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于过去的物质性存在和最近人文科学中兴起的"回到物本身"(return to things)的思潮是讨论的主题。这种对物本身的兴趣的重现,标志着对建构主义和文本主义的扬弃,而对何为"真实"以及对在何处"重新获得"客体的追求被认为是与现实重建联系的方法。在这种转变的背景下,为了使过去(the past)的研究重新概念化,我们希望重新考察(从存在论上)过去的遗迹的状况和它们在调节有机与无机、人与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中的作用。我认为未来依赖于,对过去感兴趣的学者是否能够正确地修正他们对于过去遗迹的理解,如物和人
【机 构】
:
波兹坦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过去的物质性存在和最近人文科学中兴起的"回到物本身"(return to things)的思潮是讨论的主题。这种对物本身的兴趣的重现,标志着对建构主义和文本主义的扬弃,而对何为"真实"以及对在何处"重新获得"客体的追求被认为是与现实重建联系的方法。在这种转变的背景下,为了使过去(the past)的研究重新概念化,我们希望重新考察(从存在论上)过去的遗迹的状况和它们在调节有机与无机、人与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中的作用。我认为未来依赖于,对过去感兴趣的学者是否能够正确地修正他们对于过去遗迹的理解,如物和人类、动物及植物的遗留物。在讨论过程中,我将参考海德格尔关于客体对象和事物之间区别的观点,布鲁诺.拉图尔关于物的作用和面向客体对象的民主(object-oriented democracy)的观点,以及唐.伊德的质料诠释学的观点。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将集中用几个在阿根廷失踪的人(已逝或健在)的例子,说明其否定了存在与缺失的对立。失踪的人是他自身过去的一个范式,他既与现在相连,又不相连;既共时,又不共时。因为没有合适的术语来分析存在—缺失(present-absent)二分的矛盾对立性,我力图在二元对立的模式外寻找它们,这个模式在我们对过去(the past)的思考中常用来对存在—缺失的关系作概念化处理。为此,我借用A.G.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的理论。
其他文献
夏:您好,非常荣幸能和您一起谈谈马克思在法国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首先,您作为法国马恩全集编译工程的主席,能否先向我们介绍一下关于马恩著作在法国的翻译和出版的基本情况?伽霍尔:这个问题恰恰与马克思在法国的研究现状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在我看来,对任何一个人物的研究与对该人物的著作的出版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德勒兹仍然坚持自己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断言,凸显了德勒兹与马克思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德勒兹认同于马克思,继承了其革命与历史的基本主题,并沿用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术语;同时德勒兹却通过政治隐喻的研究方法颠覆了马克思术语的原初内涵,从而导致了对马克思思想的实际背离。德勒兹之所以仍将自己视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因为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应是一种决不妥协的拒斥,并伴随着强烈的颠覆性。他在不断调整中继承了68革命的某种精神。
本文以内部印行的党刊——中共北京市委主办主管的《北京工作》为个案,深入分析整个内部印行党刊的特性、根本任务、基本经验和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为党刊今后如何进一步出思想、出精品、出人才,提供思路。
胡枫,《全宋诗》小传云:“字伯圆,庐陵(江西吉安)人。铨孙。”(第54册,第33796页)录其诗《赠刘升之蛰龙岩》一首。李裕民著《宋人生卒行年考》(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3页)把胡铨之次子胡湃误作“伯圆”,胡椒、胡榘实为胡铨长子胡泳之子。胡枫字号,据汪森编《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卷二“穿山题名,庐陵胡仲威伯圆,约张维翰和甫陈次贾倪俊孺来游嘉定五年(阙)月”之记载:胡枫“字仲威,又字伯圆”才是。《
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对绿坝事件进行了全景观察,通过对事件五大焦点的详细梳理,探究绿坝事件引起众议的深层原因在于公权力的越界:公权力过度介入公民的私人领域,且对私权利有失当限制,从而引发公众的舆论反弹。论文也指出:公众通过网络对私权利的诉求,表现了其对当前社会权力/权利现状的挑战;然而,与此同时,这种激烈表达却同样呈现出权力运作的痕迹,由此也部分消减了私权利与公权力对抗的正义性。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六届(2009)年会于2009年9月16日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召开。来自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传媒大学等16家国内主流媒体、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朝鲜、法国、白俄罗斯等9个国家的新闻业界学界人士共50多人汇聚一堂,围绕“中外报刊比较研究”这个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讨交流,大家畅所欲言,会场气氛热烈。
“不吊昊天”语出《诗经·小雅·节南山》,历来对此句诗中“不吊”的解释有所不同。毛传曰:“吊,至。”郑玄笺曰:“至,犹善也。”此后,有沿袭毛郑之说者,如王引之《经义述闻》等;亦有作“悯恤”之解者,如朱熹《诗集传》等。今之注者多从朱熹之说。本文认为“不吊吴天”作“吴天不善”之解于理颇通。理由有四:
明代分封同姓诸王,封藩建国。明代王国宗庙制度以亲王“之国”为契机,初定于洪武九年,是在师法周代诸侯宗庙礼意的基础上,参酌本朝太庙礼制并有所降杀而建立,至万历朝臻于成熟,其制对清朝宗室家祭制度有一定影响。明代王国宗庙以支子立庙,为4、宗之祀,以始封者为始祖,立五庙,祀五世。王国宗庙与太庙构成一个祖先祭祀系统,等级分明,层次丰富,与分封制相表里,具有礼制与政治上的双层蕴涵。
对于"在场"这个词,没有一种字典含义或者权威讨论可以确定它的意义,以使任何一个使用它的人都接受。因此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们有很大对其意义进行调整的自由。事实上,在使用这个词的过程中,唯一切实可行的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增进我们对人文学科的理解。当试图满足这一要求时,我将其与再现相联系。我要关注的是再现的一种变型,在此意义下,过去被允许以一种"偷渡"(鲁尼亚)的方式进入现在,以至于在历史再现中,过去在字面上也成为"现在"。在分析历史再现的这个变型过程中,我采纳鲁尼亚所使用的所谓"平行进程"观念。
2009年9月16日,“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六届年会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举行。年会的主题是“中外报刊比较研究”。来自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传媒大学等16家国内主流媒体、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朝鲜、法国、白俄罗斯等9个国家的新闻业界学界人士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