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问题与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考化学题目开放性的增强、难度的加大,对学生发散思维要求的提高,教师在化学教学上只是依靠新授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已经远远不够,习题课才能更好的巩固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思维。但很多教师对习题课的认识还不够,仅仅是抱着“处理习题”的态度教学,使得习题教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也难以被培养,与高考对学生的考察接不上轨。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习题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就尤为重要。
  一、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确
  从高中化学习题教学实际来说,有些教师在习题课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习题课的处理只是就题讲题。题目讲过后,学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只是得到了零散知识点的纠正,这种习题课的处理方式,很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帮助学生脱离题海战术,更不能真正纠正学生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当学生面对类似问题时,还是会出错。甚至有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掌握不足,同时没有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程度,如果这样,习题课更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习题内容选择不合理
  新课标改革下,对化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高考的形势要求教师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随着练习册习题来主导自己的习题课教学,并更侧重于基础知识测试与训练,通过海量习题练习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但练习册的题目并不能每节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能仅仅通过一本练习册的习题就将深度和广度都渗透到。并且这样使得学生在化学习题课学习中感到疲惫,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学生的时间。为了学生摆脱题海战术,轻装上阵,习题课内容的设定就尤为重要。
  (三)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中,教师本应该將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发挥化学习题的作用,来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化学习题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赶教学课堂进度,为了让学生“见多识广”,所以课上讲解时,教师抛出问题后,往往迫不及待的给出提示,使得学生化学钻研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也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也越来越沉闷。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喜欢采取一讲到底的方式,表面上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则上学生是被教师牵着走,未能实现独立思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情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习题课之前,教师应根据学情来制定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本节课想通过哪些习题来解决学生存在的什么问题。比如:在讲高三一轮复习习题课时,学生往往在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上出现问题,但在电荷守恒等比较简单的判断上学生问题不大,学生主要在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过量少量问题上总是弄不清楚,例如: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以及过量的NaOH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以及过量氯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所以,教师在了解学情后,习题课就不能仅仅将题目的详解告诉学生或仅仅讲这一道题,应该将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题目的考查点进行仔细剖析、常见考查内容进行总结、继而再练习,例如:向(NH4)2Fe(SO4)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以及过量的NaOH,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以及过量氯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样进行对比讲解与练习,才能突破难点,进而实现课前确定的学习目标。但习题课教学目标也不是必须只有一条主线,解决突出的问题,有时也需要解决学生一些零散的问题,那么教学目标就是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学目标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定。
  (二)优选习题内容
  在习题课之前,教师一般都会以一本练习册的习题为主,但这些练习册中的习题有的比较好,有的却对本部分知识点的学习体会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在习题课之前教师要对习题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已设定教学目标进行练习题的整合。并且在各个教学阶段,同部分知识点的习题也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设置。比如高一阶段、高二阶段,基本为新授课,所以在习题的设置上主要以巩固知识点为主,若学生能力比较强,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高三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重心应放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适应高考的逻辑思维水平。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控制习题的难度比例,注重强化基础,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同时选择的题目,要具有启发性和研究性,进而训练学生的化学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具有针对性与实时性,及时做好讲评纠正,加深学生的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体来说,在选择习题时,要明确训练目标,若想强化课堂知识,则按照知识重点内容,来选择习题,要确保题型的完整性。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化学解题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学生主体地位以何种方式体现就值得教师深思。笔者有几点想法:1、对于学生总是出现的问题,并且是本节课学习目标中的重点,那么可以让学生先将错题讲解清楚,说出错因,再让学生们集体想出与此题类似的问题,大家一起总结,最后教师总结。2、有些时候,学生在研究问题时会碰撞出新的火花。所以,尽量让学生讲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逻辑,而且学生更愿意听学生讲题,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3、有些开放性试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其实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上的问题还有很多,解决策略也很多,所以一线教师还需在习题课教学上总结自己的一套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家长形成对孩子教育孩子指导方法的科学认识体验过程,在有效指导、合理引导的实践过程中,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2.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分析,帮助家长掌握指导孩子学习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3.在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教学重点:掌握一定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实践。  教
期刊
一、学校管理意识浓厚,法治观念淡薄  中国历史上教师的经济地位并不高,但是由于长期的政教合一,官师一体,教师的政治地位很高。在民间,天地国亲师并列,教师与天地国亲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因此,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也很高,即所谓师之所存,道之所存。这样,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传统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即俗话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这种观念下,教师主要是通过管理来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潍坊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师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进行调研,得出结论: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与2018年山东省高考改革接轨,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接轨。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推广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模式,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推动体育选项教学改革,使学
期刊
2008年,暑假开学没有几天小城又打人了,小城同学是湖南人,父母离婚,母亲改嫁到广东,后来父亲因偷盗被判刑,他不得已投靠母亲。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他和同学们格格不入,这次打人的原因是:他不小心踩了一个女生的脚,这个女生骂他“带灌子”(土话:母亲改嫁带来的男孩,有歧视之意),他觉得受到侮辱,就打了那个女生。我通知他中午放学到办公室,他认为我也会像其他班主任那样,让他站好、批评、指责,然而事实并
期刊
【设计思想】  此课的指导思想主要就是“板块式”教学法。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模块”,即教学的过程呈“板块”状并列而又步步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思路。板块思路为四个步骤:诵读——品情——赏句——背诵——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2.掌握名句鉴赏的重要方法。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情感
期刊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完整简要地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我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  2.引导学生简要地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愿望。  3.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做到认真、努力地听,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地说。  4.培养学生的说话和交际能力,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教学重点  1.乐于与别人交流“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个话题,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并能把为什么做这个工
期刊
时间:  2017年10月12日  地点:  户外活动沙池区7  年龄段:  大 班  投放材料:  沙池、竹筒、沙铲、伸缩塑料管若干、各种拼接直管、三通弯管接头若干。  自主游戏记录:  片段一:探索材料,拼接水管  户外区域时间到了,摆在孩子们面前的有——竹筒、伸缩塑料管、直管。大家一个个拿起管子,表现出了出奇的兴趣。“咦!这些管子是用来干什么呢?”“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可以拼成一条长长的管子
期刊
“一例到底”教学是用一个话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将知识融会贯通的一种教学法概念。这种教学法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生成与运用。  《把握思维的奥秘》一课,充分应用了“一例到底”的教学方法,并将其中的“一例”进行了接地气的课堂设计,实现了“一例到底”教学的融通性与生活化。  一、“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
期刊
一、教材分析  《国家行政机关》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含义、职权,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正确认识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懂得依法行政,依法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意义。从而体会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支持依法行政,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期刊
案例背景  我有一个学生叫于晶,这个学生是从上一届休学后进到我们班级的,当时在上一届的时候就是因为性格和全班人都不合,后来上届班主任建议她休学一年。她进入我们班的时候,之前的班主任和我说了些她的问题,这个学生性格很孤僻,不和其他人接触,宿舍的人怀疑她偷东西。进来之后的第一个礼拜我就已经和她沟通过了,基本上每周都会和她谈一次,对她进行开导。我想着在我的班上相安无事渡过三年就皆大欢喜毕业。  二、案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