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师教育改革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紧紧把握基础教育发展动向和脉搏,改变以往的传统的体育专业培养模式,要向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与灵活应变能力相结合的方向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8-0090-02
教育改革正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进行不断的深入,基础教育也不断的由以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全面转轨,学校体育的教学也面临与时代脱节的现实,面对大家对“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共识,学校体育教育也开始向将康体育进行转轨.面对基础教育对专业体育健康教育指导人才的需求加大,以及人们对体育人才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现实需求,传统体育人才将被具有专业运动技术又懂的身心保健方法以及具备专业体育文化素养和多学科知识的全能型专业体育人才所取代.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全能型基础教育体育人才是高师体育专业在面对新形势时所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 高师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产生脱节
1.1 传统体育教育的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多数高师体育专业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完全移植竞技体育教学内容的做法普遍存在,受制于这种注重专业性强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影响,培养出的毕业生既成不了优秀运动员,也不能参加专业体育比赛,所学技能与基础教育强调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改革初衷不相适应.
1.2 课程结构缺乏优化课程体系相对不够完善
传统课程结构过多强调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学科本位观念严重,重复课程多,缺乏课程的总体优化,过分注重运动技能培养,学科间交叉渗透性较差,非竞技类运动项目和新兴学科及基础教育需求的运动项目未能及时纳入教学课程结构之中.高师体育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将课程教学内容扩展和增加,更需要敢于针对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删除过时陈旧的课程内容,做到及时调整精准到位.并在教改上紧跟基础教育动向协调一致和先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上下一体连动式培养模式来引导基础教育改革.
1.3 传统体育培养模式滞后形成教学资源浪费
随着人们对体育的不断发展和对体育教育的健康意识的加强.“以体育人”“健康第一”的思想对高师体育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学校体育已由单一的体育教学向体育育人与体育健康教育相结合转变.作为高师体育的发展已于当前中小学体育所倡导的健康教育理念相脱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处于明显滞后,形成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相背离,传统的教法也因为固守常规形成的教法单一也导致不能灵活应用,最后致使高师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1.4 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
传统体育教学以既能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注重动作的重复性学习来强化动作技能的提升和巩固,把学生禁锢于固有的教学模式中,脱离不了专业运动员训练的影子.在教学中重视教师的教,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形成学生对体育的厌倦和恐惧,难以形成对体育的兴趣,学生很难在体育课上获得快乐体验,导致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或者不能很好的参与到喜欢的体育目上来,逐渐的淡化了体育的教育功能.
2 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教学人才需求解决策略
2.1 转变固有体育教育观念注重健康第一
高师教育改革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紧紧把握基础教育发展动向和脉搏,改变以往的传统的体育专业培养模式,要向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与灵活应变能力相结合的方向全面发展.在就业方面做到专业对口,培养方向与用人需求协调一致.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实现培养人才模式的全面化与多样化,以此满足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硬实力的需求.
2.2 优化体育教学课程结构活化教学内容
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以基础教育未来需求为导向,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高师体育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就要进行适当精修和合理拓展,对重复和过时课程进行精简,新增人文社会体育类和非竞技体育内容以及新兴体育学科类课程.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化和新颖化.在重视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非竞技体育教学与新兴体育项目的技能掌握,做到体育与社会的有机融合,做到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最后要做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多学科融合渗透,体现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
2.3 转换培养模式向知识创新型多元化发展
优化教学方法转变培养模式向知识创新型多元化发展,就要锐意进取进行创新教学改革,要更加注重由运动和技能向注重知识创新应用方向发展.高师体育改革要紧跟基础教育改革和现实需求,让体育教育更趋向于生活化、实用化、综合化的多元方向发展.在课程规划要以微型化和小型化的形式强化基础,也要兼顾创新兴学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体育与科学的兼顾和体育与社会的融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的科研新成果.
2.4 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快乐情感体验
高师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一定要紧跟基础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以及教育理念的改变而改变.以互动形式、探究式、启发式的开放形式教学代替原来的封闭式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运用新兴的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和兴趣开发引导,在欢快的氛围中获得体育学习的技能.
3 小结
总之,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全能型基础教育体育人才,是高师体育面对基础教育对专业体育健康教育指导人才的需求,以及人们对体育人才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现实需求,传统体育人才将被具有专业运动技术又懂的身心保健方法以及具备专业体育文化素养和多学科知识的全能型专业体育人才所取代.在就业方面做到专业对口,培养方向与用人需求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李洋.王芗斋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
〔2〕石宝彩,丁斌,王建民,谢芳,周俊尧.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51(28):34+36.
〔3〕沈建德,宋星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1):111-112+123.
