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丧失是每个人都要面对 的人生难题,青少年时期失去至亲是人生之大不幸,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面对突然丧失亲人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需要加强对青少年丧亲哀伤情绪的疏导,对青少年哀伤情绪做好心理干预平复,保证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如何帮助丧亲青少年走出哀伤,是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我国对丧亲青少年哀伤反应研究停留于需求探索等方面探讨,研究丧亲青少年哀伤情绪心理平复干预有效策略,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丧亲青少年;哀伤反应;心理平复
丧失事件会对人的情感造成影响,丧亲对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遭遇丧亲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需要做好青少年心理哀伤情绪平复干预调整。研究发现我国每年有16.2万青少年因父母自杀成为丧亲者,自杀与丧亲有密切关系,丧亲青少年自杀几率较高。现有丧亲哀伤方面研究发现,丧亲者哀伤反应表现为生理、社会功能受损,增加自杀等严重后果风险。我国关注重大丧亲事件由于2008年汶川地震,更多关注丧亲者心理状况,聚焦于易与等精神疾病方面,研究者关注到丧亲者的哀伤反应,未对青少年专门研究。失去亲人的青少年必然经历哀伤情绪,只有做好情感干预调整才能减少对未来生活的负面影响。由于个体哀伤具有独特性,需要对丧亲青少年哀伤平复进行深入研究,为丧亲青少年心理辅导提供有益参考。
一、丧亲青少年哀伤表现
丧亲是由于衰老疾病等原因失去亲人,丧亲青少年是年龄在10-18周岁因意外等原因失去父母的青少年。哀伤外语翻译bereavement指失去亲人,grief是失去亲人遭受痛苦。学界将bereavement定义为失去亲人后调整经历,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Grief定义是伴随亲人去世出现认知情感等困难。
哀伤是失去爱恋对象时所处状态,包括悲伤哀悼,悲伤是人面对丧失出现生理心理情感内在反应。丧亲青少年哀伤是失去亲人后个体内外在变化。丧亲青少年哀伤反应表现在身体、情感、行为等方面,出现被孤独、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丧气青少年哀伤反应表现出消极认知、情绪与行为。丧亲是青少年不愿遭受的事件,有些青少年无法合理看待丧亲事件,可能会将错误归结为自身原因。面对丧亲部分青少年选择阻抗形式,认为很快回归正常生活表示对亲人去世情感冷漠,丧亲青少年会通过保持原状作为纪念补偿方式。
丧亲青少年认为他人是观众,时刻保持对他人的关注,青少年不断构想观众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减少关注,但需要回应对象关注的想法会对青少年产生持续影响。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哀伤反应强度不同,与他人哀伤反应不同不代表自己有问题,丧亲青少年面对死亡会将自己的反应与他人对比,有些青少年午安接纳自己的哀伤。青少年因自身力量薄弱,面对重大事件容易产生无力感,丧亲切断与死者的关系,失去生活依靠的青少年容易陷入绝境,陷入对生活的绝望。青少年需要父母情感支撑,突发丧亲易导致产生绝望感,在特殊时间与场合表现激烈。
研究发现人们在自然灾害中存活会产生内疚感,幸存者内疚主要存在于家庭成员,会在他人的安慰下反应更加激烈,丧亲青少年不知如何回应他人的关心,别人关系会加大其内疚心理反应。我国古代传统思想避讳谈及死亡话题,青少年面对死亡不知如何应对,周围人成为参照模板,与他人比较未表现悲伤会对自己情感反应产生怀疑,对自己的哀伤反应为耻的情绪得不到疏解,使周围人对其产生误解。
二、丧亲青少年哀伤心理平复对策
丧亲是人生最痛苦的经验,丧亲后个体会通过哀伤获得心理平衡,如未完成哀伤任务会发展成为复杂的生理心理问题,青少年具备了哀伤能力,但青少年哀伤与成人不同。做好青少年哀伤反应的干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对青少年哀伤心理平复需要从微观层面做出改变,从中观层面给予指导。
