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热科院发布胡椒染色体级别精细基因组
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联合华中农业大学、马来西亚科学院等7家单位,绘制了我国胡椒栽培种“热引1号”染色体级别精细基因组图谱(木兰亚纲胡椒目首次报道基因组组装的物种),综合解读了胡椒的基因组特征,物种进化位置,并对胡椒碱合成代谢网络和关键基因及其基因家族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为被子植物演化及胡椒碱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见解。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西瓜甜瓜“甜蜜基因”
近日,两项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成果在《自然-遗传学》上刊发。两项研究分别构建了甜瓜和西瓜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两种水果的驯化历史及果实品质的遗传分子机制。据介绍,上述两项研究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及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协同创新的成果。
咖啡豆壳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胰岛素抵抗
美国一项研究新近发现,咖啡豆壳的提取物能够减缓实验小鼠体内与肥胖相关的炎症,还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带领的团队从咖啡豆外壳和烘焙后脱落的“银皮”中提取原儿茶酸和五倍子酸两种酚类物质,并用这些物质对小鼠的脂肪细胞进行处理,当肥胖相关炎症出现时,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干扰葡萄糖吸收,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而咖啡豆壳中提取的酚类物质可以阻断巨噬细胞对脂肪细胞的这种影响,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一发现有望为预防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也为咖啡豆壳找到潜在商机。
“MiNIT”技术让盐碱地恢复“健康”
水稻亩产从800多斤到1200斤左右,北京中农煦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用三年的时间在吉林省镇赉县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基地应用“MiNIT”技术进行盐碱地治理试验示范。近日,当我国土壤学著名专家、农业农村部国家耕地质量专家组组长、耕地培育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徐明岗在基地调研,表示:“MiNIT”技术治理盐碱地示范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该技术形成了包括改良剂的科学配方、生产工艺、标准及使用规范,盐碱地治理及农作物种植规程等完整的技术体系;是盐碱地治理的一个新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治理盐碱地的时间短、效果好,克服了传统盐碱地治理技术的单一性,引领了我国盐碱地治理技术,是盐碱地治理传统技术的一个生机和革新,具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肉鸭绿色养殖终结“填鸭”式饲养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培育出了烤鸭专用品种“Z型北京鸭”,完全终结了“填鸭”式的饲养方式。
此外,研究人员还研究建立系统的肉鸭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了肉鸭“上网下床+异位发酵粪污处理”等技术,实现了肉鸭养殖由“水养”到“旱养”的全面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了标准化的肉鸭饲料配制技术,实现了精细饲喂,保障了肉鸭健康和食品安全,从源头上实现减排;集成创新了旱养条件下的排泄物异位发酵技术,减少了肉鸭养殖污染。
基因疫苗有望攻克小麦“黄疸病”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吴佳洁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刘登才团队、美国爱达荷大学付道林团队等合作,成功克隆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YrAS2388(国际编号Yr28),从而为预防该病害流行提供了新的“基因疫苗”。
研究人員根据该基因序列开发了功能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可实现YrAS2388的分子辅助选择,加速该基因向小麦品种中的转移利用。该成果为改良小麦和大麦等作物的抗条锈病水平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精细三维结构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首次解析出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的精细三维结构。
该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院士团队、王祥喜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歩志高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微生物所、武汉病毒所、南开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该研究为揭示非洲猪瘟病毒入侵宿主细胞以及逃避和对抗宿主抗病毒免疫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国首次发布超强筋小麦品种
近日,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鉴评会上,来自黄淮麦区的27个强筋小麦品种分别制成面包、馒头、面条3种面制品,10家面粉和面制品龙头企业、5个小麦质量权威检测机构、小麦育种科研单位及农业主管部门组成的质量鉴评委员会对面制品食味、外观等各项品质指标进行现场鉴评。
通过专家组的综合鉴评,新麦26、济麦44、师栾02-1和济麦229被鉴评为超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等21个品种被鉴评为面包小麦品种;藁优2018等10个品种被鉴评为馒头小麦品种;藁优2018等27个品种被鉴评为面条小麦品种。
