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与所学内容之间差距过大,那么就形成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其数学的基础关系巨大。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后,教学难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应对这些难点,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提前充分准备外,还要运用丰富的学科知识,对症下药,引导学生突破随时出现的教学难点。
一、以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这就造成了难点,可以以形象直观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在教学中,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以形象的比喻讲解抽象的道理,也可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形象地演示知识的生成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感知,这样做不仅可以揭示出相关知识中深刻、奥妙的内涵本质,更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难点的突破,往往高效且省时。
例1.教师在进行概念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教学时,学生对“如果p可以推导出q,那么称p是q的充分条件”是容易理解的,但对“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是很难理解的。于是,教师举了个例子:买彩票不一定中奖,但如果中奖必定买了彩票,所以买彩票是中奖的必要条件。
本例中,学生很难理解的是:q是p推出的结论,怎么q又成了p的条件呢?于是,教师用生活化的形象比喻,将生活中买彩票的例子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豁然开朗,高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用举例归纳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所谓举例归纳,就是在尝试研究某个问题,运用大量特殊的情形来得出一类共性的规律,帮助学生对某些理论理解上的难点进行突破。
例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在上课开始后教师出示问题。
问题1:将点(2,2),(0,4),(3,-1),(-1,3),(1,-2),(4,1)代入直线L的方程2x+y-4=0的左边,其值是小于零?等于零?大于零?
问题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些点与直线L,观察这些点与直线L位置上的关系?
问题3:请你再取其它一些坐标点试一试,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4:在直角坐标系中,2x+y-4>0,2x+y-4<0表示的图形是什么?为什么?
本例中,通过学生的尝试,举例归纳,最终得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上的一个区域。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突破了教学难点:为什么要分类?这样分类合理吗?
三、用类比迁移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对于受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限制而产生的难点,应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出发,并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运用类比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实现难点的突破。
例3.在上概念为二面角的课时,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1:请你说出角的定义,你能说出几种角呢?
问题2:两个半平面之间有“夹角”吗?你能否类比角的两种定义,并且分别给它下一个定义吗?
问题3:如何刻画或度量二面角呢?
本例中的难点就是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形成过程,教师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当然这其中还需要辅之实例演示,联系生活举出应用的例子等,这种方法使得难点不攻自破。
四、用分层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数学问题往往错综复杂,由这种原因造成的难点,要综合分析,化复杂为简单,进而进行难点突破。“难点”是各种各样的,有时是概念、定理等不容易理解,有时是不易察觉问题的认识错误,有时是没有想到方法间的联系等等。教学时,要多联系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几个简单而基本的问题。同时,对难点的突破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改进,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疏导,从而有效突破难点。
例4.《椭圆的标准方程》
上课后教师学生共同研究以下问题:
点F1、F2分别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以经过x轴正方向,线段F1F2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设P(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为2c(c>0),那么焦点F1、F2的坐标分别为(-c,0),(c,0),又设P与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2a,根据椭圆的定义,则有│PF1│+│PF2│=2a,求椭圆的方程并简化方程。
为帮助学生简化这个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首先完成下面的问题: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是(-2,0),(2,0)坐标,椭圆上P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6,求椭圆的方程并简化这个方程。
本例中,简化含字母a和c的复杂方程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先让学生解决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
五、用变式质疑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在数学教学中,当给出一些新的定义、公式、法则、定理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它们的含义,可采用变式质疑的方法,通过思考讨论,帮助学生突破思维上的障碍,从而突破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难点。
例5.《函数的奇偶性》
在给出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问题1: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奇函数?哪些是偶函数?
(1)f(x)=x4+1;(2)f(x)=x+1/x;(3)f(x)=(x-1)2。
问题2:请举出一些奇函数或偶函数的例子?
