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午战争简史》是为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而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先生,其研究范围涉猎广泛。他对中国学术史及儒家经学、近代中国文化、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化史、中国文明史等皆有研究,对中国近代史许多重大问题均有独立思考和研究。
该书的鲜明特点是将甲午战争放至19世纪末西方势力东来导致旧有的中华帝国主导的宗藩体制发生改变的国际背景下来考量战争双方,以客观、冷峻又细腻的笔触,对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对战争的起因、过程、谈判等细节都进行了描绘和阐释,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甲午战争的完整过程。我们也可通过作者栩栩如生的描绘,理解了甲午战争的爆发实乃已经跨入近代之门的日本蓄谋已久的结果。该书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也必将引发我们对中日关系的深入思考。
作者以形象化的语言、客观又不乏感情的描述,让读者感觉往事历历在目。甲午战争是对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考验,其结果之一便是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而北洋将士的殊死抵抗,又让我们这些后人觉得他们可亲可敬。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些光辉的名字: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镇远舰管带林泰曾、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威海卫失陷之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饮鸦片自尽,镇远舰继任管带杨用霖“发弹自击”,慨然殉国。而清军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失败,带给当地百姓的也是毁灭性的伤害,当读到“日军占领旅顺后,一连四天,血洗全城。惨无人道的日军士兵一闯进城中,凡遇居民,无论男、女、老、幼,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兽兵们把大群逃难百姓赶进一池塘,枪刺刀砍,放枪打活靶,百姓死伤无数”,“旅顺大屠杀,是甲午战争中最残忍的情节,一个往昔繁华的城市,据说经过此次惨剧,仅剩下36人”,不禁让人掩面而泣。强大,中国一定要强大!这定是每位读者内心强烈的呼声。历史在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已经重演了,但绝不能再演!
对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也是该书着墨较多的地方。读者通过阅读书中客观的史实,对李鸿章这个人物必将有新的认识。尤其第七章“梦醒春帆楼”,作者十分细腻地描写了李鸿章、伊藤博文在《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的博弈。当时的李鸿章已是70多岁的老人,“处在夹层中的李鸿章两头受压,朝廷给了充分授权,但又留下一点尾巴,而伊藤仗着战场上的胜利目中无人,毫不客气”,在对赔款数额的谈判中,“李鸿章甚至以古稀之人哀求,以此少许让步,作赠他回国的旅费”,“说来说去,李鸿章就是要伊藤再让步,而伊藤则坚守不让”。这就和传统历史教材中将李鸿章定为“卖国贼”的说法显然不同。当然说该书客观,是因为作者并未一味丑化或美化历史人物,如对旅顺失陷原因的分析中对李鸿章评价为:“早在日军占领金州、大连湾,旅顺告急之时,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亲赴天津向李鸿章面陈,愿率舰队支援旅顺,与来犯日军决战于海上。李鸿章却对丁汝昌的请求断然拒绝,并斥责丁……再次断送了陆海军配合击敌的大好时机。”李鸿章消极抵抗的战争思想,是清朝政府当时对日策略的一个缩影,他个人也应担负某些战场失败的职责。对李鸿章的评价如此,对其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也是如此,马勇教授这种基于史料的客观分析,启发我们对甲午战争作出新的反思。正如2014年11月2日他在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举行的悦读分享会上所言:“我们这一代人,应反思历史,去看我们走过的路。应尽量剥离掉民族主义的叙事和过去革命的叙事,抑或是极端政治化的叙事,这样才能找到更接近历史真实的叙事方式。”
关于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历来研究者多是从中国作为受害者的立场来叙述,而《甲午战争简史》在此基础上,将甲午战争放到整个国际格局的变动中来理解,放到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去理解,拓展了理解的空间,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论断。马勇认为,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此前30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地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史上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中日两国在甲午战前的分野,虽说只有短短几十年,但传统与现代的印痕非常明显。甲午战争之前,中国是“天朝上国”,在东南亚拥有很多藩属国,日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岛国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是战败国,“天朝上国”的威风扫地,日本一举成为东亚强国。20世纪中国的巨变,其起始,无疑都可回溯至这场战争。甲午战争激活了中国人的近代国家意识,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既是惨痛的教训,也是近代化的真正开始。这种叙述视角的转换,启发人们去重新思考这场战争,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真实地去理解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甲午战争简史》是一本让大众了解甲午战争历史的普及读物,甲午战争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读者不仅看到了北洋将士黄海大战的英勇和悲壮,也可看到清军在辽东、山东半岛进行殊死抵抗,表现了中国军人不死的精神、无畏的勇气。
