1907年,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深受宠爱,直到五岁才断奶,一断奶就搬进奶奶的房间,饭都是另设小灶单独吃,家里没有人敢骂她,怕惹老祖宗生气。
张元和的父亲教子方面极为用心,除琴棋书画外,张氏姐妹还个个擅唱昆曲。她们幼年时,张武龄专门为士儿们请来昆曲教师——苏州昆班奎福班的老演员尤彩云,学得最好的就是老大元和。她曾经数次登台,成为当地的名角。在大夏大学读书时,因她的典雅秀美,被封为“大夏皇后”。
她喜欢登台表演,狂爱昆曲,甚至由爱戏到爱人,嫁给了一代名伶顾传玠。
顾传玠是个昆曲演员。他在当虹的两年里风靡整个上海,无数观众为他疯狂。
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期间,张元和经常和同学一起去看戏,她为顾传价的精彩演出倾倒。
1936年的一次义演中,张元和再次和顾传玠相遇,那时的顾传玠已经离开舞台四五年,据说是为了追求一个女孩才来义演的,当时张元和还鼓动那个女孩跟顾私奔。女孩没有勇气,张元和自己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举动——嫁给顾传玠。
在那个年代,一位名门闺秀和一个戏子之间发生感情是不可理喻之事,因为那时候戏子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所以1939年4月张元和与顾传价的婚事曾令当时社会大为震惊,上海小报以“张元和下嫁顾传玠”为题大事渲染。
离开舞台后,顾传玠尝试的事情没有一件成功,他先后尝试过股票、烟草采买、调查田地开垦等事;他还卖过中药,开过毛线制品店。尽管张元和婚后的日子远逊从前,但她对顾传玠的感情始终没有改变。她从来不在背后说丈夫的坏话,人们甚至不知道他有什么坏习惯。
抗战八年,张元和是姐妹中唯一留在沦陷压的。即便在别人大多濒临崩溃的情况下,她仍然能保持优雅的仪态。
1966年,顾传玠因患肝病早逝。丈夫去世后,张元和有一次在票友演出中上场出演《长生殿·埋玉》中的唐明皇,戏的结尾是杨玉环下葬,她的身体用锦被包裹,被草草安葬在浅坟中。张元和叹道:“我埋的不是杨玉环,而是顾传玠这块玉啊!”
“玠”的意思就是“玉”,对于张元和来说,顾传玠是一块美玉,张元和嫁他缘于戏台,最后又葬他于戏台之上。
2003年,张元和病逝于美国。
张允和与周有光:坎坷夫妻
张家四姊妹当中最漂亮、最洋气的当数老二张允和,但张允和的一生經历坎坷,抗日战争期间,颠沛流离,还经历了丧女之痛。
张允和在姐妹中结婚最早,她嫁给了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张允和在上海乐益中学读书时,和周有光的妹妹是同学,加上两家也偶有来往,她16岁就认识了未来的夫婿。但是直到上大学,两个人才开始变往,这位长他五岁的学长稳重、绅士,懂得节制,这样的风度作派深得张允和之心。在彼此明确了心意之后,他们又相处了四年多,才决定永结连理。
周有光对张家的门楣有过顾虑,写信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张允和写了10页纸的回信,只表达一个意思:“幸福不是你给的,是要我们去创造的。”
两人的婚姻很完满,但是战乱却使张允和尽尝颠沛流离。从1937年秋直到抗战结束,她至少经历了“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
1941年5月,一家人逃难住在重庆郊区,六岁的女儿得了盲肠炎,因找不到医生,周有光又出差在外,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慢慢死去。一年半后,她的儿子又突然被流弹击中,子弹穿过他的腰部,内脏被打出六个洞,所幸抢救回来了。这是张允和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
解放后,张允和曾在上海的一所高中当历史教师,她一边教书一边学习,尽量充实自己。她写的一篇两万多字的长论,被辗转送到了北京,不久,她的一些观点出现在《人民日报》的长篇社论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资深编辑读了这篇社论,很欣赏她的观点,于是聘请张允和帮助他们编辑中学历史教材。 “文革”期间,周有光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宁夏接受改造。张允和懂得爱的分寸和理性,她清楚自己接受不了折腾,忍痛让老伴自己去“受罪”,自己留在了北京,千方百计为患有青光眼的周有光寄眼药水、巧克力等等物品。有了这样的后援,周有光才有了“军需保证”。如果两人都去,是不是都能扛下来还真难说。
张允和闲暇时就研究昆曲,编写身段谱,远离是非地。“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她不像同时代的一些曾经风华绝代的美女,在日月的打磨、重压下,一脸的刚毅深深藏着红色中国的几番风霜,一直到老,都保持着动人的风韵和魅力。
张允和与丈夫一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他俩每日要碰两次杯,上午红茶,下午咖啡。这个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雷打不动。