丧亲青少年有表达哀伤的需要,案主因不相信现实选择逃避,丧亲青少年只有在感到安全的地方才会倾诉,社工要获得青少年的信任。社工积极倾听使案主得到尊重,尊守伦理守则保密,让案主放下恐惧心理表达哀伤感受。社工专业知识赢得案主的信任,认为可以为其提供参考建议。丧亲打破青少年控制生活的感觉,帮助青少年建立对生活的控制感有利于复原。青少年意识到拥有对生活控制感时,表明相信自己拥有自我帮助能力,表达哀伤需要与对自己生活控制感相关,隐藏逃避成为控制自己生活的方式,不能掩盖哀伤存在事实,社工积极倾听给予其充分表达哀伤机会,丧亲青少年可以坦诚向社工倾诉。
父母去世破坏家庭原来依恋关系,影响与健在养育者的亲子关系。如与健在养育者关系不密切,担心被抛弃恐惧会促使回避逝者死亡事实,导致其感觉生活无意义,社工干预重点是帮助丧亲青少年与健在养育者建立亲密关系。为帮助受伤家庭,社工与家人工作制定新的规则,需要成员集体讨论活动,确保参加奖励与不参加惩罚。与家人沟通非常重要,家人分担痛苦可以增强家庭凝聚力,丧亲青少年不愿倾诉自己的痛苦因不想增加家人负担,社会可以邀请家人帮助了解彼此伤痛。双方不谈论丧亲事件因担心无法处理对方反应,应教授青少年沟通技巧,鼓励其积极回应。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成长有重要影响,是青少年获得学习生活经验的主要来源。社工干预重点是帮助丧亲青少年建立同辈群体支持,使其在互动中获得学习机会,与相同经历的青少年接触可以减少孤独感。通过参加活动给案主与同辈交往的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赞养收获自信,使案主相信未来有利于缓解哀伤情绪。阅读是有效的治愈性手段,青少年体验丧失后难以讲述自身经历,家长不知如何谈论死亡往往避讳,借助书本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死亡,寻找在哀伤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彤,贾晓明.青少年多次丧友哀伤反应的定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1):838-842.
[2] 徐洁,张日昇.丧親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质性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18-21.
作者简介:马凯越(1992年5月——),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助教,硕士研究生,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从事中国殡葬史、哀伤平复、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丧亲青少年;哀伤反应;心理平复
丧失事件会对人的情感造成影响,丧亲对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遭遇丧亲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需要做好青少年心理哀伤情绪平复干预调整。研究发现我国每年有16.2万青少年因父母自杀成为丧亲者,自杀与丧亲有密切关系,丧亲青少年自杀几率较高。现有丧亲哀伤方面研究发现,丧亲者哀伤反应表现为生理、社会功能受损,增加自杀等严重后果风险。我国关注重大丧亲事件由于2008年汶川地震,更多关注丧亲者心理状况,聚焦于易与等精神疾病方面,研究者关注到丧亲者的哀伤反应,未对青少年专门研究。失去亲人的青少年必然经历哀伤情绪,只有做好情感干预调整才能减少对未来生活的负面影响。由于个体哀伤具有独特性,需要对丧亲青少年哀伤平复进行深入研究,为丧亲青少年心理辅导提供有益参考。
一、丧亲青少年哀伤表现
丧亲是由于衰老疾病等原因失去亲人,丧亲青少年是年龄在10-18周岁因意外等原因失去父母的青少年。哀伤外语翻译bereavement指失去亲人,grief是失去亲人遭受痛苦。学界将bereavement定义为失去亲人后调整经历,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Grief定义是伴随亲人去世出现认知情感等困难。
哀伤是失去爱恋对象时所处状态,包括悲伤哀悼,悲伤是人面对丧失出现生理心理情感内在反应。丧亲青少年哀伤是失去亲人后个体内外在变化。丧亲青少年哀伤反应表现在身体、情感、行为等方面,出现被孤独、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丧气青少年哀伤反应表现出消极认知、情绪与行为。丧亲是青少年不愿遭受的事件,有些青少年无法合理看待丧亲事件,可能会将错误归结为自身原因。面对丧亲部分青少年选择阻抗形式,认为很快回归正常生活表示对亲人去世情感冷漠,丧亲青少年会通过保持原状作为纪念补偿方式。
