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这个狠角色,其实可以成为孩子的好搭档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很长时间里,我是一个不在乎分数的妈妈。从我儿子长到能与我交流开始,我最喜欢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觉得开心就好”。至于他的学习成绩,我极少关注。
  直到有一天,上二年级身为语文小组长的儿子从老师那接了同学的模拟试卷后忘记分发下去,摆在首页的那张试卷,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100”,而且画了五颗星作为表扬。我忍不住好奇地把试卷拿过来看,这是一位名叫王裴的试卷,看完后我目瞪口呆。整份试卷,堪称完美,字迹漂亮,卷面整洁,不多一字不少一字,连擦痕都没,前后看完,像欣赏一条流畅的河流,令人赏心悦目。
  而我儿子的试卷呢?字迹东倒西歪,有的巨如大象,有的小如蚂蚁,七零八落的擦痕,麻麻点点,有的没擦干净又在上面写,不知所云,还有几道题漏掉没做。那一瞬间,我脸红了,强烈地意识到,作为母亲,我放纵自己的儿子做出这样的试卷,实在应该惭愧。
  在参加学校活动时我见过王裴。他礼貌待人,思维缜密,善解人意,组织能力强,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和他一组,不约而同地选他做组长。他也确实不负众望,带着大家拿了第一名。我儿子则在队伍里推推搡搡,不耐烦,不服输,可又不愿付出努力,不开心了就放弃。
  我原本以为只是那孩子生性温和,我儿子不过调皮而已。可是此刻,两份天壤之别的试卷和两人在现实中的表现,都明明白白地提醒着我:考试的意义,远远不止是分数,它反射、验证、提醒着很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不重视分数,但孩子在试卷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
  二
  加了王裴妈妈的微信,和她聊起王裴的试卷,我这才知道她是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她说自己小时候,爸妈总是把试卷和她的成长联系起来,以试卷为问题点来教她如何做人、做事。这样一举两得,既收获优异成绩,又实现优质成长,她觉得自己很是受益,因此也这么养育王裴。我认真消化她的话,根据我儿子的实际情况,也尝试以试卷为问题点来带动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成长。
  首先,我借助试卷训练孩子全盘考虑、充分准备的思维与行事方式。
  很显然,要想得满分,需要360度无死角地掌握学习内容。虽然这些知识点长大后不会全部用上,但它们中的任意一点,都是更高层次学习的基础,一个盲点可能导致以后的大片盲区甚至个人学习区域的塌方。
  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全盘考虑、全面储备的观念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我曾在工作中接触各行业的精英,他们都有很强的全盘观念,这实际是一种宝贵的具有领导风格的运营式思维。
  如果孩子在备考中养成的是“掌握大部分就可以了”的思维习惯,那么以后他做什么事都会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由此随意将就。当然,全面掌握很难,甚至苛刻,但是,有了“全面掌握”的目标,才会做到掌握绝大部分;而“掌握大部分”的目标,执行起来也许就是“掌握小部分”,因为目标与成果之间往往有差距。
  也就是说,看上去只是搜罗考点,实际培养的是全盘考虑的思维方式。一个考满分的孩子,他在有意识甚至无意识中就滋生了这种大格局的思维。
  我儿子喜欢吃饺子,我要他自己做,因为他说很简单。可是,最初是饺子做出来不像,然后是饺子容易开口,接着是他做的饺子一煮就烂,后来终于像饺子了,也能煮了,可又不好吃。他这才意识到,简单的饺子,要做到好看又好吃,需要全盘掌握各种技巧。于是我引导他联系到考试,看上去那么容易的试卷,为什么只考了80分?因为还是没有全面掌握。他点头同意我的观点,开始从拼音到生字到句子到作文等等来清理知识点。
  当他考了第一个100分,他做的饺子已是好看又好吃,录的英语视频因为准备充分而流畅又好看,而且都是一次完成,成为老师在微信群里展示的范例。
  其次,我借助试卷培养孩子循序渐进的条理性以及沉稳的性格特点,提高做事的效能。
  我儿子经常漏题,我告诉他很多次,一定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做下去,实在不会的就暂时跳过,但回过头来还是要做。原本以为这很简单,可多次强调后效果不佳。这从表面上说是粗心,往深处讲是思维乱,没条理性,浮躁,专注力不够。