2002年8月14日,张允和安然去世,享年93岁。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
张兆和与沈从文:文坛佳话
四姐妹中的三妹张兆和,因为嫁给了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在四姐妹中最出名。
张兆和从小性格忠厚,淘气起来像男孩子,从小就爱穿男装。年满19岁后,漂亮的张兆和吸引了众多男性的眼光,其中也包括大作家沈从文。
张兆和与洗从文相识于上海是淞的中国公学,沈是教师,张是学生,两人相差八岁。洗从文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他疯狂地给她写情书,夸张兆和不堪重负,几番拒绝。
洗从文没有放弃,锲而不舍地继续追求,终于感动了张兆和,二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1933年初春,洗从文写信婉转请二姐代他向父母求婚,说如果爸爸妈妈同意,求三妹早日打电报通知他,好让他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当时,张兆和已经开始被沈从文感化,急性子的二姐接信之后,自己先打了电报,电文只一个字——“允”,即表示了父母允婚。这个被人传为美谈的有名的“半个字的电报”,只有张允和这样的才女才能想得出、做得出。胆小的张兆和不放心,生怕沈从文看不懂,随后又羞答答地来到电报局,递上了她的电报稿“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兆”。
沈从文娶到张兆和自然是心满意足,他称呼妻子为“三三”,他笔下的湘西女孩,几乎都如兆和,是黑肤色,《边城》里面的翠翠、《长河》里面的天天,甚至有篇小说标题就叫《三三》。沈从文曾对张兆和说:“对于这些文章我不觉得骄傲,因为等于全是你的。没有你,也就没有这些文章了。”
张兆和毕业后一直在中学任教,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后来接连出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
1948年,沈从文受到严厉批评,北大棱内针对他的大字报,有些就是他教过而且还相当欣赏的学生贴出来的。洗从文患上了忧郁症,在清华园疗养期间,张兆和不能去看望他,只是书信往来。因为两处狭小的住房不在一处,有好几年的时间,洗从文每晚去张兆和那里吃晚饭,带回第二天早、午的饭食。因为精神抑郁,沈从文曾经自杀,之后住进精神病医院。
一次又一次来势汹涌的打击,使忧郁过度的洗从文陷入了病态的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这些难忘的经历使他的心灵产生了对苦难的免疫力,使他和妻子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
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把无限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妻子。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致力于整理丈夫的遗稿,于2003年因病去世。
张充和与傅汉思:异国情缘
张充和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她八个月的时候,被叔祖母收养,离开上海,在合肥生活到16岁。张充和的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嫁入张家后无出,因而过继了张克和为孙女。她非常重视养孙女的教育,重金聘请考古学家朱谟钦做张充和的老师,使得她成为四姐妹中才气最高的,丹青、书法、诗词、曲艺样样精通。抗战期间,张充和又师从大师沈伊默学习书法。
张充和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造诣颇高,可是数学就一窍不通。1933年,她跟随三姐张兆和、三姐夫沈从文从苏州来到北京生活,全家人建议她考北大,接受正统教育。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国学教育,琴棋书画都十分出挑,但是数学就疏于学习了。在这班考试中,她数学考了个大鸭蛋,但中文是满分。考试委员会惜才心切,想办法破例录取了她进入中文系。
張克和从苏州赶来,准备迎考北大期间,姐夫沈从文的密友、著名诗人卞之琳对她展开了追求,可是她丝毫不为所动。
一直到三十几岁,她也不急于结婚,最后进入张充和法眼的是个外国人,叫傅汉思,出身于德国的犹太人知识分子家庭,有西班牙文学学位,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学。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希望寻觅东方奇遇,傅汉思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与张充和相识,二人一见如故,相识八个月后便步入婚姻殿堂。
张克和与博汉思结婚后,于1949年1月移居美国康涅狄格州。
