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可见,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的地理教学应该包含三种意蕴:即地理教学有效果、地理教学有效率和地理教学有效益。有效的地理教学管理应当关注三点核心内容:引起学生地理学习的意向是什么?学生所要达到的地理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是什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易于理解?
一、有效的地理备课
(一)组织形式: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
(二)备课的原则:坚持“四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
(三)备课的实施。
1.深备教材。要备好课,首先必须与地理教材进行对话,每位地理教师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探讨地理学科课程与教材,以课程、内容的创造性使用为前提,深度开发教材资源,把地理知识传授与育人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地理教材功能的最优化。具体要做到:(1)统观全局,整体把握。(2)重点解读,吃透教材;(3)加工重组,拓展延伸。
2.透备学生。富有成效的地理备课,就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认真备好学生。把学生视作课程资源。
3.活备教法。(1)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确立“构想”的意识,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3)重视多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
4.全备突发事件。(1)“弹性”备课:目标可以升降,环节可以增补。(2)即时备课:我们不能把地理备课完全简单化地等同于“写教案”,然后再无视地理课堂生成性的特点去主观地展示教案。实现预设与生成和谐的、有机的统一。
5.明备自己。要进行“长备课”、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打造个性特色、开掘实践智慧、养成反思习惯。
6.地理备课时注意体现“三个痕迹”:书上有备课的痕迹,教案上有修改的痕迹,教完后有反思的痕迹(写教学后记),学会根据“学情”不断丰富、调整、优化自己的设计;预案设计力求详略得当,即简化程序性设计,加强预设性设计,为教学中的互动生成作充分准备。
7.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1)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每个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备课时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但教学的方法可以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2)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
二、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有效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转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一)是做到“新”。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地理教案,努力把地理课上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不同的地理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地理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地理学习效果。地理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2.思路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地理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同样的地理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大不一样。
3.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也绝不能排斥或代替其他的教学手段,黑板该用还是要用的,必要的板书还是要写的,现代信息媒体和手段只有用得恰当,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是做到“趣”。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地理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地理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和痛苦。
1.导入时引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讲授时保持学习兴趣。(1)重视运用地理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2)营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3)创设良好的地理教学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篇地理教学设计、任何一堂地理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地理教学艺术水平和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一、有效的地理备课
(一)组织形式: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
(二)备课的原则:坚持“四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
(三)备课的实施。
1.深备教材。要备好课,首先必须与地理教材进行对话,每位地理教师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探讨地理学科课程与教材,以课程、内容的创造性使用为前提,深度开发教材资源,把地理知识传授与育人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地理教材功能的最优化。具体要做到:(1)统观全局,整体把握。(2)重点解读,吃透教材;(3)加工重组,拓展延伸。
2.透备学生。富有成效的地理备课,就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认真备好学生。把学生视作课程资源。
3.活备教法。(1)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确立“构想”的意识,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3)重视多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
4.全备突发事件。(1)“弹性”备课:目标可以升降,环节可以增补。(2)即时备课:我们不能把地理备课完全简单化地等同于“写教案”,然后再无视地理课堂生成性的特点去主观地展示教案。实现预设与生成和谐的、有机的统一。
5.明备自己。要进行“长备课”、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打造个性特色、开掘实践智慧、养成反思习惯。
6.地理备课时注意体现“三个痕迹”:书上有备课的痕迹,教案上有修改的痕迹,教完后有反思的痕迹(写教学后记),学会根据“学情”不断丰富、调整、优化自己的设计;预案设计力求详略得当,即简化程序性设计,加强预设性设计,为教学中的互动生成作充分准备。
7.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1)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每个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备课时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但教学的方法可以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2)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
二、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有效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转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一)是做到“新”。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地理教案,努力把地理课上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不同的地理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地理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地理学习效果。地理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2.思路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地理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同样的地理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大不一样。
3.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也绝不能排斥或代替其他的教学手段,黑板该用还是要用的,必要的板书还是要写的,现代信息媒体和手段只有用得恰当,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是做到“趣”。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地理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地理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和痛苦。
1.导入时引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讲授时保持学习兴趣。(1)重视运用地理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2)营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3)创设良好的地理教学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篇地理教学设计、任何一堂地理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地理教学艺术水平和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