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实验;恐惧;榜样;对抗性条件
一、引言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特定害怕的事物,有人对具体事物害怕(如怕动物、怕水、怕火、怕陌生人),有人对抽象概念害怕(如怕被丢失、怕死、怕被拐骗)等。儿童由于其身心发展不成熟,害怕某些事物的现象更为普遍。吉斯尔德(Jersilde)和霍尔姆斯(Holmes,1935)在对一组2~6岁的儿童研究中,发现平均每个儿童害怕的对象有4.6种;帕雷特(Pratt)在对570名乡村儿童所作的调查中发现,平均每个儿童有7.5种害怕的对象。儿童对某些事物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身心健康。儿童害怕不该害怕的事物可能会影响其个性的正常发展,也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害怕。
二、实验介绍
(一)实验一
1.实验目的
验证使用榜样帮助儿童克服害怕。
2.实验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家班杜拉(A.Bandura,1967)等人用实验证实了榜样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观点。实验者把托儿所里害怕狗的儿童分别分到四个条件不同的小组,第一组儿童在一起参加一个愉快的聚会(积极的情境)时,可以看到一个四岁儿童与狗亲密地在一起玩(示范者);第二组儿童同样地也看到儿童与狗一起玩的情境,只是他们没有参加聚会(中性情境);第三组儿童虽然参加了愉快的聚会,也看到有条狗,但没有示范者;第四组儿童只参加了聚会,既没有见到狗,也没有见到示范者。实验者在实验前先对各组儿童害怕狗的情况做一次摸底测验,训练后一天及训练后一个月又做了一次测验。测验由一系列与狗相互作用的等级组成,如接近狗、抚摸狗、最后能关上房门单独与狗一起玩等。
3.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有榜样示范的两个组儿童害怕狗的测验成绩比另外两组没有模特示范的儿童进步明显。前两组儿童中已有许多儿童达到了可与狗在一起玩的水平。根据一个月后的跟踪测验表明,有榜样示范的两个组的儿童不害怕狗的影响比较持久。在实验中,实验者还发现这种进步还表现在儿童对不熟悉的狗也不害怕,说明已有了反应的概括化。
班杜拉的实验充分证明了模特示范对儿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向儿童显示同伴能成功地对付自己所害怕的对象,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广泛而持久地减少害怕。
(二)实验二
1.实验目的
使用对抗性条件作用克服儿童害怕情绪。
2.实验过程
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来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此经典实验是琼斯(M.C.Jones,1924)所开展的。实验被试是一个34个月的男孩彼得,他害怕外衣、羽毛、棉花、羊毛、怕动物,尤其怕兔子,凡是带毛的东西他都害怕。为了使他克服对兔子的害怕情绪,实验者采用食物作为愉快刺激。每当彼得吃饭时,实验者就把关着小白兔的笼子放到房间里来。最初怕兔子的出现会干扰彼得吃饭,所以笼子尽量放得离桌子远一点,以后一天天地把笼子向桌子移近,最后把小兔子放出来。到治疗期末,小彼得一点儿也不怕兔子了,连兔子跑到饭桌上来也不害怕。
3.实验结果
琼斯的对抗性条件作用的实验说明,使用对抗性条件作用,即将吃饭这一项令人愉快的活动与兔子这一唤起害怕情绪的刺激结合在一起,与吃饭相联系的积极情绪就会延及到兔子身上,从而对抗了彼得对兔子的害怕。以后的测验还表明,这种积极的情绪还会扩展到先前害怕的皮毛之类的东西上。但是,这种方法也有潜在的危险,情绪上的扩散也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即不是积极的情绪延及到害怕的事物上,而是害怕的情绪延及到愉快的活动上。因此,该方法在使用上要谨慎。
三、实验应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害怕的情绪也在变化,有些过去不害怕的人或物或事件会变成儿童害怕的对象,而过去曾经害怕的人或物或事件反倒变得不那么害怕了。儿童从两到五岁,对噪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痛、坠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等刺激的害怕降低了;与此同时,对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动物、嘲笑、有伤害性的威胁,如过马路、落水、火以及其他有潜在危险的情境的害怕增加了。后一类害怕是随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儿童渐渐可以预见潜在的危险。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很多害怕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那么害怕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重新学习而被克服。除了上面实验中介绍过的对抗性条件作用和榜样塑造法以外,还有系统脱敏法和认知疗法等。系统脱敏法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都有一定的思想作指导,要改变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首先要找出不合理的思想基础。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做到以下几点来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情绪。
(一)为儿童寻找可以促进其发展的伙伴
每个儿童都有害怕的事物,也都会有性格的弱点。实验证明,榜样塑造法能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弱点来适当地选择有相应的优点的孩子与自己孩子作伴,这样在与同伴的活动和互动中,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和鼓舞,克服自身的一些弱点。
(二)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帮助儿童克服不良情绪或毛病
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情绪或毛病,如不敢发言、害怕打针等,有的教师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如责骂孩子或者给孩子讲道理,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这时,教师要学会动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地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儿童克服不良情绪或毛病。如一般儿童都害怕打针,教师可以事先给儿童放映勇敢的儿童打针的影片,儿童看了这些片子里儿童的示范后也会向他们学习,勇敢地打针了。
(三)父母不要过度保护