赴美后,傅汉思改而研究汉学,井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担教。1961年,他来到邢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任职,于1987年71岁时退休。2003年,于康涅狄格州去世。
张克和到美国50多年来,在哈佛、耶导等20多所大学执教,教授书法,也表演、传授昆曲,为私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她带出来的四个高足,在促成昆曲被联舍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5年6月18日凌晨,张克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家教]
立身立学 集体学习
肥西张氏家族一直奉行“耕读传家”的传统,历代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张氏家族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始发地,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根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张家世代家长奉行这个准则,教育孩子。 张家历代家长,非常注重家庭的读书氛围。为了营造一种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张家的书从来不放在书架上,而是放在孩子们可以够到的地上,房子里四处都堆满书。家长不仅鼓励孩子多读书,甚至鼓励保姆们读书习字。在张氏家族中,孩子之间、保姆之间、佣人之问你追我赶,互相请教,虚心学习,阅读成为了整个家族的习惯。
[家族]
张华奎:字蔼青,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人,江苏巡抚张树声之子,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张华奎考中进士时,张树声已殉职多年,故在官场上,他并未得到父亲的庇护。张华奎处理事务的作风酷似其父,他为官清廉,客观公正,且又长于交涉,在职时能清除时弊,做了一些实事,赢得当地民众的信服及较好的口碑,声誉颇佳,被称为“清末名士公子”。
张武龄:字绳进,后取名冀牖、吉友,民初教育家,张华奎嗣子。曾创办平林中学、乐益女中,推动女子教育。张华奎没有子嗣,为了延续长门香火,于1889年从五房过继了一个孩子,就是张武龄。张武龄时代,张家在合肥已经有良田万亩,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与张树声叱咤中国近代史不同,张武龄一改张家世代从政的传统,变成了一名淡泊名利、一個专情于笔墨纸砚的文弱书生。最初,他想投资办实业,因不知如何经营,连迁居苏州,独资创办乐益女中。凡贫寒人家和工人士儿,一律不收学费。聘用教师也不拘一格,张冀牖在苏州办学校,倡导新式教育,曾聘请张闻天、柳亚子、叶圣陶、匡亚明等任教。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张武龄夫妇在无奈中关掉了乐益女中,带着孩子们回到肥西避难。1938年冬,张武龄逃难由合肥到霍邱,因饮用日本人放过毒的井水患痢疾而去世,年仅49岁。
张武龄与祖辈在官场上显山露水有所不同,他的特长体现在教育方面,其膝下儿女个个都有出息,其四位女儿个个相貌出众,品学兼佳,女婿们则都是行业翘楚,各有所长。六个儿子成就也不输姐姐姐夫们。
张家十姐弟:
张武龄的十个孩子中,四个女儿和四个女婿都鼎鼎有名,六个弟弟也不亚于四个姐姐:老大张索和毕业于清华大学,是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老二张寅和,毕业于光华大学,后去日本留学,回国后曾任职于申报、解放日报等报社;老三张定和,在音律方面天赋极高,曹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师和中央歌剧舞剧院的作曲家,作曲《抗战建国歌》、《嘉陵江水静静流》等多首作品;四弟张宇和是家中唯一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进入全国专业排名第一的金陵大学农学专业继续学习,毕业后任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出版多部著作,在业界颇有影响;老五张寰和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继承父业,担任了乐益校长,始终从事教育事业;老六张宁和,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法国一位颇有名望的指挥学家学习指挥,并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当时国际青年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后,张宁和夫妇回国参与祖国建设,被任命为中国交响乐团第一任指挥。
编撰/整理:妄盲:资料来源/《春梦水流痕——台肥张氏家族文化评传陈泓著)
责任编辑/潭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