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联合华中农业大学、马来西亚科学院等7家单位,绘制了我国胡椒栽培种“热引1号”染色体级别精细基因组图谱(木兰亚纲胡椒目首次报道基因组组装的物种),综合解读了胡椒的基因组特征,物种进化位置,并对胡椒碱合成代谢网络和关键基因及其基因家族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为被子植物演化及胡椒碱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见解。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西瓜甜瓜“甜蜜基因”
近日,两项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成果在《自然-遗传学》上刊发。两项研究分别构建了甜瓜和西瓜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两种水果的驯化历史及果实品质的遗传分子机制。据介绍,上述两项研究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及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协同创新的成果。
咖啡豆壳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胰岛素抵抗
美国一项研究新近发现,咖啡豆壳的提取物能够减缓实验小鼠体内与肥胖相关的炎症,还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带领的团队从咖啡豆外壳和烘焙后脱落的“银皮”中提取原儿茶酸和五倍子酸两种酚类物质,并用这些物质对小鼠的脂肪细胞进行处理,当肥胖相关炎症出现时,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干扰葡萄糖吸收,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而咖啡豆壳中提取的酚类物质可以阻断巨噬细胞对脂肪细胞的这种影响,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一发现有望为预防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也为咖啡豆壳找到潜在商机。
“MiNIT”技术让盐碱地恢复“健康”
水稻亩产从800多斤到1200斤左右,北京中农煦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用三年的时间在吉林省镇赉县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基地应用“MiNIT”技术进行盐碱地治理试验示范。近日,当我国土壤学著名专家、农业农村部国家耕地质量专家组组长、耕地培育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徐明岗在基地调研,表示:“MiNIT”技术治理盐碱地示范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该技术形成了包括改良剂的科学配方、生产工艺、标准及使用规范,盐碱地治理及农作物种植规程等完整的技术体系;是盐碱地治理的一个新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治理盐碱地的时间短、效果好,克服了传统盐碱地治理技术的单一性,引领了我国盐碱地治理技术,是盐碱地治理传统技术的一个生机和革新,具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肉鸭绿色养殖终结“填鸭”式饲养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培育出了烤鸭专用品种“Z型北京鸭”,完全终结了“填鸭”式的饲养方式。
此外,研究人员还研究建立系统的肉鸭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了肉鸭“上网下床+异位发酵粪污处理”等技术,实现了肉鸭养殖由“水养”到“旱养”的全面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了标准化的肉鸭饲料配制技术,实现了精细饲喂,保障了肉鸭健康和食品安全,从源头上实现减排;集成创新了旱养条件下的排泄物异位发酵技术,减少了肉鸭养殖污染。
基因疫苗有望攻克小麦“黄疸病”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吴佳洁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刘登才团队、美国爱达荷大学付道林团队等合作,成功克隆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YrAS2388(国际编号Yr28),从而为预防该病害流行提供了新的“基因疫苗”。
研究人員根据该基因序列开发了功能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可实现YrAS2388的分子辅助选择,加速该基因向小麦品种中的转移利用。该成果为改良小麦和大麦等作物的抗条锈病水平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精细三维结构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首次解析出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的精细三维结构。
该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院士团队、王祥喜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歩志高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微生物所、武汉病毒所、南开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该研究为揭示非洲猪瘟病毒入侵宿主细胞以及逃避和对抗宿主抗病毒免疫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国首次发布超强筋小麦品种
近日,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鉴评会上,来自黄淮麦区的27个强筋小麦品种分别制成面包、馒头、面条3种面制品,10家面粉和面制品龙头企业、5个小麦质量权威检测机构、小麦育种科研单位及农业主管部门组成的质量鉴评委员会对面制品食味、外观等各项品质指标进行现场鉴评。
通过专家组的综合鉴评,新麦26、济麦44、师栾02-1和济麦229被鉴评为超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等21个品种被鉴评为面包小麦品种;藁优2018等10个品种被鉴评为馒头小麦品种;藁优2018等27个品种被鉴评为面条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