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中国特色叫“商帮”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k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于山东,遥望广东,看其民营经济之盛、市场活力之强、商帮渗透力之大,真感望洋兴叹。北方商帮之衰落和至今的未能中兴,原因归根到底是市场观念未能根本转变、民营经济未能彻底复归。
  美国商业发达,国土辽阔,拥有50个州,比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还多,然而却从未听说有“加利福尼亚商帮”“纽约州商帮”“华盛顿商帮”,美国人乡土观念淡薄,亲缘意识不强,同州的“老乡”没有意识去结成某种地域性的商业群体。
  商帮是中国特色,是华人强烈的亲缘观念和同乡情谊的产物。“他乡遇故知”,“亲不亲,故乡人”,这些民间习语表达出华人的乡情以及隐藏于背后的淡淡乡愁,乡情作为纽带使来自同一个家乡、处外漂泊的商人游子结社成群,以乡音作标志,以家乡记忆作共同语言,进行生意上的互助、合作,雪中送炭,互相取暖。
  商帮商帮,最重要的是“帮”,越是互助观念和抱团精神强的地方,越容易产生实力雄厚的商帮,这点在浙商身上得到充分印证。相比之下,鲁商虽然也称商帮,但明显互助精神不足,大多各自为战,没有实现大联合,因此气候仍显不足。
  商帮是中小企业的摇篮。通过商帮,中小企业可以进行便捷的融资,寻求合作伙伴,实现订单内部消化。拿货时,大家可以一起行动,以数量优势换取价格实惠;在危机面前,大家能够捆成一团,相濡以沫,共渡难关;到外地经商,有当地的“兄弟”照应;对外交涉,不以某某小企业的名义而以“某某商会”的名头进行谈判;更有甚者,在商帮内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自给自足,内生发展……这些,都是中小企业通过商帮和商会可以获取的厚利。
  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商帮虽是中小企业的摇篮,却往往不是大企业的“菜”。对于许多已经形成全国性影响力的大品牌企业、已经走出去的跨国公司、已经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他们的地方色彩往往很淡。华为、联想、阿里巴巴、海尔这些强大企业,特立独行,独掌大局,不必依赖商帮。对足够强大的商人而言,不认乡情,只认实力,他们已经跳出了商帮的圈子。
  事实上,商帮文化在具有某种优越性的同时,也确实具有某种局限性。
  从明朝诞生第一个成气候的商帮——晋商开始,中国各地商帮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坐庄,永不落空,先是晋商称雄,随即浙商登场,然后粤商一枝独秀,今天则是浙、粤、鲁三分天下。将来,会有哪匹“黑马”出现?不得而知。
  不过,没有一个地方商帮能够永远不败。商帮,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鲜明的地域性格,这既然能够成为优势,也就一样能够成为致命伤。上天是公平的,粤商务实而短视,浙商抱团而排外,鲁商雄图而粗线条。时代在演变,各种优势在相继地转换为劣势,各种劣势又不断地转换为优势,改革开放之初,广东人“讲实际”、重眼前利益的特点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可是近十年来,浙商、鲁商崛起之后,广东出现一种声音,认为粤商过于短视,小富即安,应该吸收江浙人的冒险精神。然而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浙商由于冒进而资金链断裂,跑路频频,粤商则因谨小慎微而风平浪静,劣势再次转变为优势。
  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句话变通一下,可用于“商帮”:没有成功的商帮,只有时代的商帮。商帮的兴旺是应时代而生,而且必须不断跟上时代步伐,才能保持兴旺。当今的商帮,不能过于局限于“老乡”经济,老乡们恐怕都要放眼全球,放开怀抱,才能做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商帮的过去具有中国特色,商帮的未来则需要世界眼光。
  就南北对比而言,今天南方商帮的势力正遥遥领先。立于山东,遥望广东,看其民营经济之盛、市场活力之强、商帮渗透力之大,真感望洋兴叹。北方商帮之衰落和至今的未能中兴,原因归根到底是市场观念未能根本转变、民营经济未能彻底复归。
  说到底,商帮的启示不在于商帮自身,更在于他们背后的土壤,而只有特定的土壤,才能不断孕育更加耀眼夺目的美丽星空。(编辑/张本科)
其他文献
:本文在论证了文化消费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必然性之后 ,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世界之交八九十年代大众文学中的畸形消费现象进行清理和批判。论者认为 :首先 ,是社会生活中的商
年度最佳微文化营销创新奖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企业做公益,在以往要么是赔本赚吆喝,要么是广告硬植入;商业与公益,似乎永远无法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奥克斯在保护敦煌的公益事业中嵌入“寻找中国美丽新娘”活动,借助市场的力量、营销的手段,将奥克斯品牌的科技环保属性和保护敦煌的环保倡议广泛传播出去,创造性地实现了品牌效应和公益事业的双赢。  年度最佳营销案例创新奖  迪巧  在每一场“妈咪关爱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