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是最强的时期,对学生进行积极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向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品格,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教授给学生化学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将德育因素渗透其中,以此提高化学教学的意义,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调节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教师长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对此,本文根据当前的初中化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提出几点促进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措施,以供广大化学教师探讨。
一、初中化学德育教育现状
1.重视学科知识,忽视德育教育
目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依旧只重视教授给学生学科知识。虽然,现在的新课标已经针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旧只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甚至还会有教师认为化学学科中并不蕴含德育因素,不会深入挖掘化学教材中德育元素。
2.教育观念的落后,德育教育不受重视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化学教师认为,不应该将其他学科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当中,甚至会觉得将德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纯粹是浪费实践。再加上,大多数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致使德育教育很难掺杂其中。
3.考核标准的缺失
虽然,有关教育部门已经提出素质教育应该以德育为核心,但是德育工作较为繁杂,并且在升学考试中对德育德育的考核内容也不会太高,更没有什么固定的量化标准,致使德育教育只能流于形式。
二、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
1.在化学史中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穿插讲解一些蕴含德育因素的化学历史,有意识的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在元素“氟”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氟的研制过程:由于氟单质非常活泼,且毒性极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将其分离出来。因此,为了将其研制出来,英国化学家戴维就因此深受其毒性的危害,而病倒了很长时间,乔治与托马斯也因此而中毒,鲁耶特与尼克雪更是为此而不幸离世。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化学家莫瓦桑依旧坚持不懈,终于在1886年研制成功。化学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化学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的人性光辉,与他们交流对话,以此培养学生的顽强斗志,从而让学生自觉地在学习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供发掘的化学素材。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或研究相关教材,便于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这也是新时代的化学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分子的特征时,教师就可以以水分子为例,让学生研究分子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形成由特殊到普遍的观念,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在化学实验中渗透德育教育
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可少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践和运用能力,而实验则需要初中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亲身实践。如,《水的净化》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亲自进行水净化的实验,并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让学生明白行为和态度的重要性。这种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及态度。
4.在化学习题中渗透德育教育
传统的化习题,一般都是以化学原理或化学现象及其基础知识等内容为主,因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枯燥,将习题练习作为一项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将德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在习题当中。因此,化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化学习题时,必须要重视德育内容在习题中的渗透,以此吸引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求知欲及探索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另外,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也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德育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坚持将德育与时政相结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使得当前的化学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教材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形式及途径也是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初中化學教师对化学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调节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教师长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对此,本文根据当前的初中化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提出几点促进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措施,以供广大化学教师探讨。
一、初中化学德育教育现状
1.重视学科知识,忽视德育教育
目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依旧只重视教授给学生学科知识。虽然,现在的新课标已经针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旧只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甚至还会有教师认为化学学科中并不蕴含德育因素,不会深入挖掘化学教材中德育元素。
2.教育观念的落后,德育教育不受重视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化学教师认为,不应该将其他学科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当中,甚至会觉得将德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纯粹是浪费实践。再加上,大多数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致使德育教育很难掺杂其中。
3.考核标准的缺失
虽然,有关教育部门已经提出素质教育应该以德育为核心,但是德育工作较为繁杂,并且在升学考试中对德育德育的考核内容也不会太高,更没有什么固定的量化标准,致使德育教育只能流于形式。
二、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
1.在化学史中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穿插讲解一些蕴含德育因素的化学历史,有意识的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在元素“氟”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氟的研制过程:由于氟单质非常活泼,且毒性极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将其分离出来。因此,为了将其研制出来,英国化学家戴维就因此深受其毒性的危害,而病倒了很长时间,乔治与托马斯也因此而中毒,鲁耶特与尼克雪更是为此而不幸离世。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化学家莫瓦桑依旧坚持不懈,终于在1886年研制成功。化学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化学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的人性光辉,与他们交流对话,以此培养学生的顽强斗志,从而让学生自觉地在学习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供发掘的化学素材。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或研究相关教材,便于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这也是新时代的化学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分子的特征时,教师就可以以水分子为例,让学生研究分子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形成由特殊到普遍的观念,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在化学实验中渗透德育教育
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可少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践和运用能力,而实验则需要初中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亲身实践。如,《水的净化》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亲自进行水净化的实验,并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让学生明白行为和态度的重要性。这种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及态度。
4.在化学习题中渗透德育教育
传统的化习题,一般都是以化学原理或化学现象及其基础知识等内容为主,因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枯燥,将习题练习作为一项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将德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在习题当中。因此,化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化学习题时,必须要重视德育内容在习题中的渗透,以此吸引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求知欲及探索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另外,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也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德育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坚持将德育与时政相结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使得当前的化学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教材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形式及途径也是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初中化學教师对化学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万林. 探究初中化学德育渗透举措[J].新课程(中学),2018(04):246.
[2]宋永辉. 关于初中化学课堂里的德育渗透[J].成才,2017(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