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a1583258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门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人口16.55万人,农业人口10.65万人,占总人口的64.35%。全县15所中小学,其中12所在农村,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易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玉溪市大力推进“互联网 + 教育”工程、玉溪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使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开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由于缺乏教学资源,致使很多农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的电脑、建起的多媒体教室等设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逐渐加大。为了缩短差距,促进城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易门县教科所组织人员对全县各中小学进行调研,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县域内15所中小学部分学生、教师及学校领导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校领导都认为,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新课程实施,有利于教师备课质量和备课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开发课件等资源辅助教学已逐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掌握和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部分学校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山区农村学校。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还只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学校现有的学科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渠道:一是学校通过购买成品教学资源作为基础,更新完善主要通过零星开发和各处搜集进行,这部分资源成本太高,实用性不强,很难满足本土化需求。二是学校内部组织集体开发或教师个人自行开发。许多学校制作了不少的多媒体课件,用于竞赛课和公开课,但这些教学资源往往没有统一标准,且局限于各个学校的小范围内,没有形成规模和完整的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缺少组织者和有效的指导,各种资源素材无法共享,教师制作的课件因与别人的教学思路不相适应,往往无法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因此,建设本土化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对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为解决易门县学校学科教学资源匮乏、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易门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意在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向,聚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共同研讨、集体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以赛代培等方式,积极探索面向全体、资源共享共建、城乡携手共赢的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转变方式、增效提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合资源、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方式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推动易门县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课题研究的统筹规划,形成共同的科研使命。
  针对以往各学校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单打独斗,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易门县教科所以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以研究开发符合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包”,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包”构成全县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为主要研究任务,进行教科所——学校教研组——学科教师逐级分解研究课题,构建全县课题研究目标一致、行为同轨的科研使命。
  此机制形成了一个能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且面向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体系,建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节约了学校个体间单独、重复开发的成本;其开发过程凝集个人与集体教学研究的智慧,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减轻了一线广大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适应了学校多媒体教学、校园网、教育网的需求,解决了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
  (二)构建多元立体的科研形式,共建均衡的教育合力。
  教科所为主的“学科教研”“学区研训联动”、校内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引领,形成多元立体的教研网络,开展以“集体备课、上研讨课、过关课、优质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为主的教学研讨活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形成城乡均衡的教育合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1.扎实课题研究,提高科研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易门县教科所把“专家的教育科研”转向为“普通教师的教育科研”。教科所学科教研员作为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组织者、引导者,强调一线教师的主体性,降低教学研究的重心,使教育科研成为普通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按照确立理论依据、研制学科范例、共研共建、评审验收和共享完善5个环节来完成。
  (1)确立理论依据。《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结构课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识结构理论和教育学原理为依据,以“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托,以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其中 “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程序步骤简洁、规范、科学,具有教学理念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教师灵活操作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推广运用,产生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为基础,操作模式为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本框架,学科资源与“模式”紧密结合,相互依托助推教育教学改革。
  (2)研制学科范例。在上述理论为依据基础上,在各学科间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再由各学科教研员研究出一个“教学资源包”作为范例,一节课的“教学资源包”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课件、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   (3)共研共建。“教学资源包”范例研制出来后,县教科所把范例和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分工表下发到各校教务处,由各校教务处再分到学科课题组,学科课题组具体进行培训指导。通过集体备课,认真研究,精心打磨,每一节内容研制出一个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课件、巩固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的“教学资源包”。县教科所定期进校进行指导,到学期末课题资源开发完成,由学校统一上交到教科所,形成全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
