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对1768名大学生的调查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实证调查的数据分析,本文认为大学生学习动机大多明确,半数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不稳定,学习不努力,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与课程内容、教师授课水平、专业兴趣等有关;个人奋斗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1/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活空虚、沉闷,其最关心的问题第一是将来的分配,第二是金钱,而单位经济效益置于大学生对将来择业考虑的首位。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国家“统包统配”为特色的劳动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本文提出,在当前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制度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继续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和推进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还提出了总体思路和若干政策建议
本文以社会展望为视角阐明:中国的现代化进步必须以提高现代人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基础和动力,迎来一个“人的质量”开发的新时代。作者在“人的质量”内涵及其意义的基础上,系统揭示了人的质量开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价值,进而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的质量开发的五大方式特征。
本文对长江三角洲7个主要城市的第三产业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入90年代,各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都高于GDP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作国际比较,还存在相当大差距;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都比80年代有很大提高;7个主要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大体上可以分成3类;第三产业发展与各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和服务输出状况密切相关;经济发展目标、战略和模式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秦汉时期是浙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期,但过去由于文献记载的阙如,很少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作者根据有限的文献记载,对秦汉政府在浙江的人口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弥补了这一课题的空白点
德风道范远播宇内的现代高僧虚云和尚,在1955年5月2日的开示中指出:佛教三藏十二部,“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这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学说的丰富内容及其在佛法教理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本文以散见于浩翰的佛教经论中有关因果问题的论述为依据,力图简炼而忠实地再现佛家因果学说的总体思想脉络及其昭示世人的神髓精义
要使国有企业在现有改革成效基础上全面建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尚需加大企业制度创新力度。本文对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通过契约来实现财产运营,推进生产与资本统一经营,形成明确的资产和负债归属,政府作为出资人成为有限责任股东,实施契约化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在形成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利润最大化目标等对策,提出了新见解。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并正在继续面临着发展模式的选择。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在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教育规模上,采用英才模式还是大众模式?在教育内容上,在学术模式与实用模式之间如何选择?在教育形式上,如何处理学校教育模式与社会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在发展重心上,是以质为主,优先采用内涵式发展模式,还是以量为主,优先采用外延式发展模式?在管理体制上,在计划模式和自由模式之间,如何寻求最佳的结合方式?如此等等。本文重在分析这些发展模式的内涵和历史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
词的衰微,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综合艺术的词,变为文本的词;一是从以娱乐性为主的词,变为以教化为主的词。近代正是儒学诗教崩坏的时代,以诗教作为词旨,无疑使词更快地走向衰微。词已成为古典格律诗的一部分,诗化成了词衰微的主要原因
确定知识经济形态的数量标志是什么?知识经济形态最基本的生产因素是什么?知识经济的状态如何定量测度?这是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需要解释的问题。本文从知识经济的特征分析出发,对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及其内生性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定量评价知识经济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东西方世界频繁地谈论着那个曾经被冷落已久的市民社会概念,市民社会理论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本文简要分析了市民社会话语在当代复兴的历史背景,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多重品格,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供进一步深化市民社会研究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