  我找来一些训练条理性思维的数字游戏给他做,还让他帮着做家务,比如抹他的小书桌。他开始随意抹,甚至先抹了下面再去抹上面,结果灰尘又落到下面,他意识到自己顺序错乱后学会了从上到下抹。我在旁边适时提醒他:这就跟考试做题一样,你得有条理,按正常的次序来,有条不紊地做,胸有成竹。
  我发现,他在试卷上表现好了的同时,生活中的条理性也强了很多,如自己整理书包,会根据课程表一科一科地清理;晚上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从内到外、从上到下搭配,连袜子也在床边放好;我们出去旅游,他会帮着有条有理地整理行李,甚至尝试一些收纳技巧。
  三
  还有,我借助试卷培养孩子的细心,初步训练他的缜密心思。
  漏题,漏标点,拼音漏声调、字母,这是我儿子常有的现象,还有语文中的看图作文,要尽量联系图中细节,他却往往只抓住最明显的那个元素来写,经常出现内容与图片不符的错误。数学考缜密心思的地方更多,他总是考虑不周。
  千万别以为粗心只是孩子不认真,其实有时不能怪孩子,比如有几次在我的严格要求下,儿子几乎都要哭了,我能感觉他很认真,但还是出现了数字写反、句子漏字的情况。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孩子有时会视知觉能力失衡,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其实现视知觉能力的协调发展。我在网上找了些相关游戏和他一起做,如“感受颜色”“暗中看物”“精细目力”等,也会在生活中刻意训练他的细心。
  渐渐地,孩子的粗心现象减少,生活中不那么马大哈了,更令人惊喜的是,我发现他的记忆力也似乎好了不少,大概是专注和细心后,记忆效能提高了。
  另外,我还会借助试卷培养孩子追求优质和美感的性格。
  最明顯的是书写,很多人也许认为,考试嘛,写对了就行,要赶时间,没办法讲究美。其实不是这样,这只能算交差,没有质量可言,分数往往也是差强人意,因为容易意外丢分,比如太过潦草老师看不清而出现误判。我儿子在每门功课的考试中都吃过这类亏:他发现自己做错了,擦掉重写,但他不擦干净,导致之前的答案还在,特别是选择题,单选成了多选,得到的自然是叉。还有就是答题时不讲究排版,起笔空很远,开始很宽松,后面发现没地方写了到处占地,有时老师没看到,或者说看着烦,直接就是叉。因此,满分的孩子往往都具备优质感,试卷要答对,而且要答得美观。
  做人做事追求优质,这一点特别重要。我所在单位的董事长,他说父母从小对他讲得最多的四个字就是“追求优质”:做事不马虎,不将就,讲究质量,做好,做优。
  我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优质感,比如漱口后牙刷牙膏要摆放整齐,整理书包时每一本书都要抹平卷起的角,碗筷要摆漂亮,自己的单车要抹得干干净净放好,书桌要整洁……当这种优质意识深入孩子大脑后,他很自然就接受了卷面要整洁这个要求,开始时为了达到优质可能速度会慢,优质后再一步步提高速度。而且,在追求质量的过程中,还顺带一点点抹去孩子的浮躁,培养专注力。
  如今,两年多来,几乎每次考试,儿子都是满分,他漂亮地接住了试卷上的所有招数。当然,更重要的是,从诸多优秀表现来看,他各种能力的成长分数也不低,几乎算得上脱胎换骨。至此,试卷成了他成长的好搭档,我希望他们能一直这样勾肩搭背地走下去,直到他不再需要这个看上去有些“狠”的伙伴。
  【编辑:花洁】
其他文献
休息室的大嗓门  每到暑假,前来做心理咨询的家长和孩子就比平时多两倍。这天早晨,我刚走进咨询中心,就听到休息室里有一个大嗓门在训斥孩子。打卡的时候,我问值班员,是谁在喧哗?值班员告诉我,是一位带儿子来咨询的妈妈,正好是来找我的。值班员已经干涉了两次,请那位妈妈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别人,但收效不大。  “要不要现在请她去您的咨询室?”值班员好像急于解决这个麻烦。  “不着急,听她说些什么。”我找把椅子
饶毅,《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他曾在中国和美国做学生,而后在美国和中国做家长,还在美国和中国做过教师,他是中美两国教育的亲历者与实践者,也是冷静的观察者与思考者。  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中美两国教育各有何特点及优劣比较,是众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就此,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年龄太小不宜出国  记者(以下简称记):如今,很多中国家长都考虑过这么两个问题:一是教育孩子,要不要引进西方国家
