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童年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z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谁都不会忘记收音机给人带来的快乐,在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那个年代尤其如此。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第一批上海产的美多牌收音机问世,其价格不菲,一般的家庭不敢问鼎。我生长在一个文化家庭,父亲是磁器口(重庆一古镇)红星电影院的经理,家里拥有一台上海美多牌66B-1型收音机,这也是我家唯一值钱的物件。
  记得有一天,父亲兴冲冲抱回一台收音机,它包装简陋,仅用一般的纸壳子包住。父亲一边拆卸纸壳,一边介绍这物件的作用,说是能够连接外界信息的一种新式“武器”。父亲是一个极其严肃的人,说话办事都讲究分寸,对人对己一样严谨。他制订了一些严格的家规,其中第一条就是不容许任何人乱碰收音机,就连妈妈使用时也要打“报告”。父亲拆卸完收音机的外壳,为了避免小孩们好奇乱动,他小心翼翼地将它放置在家里很高的五斗橱上面,然后哼着小曲去了单位。父亲走后,我垫着脚跟也够不着这玩意儿,每天晚上只好等父亲回家才能收听一会儿。每次父亲关上收音机后就会对我说:“儿子不能够乱碰它,这东西弄坏了小心我敲破你的脑壳。”


刘淑芳

  1965年,我报名上了磁器口小学,班里的同学都比我高。有一天放学较早,我把同班同学叫到家里,让他抱着我的腿,使劲伸展胳臂,总算触碰到了那“神秘”的玩意儿。我用小手扭开收音机的旋钮,听着机器里面阿姨用纯真的北京话讲故事。从此以后,我喜欢上了家里的那台收音机,每天不等放学就心痒痒的,听见下课铃声就冲出教室,用钥匙捅开房门,用收音机听歌,听故事,听北京的声音和苏州评弹,一次次感受收音机给人带来的快感。有一首歌是刘淑芳演唱的,她用银铃般的歌声唱出“今天是你的生日,亲爱的妈妈,我献给你美丽洁白的鲜花……”歌声激越,乐声飘荡,整个房间都充满阳光!突然,父亲从门外听见房间里有动静,他急冲冲地跨入房间,气急败坏地拿起条子就在我屁股上打起来。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触碰家里那玩意儿,生怕再被“家暴”一顿。
  1966年,中国“文革”的枪炮声震撼着大地,古老的磁器口失去了昔日的宁静,红卫兵小将手提冲锋枪占领了磁器口的文化阵地——红星电影院,父亲就此失业了。回到家的父亲精神抑郁,不是家里那台收音机,他恐怕过不了人生那一关。晚上,一家人围着收音机听播音员讲故事,我最喜欢收音机里面传出的歌声和音乐。有一次,父亲抱着收音机,跟着电台播放的一支叫《二郎山》的歌曲节奏哼哼唧唧起来。这首歌我很熟悉,这不是磁器口红星电影院的单位职工在开早会时唱的那首歌曲吗?每次唱歌都是父亲拐着嗓音起头,职工们走腔晃板地跟着唱,仿佛只有唱完这首歌才能够集中精力说正事。“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刚……”


