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背景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aom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指导青少年教育实践工作,本研究对教师、社工、教育专家、中小学生及家长共1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发现:(1)能力、品格、自我价值和联结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积极青少年发展的核心结构。(2)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生活能力三个部分;品格由爱、志、信和毅四个方面构成;自我价值涉及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纳;联结涉及家庭、学校和社区联结。(3)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内涵是指健康、充分发展的青少年所具备的能力、品格、自我价值和联结方面的核心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个体与发展情境之间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研究结果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积极青少年发展相比,既有相似之处,更存在内涵上的差异。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也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48岁,干咳半年余.近期反复出现右胸隐痛入院.体检:右肺呼吸底.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功能的关系,尤其是与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的关系 .方法:应用动态血压监测 (ABPM)及超声心动图观察 6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脉压大小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收住的62例胎膜早破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其发生率4.9%,未足月占61.3%,孕足月占38.7%,临床绒毛膜炎25.8%,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