丧亲青少年认为他人是观众,时刻保持对他人的关注,青少年不断构想观众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减少关注,但需要回应对象关注的想法会对青少年产生持续影响。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哀伤反应强度不同,与他人哀伤反应不同不代表自己有问题,丧亲青少年面对死亡会将自己的反应与他人对比,有些青少年午安接纳自己的哀伤。青少年因自身力量薄弱,面对重大事件容易产生无力感,丧亲切断与死者的关系,失去生活依靠的青少年容易陷入绝境,陷入对生活的绝望。青少年需要父母情感支撑,突发丧亲易导致产生绝望感,在特殊时间与场合表现激烈。
研究发现人们在自然灾害中存活会产生内疚感,幸存者内疚主要存在于家庭成员,会在他人的安慰下反应更加激烈,丧亲青少年不知如何回应他人的关心,别人关系会加大其内疚心理反应。我国古代传统思想避讳谈及死亡话题,青少年面对死亡不知如何应对,周围人成为参照模板,与他人比较未表现悲伤会对自己情感反应产生怀疑,对自己的哀伤反应为耻的情绪得不到疏解,使周围人对其产生误解。
二、丧亲青少年哀伤心理平复对策
丧亲是人生最痛苦的经验,丧亲后个体会通过哀伤获得心理平衡,如未完成哀伤任务会发展成为复杂的生理心理问题,青少年具备了哀伤能力,但青少年哀伤与成人不同。做好青少年哀伤反应的干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对青少年哀伤心理平复需要从微观层面做出改变,从中观层面给予指导。
丧亲青少年有表达哀伤的需要,案主因不相信现实选择逃避,丧亲青少年只有在感到安全的地方才会倾诉,社工要获得青少年的信任。社工积极倾听使案主得到尊重,尊守伦理守则保密,让案主放下恐惧心理表达哀伤感受。社工专业知识赢得案主的信任,认为可以为其提供参考建议。丧亲打破青少年控制生活的感觉,帮助青少年建立对生活的控制感有利于复原。青少年意识到拥有对生活控制感时,表明相信自己拥有自我帮助能力,表达哀伤需要与对自己生活控制感相关,隐藏逃避成为控制自己生活的方式,不能掩盖哀伤存在事实,社工积极倾听给予其充分表达哀伤机会,丧亲青少年可以坦诚向社工倾诉。
父母去世破坏家庭原来依恋关系,影响与健在养育者的亲子关系。如与健在养育者关系不密切,担心被抛弃恐惧会促使回避逝者死亡事实,导致其感觉生活无意义,社工干预重点是帮助丧亲青少年与健在养育者建立亲密关系。为帮助受伤家庭,社工与家人工作制定新的规则,需要成员集体讨论活动,确保参加奖励与不参加惩罚。与家人沟通非常重要,家人分担痛苦可以增强家庭凝聚力,丧亲青少年不愿倾诉自己的痛苦因不想增加家人负担,社会可以邀请家人帮助了解彼此伤痛。双方不谈论丧亲事件因担心无法处理对方反应,应教授青少年沟通技巧,鼓励其积极回应。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成长有重要影响,是青少年获得学习生活经验的主要来源。社工干预重点是帮助丧亲青少年建立同辈群体支持,使其在互动中获得学习机会,与相同经历的青少年接触可以减少孤独感。通过参加活动给案主与同辈交往的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赞养收获自信,使案主相信未来有利于缓解哀伤情绪。阅读是有效的治愈性手段,青少年体验丧失后难以讲述自身经历,家长不知如何谈论死亡往往避讳,借助书本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死亡,寻找在哀伤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彤,贾晓明.青少年多次丧友哀伤反应的定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1):838-842.
[2] 徐洁,张日昇.丧親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质性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18-21.
作者简介:马凯越(1992年5月——),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助教,硕士研究生,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从事中国殡葬史、哀伤平复、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