问题3:对于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若f(-2)=f(2),则函数f(x)是偶函数;
(2)若f(-2)≠-f(2),则函数f(x)不是奇函数。
本例中,通过3个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奇函数和偶函数定义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发现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关于数0对称的特征,这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难点的突破非常有意义。
总之,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有很多,但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并认真钻研教材,组织好课堂教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地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发展认识水平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
一、以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这就造成了难点,可以以形象直观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在教学中,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以形象的比喻讲解抽象的道理,也可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形象地演示知识的生成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感知,这样做不仅可以揭示出相关知识中深刻、奥妙的内涵本质,更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难点的突破,往往高效且省时。
例1.教师在进行概念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教学时,学生对“如果p可以推导出q,那么称p是q的充分条件”是容易理解的,但对“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是很难理解的。于是,教师举了个例子:买彩票不一定中奖,但如果中奖必定买了彩票,所以买彩票是中奖的必要条件。
本例中,学生很难理解的是:q是p推出的结论,怎么q又成了p的条件呢?于是,教师用生活化的形象比喻,将生活中买彩票的例子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豁然开朗,高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用举例归纳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所谓举例归纳,就是在尝试研究某个问题,运用大量特殊的情形来得出一类共性的规律,帮助学生对某些理论理解上的难点进行突破。
例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在上课开始后教师出示问题。
问题1:将点(2,2),(0,4),(3,-1),(-1,3),(1,-2),(4,1)代入直线L的方程2x+y-4=0的左边,其值是小于零?等于零?大于零?
问题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些点与直线L,观察这些点与直线L位置上的关系?
问题3:请你再取其它一些坐标点试一试,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4:在直角坐标系中,2x+y-4>0,2x+y-4<0表示的图形是什么?为什么?
本例中,通过学生的尝试,举例归纳,最终得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上的一个区域。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突破了教学难点:为什么要分类?这样分类合理吗?
三、用类比迁移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对于受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限制而产生的难点,应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出发,并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运用类比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实现难点的突破。
例3.在上概念为二面角的课时,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1:请你说出角的定义,你能说出几种角呢?
问题2:两个半平面之间有“夹角”吗?你能否类比角的两种定义,并且分别给它下一个定义吗?
问题3:如何刻画或度量二面角呢?
本例中的难点就是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形成过程,教师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当然这其中还需要辅之实例演示,联系生活举出应用的例子等,这种方法使得难点不攻自破。
四、用分层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数学问题往往错综复杂,由这种原因造成的难点,要综合分析,化复杂为简单,进而进行难点突破。“难点”是各种各样的,有时是概念、定理等不容易理解,有时是不易察觉问题的认识错误,有时是没有想到方法间的联系等等。教学时,要多联系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几个简单而基本的问题。同时,对难点的突破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改进,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疏导,从而有效突破难点。
例4.《椭圆的标准方程》
上课后教师学生共同研究以下问题:
点F1、F2分别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以经过x轴正方向,线段F1F2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设P(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为2c(c>0),那么焦点F1、F2的坐标分别为(-c,0),(c,0),又设P与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2a,根据椭圆的定义,则有│PF1│+│PF2│=2a,求椭圆的方程并简化方程。
为帮助学生简化这个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首先完成下面的问题: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是(-2,0),(2,0)坐标,椭圆上P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6,求椭圆的方程并简化这个方程。
本例中,简化含字母a和c的复杂方程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先让学生解决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
五、用变式质疑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在数学教学中,当给出一些新的定义、公式、法则、定理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它们的含义,可采用变式质疑的方法,通过思考讨论,帮助学生突破思维上的障碍,从而突破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难点。
例5.《函数的奇偶性》
在给出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问题1: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奇函数?哪些是偶函数?
(1)f(x)=x4+1;(2)f(x)=x+1/x;(3)f(x)=(x-1)2。
问题2:请举出一些奇函数或偶函数的例子?
问题3:对于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若f(-2)=f(2),则函数f(x)是偶函数;
(2)若f(-2)≠-f(2),则函数f(x)不是奇函数。
本例中,通过3个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奇函数和偶函数定义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发现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关于数0对称的特征,这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难点的突破非常有意义。
总之,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有很多,但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并认真钻研教材,组织好课堂教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地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发展认识水平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