  (4)评审验收。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做完后,都要进行二次评审验收。第一次是由课题组对各学科研究出的成果进行评审验收;第二次由县教科所组织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评审组,对全县各学校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评审验收。每次考评都根据每所学校和教师所进行课题资源的总体情况,作出优、良、中、差4个等次的综合评价,对作出优质课题资源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达不到质量要求、不合格的课题资源则要求发回重做,严把质量关。
  (5)完善共享。全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成后,县教科所把教学资源通过教育信息平台,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推广应用,并在应用中对教学资源成果再次进行修改、充实、完善,重新补充到教学资源库中,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并逐渐形成教师个性化资源。
  2.充盈的校本教研,提升教研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各学校根据分配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的任务,分别组建学科教研组,创新校本教研方式,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文化的内涵,积极探讨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1)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学校教研组通过 “个性思维的碰撞——集体智慧的整合与生成——个性教学案的形成”这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对所分配的课题任务进行集体研讨,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所主备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么、怎么教,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导学案、课件及各种教学素材,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添加和取舍,形成体现分层、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案”进行本班试上修改。
  (2)专题研讨,修改完善。学校学科教研组主备人收集各成员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发起专题研讨活动。主备人按照综合修改意见上一节课,各成员根据上课的效果进行分别评述,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是教材处理是否得当,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有没有遗憾的地方,遗憾的地方应该怎样弥补;三是导学案是否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等。形成“五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阶段测试。
  (3)达标竞赛,展示风采。为了强化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彰显学科资源应用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全县中小学每学年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优质课评选”和每学年举行一次学科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教师人人参与讲课、听课、评课,经过学校、乡镇层层选拔,参加县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通过这种“以赛代培、以赛促培、以赛促成长”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造就名师群体。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教方法、搭平台、给机会,让广大教师参与进来,实现教育研究主体的回归,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实践者,使教育研究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通过“培训——指导开发——实践利用——反思修改完善”的程序,使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研究开发与利用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根本性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
  3.丰富的学区联研,拓宽科研平台。
  积极建立“学区研训联动”机制和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辐射作用,拓宽教师交流成长的平台,优化课堂,促进课题成果的优质共享。首先,对全县学校进行了统筹兼顾,合理划分为3个片区,形成“教科所——学区——成员校”三级教育科研模式。教科所课题组根据学区学科优势,建立学科实验基地,形成区域教研线状辐射。各学科基地注重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挖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辐射到各学校。一是教学资料的开放,学科基地详细整理各备课组的教学安排、备课资料、练习测试卷、竞赛及课外活动资料等教学资源,向全县各校开放。二是课堂教学的开放,学区定期组织教学资源利用展示活动,供全县各学校教师观摩学习,其中既有研讨课、展示课,也有经验介绍、主题讲座和互动式交流,为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三是建立资源库,利用信息平台,在全县内共享。通过学区交流,跨越学校边界,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增强了驾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和专业水平。学区交流不仅是传承使命、完成任务,更是一种文化、思想、教育、教学以及情感的交流,是实实在在“互利、双赢”的过程。
  二、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助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1.建成了标准统一、模式规范、学科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
  课题研究历时3年,共分6个批次,研究开发了小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共14个学科及高中、职中、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共计教学设计2 846个,导学案2 745个,课件2 819个,参考资源包2 846个。资源容量为106.696 G,形成了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相配套的系列教学资源。
  课题资源共分6个批次、2 466人次参与研究开发,教师自身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先进的教学思想得到了真正普及。课题资源开发相关论文3年共计在国家、省、市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909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90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竞赛,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获省级一等奖,27人获市级一等奖。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全县广大教师撰写论文110 篇,汇编成论文集2册。教师队伍群体得到不断优化,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   2.依托信息手段扩大资源共享途径,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三通两平台”、互联网+教育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推进,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易门县开展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可发与利用实践研究”,实现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本土化,共研共建共享,将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手段免费投送到“用户”,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随时随地“可获得”。教学资源师生共享,极大地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不再是“无米的巧妇”,学生可以不再局限于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和一个课堂的学习。城乡资源同质,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在家 “预习”,回到学校与同学和老师互动学习,进而巩固、练习和内化,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课题资源开发,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接触现代教育技术,让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经历了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让教师切身感受到教育信息化为教学带来的便利,大大地提高了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意识。目前,全县中年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并能积极选择现有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青年教师不但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运用率达100%。
