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不到十年,却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总额13亿、在建投资10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这听起来像个"神话"。
这个“神话”得以实现的秘诀是:“暖到家”品牌的成功经营。公司先后荣获建设部和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热力行业先进单位、青岛市AAA级信誉企业等称号。
成立于1993年的青岛热电,现有成员企业33个,年供蒸汽200多万吨,年发电能力3.4亿千瓦时,投产和在建热电厂5个,供热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良好的企业形象,过得硬的企业品牌,使热电集团公司进入高效发展的快车道。“暖到家”服务品牌战略促进了“无形资产有形化”,有力地推进了集团公司的低成本扩张。
一
2002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某企业与青岛热电集团公司达成共识,共同筹建城阳区北部工业园热电联产项目。某企业投资占70%,青岛热电投资占30%。某企业董事长说,我们要的就是品牌,"暖到家"正是我们需要的品牌。
濒临倒闭的原莱西市热电厂看重“暖到家”品牌的价值,与青岛热电集团进行了磋商。青岛热电通过注入良好的管理、运营机制,使该厂起死回生。
远在青岛热电成立之初,“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的服务宗旨便响彻岛城,“青岛热电,温暖无限”的广告用语更是广为传诵。集团将“追求完美,减少遗憾”、“没有合格的产品就没有服务”、“用户永远是对的”写进了企业质量价值观和服务价值观。面对供热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热电集团掀起了“质量、服务、形象”大讨论,将企业的文化积淀提升为“暖到家”服务品牌。其中:“温暖送到千万家”体现供热送暖的企业性质;“暖情服务到你家”突出服务品牌的特色;“热电集团暖如家”强化集团内部温暖如家的文化氛围;“真是暖到家了”表示集团各项工作的标准和目标。
二
内部扩张是青岛热电走向品牌扩张之路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后盾。
为保证品牌建设从员工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员工的具体行动,集团公司参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程序化、规范化运作的企业品牌管理体系,发布实施了《员工基本行为规范标准》、《对外接待管理标准》、《“暖到家”服务管理标准》等11个程序文件。同时,制订和发布了《企业标志使用规范》、《服务商标使用规范》、《企业标识色彩使用规范》等8个管理程序文件和《名片使用规范》、《工作证使用规范》、《广告栏使用规范》等42个支持性管理标准。
为做到品牌建设的层层渗透,公司从严细考核入手,建立“三查”机制。一是自查,员工对照品牌建设系统管理文件内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纠正;二是互查,每位员工都面对一个市场,既是上一岗位的用户,又是下一岗位的供方。每个员工都要对上一岗位员工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索赔,同时又要接受下一岗位员工的检查;三是专查,就是由公司企业文化管理部门或外部企业文化管理专家进行检查。
通过建立“三查”考核机制,保障了青岛热电的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改进和有效实施。特别是实施“暖到家”服务品牌和考核标准之后,进一步提升了热电的美誉度。仅2001-2002年供热期的三个多月,就收到了用户赠送的锦旗53面,感谢信、表扬信84封,致谢电话91个。
三
青岛热电“暖到家”这一品牌,是广大员工用实际行动一步步打造出来的。
2001年春节,热电集团服务人员接到一位第一年参加集中供热用户的求救电话。根据国家规定,参加集中供热满两年,供热单位才有责任为用户维修,否则应该由产权单位负责。而青岛热电的服务人员却按照约定的时间赶到用户家中,完成维修任务后,用户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你们公司对我们的困难这么热心,没想到春节你们还这么准时,没想到这么快就给我们解决了难题,你们真是暖到家了!”
