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复杂断块油藏普遍存在地质体落实不够精细、剩余油分布复杂的开发矛盾,但由于井网控制程度低,储量动用程度不高,该类油藏也具备较大的治理挖潜潜力。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对策研究与应用针对不同油藏类型的开发矛盾,在充分借鉴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应用多项治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 复杂断块 油藏 综合治理
前言
复杂断块油藏是指地质储量小于100万吨,且构造形态复杂的油藏,由于该类油藏构造复杂,地质体落实不够精细,井网控制程度低,储量动用程度不高,同时由于油水井少,可利用的动态分析资料有限,水淹及剩余油分布研究难度相对较大。但是由于该类油藏采出程度较低,剩余可采储量高,挖潜潜力巨大,因此集中优势技术做好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对稀油产量规模稳定及欢采厂高效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分类
欢喜岭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沉积、储层及油藏类型呈现复杂多样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构造特征:断层多,构造复杂,圈闭范围小,含油面积普遍小于1km2。
(2)沉积特征:多物源、多沉积体系,含油层系多,埋深跨度大(1479m~2532m)。
(3)储层特征:储层类型多,非均质性强,平面及纵向差异大。
(4)油藏类型:油藏类型多样,油气水关系多样,油气富集程度差异大。
受地质条件影响,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表现出不同特点,具体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低压油藏,由于该类油藏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普遍为低渗透油藏类型,早期依靠天然能量开发,转注水开发较晚,油藏整体处于亏空状态,地层能量严重下降,油井供液能力不足,低产、低效关井逐步增加,但油藏水淹程度相对较弱,油藏综合含水在20%~50%之间。
另一类是水淹油藏,由于该类油藏储层发育稳定、物性好,普遍为中高渗油藏类型,且大多采取早期注水开发方式,油藏开发效果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伴随注水进程不断推进,受构造复杂及储层非均质影响,油藏主体部位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注入水在油水井间形成优势通道,无效循环,油藏进入 “双高一低”开发阶段,油井主要表现为高液量、高含水的生产特点,油藏综合含水在80%以上。
二、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对策
2.1动静态结合,优化产能部署技术
构造落实不精细、井网控制程度低、储量无法充分动用是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典型问题。由于早期勘探使用的二维地震精度不高,只能大体落实断层位置及构造高低,无法精确追踪储层。2000年左右,三维地震资料逐步投入应用,随着解释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在微构造解释、局部断层识别、储层追踪等方面都日趋成熟,加之动态监测资料的不断完善、分析经验的不断总结,动态分析技术得到了有效提高,水淹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更为准确,这些为产能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对复杂断块油藏的储量动用。
2.2低压复杂断块油藏注采井网优化技术
基于构造进一步落实和高压增注技术趋于成熟的基础上,对低压复杂断块油藏开展了注采井网优化研究,制定了以下原则:
(1)注采井网的构建要与构造、储层及剩余油分布相结合,以最大限度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为目的;
(2)对于地层对比清楚、层系划分明确的断块实施分层注水开发;
(3)根据储层物性合理选取注入水水质和注水强度,采取温和注水方式缓慢补充地层能量,缓解因层间、层内差异过大导致的单层、单方向突进情况。
(4)井点较少的断块在确保注采對应的前提下实施一对一点状注水;
(5)井点较多的断块合理优化注采井网,确保油井处于多向受效状态;
通过转注水开发,低压复杂断块油藏地层能量逐步回升,为后期油藏治理提供保障。
2.3水淹复杂断块剩余油分布研究技术
水淹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好,属于中高渗油藏类型。该类油藏大多采取早期注水开发方式,累注量高,水淹程度强,剩余油分布零散。通过对水淹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该类油藏剩余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断层滞留区:水淹复杂断块圈闭范围小,构造零散,断层发育,因此在断层附近注入水和边底水难以波及,原油滞留在该区域,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2)微构造高点:随着地质体刻画精度的不断提升,一些微小隆起逐渐被发现,这些微构造高点剩余油未被动用,含油饱和度较高。
(3)上倾尖灭部位:储层上倾尖灭部位构造位置高,但往往储层物性变差,注入水及边底水推进渗流阻力大,水淹程度较弱。
(4)主流线两侧:注入水沿储层物性好的条带向油井突进,形成注水突进优势方向,但主流线两侧存在注入水难以波及的死油区。
准确的水淹与剩余油分析,可为后期挖潜及注水调整提供重要参考。
三 应用成果
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对策研究与应用针对不同油藏类型的开发矛盾,在充分借鉴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应用多项治理技术,有效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2017年以来在17个复杂断块油藏开展了大量工作,实现新井、措施及注水见效增油合计7.0562万吨,累增天然气969万方,油藏产量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取得预期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下步可对研究成果进行细化应用,进一步改善该类油藏开发效果,巩固稀油稳产基础。
五 推广价值
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对策针对油藏开发矛盾,制定了针对性治理对策,且现场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对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改善开发效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且对同类油藏的治理具有借鉴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程.贾爱林,等.厚油层内部相结构模式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 [J].石油学报, 2000年9月第5期.
