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言经济过热尚早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投资规模偏大”和“金融安全” 这 两个字眼引起了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投资规模偏大不能简单等同于经济过热,对症下药 还得从金融入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的这一观点,代表了所有经 济学家的共识。
  
  通过调整信贷优化经济结构
  
  钢铁等行业成为近期银监会掌握信贷资金流向的主要领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室副主任韩汉君认为,这些领域投资过多的事实,在银行新增贷款急剧 增长上得到明显的反映;同时,新增贷款结构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基建贷款、个人住房贷 款等中长期信贷所占比例大幅提高。
  信贷结构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华东师范大学远东国际金融学院院长、博导潘英 丽指出,服务业中部分领域“嗷嗷待哺”,导致去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出现回落;而“中央 一号文件”所要积极扶持的农业,则更为“缺钱”。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结构 性不协调,部分行业投入较大而部分行业又资金不足。本次会议明显透出信号,政府意图通 过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现有经济结构。
  
  断言经济过热尚且证据不足
  
  经济真的“发烧”了吗?吴晓求对此颇为谨慎。
  吴晓求认为,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需要经历10年~20年时间,我国经济 自上世纪末开始进入起飞阶段,虽然部分行业的确进入了产业运行周期的顶部,但就此判断 经济过热不足为据。同时,我国经济结构和市场化机制比过去一二十年要成熟许多,市场化 供给机制已经初步完善,恶性通货膨胀在目前的架构下难以出现。
  在具体操作上,韩汉君认为,目前金融调控的手段已经颇为丰富。去年,央行及时发现 了贷款猛增的势头,迅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手段发出政策信号,并果断将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期尽快抑止这一势头;各商业银行也积极配合,采取相应 的收缩措施,放慢贷款增长速度。
  
  金融开放加快监管面临新难
  
  严控经济快速增长出现的局部偏快,监管成为重中之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金融监管 环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大的影响便是金融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博导胡庆康认为,开放进程中的风险来源和风险控制难度,不同于以往封闭式的金融 市场。“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架构已经形成,但在未来3年时间的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 期”中,国际通行的混业经营模式,将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而给分业监管体系带来“不 适”,并可能形成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
  潘英丽认为,目前金融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银行存款所受到的冲击:外资银行深 度介入,争夺中资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的推出,有望成为储蓄替代品;今年消费价格预 计增长3%,很可能形成“负利率”的局面,从而导致存款流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能 因手头资金不足而面临流动性风险,“挤兑”往往是最容易引发金融风险的因素。
其他文献
用二氯甲烷作溶剂,以PEG-400为催化剂,合成N-苯甲酰基-N′-(4-溴苯基)硫脲,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学报不仅是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的窗口,同时它也以其及时展现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新动向、新方法、新成果的坚实稳健而成为重要的学术刊物类型.从全国较权威的《新华文
建立的排污收费订价模型基于两个主要目的:1)还贷付息;2)保证排水公司企业化.考虑到不同用户之间用户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可能会不同,模型将用户进行了划分,对不同的用户类
虽然“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已经不是新话题了,但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资 本市场论坛”上,专家学者的思想交锋依然迸射出无数闪亮的智慧火花。  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黄达借用旦丁《神曲》中的“炼狱之门”形容全流通之路。“这 是好人要上天堂,必须洗清罪恶的必由之路。面临炼狱之门,假如是一个人,要下决心,要 进这个门,要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  黄达说:“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就是门口的两个精灵,他俩
网络营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要想赢得21世纪的市场,必须运用综合手段整合营销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功能和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