非供热季,集团公司积极开展“进千家门,排千家忧,解千家难,暖千家心”为民服务大行动,通过调查摸底、回访用户、制定措施、签订协议、落实反馈等,两年来,共投资1300余万元解决了1360多个用户的实际问题。2001—2002年供热季走访用户2000多家,解决难题800余个。1998年,集团公司推出了“一户一日一清”制,开通了“98111"热线,实施了"三自备"制度(自备工具垫、鞋套、接水器具)。
每年,热电集团公司都聘请50余名社会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架起了与用户间沟通的桥梁。2001—2002年供热季,为加强与居民间的沟通,进一步加大了服务系统化、规范化的力度,在实施供热服务“双达标”及全能服务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十个一”系列新举措,居民可以通过“一箱”(供热服务意见箱)、“一表”(供热服务需求卡)等形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同时,热电集团还开展评选“双十佳”(十佳热心用户、十佳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让广大的市民积极为供热出谋划策。
四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良好的企业形象,过得硬的企业品牌,使热电集团公司进入高效发展的快车道。“暖到家”服务品牌战略促进了“无形资产有形化”,有力地推进了集团公司的低成本扩张。
1998年,集团公司出资200多万元,买断年亏损近80多万元的一个住宅小区供热站,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对原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将供热能力由12万平方米扩大到24万平方米。2000年,公司对该供热站再次进行改造,供热能力又增一倍,达到了50万平方米。1999年,某一小区供热站建成后,建设方干脆将这个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元的供热站,全权移交给热电集团管理经营,这是热电品牌扩张更精彩的一笔。
2001年3月,热电集团坐落在城阳民营工业园的大型热电工程——金海热电正式开工,工程总投资达2亿元,此项目投产不仅可为园区内60余家企业提供能源保障,而且还可承担6万余居民的采暖任务。
同年4月18日,城阳北部工业园大型供热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金田热电项目奠基,160家工业企业、50余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近百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将享受到“暖到家”的优质服务。
2001年4月23日,颐海(菏泽)热电工程正式达成合作协议。该项目由颐中集团和青岛热电集团共同投资,其中,热电集团凭借自己的品牌优势,量化技术股、管理股等“虚股”达930余万股。
同年4月28日,热电集团出资建设的金泉热力(平度)有限公司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人民币,工程建成后,供热能力可达到170万平方米。该项目现已具备投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平度市东部缺乏大型供热项目的问题。
同年5月18日,总投资2.2亿元的大型供热工程——即墨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正式签订建设协议。
2001年9月8日,热电集团公司挺进青岛市区,投资2.4亿元的大型集中供热项目落户莱西市昌阳工业园。
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如此密集的项目扩张,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完全是在没有政府财政投入的情况下、靠自筹资金运作、靠优质品牌的运营取得的。良好的品牌经营机制把纷纷慕名而来的企业纳入了热电的麾下,促成了热电集团快速、高效、稳妥的发展,使热电集团不仅成为青岛市最具规模的热电企业,也成为山东省最有实力的热电企业之一。作为全国供热行业首家申请注册的青岛热电“暖到家”服务品牌,也成为全国同行业争相学习的对象。
这个“神话”得以实现的秘诀是:“暖到家”品牌的成功经营。公司先后荣获建设部和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热力行业先进单位、青岛市AAA级信誉企业等称号。
成立于1993年的青岛热电,现有成员企业33个,年供蒸汽200多万吨,年发电能力3.4亿千瓦时,投产和在建热电厂5个,供热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良好的企业形象,过得硬的企业品牌,使热电集团公司进入高效发展的快车道。“暖到家”服务品牌战略促进了“无形资产有形化”,有力地推进了集团公司的低成本扩张。
一
2002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某企业与青岛热电集团公司达成共识,共同筹建城阳区北部工业园热电联产项目。某企业投资占70%,青岛热电投资占30%。某企业董事长说,我们要的就是品牌,"暖到家"正是我们需要的品牌。
濒临倒闭的原莱西市热电厂看重“暖到家”品牌的价值,与青岛热电集团进行了磋商。青岛热电通过注入良好的管理、运营机制,使该厂起死回生。
远在青岛热电成立之初,“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的服务宗旨便响彻岛城,“青岛热电,温暖无限”的广告用语更是广为传诵。集团将“追求完美,减少遗憾”、“没有合格的产品就没有服务”、“用户永远是对的”写进了企业质量价值观和服务价值观。面对供热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热电集团掀起了“质量、服务、形象”大讨论,将企业的文化积淀提升为“暖到家”服务品牌。其中:“温暖送到千万家”体现供热送暖的企业性质;“暖情服务到你家”突出服务品牌的特色;“热电集团暖如家”强化集团内部温暖如家的文化氛围;“真是暖到家了”表示集团各项工作的标准和目标。
二
内部扩张是青岛热电走向品牌扩张之路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后盾。
为保证品牌建设从员工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员工的具体行动,集团公司参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程序化、规范化运作的企业品牌管理体系,发布实施了《员工基本行为规范标准》、《对外接待管理标准》、《“暖到家”服务管理标准》等11个程序文件。同时,制订和发布了《企业标志使用规范》、《服务商标使用规范》、《企业标识色彩使用规范》等8个管理程序文件和《名片使用规范》、《工作证使用规范》、《广告栏使用规范》等42个支持性管理标准。
为做到品牌建设的层层渗透,公司从严细考核入手,建立“三查”机制。一是自查,员工对照品牌建设系统管理文件内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纠正;二是互查,每位员工都面对一个市场,既是上一岗位的用户,又是下一岗位的供方。每个员工都要对上一岗位员工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索赔,同时又要接受下一岗位员工的检查;三是专查,就是由公司企业文化管理部门或外部企业文化管理专家进行检查。
通过建立“三查”考核机制,保障了青岛热电的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改进和有效实施。特别是实施“暖到家”服务品牌和考核标准之后,进一步提升了热电的美誉度。仅2001-2002年供热期的三个多月,就收到了用户赠送的锦旗53面,感谢信、表扬信84封,致谢电话91个。
三
青岛热电“暖到家”这一品牌,是广大员工用实际行动一步步打造出来的。
2001年春节,热电集团服务人员接到一位第一年参加集中供热用户的求救电话。根据国家规定,参加集中供热满两年,供热单位才有责任为用户维修,否则应该由产权单位负责。而青岛热电的服务人员却按照约定的时间赶到用户家中,完成维修任务后,用户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你们公司对我们的困难这么热心,没想到春节你们还这么准时,没想到这么快就给我们解决了难题,你们真是暖到家了!”
