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亏损再逼高电价?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越发越亏”,火电如今已是电企最头疼的业务。电企人士透露,国资委日前已就电力央企巨亏问题调研。又一轮电价上调呼声响起。
  
  三年亏掉千亿元
  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8月,电力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5%(火电业务为1.5%),是各主要上下游行业中最低的。
  1—6月,全国水电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6亿元,同比增长16.7%;核电企业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下降22.9%,增速由正转负;火电企业利润总额87亿元,同比下降48.3%,亏损继续扩大。
  1—8月,火电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2亿元,连续8个月负增长。
  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大面积亏损。华电集团火电业务2008—2010年累计亏损额高达125亿元。亏损已达30亿元的大唐集团,火电亏损额或达70多亿元。
  2008—2010年,仅五大电企火电累计亏损额就达到602.57亿元。如果算上其他火电企业,三年深陷亏损泥潭的火电行业亏损可能达到上千亿元。
  
  电价:上调还是改革
  尽管业务亏损得一塌糊涂,但从电力结构看,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目前火电发电占比均高达70%~80%。
  在火电发电成本中,煤炭占到总成本70%左右。7亿吨左右的全国重点电煤合同量,是各电力集团骨干电厂维持基本电力生产的煤炭保障。而在合同煤与市场煤价差拉大的情况下,合同兑现率呈现下降趋势。发电集团的合同电煤兑现率在30%~50%左右。这意味着今年全国重点电煤合同实际交易量仅在4亿吨左右,全国约有15亿吨左右的电煤需要从市场上采购。
  与此同时,煤炭价格已是9年前的7倍。2002年,中国煤炭实际平均价约为150元/吨,而截至目前,7000大卡的标煤价格每吨已超千元,广东地区的标准煤价格更是达到了1226元/吨。
  与煤价翻倍上涨不同的是,自2002年中国电力工业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以来,一直都是政府定价。2004年实行“煤电联动”,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电价却只做过几次调整,且上涨幅度不超过40%。
  “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性矛盾正日益突出。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已经严重影响行业生产和发展。电企纷纷收购煤矿,甚至亲自经营煤炭业务,以填补发电造成的亏空。一些核准的项目电企不开工,已经在建的项目也推迟投产。
  电价改革不到位,致使“电荒—上调电价—煤价跟涨—电荒”恶性循环。在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看来,“现在煤电已经市场化了,但电网公司挡在中间,火电企业都要将电卖给电网公司,供需无法对接,必须要建立起电力市场交易机制。”
其他文献
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1日,安徽省太和县李兴镇程寨村85岁的程保平老人,因儿子去世后无人照料而活活饿死。数日之后,类似的悲剧再度发生。4月9日,北京市通州区张辛庄村80多岁的老人柴玉吉饿死家中,尽管她有四个儿子。  接连发生的两起事件,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梦想显得异常沉重。  令人欣慰的是,在银发浪潮快速袭来之际,如何让老年人有保障、有尊严地生活,已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中国经济周刊》独家获
“中国能否拯救世界?”这曾是去年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一期封面的醒目标题,标题之下还配着一幅生动的漫画——一只熊猫正在給瘪了气的地球打气。  而对于这样一个发问,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陈昊苏的看法是,“中国是当然的主角,但不是独角”。作为中国民间外交的负责人,陈昊苏从外交视角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诠释:中国是大国,但中国没有大国主义。    说中国“英雄救美”太荒唐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
1990年,珠海特区。冠雄空调器厂长期使用的商标“海乐”被人抢注了,这让总经理朱江洪郁闷不已。公司必须为自己的产品取个新名字,于是朱江洪找来最贴己的两个同事,3个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苦思冥想。  三天后,“格力(GREE)”商标诞生了。  朱江洪对这个商标很满意, 尽管英文中没有GREE这个词,但相近的词Great(伟大)、Green(绿色)其寓意都不错。“格力”的中文寓意也很好——格外有力,这让后
“办得好奥运,办得好亚运,不一定办得好春运”——进入1月19日,这条段子迅速风靡微博,“春运会”这个派生名词也就此产生。  名副其实,对于组织者来说,一场“春运会”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高超的组织安排能力;对于“参赛者”——亿万回家过年的中国人来说,这更是一场体力与智力的超强度竞技。  在一些极端条件下,需要竞赛的还有心理承受能力:北京西站一位连续5天凌晨4时来排队却最终没能买到票的男子,怒骂之
借助《人民日报》强大的传播效应,*ST星美暴得“大名”,俨然成为近期股市聚焦的热点。  这只不折不扣的垃圾股刺目但又真实地反映出内地股市博傻成风。其间荒悖,除了这家市值高达24.2亿元的上市公司员工人数不过7名、营业收入几近于零、资产净值早已为负,更糟糕的是,这种看似逐臭的投资者群体性癫狂,反倒因为比比皆是的“成功范例”以及言之有据的规律总结,不断收获市场怂恿乃至奖励。  然而市场扭曲终究需要有人
7月初,新华社曾针对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情况发表长篇评论,该文一开始便用“浴火重生”四个字来形容上海经济上半年所遭遇的特殊境况。  近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上半年经济数据证明了“浴火重生”中的上海经济确实增长乏力,全市GDP同比增长5.6%,财政收入增长同比下降2.5%。  “上海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近期内不一定会恢复到以前那么快的水平,”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4月4日,本刊第13期刊发了《太原“最牛”楼里的守望者》一文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内众多媒体跟进报道。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山西省长王君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本刊报道作出批示,要求高度关注并切实处理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太原市委、市政府领导就此责成相关领导和部门迅速组织协调,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4月14日,本刊记者再次来到东山煤矿洋灰桥4号宿舍楼。偌大的空地上停满了公安、煤气、电力等应急车辆
全球最大的电梯公司之一,电梯发明者奥的斯电梯公司(OTIS,下称“奥的斯”),早在1888年便与中国结缘。那年,奥的斯通过美国代理商Tullock & Co.获得中国第一份电梯合同。据说,清单里的那两部电梯就安装在当时上海和平饭店里。  123年之后,中国成为最大的世界电梯市场。然而就在7月5日,存在设计缺陷的奥的斯513MPE型扶梯突发事故,使得一个13岁的安徽男孩失去生命,3人重伤,27人轻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是安徽这样一个长期人均财力全国居后,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省份。  2010年,安徽人均财力3161元,据全国倒数第二,仅为全国(4447元)的71%,上海(16480元)的19%。但即便这样,安徽省的民生工作也依然做得有声有色。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陈先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的财力有限,蛋糕比较小,更要科学、民主、主动理财、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    民生投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诸多“世界之最”常常为人称道,然而,上海市市长韩正却不愿看到人们用“最贵”等词汇来形容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  今年2月初,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世博会是“最贵世博会”,花费达4000亿元。观点一出,舆论哗然,因为这样的数字与上海市委、市府提倡的“勤俭办博、廉洁办博”理念相违背。  日前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韩正面对“质疑”坦言:“我看网上在炒作上海世博会是‘最贵的世博会’,说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