[2] 刘吉余,马志欣,等.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J].石油与地质工程, 2007年5月第3期.
[3]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P46.
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辽宁 盘锦 124114
关键词: 复杂断块 油藏 综合治理
前言
复杂断块油藏是指地质储量小于100万吨,且构造形态复杂的油藏,由于该类油藏构造复杂,地质体落实不够精细,井网控制程度低,储量动用程度不高,同时由于油水井少,可利用的动态分析资料有限,水淹及剩余油分布研究难度相对较大。但是由于该类油藏采出程度较低,剩余可采储量高,挖潜潜力巨大,因此集中优势技术做好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对稀油产量规模稳定及欢采厂高效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分类
欢喜岭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沉积、储层及油藏类型呈现复杂多样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构造特征:断层多,构造复杂,圈闭范围小,含油面积普遍小于1km2。
(2)沉积特征:多物源、多沉积体系,含油层系多,埋深跨度大(1479m~2532m)。
(3)储层特征:储层类型多,非均质性强,平面及纵向差异大。
(4)油藏类型:油藏类型多样,油气水关系多样,油气富集程度差异大。
受地质条件影响,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表现出不同特点,具体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低压油藏,由于该类油藏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普遍为低渗透油藏类型,早期依靠天然能量开发,转注水开发较晚,油藏整体处于亏空状态,地层能量严重下降,油井供液能力不足,低产、低效关井逐步增加,但油藏水淹程度相对较弱,油藏综合含水在20%~50%之间。
另一类是水淹油藏,由于该类油藏储层发育稳定、物性好,普遍为中高渗油藏类型,且大多采取早期注水开发方式,油藏开发效果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伴随注水进程不断推进,受构造复杂及储层非均质影响,油藏主体部位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注入水在油水井间形成优势通道,无效循环,油藏进入 “双高一低”开发阶段,油井主要表现为高液量、高含水的生产特点,油藏综合含水在80%以上。
二、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对策
2.1动静态结合,优化产能部署技术
构造落实不精细、井网控制程度低、储量无法充分动用是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典型问题。由于早期勘探使用的二维地震精度不高,只能大体落实断层位置及构造高低,无法精确追踪储层。2000年左右,三维地震资料逐步投入应用,随着解释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在微构造解释、局部断层识别、储层追踪等方面都日趋成熟,加之动态监测资料的不断完善、分析经验的不断总结,动态分析技术得到了有效提高,水淹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更为准确,这些为产能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对复杂断块油藏的储量动用。
2.2低压复杂断块油藏注采井网优化技术
基于构造进一步落实和高压增注技术趋于成熟的基础上,对低压复杂断块油藏开展了注采井网优化研究,制定了以下原则:
(1)注采井网的构建要与构造、储层及剩余油分布相结合,以最大限度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为目的;
(2)对于地层对比清楚、层系划分明确的断块实施分层注水开发;
(3)根据储层物性合理选取注入水水质和注水强度,采取温和注水方式缓慢补充地层能量,缓解因层间、层内差异过大导致的单层、单方向突进情况。
(4)井点较少的断块在确保注采對应的前提下实施一对一点状注水;
(5)井点较多的断块合理优化注采井网,确保油井处于多向受效状态;
通过转注水开发,低压复杂断块油藏地层能量逐步回升,为后期油藏治理提供保障。
2.3水淹复杂断块剩余油分布研究技术
水淹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好,属于中高渗油藏类型。该类油藏大多采取早期注水开发方式,累注量高,水淹程度强,剩余油分布零散。通过对水淹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该类油藏剩余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断层滞留区:水淹复杂断块圈闭范围小,构造零散,断层发育,因此在断层附近注入水和边底水难以波及,原油滞留在该区域,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2)微构造高点:随着地质体刻画精度的不断提升,一些微小隆起逐渐被发现,这些微构造高点剩余油未被动用,含油饱和度较高。
(3)上倾尖灭部位:储层上倾尖灭部位构造位置高,但往往储层物性变差,注入水及边底水推进渗流阻力大,水淹程度较弱。
(4)主流线两侧:注入水沿储层物性好的条带向油井突进,形成注水突进优势方向,但主流线两侧存在注入水难以波及的死油区。
准确的水淹与剩余油分析,可为后期挖潜及注水调整提供重要参考。
三 应用成果
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对策研究与应用针对不同油藏类型的开发矛盾,在充分借鉴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应用多项治理技术,有效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2017年以来在17个复杂断块油藏开展了大量工作,实现新井、措施及注水见效增油合计7.0562万吨,累增天然气969万方,油藏产量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取得预期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下步可对研究成果进行细化应用,进一步改善该类油藏开发效果,巩固稀油稳产基础。
五 推广价值
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对策针对油藏开发矛盾,制定了针对性治理对策,且现场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对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治理,改善开发效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且对同类油藏的治理具有借鉴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程.贾爱林,等.厚油层内部相结构模式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 [J].石油学报, 2000年9月第5期.
[2] 刘吉余,马志欣,等.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J].石油与地质工程, 2007年5月第3期.
[3]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P46.
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辽宁 盘锦 124114