〔4〕汪海涛.高等师范体育专业现状与体育师资培养改革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1,9(02):74-76.
关键词: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8-0090-02
教育改革正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进行不断的深入,基础教育也不断的由以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全面转轨,学校体育的教学也面临与时代脱节的现实,面对大家对“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共识,学校体育教育也开始向将康体育进行转轨.面对基础教育对专业体育健康教育指导人才的需求加大,以及人们对体育人才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现实需求,传统体育人才将被具有专业运动技术又懂的身心保健方法以及具备专业体育文化素养和多学科知识的全能型专业体育人才所取代.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全能型基础教育体育人才是高师体育专业在面对新形势时所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 高师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产生脱节
1.1 传统体育教育的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多数高师体育专业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完全移植竞技体育教学内容的做法普遍存在,受制于这种注重专业性强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影响,培养出的毕业生既成不了优秀运动员,也不能参加专业体育比赛,所学技能与基础教育强调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改革初衷不相适应.
1.2 课程结构缺乏优化课程体系相对不够完善
传统课程结构过多强调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学科本位观念严重,重复课程多,缺乏课程的总体优化,过分注重运动技能培养,学科间交叉渗透性较差,非竞技类运动项目和新兴学科及基础教育需求的运动项目未能及时纳入教学课程结构之中.高师体育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将课程教学内容扩展和增加,更需要敢于针对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删除过时陈旧的课程内容,做到及时调整精准到位.并在教改上紧跟基础教育动向协调一致和先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上下一体连动式培养模式来引导基础教育改革.
1.3 传统体育培养模式滞后形成教学资源浪费
随着人们对体育的不断发展和对体育教育的健康意识的加强.“以体育人”“健康第一”的思想对高师体育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学校体育已由单一的体育教学向体育育人与体育健康教育相结合转变.作为高师体育的发展已于当前中小学体育所倡导的健康教育理念相脱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处于明显滞后,形成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相背离,传统的教法也因为固守常规形成的教法单一也导致不能灵活应用,最后致使高师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1.4 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
传统体育教学以既能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注重动作的重复性学习来强化动作技能的提升和巩固,把学生禁锢于固有的教学模式中,脱离不了专业运动员训练的影子.在教学中重视教师的教,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形成学生对体育的厌倦和恐惧,难以形成对体育的兴趣,学生很难在体育课上获得快乐体验,导致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或者不能很好的参与到喜欢的体育目上来,逐渐的淡化了体育的教育功能.
2 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教学人才需求解决策略
2.1 转变固有体育教育观念注重健康第一
高师教育改革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紧紧把握基础教育发展动向和脉搏,改变以往的传统的体育专业培养模式,要向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与灵活应变能力相结合的方向全面发展.在就业方面做到专业对口,培养方向与用人需求协调一致.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实现培养人才模式的全面化与多样化,以此满足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硬实力的需求.
2.2 优化体育教学课程结构活化教学内容
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以基础教育未来需求为导向,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高师体育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就要进行适当精修和合理拓展,对重复和过时课程进行精简,新增人文社会体育类和非竞技体育内容以及新兴体育学科类课程.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化和新颖化.在重视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非竞技体育教学与新兴体育项目的技能掌握,做到体育与社会的有机融合,做到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最后要做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多学科融合渗透,体现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
2.3 转换培养模式向知识创新型多元化发展
优化教学方法转变培养模式向知识创新型多元化发展,就要锐意进取进行创新教学改革,要更加注重由运动和技能向注重知识创新应用方向发展.高师体育改革要紧跟基础教育改革和现实需求,让体育教育更趋向于生活化、实用化、综合化的多元方向发展.在课程规划要以微型化和小型化的形式强化基础,也要兼顾创新兴学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体育与科学的兼顾和体育与社会的融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的科研新成果.
2.4 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快乐情感体验
高师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一定要紧跟基础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以及教育理念的改变而改变.以互动形式、探究式、启发式的开放形式教学代替原来的封闭式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运用新兴的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和兴趣开发引导,在欢快的氛围中获得体育学习的技能.
3 小结
总之,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全能型基础教育体育人才,是高师体育面对基础教育对专业体育健康教育指导人才的需求,以及人们对体育人才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现实需求,传统体育人才将被具有专业运动技术又懂的身心保健方法以及具备专业体育文化素养和多学科知识的全能型专业体育人才所取代.在就业方面做到专业对口,培养方向与用人需求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李洋.王芗斋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
〔2〕石宝彩,丁斌,王建民,谢芳,周俊尧.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51(28):34+36.
〔3〕沈建德,宋星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1):111-112+123.
〔4〕汪海涛.高等师范体育专业现状与体育师资培养改革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1,9(0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