儿童的许多害怕与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有关,尤其是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儿童的行为,使儿童对原来并不害怕的对象和活动产生莫名的害怕。如儿童在爬高、玩水、玩狗时,成人突然神经质地大声吓唬和尖叫起来。这种由尖叫引起的条件恐惧与高、水、狗结合起来,儿童就可能形成怕高、怕水、怕动物。因此,父母不宜过分关注儿童的行为。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一、引言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特定害怕的事物,有人对具体事物害怕(如怕动物、怕水、怕火、怕陌生人),有人对抽象概念害怕(如怕被丢失、怕死、怕被拐骗)等。儿童由于其身心发展不成熟,害怕某些事物的现象更为普遍。吉斯尔德(Jersilde)和霍尔姆斯(Holmes,1935)在对一组2~6岁的儿童研究中,发现平均每个儿童害怕的对象有4.6种;帕雷特(Pratt)在对570名乡村儿童所作的调查中发现,平均每个儿童有7.5种害怕的对象。儿童对某些事物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身心健康。儿童害怕不该害怕的事物可能会影响其个性的正常发展,也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害怕。
二、实验介绍
(一)实验一
1.实验目的
验证使用榜样帮助儿童克服害怕。
2.实验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家班杜拉(A.Bandura,1967)等人用实验证实了榜样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观点。实验者把托儿所里害怕狗的儿童分别分到四个条件不同的小组,第一组儿童在一起参加一个愉快的聚会(积极的情境)时,可以看到一个四岁儿童与狗亲密地在一起玩(示范者);第二组儿童同样地也看到儿童与狗一起玩的情境,只是他们没有参加聚会(中性情境);第三组儿童虽然参加了愉快的聚会,也看到有条狗,但没有示范者;第四组儿童只参加了聚会,既没有见到狗,也没有见到示范者。实验者在实验前先对各组儿童害怕狗的情况做一次摸底测验,训练后一天及训练后一个月又做了一次测验。测验由一系列与狗相互作用的等级组成,如接近狗、抚摸狗、最后能关上房门单独与狗一起玩等。
3.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有榜样示范的两个组儿童害怕狗的测验成绩比另外两组没有模特示范的儿童进步明显。前两组儿童中已有许多儿童达到了可与狗在一起玩的水平。根据一个月后的跟踪测验表明,有榜样示范的两个组的儿童不害怕狗的影响比较持久。在实验中,实验者还发现这种进步还表现在儿童对不熟悉的狗也不害怕,说明已有了反应的概括化。
班杜拉的实验充分证明了模特示范对儿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向儿童显示同伴能成功地对付自己所害怕的对象,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广泛而持久地减少害怕。
(二)实验二
1.实验目的
使用对抗性条件作用克服儿童害怕情绪。
2.实验过程
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来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此经典实验是琼斯(M.C.Jones,1924)所开展的。实验被试是一个34个月的男孩彼得,他害怕外衣、羽毛、棉花、羊毛、怕动物,尤其怕兔子,凡是带毛的东西他都害怕。为了使他克服对兔子的害怕情绪,实验者采用食物作为愉快刺激。每当彼得吃饭时,实验者就把关着小白兔的笼子放到房间里来。最初怕兔子的出现会干扰彼得吃饭,所以笼子尽量放得离桌子远一点,以后一天天地把笼子向桌子移近,最后把小兔子放出来。到治疗期末,小彼得一点儿也不怕兔子了,连兔子跑到饭桌上来也不害怕。
3.实验结果
琼斯的对抗性条件作用的实验说明,使用对抗性条件作用,即将吃饭这一项令人愉快的活动与兔子这一唤起害怕情绪的刺激结合在一起,与吃饭相联系的积极情绪就会延及到兔子身上,从而对抗了彼得对兔子的害怕。以后的测验还表明,这种积极的情绪还会扩展到先前害怕的皮毛之类的东西上。但是,这种方法也有潜在的危险,情绪上的扩散也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即不是积极的情绪延及到害怕的事物上,而是害怕的情绪延及到愉快的活动上。因此,该方法在使用上要谨慎。
三、实验应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害怕的情绪也在变化,有些过去不害怕的人或物或事件会变成儿童害怕的对象,而过去曾经害怕的人或物或事件反倒变得不那么害怕了。儿童从两到五岁,对噪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痛、坠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等刺激的害怕降低了;与此同时,对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动物、嘲笑、有伤害性的威胁,如过马路、落水、火以及其他有潜在危险的情境的害怕增加了。后一类害怕是随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儿童渐渐可以预见潜在的危险。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很多害怕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那么害怕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重新学习而被克服。除了上面实验中介绍过的对抗性条件作用和榜样塑造法以外,还有系统脱敏法和认知疗法等。系统脱敏法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都有一定的思想作指导,要改变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首先要找出不合理的思想基础。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做到以下几点来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情绪。
(一)为儿童寻找可以促进其发展的伙伴
每个儿童都有害怕的事物,也都会有性格的弱点。实验证明,榜样塑造法能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弱点来适当地选择有相应的优点的孩子与自己孩子作伴,这样在与同伴的活动和互动中,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和鼓舞,克服自身的一些弱点。
(二)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帮助儿童克服不良情绪或毛病
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情绪或毛病,如不敢发言、害怕打针等,有的教师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如责骂孩子或者给孩子讲道理,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这时,教师要学会动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地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儿童克服不良情绪或毛病。如一般儿童都害怕打针,教师可以事先给儿童放映勇敢的儿童打针的影片,儿童看了这些片子里儿童的示范后也会向他们学习,勇敢地打针了。
(三)父母不要过度保护
儿童的许多害怕与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有关,尤其是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儿童的行为,使儿童对原来并不害怕的对象和活动产生莫名的害怕。如儿童在爬高、玩水、玩狗时,成人突然神经质地大声吓唬和尖叫起来。这种由尖叫引起的条件恐惧与高、水、狗结合起来,儿童就可能形成怕高、怕水、怕动物。因此,父母不宜过分关注儿童的行为。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