他处处异于常人  小铁是上海普陀区一所中学的高二男生,因近期连续出现严重的异常行为,在其班主任赵老师的陪同下找到我咨询。我告诉赵老师,按规定,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必须家长陪同。赵老师为难了,说小铁的父母都在外地,很难联络,而小铁的状况很不稳定,她不能坐视不管。我们商定,在联络到小铁的父母之前,我先了解情况,制订辅导方案,待其父母到场之后再实施。  单独交流时,赵老师告诉我,前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高
不尊重则无沟通  咨询中心做保洁的小姜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女儿燕燕4岁。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小姜总喜欢坐我旁边,聊家庭教育的话题。这天,小姜说到自己的婆婆,语气夹杂着气愤和无奈。  “跟老人相处真是麻烦!”小姜摇头叹息,“为什么我婆婆那么固执,听不进别人的劝呢?”她告诉我,因为自己和丈夫都要打工,就把婆婆从外地接来,负责照顾燕燕的起居、接送燕燕往返幼儿园。没想到,婆婆很快成了麻烦。“真是请神容易送神
【编者按】  暑假到了,家长们开始忙活起来,四处打听哪里的补习班更好,学业竞争如此激烈,一个多月的大好时光岂能荒废?孩子们却另有想法,熬过一个紧张的学期,怎么也得痛痛快快地玩上一阵子吧,有的还盯上了一个新颖的玩法——“营地教育”,并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家长,营地不同于夏令营,是兼具课程教育和兴趣拓展的好项目。许多家长咨询本刊,究竟什么是营地教育?真的有课程培训吗?会不会让孩子荒废学业?营地教育分哪些种
一、不要等累了才睡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玩累了自然会去乖乖睡觉,这样还省去了哄睡的环节。其实,让孩子玩累了再睡,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孩子玩得过于兴奋,睡着后其精神活动还在继续,睡眠时会出现咬牙、踢被、尿床等现象,从而影响大脑与身体发育,严重时还会造成睡眠时间的混乱。所以,父母最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到时间了就去睡觉,睡前不做剧烈活动,并逐渐固定睡眠时间。  二、不要让孩子熬夜  有些父母自
问:我与前夫于2009年初离婚,约定孩子归我抚养,前夫每月支付抚养费360元。2012年,因孩子学习费用不断增多,在法院的调解下,前夫将抚养费增加至每月500元,直至孩子年滿18周岁。但现如今,物价不断上涨,前夫的工资也大幅上涨至每月5000元,这时,我还能再向法院起诉要求前夫增加抚养费吗?  谭丽荣(甘肃武威)  律师意见:我国《婚姻法》第37条规定:“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
学会把自己放到家庭第一位  当女儿成功申请到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时,我和老公悲喜交加。喜的是,我们的孩子不仅考上了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而且获得了全额资助。这对于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来讲,是莫大的幸事。悲的是,我们家从此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巢”家庭,和女儿相隔万里。从小娇生惯养的她独自去异国他乡能适应吗?举目无亲的她若是病了或遇到难处了,谁能帮她?  为女儿准备行李时,家里便开始弥漫离
手游玩家低龄化现象已引起很多国家的警惕,各国纷纷出台防治措施,帮助儿童远离手游上瘾,避免成为“游戏废人”。  德国:构建手游预警系统  “儿童不需要智能手机!”德国卫生部日前公布的名为《数字预防》的报告指出,儿童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会沉迷手游,甚至患上网瘾,严重危害健康。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对儿童进行“数字化关怀”。  《数字预防》显示,德国6~7岁的孩子中,1/3有智能手机;10~11岁的孩子中,这一
日本的一家保险公司叫“第一生命保险”,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小学生的理想调查。最新的一次调查是在2016年1月公布的,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孩子长大后都想从事什么职业。  男孩子的理想,排名前10的分别是:1.足球选手;2.棒球选手;3.警察;4.地铁、轻轨和大巴司机;5.木工师傅;6.医生;7.商店营业员;8.学者和博士;9.宇宙飞行员;10.消防员和救护队员。  女孩子的理想,排名前10的分别是:1.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