01周璇


02《昨日重现》唱片


03苏联民歌《山楂树》唱片


04印尼歌曲《星星索》唱片


05美丽的梭罗河


06小路

  單调的精神生活夹杂着浓浓的枪炮声,使得古色古香的磁器口充满了火药味。磁器口原来是重庆的水码头,分上街和下街,下街的端头就是嘉陵江,对岸是嘉陵兵工厂,过去专门生产枪炮的地方。“文革”时期,古镇街道每天晚上家家关门闭户,都怕挨冷枪和飞弹。我们家里一共三个孩子,每当恐惧的夜幕降临,一家五口就围成一团,收听音乐和听时事新闻成为了家庭的一种文化。当年,中国的收音机质量不怎么好,除了国家规定的几个频道外,国外的频道很少收听到。一次,收音机里面突然传出一支旋律轻快的歌曲,这首歌使用小调谱写而成,描写的是一个年轻的战士走向战场时与姑娘别离的伤感情调。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苏联的一支名为《小路》的歌曲,它带着异域文化的情调,洋溢着革命般的思想内涵,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物质贫乏,文化生活单调乏味,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显得极其迫切。收音机便成了这种情绪宣泄的通道,它仿佛带给我们梦想和希望,引领大家飞越苦难的现实。收音机还是我们打开脑洞,读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相信这首名为《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的美国乡村歌曲大家都知晓,卡朋特在歌中演唱的“当我年轻时,我喜欢听收音机,等待自己最爱的歌出现”的意境与我小时候的情景如出一辙。
  “文革”十年,我都是借着家里的这台收音机度过。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将收音机抱到自己的小房间,收听广播。当年国家明文禁止不允许任何人收听“敌台”,如果被发现是要坐牢房的。因此,每次我偷偷收听外台时心都砰砰直跳。也就是在这种慌乱与“胆大妄为”中,我学会了苏联歌曲《山楂树》《灯光》,爱尔兰民歌《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印尼歌曲《星星索》《美丽的梭罗河》等,知道了刘淑芳、周璇这些早年的歌唱巨星,她们的演唱令人回味,经久难忘。
  在那个荒芜的岁月里,我不但借助家里的收音机记录下了许多国外的民歌,还能够以歌补文,学会了很多语言上的精华与修辞,弥补了“文革”给我造成的文化缺陷。早年对音乐的酷爱还帮助我成为一名高校的音乐教授,出版了音乐专著。而所有这些成就,都与我儿时家里的那台美多牌收音机有关……
其他文献
与其他音乐巨人相比,马勒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的孤傲与神秘、敏感与脆弱,使人们为之迷惑。马勒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幻想家,他拥有天才的思维和无尽的激情,他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他将自己的精神追求用交响乐和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  马勒是我最喜爱的音乐家,我相信自己与他投缘,并能够共同理解和感受世间的一切。前些日子,我翻出了马勒的唱片,准备重温他的十部交响乐作品,以期再次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与享受。听后
期刊
2019年4月6日和7日晚,弗朗茨·韦尔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st)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呈现了两场风格迥异的音乐会:一场是德奥经典音乐会,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5,O p.73)和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交响诗《英雄的生涯》(Ein Held
期刊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似乎总给人一种“普通人”的感觉。他生于J.S.巴赫所处的封建时代(1732年),去世于第一艘汽船(steamship)在克莱德河上(Clyde)航行的那一年(1809年)。横跨两个时代的他既为人熟知,却也似乎带着点儿距离感。海顿的人生并不具有太多传奇色彩,他既不像莫扎特那样凄惨悲情,也不像贝多芬那样悲壮伟大。海顿为了那些他所尊敬的雇主们而努力工作,他是一名音乐工匠,也是一名虔诚
期刊
大凡著名的城市,都少不了“文化”二字。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抽象的概念,它复杂又多样,像空气一样围绕着我们。每个城市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独有的名片,音乐当然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当你听到香颂,难免会想起巴黎;当你听到轻歌剧,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维也纳。正如鲁道夫·席辛斯基(Rudolf Sieczyński)的艺术歌曲《维也纳,我梦中的城市》(Wien,du Stadt m
期刊
在欧洲和美国顶尖古典乐团的乐师名单中,向来少不了华人音乐家的名字,位列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The Cleveland Orchestra)也不例外。來自中国上海的小提琴家顾维舫于1990年加入乐团,至今已将近三十年。过去这些年来,他每周都在乐团位于克利夫兰市欧几里得大道的塞佛伦斯音乐厅(Severance Hall)排练并演出。而他一直念念不忘加入乐团后的首场排练,当他与第
期刊
2019年,是贵阳交响乐团成立十周年。这样的年龄,对于一支民营交响乐团来说,已不算短。  众所周知,办交响乐团是一件无比“烧钱”的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如何才能做到连续十年源源不断地为交响乐团提供资金支持呢?万一有一天,他所经营的企业利润下滑,没有足够的资金,难道这支乐团就要面临被解散的窘境了吗?这些问题,贵阳交响乐团的创始人黄志明早就考虑到了,他说:“我们绝对不会发不出工资,也不会突然有一
期刊
2018年12月18日,是庆祝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好日子。2018年,也是当代作曲家贾达群教授来上海音乐学院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当晚,一场名为“传统文化与当代智性”的贾达群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精彩上演,很多熟悉和喜爱贾教授的师生、好友、乐迷济济一堂,共同聆听了这场充满当代音响气质的音乐会。  据主持人王勇介绍,作为在沪工作二十年的总结与回顾,贾教授为本场音乐会精心挑选了六首作品,
期刊
时隔三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其现任音乐总监、指挥大师里卡多·穆蒂的率领下,又一次于春节前登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回首自2009年2月,该团在年届八旬的伯纳德·海廷克大师的执棒下首度访沪以来,过去十年间,这支曾被斯特拉文斯基誉为“世界上最精准、最灵活的乐团”的每一次到来,都为乐迷所翘首以盼,而他们也总能以其个性鲜明又极具说服力的音乐诠释,来证明自己的不同凡响。当我连续两晚于东艺聆听了该团的音乐会后
期刊
张家港市爱乐爱心艺术团的成立,要归功于一个人:杨敏。  杨敏从小就喜欢唱歌,“我是听着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长大的”。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他便立志要学习唱歌。1992年,杨敏考入了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的音乐系。“那时大学有音乐专业的不多,我们江苏除了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艺术学校以外,就是常熟高专了。”那一年的常熟高专(现改名为常熟理工学院)面向全省招生,杨敏是张家港市唯一一个被录取的,“当时一个班上也就二
期刊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在台上搞演奏,从不带学生,因为年轻气盛,耐心不足,更怕误人子弟。有师长对我说:“交响梦谁都有,但搞教育更历练心性,也许更适合你呢。”我听后,不以为意,跟演奏相比,我总觉得教育略显“土鳖”,不符合我追求的“高大上”的情怀。  后来,机缘巧合,我从2018年初开始接触儿童管弦乐教育,跟很多琴童打交道,也和他们的父母交流了很多,发现这项工作太有挑战性了,要把平时的授课和乐队排练结合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