  3.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课题资源的开发,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全面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健康成长,使课堂教学日趋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县8所初级中学教学质量平均分相差在3分以内,考取市重点完中的上线率基本持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屡创佳绩,2013-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平均分、优生率均居全市第一名,在全市98所初级中学中,成绩名列前茅;7个乡镇小学的平均分差距在5分以内,优生率近乎持平。在易门,目前中小学无好学校和差学校之分,无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别,形成了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步入了规范有序、均衡协调、充满活力的发展快车道。
  4.研究成果全市共享,给力玉溪“互联网+教育”。
  该课题于2016年1月顺利通过玉溪市科技奖励办公室和玉溪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结题验收,其科研成果在玉溪教育云平台上共享,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效应,为玉溪教育云平台提供了丰富、系统、全面、本土化的学科教学资源,有力促进玉溪“互联网+教育”的推进。
  课题研究成果在推广应用期间,得到了玉溪市教科所相关负责人的高度评价,“易门教育科研工作集中体现了服务需求;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组织能力强,参与面广,直面问题,破解难题,出成绩、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形成了良好的县域内的教育生态。”
  易门县充分利用玉溪教育云平台交互性强、使用操作方便等特点,实现资源共享,为全市教师提供了一套“实用、优质、系统”的教学资源,跨越了原有硬件建设的差距,真正惠及了大众。课题资源先后在全市推广应用,通海、新平县、峨山等地的多所学校先后到易门县交流学习,峨山县有多名校长到易门县中学跟岗研修。目前,该课题资源库有中小学学科资源2 846个,已成体系上传至玉溪教育云平台上,下载数量已经过万。
其他文献
本刊讯(通讯员 王友章) 近日,罗平县教育局印发规范民办幼儿园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的通知,从今年9月至11月,将对全县民办幼儿园的所有校舍进行安全排查鉴定。民办幼儿园校舍安全鉴定报告将作为民办幼儿园年审的有效依据。  该县民办幼儿园安全排查鉴定的重点是:建设资料不全、无竣工验收备案的校舍;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安全问题,无法判定其危险程度的校舍;突发自然灾害及其他原因造成安全隐患的校舍;经过大修或加固
期刊
本刊讯 (通讯员 李绍明) 永平县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工作中,坚持“一个确保”、做到“两个结合”、开展好3项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坚持“一个确保”,是指各学校认真落实课时、订购教材、安排教师授课,确保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在课时安排上,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教学10课时,普通高中每学年8课时,职业高中每学年12课时;在教材选择上,小学三、四年级使用《中华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李和艳) 4月14日,文山州职教工委、州教育局召开坚决纠正和防止“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大会,专题安排部署“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会议要求工委和机关干部职工要按照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廉洁准则、处分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履职能力。整治工作将个人“四查”、单位“五查”作为重点,认真查
期刊
本刊讯 (通讯员 张恩卫) 近日,西畴县精准扶贫教育脱贫助学补助资金发放仪式在西畴县第一中学进行,仪式现场向30名西畴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读子女代表发放教育脱贫补助资金6万余元。  为做好全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教育帮扶工作,自去年8月以来,该县由县教育局牵头,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教育扶贫兜底一批的要求,对全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读大学、中学及学前教育子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统计,
期刊
本刊讯 (通讯员 王友幸) 近日,罗平县教育局就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挂钩包保责任制印发通知,明确县教育局7名领导挂钩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从事前谋划、事中指导、事后反馈等方面全程挂钩,包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各项任务按期落实。  为促进领导挂钩包保责任制有效落实,罗平县教育局采取6项措施强化保障:一是理清工作思路。各挂钩包保领导及时深入到各挂钩学校,根据《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期刊
本刊讯(记者 矣勇) 近日,“共筑中国梦·同绘彩云南”2016年云南省高校百场形势政策报告会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副省长和段琪应邀为在昆高校师生作报告。  和段琪以《蓝图绘就 扬帆起航》为题,介绍了我省“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并就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问题以及“十三五”我省如何落实“三大战略定位”、如何构建“两型三化”的产业体系、如何
期刊
“十二五”期间,文山州教育系统通过抓规划、抓学习、抓督导、抓重点、抓考核,面向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全体师生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教育法治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一、明确工作目标,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认真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责任制,调整充实教育系统“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目标,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计划措施,及时
期刊
人民网消息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通报,从2016年春季开学起,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6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学前3年、义务教育9年、普通高中和中职3年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十三五”末前覆盖全省。  学前教育,2016年纳入15年免费教育范围的地区,实施免除学前3年幼儿保育教育费。其中,三江源地区学前1年按2 200元标准补助幼儿园公用经费。  
期刊
“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育人方式。”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  “通过教育信息化,争取今年全省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开齐课,开出优质课。”  ——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  “以教育信息化打通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鸿沟,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  “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怎样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3月11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
期刊
“龙川江畔,绿树成行,雁塔山麓,桃李芬芳。课堂里,书声琅琅,校园中,歌声嘹亮。循循善诱,孜孜不倦,振兴彝州,开发家乡……”在“恐龙之乡”楚雄州禄丰县采访,从教育局长到每一个普通老师都会唱这首兴教歌。  让记者更惊讶的是,这里的局长、校长、教师正如歌词中描述的那样,他们对教育有火一样的热情,对学生如子女般的关爱,对教改永远保持着努力进取、开拓创新的情怀。学习的路上,他们是学生最忠诚的陪伴者和引路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