两个甲子已然逝过,中国不再是昔日那个惨遭日本侵略,被列强鱼肉的中国。今天,我们纪念甲午,就是为了警醒国人勿忘国耻,勿让悲剧重演。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为了北洋将士不屈的英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记住甲午,记住北洋海军。
该书的鲜明特点是将甲午战争放至19世纪末西方势力东来导致旧有的中华帝国主导的宗藩体制发生改变的国际背景下来考量战争双方,以客观、冷峻又细腻的笔触,对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对战争的起因、过程、谈判等细节都进行了描绘和阐释,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甲午战争的完整过程。我们也可通过作者栩栩如生的描绘,理解了甲午战争的爆发实乃已经跨入近代之门的日本蓄谋已久的结果。该书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也必将引发我们对中日关系的深入思考。
作者以形象化的语言、客观又不乏感情的描述,让读者感觉往事历历在目。甲午战争是对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考验,其结果之一便是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而北洋将士的殊死抵抗,又让我们这些后人觉得他们可亲可敬。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些光辉的名字: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镇远舰管带林泰曾、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威海卫失陷之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饮鸦片自尽,镇远舰继任管带杨用霖“发弹自击”,慨然殉国。而清军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失败,带给当地百姓的也是毁灭性的伤害,当读到“日军占领旅顺后,一连四天,血洗全城。惨无人道的日军士兵一闯进城中,凡遇居民,无论男、女、老、幼,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兽兵们把大群逃难百姓赶进一池塘,枪刺刀砍,放枪打活靶,百姓死伤无数”,“旅顺大屠杀,是甲午战争中最残忍的情节,一个往昔繁华的城市,据说经过此次惨剧,仅剩下36人”,不禁让人掩面而泣。强大,中国一定要强大!这定是每位读者内心强烈的呼声。历史在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已经重演了,但绝不能再演!
对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也是该书着墨较多的地方。读者通过阅读书中客观的史实,对李鸿章这个人物必将有新的认识。尤其第七章“梦醒春帆楼”,作者十分细腻地描写了李鸿章、伊藤博文在《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的博弈。当时的李鸿章已是70多岁的老人,“处在夹层中的李鸿章两头受压,朝廷给了充分授权,但又留下一点尾巴,而伊藤仗着战场上的胜利目中无人,毫不客气”,在对赔款数额的谈判中,“李鸿章甚至以古稀之人哀求,以此少许让步,作赠他回国的旅费”,“说来说去,李鸿章就是要伊藤再让步,而伊藤则坚守不让”。这就和传统历史教材中将李鸿章定为“卖国贼”的说法显然不同。当然说该书客观,是因为作者并未一味丑化或美化历史人物,如对旅顺失陷原因的分析中对李鸿章评价为:“早在日军占领金州、大连湾,旅顺告急之时,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亲赴天津向李鸿章面陈,愿率舰队支援旅顺,与来犯日军决战于海上。李鸿章却对丁汝昌的请求断然拒绝,并斥责丁……再次断送了陆海军配合击敌的大好时机。”李鸿章消极抵抗的战争思想,是清朝政府当时对日策略的一个缩影,他个人也应担负某些战场失败的职责。对李鸿章的评价如此,对其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也是如此,马勇教授这种基于史料的客观分析,启发我们对甲午战争作出新的反思。正如2014年11月2日他在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举行的悦读分享会上所言:“我们这一代人,应反思历史,去看我们走过的路。应尽量剥离掉民族主义的叙事和过去革命的叙事,抑或是极端政治化的叙事,这样才能找到更接近历史真实的叙事方式。”
关于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历来研究者多是从中国作为受害者的立场来叙述,而《甲午战争简史》在此基础上,将甲午战争放到整个国际格局的变动中来理解,放到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去理解,拓展了理解的空间,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论断。马勇认为,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此前30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地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史上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中日两国在甲午战前的分野,虽说只有短短几十年,但传统与现代的印痕非常明显。甲午战争之前,中国是“天朝上国”,在东南亚拥有很多藩属国,日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岛国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是战败国,“天朝上国”的威风扫地,日本一举成为东亚强国。20世纪中国的巨变,其起始,无疑都可回溯至这场战争。甲午战争激活了中国人的近代国家意识,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既是惨痛的教训,也是近代化的真正开始。这种叙述视角的转换,启发人们去重新思考这场战争,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真实地去理解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甲午战争简史》是一本让大众了解甲午战争历史的普及读物,甲午战争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读者不仅看到了北洋将士黄海大战的英勇和悲壮,也可看到清军在辽东、山东半岛进行殊死抵抗,表现了中国军人不死的精神、无畏的勇气。
两个甲子已然逝过,中国不再是昔日那个惨遭日本侵略,被列强鱼肉的中国。今天,我们纪念甲午,就是为了警醒国人勿忘国耻,勿让悲剧重演。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为了北洋将士不屈的英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记住甲午,记住北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