非供热季,集团公司积极开展“进千家门,排千家忧,解千家难,暖千家心”为民服务大行动,通过调查摸底、回访用户、制定措施、签订协议、落实反馈等,两年来,共投资1300余万元解决了1360多个用户的实际问题。2001—2002年供热季走访用户2000多家,解决难题800余个。1998年,集团公司推出了“一户一日一清”制,开通了“98111"热线,实施了"三自备"制度(自备工具垫、鞋套、接水器具)。
每年,热电集团公司都聘请50余名社会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架起了与用户间沟通的桥梁。2001—2002年供热季,为加强与居民间的沟通,进一步加大了服务系统化、规范化的力度,在实施供热服务“双达标”及全能服务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十个一”系列新举措,居民可以通过“一箱”(供热服务意见箱)、“一表”(供热服务需求卡)等形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同时,热电集团还开展评选“双十佳”(十佳热心用户、十佳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让广大的市民积极为供热出谋划策。
四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良好的企业形象,过得硬的企业品牌,使热电集团公司进入高效发展的快车道。“暖到家”服务品牌战略促进了“无形资产有形化”,有力地推进了集团公司的低成本扩张。
1998年,集团公司出资200多万元,买断年亏损近80多万元的一个住宅小区供热站,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对原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将供热能力由12万平方米扩大到24万平方米。2000年,公司对该供热站再次进行改造,供热能力又增一倍,达到了50万平方米。1999年,某一小区供热站建成后,建设方干脆将这个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元的供热站,全权移交给热电集团管理经营,这是热电品牌扩张更精彩的一笔。
2001年3月,热电集团坐落在城阳民营工业园的大型热电工程——金海热电正式开工,工程总投资达2亿元,此项目投产不仅可为园区内60余家企业提供能源保障,而且还可承担6万余居民的采暖任务。
同年4月18日,城阳北部工业园大型供热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金田热电项目奠基,160家工业企业、50余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近百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将享受到“暖到家”的优质服务。
2001年4月23日,颐海(菏泽)热电工程正式达成合作协议。该项目由颐中集团和青岛热电集团共同投资,其中,热电集团凭借自己的品牌优势,量化技术股、管理股等“虚股”达930余万股。
同年4月28日,热电集团出资建设的金泉热力(平度)有限公司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人民币,工程建成后,供热能力可达到170万平方米。该项目现已具备投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平度市东部缺乏大型供热项目的问题。
同年5月18日,总投资2.2亿元的大型供热工程——即墨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正式签订建设协议。
2001年9月8日,热电集团公司挺进青岛市区,投资2.4亿元的大型集中供热项目落户莱西市昌阳工业园。
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如此密集的项目扩张,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完全是在没有政府财政投入的情况下、靠自筹资金运作、靠优质品牌的运营取得的。良好的品牌经营机制把纷纷慕名而来的企业纳入了热电的麾下,促成了热电集团快速、高效、稳妥的发展,使热电集团不仅成为青岛市最具规模的热电企业,也成为山东省最有实力的热电企业之一。作为全国供热行业首家申请注册的青岛热电“暖到家”服务品牌,也成为全国同行业争相学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